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17

shenleireg
首页 > 学术期刊 > 徐州两汉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玲珑金月

已采纳

徐州最出名的文化就是汉文化和饮食文化。汉文化:“明清文化看北京,隋唐文化看西安,两汉文化看徐州”。这是中国目前流行的一种文化旅游者的共识。可见徐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徐州,因为她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早于1987年已被国务院批准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她是中国古代九州之一,已有四千多年的文明历史。自唐尧封篯铿,在徐州建立了大彭国以来,篯铿就被称为彭祖,建都于彭城。这里就成为中国东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一直延续八百年之久。夏商时期,大彭国很强盛,曾成为五霸之一。至商武丁43年,大彭国被灭,但之后仍以彭祖相称。春秋战国时期,曾经为徐国国都、楚国国都和西楚的国都。因彭祖是烹调业和气功的祖师爷,所以彭城在历史上影响很大,曾被孔子推崇备至,也被道家奉为先驱的奠基人之一(道家思想是汉初形成的文化的核心思想),亦被西汉目录学鼻祖刘向称为硕仙。彭祖的饮食养生之道,对以后汉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彭城还是西汉、东汉、三国时曹魏和西晋等三朝封国的国都,长达500多年之久。在历史上,徐州籍人士就出了11位开国皇帝,但影响最大的就是汉朝,因为它是中国汉文化的发祥地,是汉高祖刘邦故里。(1)古彭徐州是中国汉文化的创始人刘邦的故里据《史记》载:“高祖,沛,丰邑中阳人”。当时沛为沛郡(秦之前为泗水郡),所辖彭城周围37个县。丰邑即丰县。又据明代《关王庙记》载:“丰邑,古徐州城,汉高祖诞生之乡也。”《高祖本纪》上曾有刘邦自言:“丰,吾所生长,极不忘耳”。可见,丰县就是汉高祖刘邦的老家,其具体地址就是今丰西北12里(华里)金刘寨村,因为至今这里还有刘邦曾祖父刘清之墓,还有汉皇祖陵的遗址遗碑两件:一碑上写“西汉高祖,丰邑西北隅离城12里力村畴(今金刘寨)西王庙碑记。”另一古碑上写“汉之故里”字样。这既说明金刘寨就是刘邦的老家,又说明这里就是汉文化的发祥地。不然怎会写“汉之故里”呢?汉皇祖陵不仅有刘邦的先祖墓冢,而且经汉代修建,规模还相当宏大。以刘清墓为中心,东北角建有西汉王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庙,名曰“西王庙”(古碑尚存),西北角建有东汉王朝开国皇帝刘秀的庙,名曰“东王庙”(尚存石狮、石碑头和碑座),正东边建有蜀汉昭烈帝刘备和关羽、张飞的三义庙(五十年代拆除),正西边建有刘玄(待考)的玄帝庙(1966年拆除),正前方为千米神道,两旁列有石人、石马、石丞相,气势壮观,曾引世代墨客骚人考察参观。此外,由于刘邦生长在丰县,故在丰县留下许多活动遗址和传说故事。如喝凤凰嗉土刘邦方能降生的凤凰嗉遗址、刘媪歇息龙雾桥有孕生刘邦的桥址和桥碑、刘邦避难出逃的五门和七里铺的遗迹、遗址、刘邦跟马惟先生上学的地方“马公书院”遗址、还有卧牛岗、卢绾道、斩蛇沟、邀帝城、分榆社等等。所有这些,说明刘邦在家乡的活动事迹颇多,亦证明丰邑就是刘邦的老家。由于刘邦创建了大汉王朝,并广泛地吸收了百族文化的因子,从而创造了光辉灿烂而又丰富多彩的汉文化。所以刘邦被史学家称为“汉祖”或“汉之始祖”,因此,历代皇帝就称金刘寨为“汉之故里”。综上所述,徐州丰县是汉文化的发祥地。饮食文化:徐州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徐州古称彭城,缘于彭祖和他所建立的大彭氏国。 彭祖是我国烹饪界公认的始祖,相传在尧之时,彭祖因擅烹饪野鸡汤,得到帝尧的赞赏而受封,在徐州一带建立了大彭氏国。 徐州的菜点秉承有大彭风味,制作考究,风味独特,自成体系,几乎每一道菜都有一个动人的传说。 羊方藏鱼因将鱼置于割开的大块羊肉中文火同炖而得名。 相传,彭祖的小儿子夕丁喜捕鱼,彭祖恐其溺水坚决不允。一日,夕丁捕鱼回家,正巧彭祖不在,夕丁让其母剖开正在炖着的羊肉,将鱼藏入其中。 彭祖回来吃羊肉,感觉异常鲜美,于是如法炮制,便产生了 羊方藏鱼 这道菜。 据传汉字中的 鲜 字即源于此。 帝尧时期,尧封颛顼的玄孙钱铿于大彭,建立了大彭国。 铿为彭祖。 他曾献雉羹于帝尧,受到了尧的褒奖。 屈原《楚辞;天问》中有 彭铿斟雉,帝何飨?受寿永多,夫何久长 之句。 汉代王逸注: 彭铿,彭祖也,好和滋味,善斟雉羹,能事帝尧,帝尧美而飨食之也。 陶文台《中国烹饪史略》称彭祖为 中国第一代职业厨师 。 彭祖被尊为厨行的祖师爷,所创的雉羹、羊方藏鱼、麋鱼鸡、云母羹等名菜名汤流传至今。 其主要贡献在于把人类饮食由熟食推向味食,由粗食推向精食,将饮食与养生相结合,创出了药膳、食疗等饮食的新天地,对发展民族饮食文化,增强民族体质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春秋战国时期,曾烹子事主的易牙来到彭城,求教彭祖的烹饪之道,终成烹调大师。 商殷之际彭祖后裔纷纷迁往山东、河南、四川、浙江等地,将饮食文化推向全国各地。 汉代高祖刘邦定都长安,将彭城烹饪技艺带到了西部地区。 汉时徐州在烹调技术上已有较大发展,炊具的使用也有了很大进步, 牝鸡抱蛋 、 沛公狗肉 、 鸳鸯鸡 等名菜相继产生,同时面点如烧饼、馓子等也相继出现。

