小熊缭乱1990
《城堡》是奥地利作家弗兰茨·卡夫卡最重要的长篇小说,也是卡夫卡的未竟之作,更是现代主义小说的经典代表。《城堡》的故事情节比较简单,土地测量员 K 为进入城堡直面官员讨论自己的生存问题,不顾众人劝阻、想方设法向城堡靠近,到最后才发现所做的各种努力都是枉费力气,直至死去。整个故事看似荒诞无比,冗长的人物对话、奇特的思维逻辑、迷雾般的关系网络不免让人觉得阅读过程十分艰涩,而在这艰涩中又隐隐约约能感觉到书中内容与现代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K是现代人的形象折射,K对“城堡”的追寻,反映的正是现代人的生存状态。 一、“城堡”是现代人心中的追寻 在黑夜里,“城堡山隐在雾霭和夜色中,也没有一丝灯光显示巨大城堡的存在”。在白天,却能看见“它既不是一座古老的骑士城堡,也不是一座新的豪华府邸,而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由几幢两层楼房和许多鳞次栉比的低矮建筑物组成”。这是远远望去的城堡,大体上符合K的设想。可是走进时,城堡却让K失望,“原来只是一个相当简陋的小市镇”。K在探寻城堡入口的过程中,发现“村子的主要街道,并不直通城堡山,它只是通到城堡附近,接着像是故意似的,改变了方向,即使并没有离城堡越来越远,但也没有靠近它。”卡夫卡通过K的眼睛描述出的城堡,充满了朦胧和神秘色彩。如同现代人,总是在心里编织着属于自己个人的“城堡”,或虚无缥缈,或清晰可见;或近在咫尺,或远在天涯;或至高无上,或卑微可笑。但那都不过是个人的追寻,而无名无姓的K只是现代人身份的一个折射。 城堡象征着人们生活的精神依赖和追求,每个人都渴望与之发生联系。K从抵达村庄开始,费尽心思想进入城堡,为的是证实自己土地测量员的身份,以获得生存的资本和尊严;弗丽达努力构造克拉姆情妇的身份以维持体面的工作,并且满足对权利的欲望;巴纳巴斯一家尽可能为所谓的“侮辱信差”的错误而争取免除惩罚的机会,来表达对城堡忠诚的信仰;饭店老板娘一辈子活在对克拉姆的情感执念之中等等。现代人心中总会有个追求的目标,似乎唾手可及却始终可望不可即,永远在前方而且不易达到,哪怕付出甚至一生的代价。现代人的城堡,可能无关乎城堡本身的价值所在,就如同K想进入的城堡可能也解决不了他的根本问题,但是K靠近城堡的过程,也就是现代人追寻目标本身的过程,总要有个指引和提醒才好。正如卡夫卡所言:“若没有对某个不可毁灭的东西的持久信任,人就没法活下去,即使一直对信任本身以及不可毁灭的东西一无所知也没有关系。” 二、现代人对“城堡”的执着 不为人知的路径,难以跨越的门槛和可望不可即的城堡里的官员们,对所有人都充满了吸引力。人们通过毕生追求渴望抵达“城堡”,却发现路途仍旧遥遥无期,与之无限接近的同时又仿佛无限远离。K 的终极目标就是进入城堡,靠自己的力量不能走入城堡,K 就转向借助外在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的目标。他靠近巴纳巴斯、弗丽达、奥尔加、阿玛利亚、汉斯的母亲等,不顾众人阻拦,排除万难想要靠近城堡,从未放弃这一念头。培枇做了四天的女招待,四天后她又回到了女工位置,可她执着地相信自己还会努力争取。巴纳巴斯为了得到城堡信使的工作,他常常一站就是几个小时,有时候一整天也等不来一种重要的信件,他为之付出了很多,没有任何报酬。但他还拼命地干,尽力地争取,积极地抗争着。 诚然,在这个荒诞的社会里,任何人的抗争与希望都是徒劳,最终都会化为虚无,但这是人无法改变的生存困境。现代人也许会面临同样的困境,比如难以突破的社会阶层、难以获得的经济报酬,努力和回报不一定能对等,苦苦追寻着各自平常的人生意义而不可得。但正是在这样荒诞的环境中,人性里散发出的执着的光芒才更为闪耀且珍贵。在加缪的作品《西西弗神话》里,西西弗推石上山、永无止境的苦役,无疑正是人类生存的荒诞性最形象的象征;但同时,他又是人类不绝望、不颓丧、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命运的精神寄托。多少现代人在历经生活的跌宕起伏后,依然执着地追寻目标,这是平凡的伟大,也是伟大的平凡。 三、人类个体的有限性 在《城堡》里,故事以K的失败而告终。悲剧发生的原因除去小说社会背景的本身具备的荒诞性质以外,也包含了人类个体的有限性。这种有限性体现为物质层面体能的有限性和精神层面认知的有限性。 K.误入比尔格房间,是他离自己的目标最近的时候,也是他体能达到极限的时刻。卡夫卡借比尔格的话道明了人类的这一缺陷:“人的体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可恰恰是这个限度在任何时候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一点谁能左右得了?”K自从进入村子以来,便想方设法向城堡靠近,但是艰难的生存环境耗尽了K的体力。K.在饥饿、疲劳、精神紧绷状态下的不断追寻,最终这个强壮高大的人因为体力不支而倒下了。 无疑,《城堡》充满了不确定性。“城堡”本身及“城堡”里的“克拉姆”是否真实存在,令读者不解。小说中的每个人其实都是不明确的,对于人物身份及性格的认定通常都来源于其他人物主观的猜疑和判断,并不一定真实。人物与“城堡”的联系方式以及人们口中所说的官员的工作方式都不免让人难以置信。《城堡》的不确定性是全方位的,卡夫卡通过严格的第三人物限制叙述,让人物均按照自己的欲望与诉求去行动、表达,他们都无法跳出自身的立场和诉求,因此他们也无法接近城堡,只能终生生活在对城堡的惦念之中。显然,个体认知的局限,是《城堡》不确定性的根源,也是 K.和众多人物追寻无果的根本原因。 