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15

月影星云
首页 > 学术期刊 > 人类学性别研究文化批评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努力中的女人

已采纳

1、《白族叙事诗〈黄氏女〉的比较研究》(第二作者),《民族文学研究》1993年第3期2、《伍家沟与耿村:故事传承之比较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研究生专集》1993年号3、《灰姑娘故事的世界性及其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4、《多民族文化的结晶——中国灰姑娘故事研究》,《民族文学研究》1995年第3期5、《英雄与考验故事的人类学阐释》,《民族文学研究》1996年第4期6、《灰姑娘故事的中国原型及其世界性意义》,《中国文化研究》1997年春之卷。7、《一个地域神的传说与民众生活世界》,《民间文学论坛》1998年第3期。8、《一个家族神庙的创造与庙会制度化》,《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刊》1998年第3期9、《民间仪式的政治隐喻》,《民间文化》(原《民间文学论坛》)1999年第2期10、《区域信仰中心的变迁——一个赣南客家乡镇的考察》(3万字),《华岗文科学报》第23期(1999年12月)台北:中国文化大学11、《区域信仰-仪式中心的变迁》,载郭于华主编《仪式与社会变迁》(3万字),北京:社会科学与文献出版社,2000年10月版12、《客家乡村社会研究的基本单位》,《客家研究辑刊》1999年第4期13、《当欲望浮出水面》,《民族艺术》2000第2期14、《大众文化与资本运作》,《民族艺术》2000年第4期15、《文化研究与文化批评》,《学术月刊》(上海)2001年第2期16、《民族-国家与民间记忆》,《文艺争鸣》(长春)2001年第1期17、《民俗文化旅游:消费时代的文化想像》,《粤海风》2001年第3期18、《族谱 历史 权力》,《读书》,2001年第7期19、《民间文化视野中的文化批评》,《文化研究》第2 期,天津社科院出版社2001年4月20、《现代性的民间表述——当下民间造神运动的一种阐释》(3万字),《思想》第7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8月21、《历史与文化的互动——一个赣南客家家族制度的个案研究》(4万字),《新国学》第3期,巴蜀书社2001年12月出版22、《民俗旅游的文化政治》,《民俗研究》2001第4期23、《关于革命与家族的记忆》,《民族艺术》2002年第1期24、《个人历史、底层政治与性别的叙事》,《民族文学研究》2002年第2期25、《河流 墟市 庙宇》,《民族艺术》2002年第2期26、《空间与记忆》,《民族艺术》2002年第3期27、《风水村里说风水》,《民族艺术》2002年第4期28、《当下民谣的意识形态》,《新东方》2002年第3期29、《非狂欢的庙会》,《民俗研究》2003年第1期30、《增强民间文学的学科对话力量》,《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31、《民俗学的当下关怀》(访谈),《民族艺术》2004年第3期32、《民俗学问题与客家文化研究》,《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33、《一个土家族故事家的记忆与想象》,《民族文学研究》2004年第3期34、《民俗与社会性别认同》,《思想战线》2005年第2期35、《在异域与本土之间——人类学视野中的文化批评》,《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第1期36、《维柯的“诗性智慧”——民俗学史的视野》,《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1期37、《历史/结构——萨林斯关于南太平洋岛殖民遭遇的论述》(2万字),《民俗研究》2006年第1期38、《民族志写作的革命》,《民族艺术》2006年第1期39、《三僚村的风水文化考察》,《寻根》2006年第2期40、《山歌,渐行渐远》,《读书》2006年第4期41、《殖民主义时代的时间观》,《哲学研究》2006年第5期42、《从维柯、卢梭到赫尔德——民俗学浪漫主义的根源》(万字),《民俗研究》2007年第3期43、《客家山歌的传承方式》,《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3期44、《谁的原生态?