魏晋之后,彭城人多次南迁,又将彭城烹饪之法传往南方各地。 唐宋时期,韩愈好饮食,曾亲自创制了不少名菜,如 愈炙鱼 ,在徐州广为流传。 随父来徐州的白居易,爱吃一种鸭子,因其字 乐天 故称 乐天鸭子 。 自称 老饕 的苏东坡,创意制作的四道菜被誉为 东坡四珍 流传至今。 由于这些文人墨客的推波助澜,使徐州的饮食日渐丰富,发展得很快。 元朝时期,有僧人开办的素食馆。 释家风味的 天花宴 、 素八珍 等名菜应市,多种风味小吃也布满市面。清代和民国时期,徐州的饮食更加丰富多彩,冻豆腐、酥鱼、蹄卷、芙蓉肉、糟猪耳、搅瓜等普遍食于民间。 经学大师康有为品尝到细嫩的彭城鱼丸时,高兴地赋诗赞誉彭城鱼丸闻遐迩,声誉久持越南北。 近代徐州烹饪业发展更为迅速,传统技艺在继承中不断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徐州的饮食文化与全国各地扩大了交流,在保留地方特色的基础上,兼收并畜各地烹饪之长,相继推出了川菜、粤菜、镇扬菜等风味名菜;陕西、河南、安徽、山东等地的风味食品也遍布街头.

227 评论

s791144868

徐州,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也是其发迹之地。公元前206年4月项羽封刘邦为汉王以后,经过四年多楚汉战争,于公元前202年10月刘邦在定陶行皇帝礼,初都洛阳,后徙长安。此时,强大的汉王朝与西方的古罗马帝国遥相响应,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      两汉四百年间,徐州共有十三位楚王、五个彭城王,应有十八座王陵墓葬,其实还不仅如此,东汉时期,在现在的徐州行政区域内还分封过一个下邳国,有四位下邳王嬗递。这些国王的陵墓犹如地下宫殿般的华丽,国王生前喜好的珍玩和国库的积蓄,尽都填充于墓室中。徐州汉墓中的王陵墓葬,构成了徐州两汉文化的“三绝”之一。