人类个体的有限性是不可避免的,在任何时代、任何境况都将存在。人类以自身全部的有限性,去追求无限的精神世界,坚持不懈地与阻碍人类前进的势力相抗争,寄希望于明天,在困境中选择执着前行,从而体现人的存在意义。 四、小结 美国诗人奥登如是评价卡夫卡:“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卡夫卡塑造的小说主人公K无名无姓,“城堡”若即若离,普通人生活的村庄表面上波澜不惊,实则隐藏着各种人物心中的惊涛骇浪。而这恰恰也是现代人生存状态的共性,芸芸众生不过皆是沧海一粟,却仍然能在强大的压力和障碍中坚守目标,期待突破重围获得新生。无奈人类个体也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是整个人类的现代困境。可也正是在人不断追求目标、不断反抗的过程中,人的存在意义才得以实现。参考文献: [1] 卡夫卡.城堡[M].高年生,译.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2]朱惠惠. 浅谈卡夫卡《城堡》之人性的执着[J].北方文学,2011(06):204-207. [3林力力,王 芳. 有限的个体,无限的追寻 — 卡夫卡《城堡》个体追寻的阻碍[J]. 名作欣赏 ,2018 (17):53-55. [4] 何梦宇. 从《城堡》中谎言世界看当代人的生存困境[J]. 太 原 师 范 学 院 学 报(社会科学版), 2014,13(05):90-92. [5] 康 晓. 卡夫卡小说多义性的生成[J].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 (04):26-28.
努力坚持
1.报纸 现代教育导报 音体美报2.杂志 山东教育 现代教育 当代教育科学 现代企业教育 山东外语教学 幼儿园 当代小学生 红蕾 中学时光 现代语文 成长先锋 老年教育 中学时代 小葵花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政法论丛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科版) 山东社会科学 理论学刊 东岳论丛 山东经济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齐鲁学刊 山东大学学报(社科版) 文史哲 烟台大学学报(社科版)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 山东省团校学报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法学论坛 德州学院学报 济南大学学报(社科版)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科版)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烟台职业学院学报 鲁东大学学报 孔子研究 管子学刊 蒲松龄研究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周易研究 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 中国成人教育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社科版)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 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 山东省广播电视学校学报 莱阳农学院学报(社科版)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潍坊学院学报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中国儒学年鉴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聊城大学学报(社科版) 泰山学院学报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枣庄学院学报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菏泽学院学报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滨州学院学报
后者专业些。
山东省电大中专正规官网报名入口 电大中专招生办 两年制成人中专有什么作用? 1、可用于报考二级建造师考试 2、可用于报考水利五大员 3、可报考会计从业资格证 4
佛山是广府文化的核心区域,有粤剧、陶瓷、剪纸、秋色等传统文化,佛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是中国天下四聚、四大名镇之一,有陶艺之乡、武术之乡、粤剧之乡之称,是
广东开放大学的含金量还是可以的,广东开放大学是国家开放大学其中一所分校,其他分校遍布全国各地,均直属教育部,毕业证书皆由国家开放大学统一颁发,教育部电子注册,可
这个非常多,如果你要看最全面的资料,可以百度搜下:普刊学术中心,上面有个期刊大全全是国家级的刊物,非常全面,各个领域的都有。当然你还可以学习下上面的论文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