为何本真性?》,《学术研究》2008年2月45、《客家山歌传承的文化生态》,《文艺研究》2008年第2期46、《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性与公共性》,《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47、《物品与节令时空》(第一作者),《民俗研究》2008年第3期48、《从“民俗”到“语境中的民俗”——中国民俗学研究的范式转换》(万字),《民俗研究》2009年第2期49、《个人本真性的建构》,《民族艺术》2011年第4期50、《资料、阐释与实践——从学术史看当前中国民俗学的危机》,《民俗研究》2011年第4期

198 评论

有多久没见你

文化人类学用于史前研究存在的问题摘 要:本文以考古材料为基础,列举、大量事实和案例,说明文化人类学的观念、、材料用于史前,无论在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方面都会存在明显的,同时也分析了其中的原因,而最根本的原因即是:文化人类学的观念、材料,对原始人类和原始文化的认识,均是来自或建立于现- 摘; 要:本文以考古材料为基础,列举、大量事实和案例,说明文化人类学的观念、、材料用于史前,无论在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方面都会存在明显的,同时也分析了其中的原因,而最根本的原因即是:文化人类学的观念、材料,对原始人类和原始文化的认识,均是来自或建立于现当代地球上仍然残存的原始民族、土著居民生活和生存之状况,它们与古代、埃及、西亚、印度、印第安人文明、米诺斯文明这些人类文明的“主流”各是一回事,二者不能人为等同;文章还着重分析了中国“图腾”问题,认为图腾在中国古代文化或史前文化中难以证实,值得怀疑,同时指出文化人类学中没有“文化”这一项目或是其先天性重要缺失,故不能据此去判定和推测人类古代文明、文化之“主流”。;关键词:文化人类学;; 史前研究;; 问题和原因;; 科学文化;一方面由于记载有限或残损不全,更由于相当于史前而言,现存古代文献一般都显得非常晚近,而神话传说非史实记录,其中事象多被人们视为古人想象、幻想、虚构之情景(这由中国“古史辩”派的认识及各种相关的工具书与研究对于“神话”的定义可以看出[1]),另一方面现今的学者多相信西方人类学家、民族学家考察现当代地球上仍然存在的原始民族、土著居民所得关于原始文化的结论,相信中国上古及史前时代文化、程度与现在地球上仍然存在的那些原始民族、土著居民是处于同样的发展阶段、状况,所以学者在考察中国古代和史前时代文化时常用、多用文化人类学的一些结论、认识和方法去比对、观照。本来,这是一个正常的、有益的现象和方法,但是在当代中国、在学术界,似乎有一种滥用文化人类学、民族学资料的现象和倾向,文化人类学及有些观念、认识被抬高到了一个不恰当的地位,乃至可能存在被人用于装潢门面或用于摆脱话语困境、研究困境的情形。我们在有关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宗教、文学、制度、神话等研究领域尤其是有关上古和史前时代考古研究及有关著述中,常常可以看到作者或帮助宣传者介绍说“运用了文化人类学”、“从文化人类学角度研究”等等用语,而这些研究和著述中又的确充斥着图腾、神灵、巫术、崇拜、祭祀、母系、父系、公有、私有等等诸如此类的语汇和相关论述。其中既有系统的著述、建构,也有零星的或简单的相互比对、参照,甚至也不乏直接将图腾、巫术、祭祀、种种“崇拜”等用于史前遗存及文化现象,所得结论、认识正确与否多半经不起检验、质问或不容易判断、无法判断。