徐州汉代十八陵经考古的有北洞山第二代楚王墓、狮子山第三代楚王陵、驮蓝山第四(五)代楚王陵、龟山第六代楚王墓、东洞山第八代楚王陵、土山东汉彭城王陵等。徐州西汉楚王陵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北洞山楚王陵、龟山楚王陵和狮子山楚王陵。以“精”“奇”“雄”各领风骚。被誉为徐州文化三绝之一的狮子山兵马俑,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种类繁多,显示出丰富的内容:有博袖长袍的官员俑、冠帻握兵器的卫士俑、执长器械的发辫俑、足登战靴和抱弩负弓的甲士俑等十余种。狮子山兵马俑既是汉代的艺术珍品,又是徐州作为军事重镇的历史见证,不仅对研究汉代雕塑艺术有极高的价值,对于研究汉代社会性生活、丧葬制度、军制战阵都有着同样的价值。       西汉时期徐州地区流行的是崖洞墓,东汉时期,墓葬形制发生了变化,盛行的是汉画像石墓。汉画像石是汉代人雕刻在墓室、礼堂里的雕刻壁画。汉画像石雕刻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徐州是中国汉画像石的集中分布地之一,目前徐州地区出土汉画像石700余块,收藏在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的画像石500余块。徐汉画像石同苏州园林、南京六朝陵墓石雕,并称为“江苏文物三宝”。除汉墓、汉俑、汉画之外,徐州的两汉文物精品,在中国的两汉文化中也是独领风骚,引人嘱目,北洞山楚王陵出土的220余件彩俑;狮子山楚王陵出土的铁铠甲、玉棺、玉豹;小龟山楚王墓出土的水晶带钓、刘注银、火山汉墓出土的银缕玉衣;土山汉墓出土的鎏金兽形砚;睢宁刘楼汉墓出土的铜牛灯等珍贵文物,皆属国宝。   “佳处未易识,当有来者知”,徐州两汉文化景观中还有许多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胜迹,诸如戏马台、泗水亭、霸王楼、歌风台、拔剑泉、子房祠、王陵母墓等,每处景点,都有一段动人的历史故事,使人联想到的是楚汉战争的硝烟风云。戏马台的高台秋风,可使你概见楚霸王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霸王雄风;歌风台的大风歌古碑,能让你领略汉高祖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的千古绝唱;子房祠的晨钟暮鼓,会令你对“张良吹箫散楚兵”的传说浮想联翩。所有这些,又为徐州的两汉文化平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一位历史学家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研讨会上这样说:“象徐州这样的城市,荟萃两汉文化如此丰盛的内容,在中国的历史名城中是绝无仅有的。”   “两汉文化看徐州”名副其实。

150 评论

小坦克秋

两汉文化在百族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汉语、汉字、汉文化都是在悠悠的历史岁月中,经过长期的交流融合,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文化类型。特别是经历了秦始皇、汉刘邦两次“大一统”的改进之后,基本上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雏型。

其主要内容及其基本要旨大致如下:

1、“无为而治”奠定了汉王朝的立国之本;

2、“独尊儒术”造就了汉王朝的长治久安;

3、“龙凤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扩展资料

两汉文化又称汉朝文化,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受到了东西方的现代文明人士崇拜和羡慕。但是两汉文化的形成较之中国上古时代文化的形成是起步比较晚的,它的形成基础则是以华夏文化为核心,从西部到中原,在汲取了华夏八方百族的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汉朝文化的形成是衡量民族兴亡的一个标志;汉朝文化揭示了政治经济的基础地位;汉朝文化对家族观念、伦理道德影响深远。

在中央王朝的疆域内,主体民族汉人和主流文化汉文化,一方面有力地吸引和影响着周边民族和周边民族文化,另一方面又极大地吸纳和融合了周边民族及周边民族的优秀文化,不断地发展和壮大了汉人汉文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朝文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徐州文化

172 评论

奈奈fighting

将地方文化融入高校艺术教育论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将地方文化融入高校艺术教育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随着时代的更迭,高等教育日益普及,学生的思维在这个全媒体时代表现得极度灵活。既定的国家课程只能满足学生的基础性知识需求,高等教育的创新需要一线教师结合自身研究领域,在实践中发挥自身所长开设具有一定特色的校本课程。徐州是汉文化的发源地,将汉文化融入徐州高校的艺术教育具有非常大的实践意义。课程从理论构思到实践,可以弘扬徐州悠久的历史文化,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古代文化,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化的学习热情,使高校艺术教育更具有地方特色。

