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84

Shenyangman。
首页 > 学术期刊 > 春节圣诞节毕业论文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D20600531014

已采纳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5、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论点;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d.结论。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130 评论

寄居小妖妖

你这篇中国知网也好万方数据也好都有例子!甚至百度文库都有!==================论文写作方法===========================论文网上没有免费的,与其花人民币,还不如自己写,万一碰到人的,就...【每天都有】写作论文的简单方法,首先大概确定自己的选题,然后在网上查找几份类似的文章!通读类似的文章,对这方面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参照论文的格式,列出提纲,补充内容,实在不会,把这几份论文综合一下,从每篇论文上复制一部分,组成一篇新的文章!然后把按自己的语言把每一部分换下句式或词,经过换词不换意的办法处理后,网上就查不到了,祝你顺利完成论文!

353 评论

女儿我爱你

圣诞节早成了热闹日子,在我们班就有不少同学发礼物,可关于中国人到底该不该过圣诞节的争论早有发生。有媒体报道,温州中小学校长均收到市教育局通知,要求“不在校园内举行任何与圣诞有关的活动”;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封校禁止学生过平安夜。这样的举措难免遭人议论,学校固然没有必要搞圣诞活动,不过让教育部门下发禁令实在有些小题大做。禁令的出发点应该是出于保护中国传统文化。圣诞节之所以屡遭抵制,也正是因为有人觉得社会对这一西方节日的重视程度超过了不少中国传统节日,是西方文化的扩张。不过在这一点上,我们该有更多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西方节日在中国大行其道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商家为了制造商机而大肆宣传、渲染。实际上,圣诞节在中国早走了味,其在西方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在我们这里并不突出,在更多人看来,无非是一个购物、社交的凑热闹的日子,没有多少人真正是为了它的宗教含义而去过节的。在现代社会中,许多人为了事业而客居他乡,像清明、中秋、重阳这一类的节日对于他们来说未免过于沉重,以至于不愿提起,并且生活压力的过重,圣诞节的狂欢为他们提供了放松和发泄的最好契机。还有,在春节时,大家都回家乡过年,朋友、同学、同事不能聚在一起,平时的节假日也不多,所以圣诞节也就成了非亲人的同伴之间的聚会节了。虽然圣诞节或许比端午、中秋、重阳更热闹,但原因并非是西方节日文化压倒了传统文化,而只是其现实意义更容易被人接受,让人更凑得起热闹而已。新兴的“光棍节”、“双十二”,隆重程度恐怕不亚于各种东西方节日,那为什么没有人像“打压”洋节一样去禁止呢?这就是很好的旁证。相反的例子也不少,感恩节、万圣节等等洋节,虽然也总有商家宣传,但在社会中总难以形成什么热潮。说白了,洋节并不是什么妖魔鬼怪,更不是传统节日被淡忘的根源,真要因为圣诞节就惊呼洋节压倒中国节,未免有些大惊小怪。从这个角度来说,要弘扬中国传统节日,靠“打压”洋节显然不对路子,而是应发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让其跟现代社会生活更好地融合才是正理。可以在元宵教学生做汤圆,在端午教做粽子,在重阳组织登山活动……春节就是最好的例子,只要中国人保持着团圆、守岁的习惯,农历新年的地位就永远不会被公历元旦所取代。我们常说中国泱泱大国,文化兼容并蓄,在小小节日话题上,当有顺应社会潮流、兼并包容的心胸,洋节和中国节并没有冲突,完全可以和平共处。且不说圣诞节是否应该冷处理,即使真的要“打压”,用教育局禁令的方式反而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事与愿违。圣诞节传入中国已被娱乐化,没多少人会考虑它是不是宗教性的节日,只要自己过的快乐就行了。它几乎衍生成为青年朋友寻求放松、获取快乐,与人狂欢的理由和契机。不鼓励、不宣传、不渲染、不抵制,对它进行冷处理才是对待西方宗教性节日应该采取的态度。同时要加大对我国传统节日的保护、重视与宣传,这才能真正的让传统节日不再“寂寞”!