作为研究人类文化起源及进化[2]的文化人类学本身的先天性缺失及局限,文化人类学用于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尤其是史前考古、史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似乎少有人谈及,所以本文主要谈一谈文化人类学用于中国史前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先例举现象和事实,后谈为什么会“存在问题”,不妥之处请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 一、“问题”列举和分析;无论史前时代或历史时期,我们都可以把整个人类文化划做三大块,即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含科学技术)和社会制度。关于社会制度,涉及家庭、氏族(胞族)、部落、由母系发展到父系、由公有发展到私有等一系列概念、术语和理论,这些东西在面临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材料时的不适应笔者在《“炎黄大战”的考古学研究(10—11)》中已有一些例举和涉及,这里不再重复。这里谈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这两方面(当然事实上物质、精神、制度三者是相互关联的)。;1、关于物质文化;摩尔根将人类历史划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文明时代三个阶段,其中野蛮时代又分为低级、中级、高级三段。关于低级野蛮时代(约当新石器时代初期)之社会,摩尔根有一个著名的论断,他认为该时期或社会在东半球是指“那些流行制陶术而尚不知饲养动物的部落”,而在西半球是指从懂得制陶术到“用灌溉法种植玉蜀黍等作物以及用土坯和石头来建筑房屋”之前的阶段[3]。摩尔根的论断主要来自对美洲印第安人的考察,所以关于西半球的认识大体上是不错的,但关于东半球,摩尔根的认识却与后来的考古发掘结果不相吻合:人类文明最早的起源地西亚地区中石器时代的凯巴拉文化(约前万年—前1万年),其“居民过着以狩猎采集为主的生活,有矛、镞等细石器,并以刮刀剥制兽皮蔽体。从兽骨较集中的情况看,可能已有畜牧的萌芽,如佩特拉附近的马达马格遗址,山羊骨占全部兽骨的82%;卡尔迈勒山附近的法拉赫遗址,羚羊骨已占74%。一般认为,这种现象表明可能已出现放牧,这些山羊或羚羊可能即是最早的家畜”。此时凯巴拉文化居民尚未发明陶器,即使由凯巴拉文化发展而来的呐吐夫文化,仍然是一种“无陶新石器文化”[4]。在西亚的前陶新石器时期,许多地方都已有成熟的家畜饲养:如黎凡特南部的耶利哥已种植小麦、豌豆、燕麦,出现了“确实的家畜山羊”,土耳其恰约尼遗址发现有小麦、大麦、豌豆、扁豆的种植,有绵羊、山羊、猪等家畜,安纳托利亚地区也已产生最初的农耕和畜牧,家畜有猪、绵羊、山羊,伊拉克东北部的耶莫遗址也已种植小麦、大麦,驯养家畜,它们的年代都在前6000年前,此未出现陶器[5]。东半球的另一个农业起源中心中国,畜牧的发生也不迟于制陶业,而是大体上同时:在距今约一万年前,陶器开始出现,同时可能已有鸡、猪、狗的饲养,如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出土的鸡骨、猪骨、狗骨,被认为可能是家畜;尤其是同一时期广西桂林甑瓦皮岩洞穴遗址上下层都有较多猪骨出土,“据鉴定有67个个体,猪的年龄数值比较集中,以1—2岁间的成年猪最多,罕见长大粗壮的犬齿,门齿一般都较细弱,未见有磨蚀深重的第三臼齿,这些都是反映人工饲养和被宰杀的结果,饲养的时间又较偏长”。而到距今8000年左右,制陶业初步发展起来时,鸡、猪、狗等家畜的饲养也亦很普遍和成熟,牛、养的饲养可能也已开始,如裴李岗、磁山、贾湖、大地湾、跨湖桥等遗址的相关发现[6]。 ;陶器是新石器时代人类生活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类日用品,也被考古学家视为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特征和标志之一。关于陶器的起源,恩格斯有一个著名的论断常常被学者引用:“可以证明,在许多地方,也许是在一切地方,陶器的制造都是由于在编制的或木制的容器上涂上粘土使之能够耐火而产生的。在这样做时,人们不久便发现,成形的粘土不要内部的容器,也可以用于这个目的”[7]。恩格斯这个论断受到摩尔根《古代社会》的,而摩尔根《古代社会》中的说法又来自人类学家泰勒《人类远古史研究》,泰勒又是借鉴了别人的观点:戈盖“于上一个世纪最先提醒大家注意陶器发明的过程,他说,人们先将粘土涂在这样一些容易着火的容器之上以免被烧毁,以至后来他们发现单单用粘土本身即可达到这个目的,于是世界上便出现制陶术了”[8]。