近年来,高考参考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高校招生计划不降反升,使得高考录取率升高。也就是常言说的考大学越来越容易。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接受高等教育是一个民族整体文化水平得以提升的前提,是一个民族不断进步的标志。同时,因为我国幅员辽阔,地域文化丰富多彩,高校的生存与建设特色也在融合地方文化过程中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而这些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教育,多是以校本课程的形式存在的。

一方面,国家课程内容作为基础性教育是每个高校学子必须掌握的。另一方面,各地文化存在差异,这样富有地方特色的课程只能在当地施行。学生通过对特色课的学习,可以加深对国家课程内容的理解与记忆,能更牢固地掌握国家课程内容。开发新课程也可以丰富学校教学形式,实现课程的创新创优,体现出现代教育中以学生为主体的特点。

但是,在诸多利好情况下,我们不能忽视一些实际存在的问题。现在高校中专心致力于教育教学的教师有变少的趋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究其原因,当下高校教师各级职称的评定多是以教师在特定时间段内所产出的科研成果等级、数量作为评价杠杆,这使得本应以教书育人为主要职责的教师转变为科研达人,轻视甚至是忽视教育教学。不仅如此,高校教学中学生优劣等级由执教教师主导评定,即这一门课的教学、考试、阅卷、给分等都是本课教师掌握。这也使得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

由此,我们能不能想象大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兴趣会出自何方?学生缺乏有教育热情的教师,缺乏引导他们学习的一种兴趣。当然,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全依赖于教师,但是教师有引导的职责。所以,基于特定地域文化圈内的高校,可以发掘本地区的文化特色,将之融进学校教育之中。

考虑到新教材编订需要耗费教师的人力、学校的物力财力,学生购置新书有一定的经济负担。还有校本课程的灵活多变性,即新教材使用的年限不定。所以,与校本课程对应的教材并非完全要重新编订。将地方文化融入高校艺术教育,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两种形式:一者,将教学内容穿插在国家教程之中,以国家课程、教材作为基石,地方文化的引入是为了加深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知识穿透力;二者,设计新课程,限于课程形式的创新,通过新形式,把握地方文化,提升学生对特定文化的感悟力,使其泛化到他们的学习过程中去。

本文以徐州的汉文化为例。徐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汉文化的发源地。徐州城市的建设选用汉文化作为主题,还有专门的汉文化景区,聚焦于两汉文化,展现“汉代三绝”:汉墓、汉兵马俑、汉画像石。此外,在徐州博物馆中还有金缕玉衣、银缕玉衣展示。徐州沛县文化馆保存着著名的“大风歌碑”。徐州高校的艺术教育可以与徐州的汉文化紧密结合。

一、立足教材,更新教法

在讲解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需要立足于书本,因为这是教学之本。但是我们可以更新教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特定艺术课程中的内容的理解。例如,在由彭吉象主编的《中国艺术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上编的第二章“秦汉气魄”中,讲到汉代的社会文化背景、汉代的建筑特色、汉代的雕像特点、汉画像石、汉画像砖、汉赋等。在第四节“汉画像——一体古今”中提到汉画像的典型意义:“汉代画像基本都是这种从上到下的神话、历史、现实的画面结构,都是由神话人物、历史人物故事和现实生活的事件构成三大系统

①中编第三章“中国传统艺术门类论”中的第三节“中国传统雕塑”中提到:“明器的种类在汉代有了较大的发展,武士俑、文臣俑、舞俑、乐俑、侍从俑、庖厨俑、说唱俑、杂耍俑等现实生活中各种角色的人物几乎都能在汉墓中找到。动物俑同样包罗万象,家畜家禽中的猪、羊、鸡、狗、马、牛、鸭、鹅等造型无所不有。此外还有许多的建筑模型、器具模型。”

②这本《中国艺术学》是很多高校考研用的参考书目,书本上的知识是比较单一化的,完全用文字符号叙述。学生没有见过真实的艺术品,很难通过抽象思维构建大脑中的汉画形象框架。