187 评论

gavin70606

春节,顾名思义就是春天的节日。节日前,就在门脸上贴上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当春姑娘来到门口时,会念一遍寄托新一年美好愿望的句子,这一念,好运真的来了。同样寓意的事情还有挂大红灯笼和贴“福”字及财神像等,“福”字还必须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到了”。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年”是什么呢?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1993年,北京市人民政府颁布了禁放烟花爆竹的法律,使这一沿续了几百年的习俗成为历史。春节是个亲人团聚的节日,这一点和西方的圣诞节很相似。离家的孩子这时要不远千里回到父母家里。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了。 节日喜庆气氛要持续一个月。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等仪式;节中有给儿童压岁钱、亲朋好友拜年等典礼;节后半月又是元宵节,其时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盛况空前,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结束了。春节:现代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民间主要有一种说法: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上长角,在海里生长,春节爬上岸来。 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满头白发。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独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腊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右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210 评论

风中传音

区别:

1、起源不同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春节也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更确切的说,中国人的春节是为了通过祭神祭祖祈求来年庄稼的风调雨顺,带有一种迷信色彩。

西方的圣诞节是为了纪念耶稣的诞辰,是由一个宗教节日演变而来的。虽然中国有佛教、道教、基督教传入中国的时间较短,但也很快得到一定的追捧。这也体现了中国人在宗教信仰上没有排斥性。

2、形式不同

在春节的民俗活动中,祭拜形式五花八门。人们可以拜神佛、祭祖先,求菩萨,占卜求签。参拜的各路神仙也是各式各样,体现了中国宗教文化的多元化和包容性。

在西方,相对来说信仰比较统一,西方人信奉上帝是宇宙唯一的神,宗教贯穿着他们生活的每个方面,所以说基督教对西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圣诞节是纪念救世主耶稣诞生的日子,所以在12月25号这天要庆祝这个神圣的日子。对于他们来说,宗教活动主要就是在教堂举行弥撒聚会,人们一起唱响赞歌来歌颂上帝。

3、饮食不同

中国人讲究民以食为天,对于中国这样的农业大国,饮食的习俗显著的体现了许多中华民族文化。中国人的春节活动最主要的就是年夜饭、吃饺子、拜年。

一到过年,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用清水煮熟,捞起后蘸着佐料吃。

圣诞节是西方人表达感恩的一个最盛大的节日,主要为了感谢上帝并祈求上帝的保佑。圣诞节和感恩节在时间上比较接近,感恩节人们用火鸡来表达感恩,因此这一习俗也延续到圣诞节,主要是表达一种对上帝的感恩之情。

330 评论

春天里吃大米

春节和圣诞节分别是中国和西方社会最重要的节日,它们都具有悠久的历史,蕴含有丰富的文化意义。这两个节日显著的差异之一就是西方人在过圣诞节时更加注重对神的敬奉;而中国人则更注重对祖先的尊奉。这种差异的形成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

第一,中国年夜饭和老美圣诞晚餐,不管是繁华的北京还是金融之城纽约,到节日那一天,大多数的餐厅和商店都会关门,中美人民都在家里和家人朋友们聚餐,其乐融融,只不过老美叫圣诞晚餐,我们叫年夜饭。

第二,中国长辈们喜欢直接包红包给晚辈们,给小孩子们过一个快乐的新年,开一个好的彩头,而美国人喜欢给家人朋友们送礼品,但是人家不喜欢怎么办?老美通常送礼都会在礼物里放一个收据,方便收礼人第二天去退换,美国媒体都报道圣诞节第二天是商店退换货高峰期,老美真是不怕麻烦,反正麻烦的不是自己。

第三,过节时,我们会看春晚,老美会看圣诞节电影,奇葩的是,老美看的圣诞节电影也就那么几个,每年看的都差不多一样,不腻吗?

第四,美国人圣诞节放假2天,中国人民农历春节放假7天!!!

262 评论

相关问答

  • 与过圣诞节喽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就算给了你也是抄的。自己去搜吧。

    金凤吉祥如意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圣诞节大学议论文范文

    国人到底该不该过圣诞节?此文是宇凡2012年12月25号写的,现经修改,再次发布,希望大家看到的可以醒醒脑,当然了,我又不是什么法师,写的文章又不能打死妖怪,固

    Joanrry琼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春节与圣诞节的论文参考文献

    传统美圣诞节和中汉族春节的比较摘要:圣诞节是美国最重要的节日,而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它们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同事又代表了人们的期望与希冀。本文从它们的

    蓝梦与信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万圣节毕业论文

    继承与创新是相辅相成的,我们也要正视 传统 文化 ,同时也要发扬传统文化。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传承传统文化 议论文 ,欢迎大家参考阅读。传承传

    黄黄的树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圣诞节研究论文

    圣诞节早成了热闹日子,在我们班就有不少同学发礼物,可关于中国人到底该不该过圣诞节的争论早有发生。有媒体报道,温州中小学校长均收到市教育局通知,要求“不在校园内举

    爱宇冰冰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