徐州有着这样的文化景区,教师可以在教法上实现创新。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实物图片、放映纪录片等灵活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视听积极性,拓展学生的视野范围,使得教学具象化,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中的汉文化知识。其次,“写生”作为艺术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可以打破学生对于书本知识的禁锢,发挥自身的特长、特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外出进行以“汉文化”为主题的写生活动。

二、创新创优,开发新课程

俄国的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中,生活是艺术的来源,艺术从生活中来,其本身又是高于生活的。他的观点可以理解为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基于生活的筛选与再创造。唯美主义经典的艺术理论大师,奥斯卡·王尔德讲艺术与生活之间则理解为相反的关系,他主张生活史模仿艺术而进行的。王尔德认为艺术作品是杰出的艺术家创作的典型,大多数人只是通过模仿艺术来生活。这样看来,虽然对于究竟艺术与生活何者为第一性这一问题我们给不出标准答案,毕竟一千个读者心里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但是,生活与艺术是紧密相关联的。教材对于知识的整合性决定了读者需要通过“神思想象”的过程领悟其中意蕴。

徐州有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汉文化资源突出,汉文化通过汉代古迹实物展示出来。徐州高校的艺术教育中完全有条件将这些资源渗入其中。我们可以安排学生走进汉文化,“神与物游”,通过一定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亲近汉文化,感受汉文化。在新课程的开发中,我们可以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开设摄影课、艺术品设计课、拓片制作课等,在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弘扬汉文化。在新课程的设计环节须得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校本课程以选修课形式出现,学生个体爱好不同,可以创新多种形式的课程供学生选择。尊重学生的主体意愿,学生带着对课的热忱学习才能达到学习的效果。但是为了课程的教学质量,要控制好受课学生数量。其次,课程进行过程中,涉及户外活动,这就需要教师做好预设工作,安排学生有组织、有纪律地进行活动。再次,对于学生课后成绩的评定,教师可以基于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采用划分等级的方式。

(一)基于汉文化主题的摄影课

21世纪是视觉图像的时代,文字表述繁冗且不能突破各国语言障碍。在一些公共空间中,例如:机场、会展、旅游热门地等,都出现用图像符号指示会意的现象。徐冰的《地书》超越了地域语言障碍,凸显了视觉图像的优越性。摄影课在高校艺术类的课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也有一定的历史。但是,以汉文化为主题的摄影课是一个创新。在基础性摄影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可以创设同艺术写生类似的实地采风课。我们可以将课程的设计侧重于光线把握、近远景对照、虚实对照等具体训练。在摄影教学过程中,传播汉文化。

(二)汉文化主题艺术品制作教学

材料的积累是创作艺术品的'第一起点,选择这门创新课的学生是具备一定艺术学识和理想的,他们缺乏的是游历和创作的灵感,即材料的积累和灵感的触发。

在徐州的高校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观汉文化主题景区。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一定的主题,拓展学生视野。使学生在艺术设计过程中渗透进汉文化元素,例如:汉兵马俑、汉画像中的诸多谱系图等。学生有了想法才有付诸实践的行动指南。

艺术生的毕业设计展展示的是他们在所学所知基础上的创新实践。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达种类丰富的艺术形式,学生依据爱好进行创作,展示它们的作品。例如:包装、手工艺品、装饰品、书法艺术等。

(三)汉画像石拓片制作教学

学生通过实地参观学习,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在课程后期,可以加入拓片教学环节。第一,具体讲解拓片的作用:临摹汉画像石,使得图像显示更加清晰可认,有利于研究者阅读图像;汉画像石是宝贵的文物,石块巨大不易搬运,制作拓片有利于图像的传播。第二,讲解拓片制作的准备材料和拓片制作过程的注意事项,材料有:拓纸、棕毛刷、拓版、拓包等。拓片制作的这个过程十分漫长,教师可以做好准备工作,直接讲解拓的主要步骤。最后可以组织学生分小组制作拓片。让学生通过亲手实践感受汉画像石的美,体会汉文化。

三、重视与学生就业环节的衔接

高校教育在当下不应当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生产出标准规格的大学毕业生。社会竞争压力直接作用于即将走出校门的毕业生,所以,在日常课程的教学中,我们不能局限在既定的教材中,而要在教法上有所突破。高校还有必要也有条件开设一批对学生的就业有促进作用的课程。以上列举的三种创新教育是一些实例,学生在有趣味的学习过程中,可以掌握更多知识,在今后的就业方面有更大的选择空间,所以说高校的艺术教育需要更多的创新。

拓展:

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论文

一、高校艺术教育的意义

1、艺术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优秀的艺术作品往往也是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它们能够加深受教育者对祖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受教育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从而生动、深刻、有效地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进步的音乐最能激发群众的革命热情和爱国主义情怀,艺术教育是对大学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方式之一音乐可以调节心理"使学生身心愉悦精神振奋。例如听贝多芬的音乐能使人找到一种向上的力量"欣赏民族风格的音乐作品"如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更能起到催人奋进"升华情感的作用。

2、艺术教育可以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实践证明"艺术可以使人的心态产生变化可以升华思维和理智产生激情,这种超越语言和文学层次的理性认识不仅可以开阔知识视野而且可以使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相结合,促进左脑和右脑的互补作用。

这也体现了艺术对智能的渗透作用和特殊功能。

3、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审美力

艺术的美可使学生很快建立学习的兴趣"使其主动学习"也就是所谓的志趣"这样逐渐深入思想生活等等"也就有了相应的情感表现!久而久之"使心理上磨练出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热情积极从容不迫的优良气质。

二、当前我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现状

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教育体制、社会环境以及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影响,我国目前的艺术教育基础还是比较薄弱的,尤其是学生的艺术素养普遍较低。这里所说的高等艺术教育,不能狭隘地理解为培养专门艺术人才的专业教育,它泛指对所有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的艺术教育。当前高校艺术专业教育存在的如下问题:

1、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课程设置直接反映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核心环节。目前大多数院校在课程设置、师资培养和引导方向上基本沿用的是培养专职演员的教学模式,这在某种程度上把即将毕业的学生导向了两个方面:自以为本人在某专业上很优越而不愿从教,于是改行到了其他演职单位;到了中小学从教后才发现,由于原来在高校学得太专一,故无法胜任中小学多元化的音乐教学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2、课程设置单一,缺少与相关学科的衔接

艺术教学不仅要弘扬我国民族音乐艺术文化,还要关注世界多元文化;不仅要提高专业素质,还要加强相关学科的综合学习,要与文学、历史、民族、宗教、民俗等紧密联系,使音乐艺术的人文内涵更加丰富和鲜明。目前,音乐艺术教育培养目标实际上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随着当今社会各学科相互渗透、相互接入的发展趋势。未来的学生只有具备包括科学文化在内的综合素质才有可能成为合格的“音乐艺术人”。

3、教材选用繁杂

高等院校音乐艺术教材的选用没有一定的标准"基本上由教师根据自己的爱好选用相应的教材"另外在教材的建设上"与基础教育中音乐教材建设相比"数量极其匮乏"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都相去甚远并且质量也令人担忧。

4、所开设的课程大部分重技不重艺,缺少开发学生创新创作能力的课程

艺术教育不应只重技术,应更加注重人文内涵。艺术教育首先是对美的感受和理解,要在循序渐进中获得自身修养的提高,而不应带有功利色彩。一定要注重其人文内涵,要使人感受到人生的美,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这才是美育的灵魂。如果没有这个灵魂,单纯地学技术,这样的培养就不是艺术教育,更不是美育。艺术是一门研究性学科,更是一门开发学生创新创作能力的学科。艺术的学习确需一定的天赋,更需要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创造是艺术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而目前艺术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中缺乏能开发学生创新创作能力的课程。

三、高校艺术教育的改革对策

1、深化艺术教育体系改革

高校艺术教育具有很强的自主性,现代高校艺术教育的任务是在艺术教育课程和课外文化活动中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为实现教育目标,高校应积极开展各种文化教育活动,根据学生的需求开展不同的选修课程。广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深化艺术教育体制改革高校首先应在国家相关法律的指导下进行课程设置和完善,使艺术课程与时代发展以及学生的兴趣接轨。其次,高校应因地制宜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课程,使学生充分感受本地区优秀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再次学校应实现课内外的结合为学生创设一个整体的综合的艺术学习氛围"。

2、建立合理的教学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普通高校音乐艺术专业课程与专业音乐艺术学院的课程是不同的,专业音乐学院的培养目标是专业音乐人才,普通高校培养的是综合型人才,培养高校学生全面发展。普通高校应该建立合理的、科学的、完善的音乐艺术专业教学体制,加强学生的音乐艺术综合应用能力。教师的教学质量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生的发展,要想提高普通高校音乐艺术教学质量,必须加强音乐艺术教师的专业性,提高教师的素养,提高教师理论专业知识水平以及专业技能。

3、学习教材应和谐统一

在课堂中要选择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教材在教材的建设上应注重与其他学科教材在知识内容"逻辑体系上的衔接。同时还要体现对当代大学生的全方位技能教育为目的,教材中应充分考虑到各类大学生的特点,多选择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教学内容,以学生音乐艺术审美能力审美素质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兴趣爱好,使学生学会鉴赏音乐艺术体验音乐艺术。涉及的内容尽可能的全面丰富尽可能的满足各类高职大学生的需求。

4、拓宽专业渠道,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

在音乐艺术学专业下设置合理的专业方向,建立相应的课程体系,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流,拓宽人才培养的模式,使之更符合社会需求。课程设置及教学应该围绕培养高素质、全面型、应用性进行改革,使学生能学以致用,能赖以生存。综上所述,我国对于艺术专业课程设置及专业技能课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探究还处在相对不成熟的阶段,亟须大量的实践探索,更需要理论上的系统研究。普通高校应该建立科学的、合理的、健全的音乐艺术课程教学体系,完善音乐艺术教学设施,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加强音乐艺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推进普通高校艺术专业教育的发展。

99 评论

喜欢运动的男孩

徐州市文广新局以徐州博物馆为主要单位,申报了徐州创新奖项目“讲徐州故事 谱汉风新韵——汉代文物系列外展”活动。

借助独特的“两汉”文化,以文物展览等方式开展对外宣传和交流活动,对于提升城市形象发挥了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

借助特有的“两汉”文化资源,在国内外广泛开展“讲徐州故事 谱汉风新韵”的宣传交流活动,是徐州市文广新局申报创新奖项的初衷。

以大量珍贵的“两汉”馆藏文物内容的巡回展览活动逐渐在国内外展开,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徐州市博物馆负责人介绍:“两汉文化是徐州市历史文化中最为精彩的篇章,历史文化遗产在服务社会发展上的作用也是日益凸显,利用好两汉文化资源,通过文物展览等方式加强对外宣传与交流,为提升徐州城市形象的发挥应有的作用,是我们要做的重要课题。”

扩展资料:

作为国务院1986年公布的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徐州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汉文化资源不仅是这座城市的宝贵财富,更应成为这座城市发展的动力。

要使“汉文化看徐州”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就要利用汉文化特色优势,整合资源,在有效保护、加强管理的前提下,努力打造徐州“汉文化”品牌、讲好徐州“汉文化”故事。

1996年,徐州市就专门成立了两汉文化研究会,已吸引100余位专家、学者加入。

多年以来,该会不定期举办学术研讨活动,紧紧围绕文化强市建设工作,紧扣两汉文化看徐州这个主线,深入开展两汉文化学术研究和学术活动并取得一批重要成果,编辑出版了《徐州北洞山西汉楚王墓》、《徐州汉画像石》、《徐州狮子山楚王陵》等十余部书籍,集结出版《两汉文化研究》三辑。

不但拓展了徐州两汉文化的内涵,还突显了徐州两汉文化特质,更为徐州文化强市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徐州打造汉文化"外交" 用文物讲述新徐州故事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传承好发展好徐州人引以为豪的汉文化

343 评论

雪诉离歌

徐州,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也是其发迹之地。公元前206年4月项羽封刘邦为汉王以后,经过四年多楚汉战争,于公元前202年10月刘邦在定陶行皇帝礼,初都洛阳,后徙长安。此时,强大的汉王朝与西方的古罗马帝国遥相响应,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 两汉四百年间,徐州共有十三位楚王、五个彭城王,应有十八座王陵墓葬,其实还不仅如此,东汉时期,在现在的徐州行政区域内还分封过一个下邳国,有四位下邳王嬗递。这些国王的陵墓犹如地下宫殿般的华丽,国王生前喜好的珍玩和国库的积蓄,尽都填充于墓室中。徐州汉墓中的王陵墓葬,构成了徐州两汉文化的“三绝”之一。 徐州汉代十八陵经考古的有北洞山第二代楚王墓、狮子山第三代楚王陵、驮蓝山第四(五)代楚王陵、龟山第六代楚王墓、东洞山第八代楚王陵、土山东汉彭城王陵等。徐州西汉楚王陵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北洞山楚王陵、龟山楚王陵和狮子山楚王陵。以“精”“奇”“雄”各领风骚。被誉为徐州文化三绝之一的狮子山兵马俑,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种类繁多,显示出丰富的内容:有博袖长袍的官员俑、冠帻握兵器的卫士俑、执长器械的发辫俑、足登战靴和抱弩负弓的甲士俑等十余种。狮子山兵马俑既是汉代的艺术珍品,又是徐州作为军事重镇的历史见证,不仅对研究汉代雕塑艺术有极高的价值,对于研究汉代社会性生活、丧葬制度、军制战阵都有着同样的价值。 西汉时期徐州地区流行的是崖洞墓,东汉时期,墓葬形制发生了变化,盛行的是汉画像石墓。汉画像石是汉代人雕刻在墓室、礼堂里的雕刻壁画。汉画像石雕刻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徐州是中国汉画像石的集中分布地之一,目前徐州地区出土汉画像石700余块,收藏在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的画像石500余块。徐汉画像石同苏州园林、南京六朝陵墓石雕,并称为“江苏文物三宝”。除汉墓、汉俑、汉画之外,徐州的两汉文物精品,在中国的两汉文化中也是独领风骚,引人嘱目,北洞山楚王陵出土的220余件彩俑;狮子山楚王陵出土的铁铠甲、玉棺、玉豹;小龟山楚王墓出土的水晶带钓、刘注银、火山汉墓出土的银缕玉衣;土山汉墓出土的鎏金兽形砚;睢宁刘楼汉墓出土的铜牛灯等珍贵文物,皆属国宝。 “佳处未易识,当有来者知”,徐州两汉文化景观中还有许多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胜迹,诸如戏马台、泗水亭、霸王楼、歌风台、拔剑泉、子房祠、王陵母墓等,每处景点,都有一段动人的历史故事,使人联想到的是楚汉战争的硝烟风云。戏马台的高台秋风,可使你概见楚霸王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霸王雄风;歌风台的大风歌古碑,能让你领略汉高祖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的千古绝唱;子房祠的晨钟暮鼓,会令你对“张良吹箫散楚兵”的传说浮想联翩。所有这些,又为徐州的两汉文化平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一位历史学家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研讨会上这样说:“象徐州这样的城市,荟萃两汉文化如此丰盛的内容,在中国的历史名城中是绝无仅有的。” “两汉文化看徐州”名副其实。

265 评论

李李路路

知我者谓我心忧,知我者为我心忧,YY知我者为我心忧

298 评论

相关问答

  • 徐州教育科研期刊

    是,不上知网。。。。。

    C罗C梅西梅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贵州茅台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你好:茅台酒作为世界三大名酒和中国三大名酒“茅五剑”之一,已有800多年的历史。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奖状。建国后,茅台酒又多次获奖,远销

    Moser~子涵 7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徐州医科大毕业论文

    各项成绩合格。本科毕业获得学士学位条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包括统招专升本)毕业考试成绩合格,在校表现良好,就可以获得学士学位。学士学位,是高等教育本科阶段

    心晴joanny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与徐悲鸿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美术近代史上最让人难忘的“二徐之争”lijun8886中国历史2008/7/10 14:58:510599复制本帖1929年,国民党政府教育部举办了第一届全

    京京魅力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徐州工学院学报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好投。具体投稿要求如下:1、原稿要论点清晰,论据确凿,数据准确,逻辑严谨,文字流畅,科学性、高级性、实用性和创新性。2、文章标题字数不超过20个

    迷路的小花猫。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