民族学资料中的确有这种情况,比如林惠祥先生就列举了南美洲的土人、亚里桑那的哈瓦苏派人都将纺织物敷泥,然后用于盛物在火上烧烤,用以说明有些陶器可能是这样制成的[9],但是说陶器起源于在编织物上敷泥,经烧烤而成,迄今在考古学上并无确凿而充分的证据。;;;; 学者一般都认为陶器的发明是伴随着定居和种植农业的发生而出现的,是应谷物贮藏、炊煮以及盛水盛汤之需而产生[10]。这种认识实际上意味着陶器的起源和发明是因为人类进化历程、生活方式中某些内在的及动力因素在起作用,而不是因为敷泥于编织物烧烤或因偶然失火而导致。这种认识大体上已为考古发掘所证实,而且可以认为它就是来自于现代考古发掘和研究。现知人类各种不同的古代文明中,早期陶器出现的时间有早有晚,也不都与种植农业相伴生,但是没有发现陶器起源于编织物敷泥烧烤的证据。以人类历史上农业起源最早的西亚为例:西亚地区在陶器起源之前曾经历大约1000年的前陶新石器时期(约8000前—前7000年),而此期已有比较成熟的种植农业和家畜饲养,甚至在年代更早的中石器时代如纳吐夫文化中已有农业起源的迹象并已开始家畜饲养[11]。在已有种植农业的无陶新石器时期,应该存在能够代替陶容器的器物(能够盛装汤水,能在火上烧烤、蒸煮)。考古发掘表明,这类器物在西亚的前陶新石器时代应该是木、石类容器(木器可盛汤水)尤其是石器:贝达遗址文化堆积为前陶期及中石器时代遗存,其石制品有臼、杵、碗、盆等,哈吉拉尔遗址前陶器遗存有大理石碗碎片,基罗基蒂亚遗址前陶期遗存有类型各异、大小不一的石制容器,其器型有带流的盆、碗,也有盘、长柄勺等,耶莫遗址前陶期也发现石臼、石杵、马鞍形手磨、户枢、石球、石斧等[12]。西亚最早的陶器发现于黎凡特北部的穆赖拜特遗址,“这些陶器过于粗糙,烧得不透,气孔犹存,不能盛水,还不能代替木石制作的空器”[13];在土耳其恰塔尔休于遗址出土的早期陶器“胎中掺有草和砂砾,颜色为奶黄色或浅灰色,表面光亮,器型常见平底的深碗、浅盆,火候较低”,考古学家认为当时“陶器数量不多,可能是由于当时的居民使用木、石制容器及篮子之故”[14]。由于人工用火的出现远远早于种植农业的发明,火能使泥土坚硬乃至不透水这种认识和知识的形成也当早于种植农业的出现,同时编织物的产生也当早于种植农业(因为采集所需),所以如果陶器因敷泥于编织物再经烧烤而发明,那么在西亚的前陶新石器时代应该已普遍使用陶器而不会是制作更为困难、更费工时的石质容器,而最早陶器的出现有可能上溯到西亚的中石器时代,因为其时种植农业已开始萌芽。显然在西亚,陶器的出现更多的是模仿和替代木、石容器尤其是石器(前陶时期制作和使用木、石容器应该是所谓“木器时代”、石器时代传统的一种延续,这导致西亚陶器的出现滞后于种植农业的发生)而非编织物,当然并不排除陶器在造型上会模仿编织物。在亚洲另一个农业起源中心中国,已有证据表明制陶业的出现正是与原始农业存在着共生关系[15],早期的制陶方法主要是捏制、片状贴塑(泥条盘筑法应更晚一点),但是发现最早陶器有捏制而成的证据而无敷泥于筐篮烧制的证据[16]。陶器如因在编织物(或木制容器)上敷泥烧烤而起源,那么在早期陶器、陶片上必会留下证据(或者陶器、陶片里面有编织物痕迹,或者陶胎的中间层有编织物痕迹),但是迄今为止并未见有这种证据或相关报道。 ;;;; 日本的农业起源时间很晚,但它却是世界上最早出现陶器的地区:日本爱媛县上黑岩阴遗址曾出土距今约1·2万年前的陶器,后来在除北海道和冲绳以外的地区都发现了早期陶器。“最近在长野县下茂内和鹿儿岛县简仙山,都出土了经测定约为距今1·5万年前的陶片,其中鹿儿岛的陶片烧成温度只有400度——500度,质地疏松,还没有完全陶化,可谓名符其实的土器。1999年,日本青森县大平山元一号遗址出土了无纹饰陶器,其陶片附着碳化物的碳测校正年代为1·6520万年——1·4920万年,在国际考古界引起了轰动”[17],但是没有发现这些陶器的制作和生产与编织物有关。据研究,我国和日本、俄罗斯西伯利亚南部等世界上最早出现陶器地区的早期陶器大多是圆形球体,平底器很少,其原因除了模仿陶器出现之前人类广泛使用的植物果壳形状、制作相对容易、容积又较大以外,“最初的陶器首先考虑的是满足炊事需要,然后才是盛储需要,或者说先有煮饭的锅,后有盛饭的碗。圜底器物支架在几块石头上,便能生火加热,也较为稳固,而且采热功能好” [18]。显然,早期陶器制作成圜底形,不会是模仿编织物而成,因为后者一般不会是圜底,既不实用也没有必要。可见恩格斯关于陶器起源的论断是不正确的,来自文化人类学的资料和认识是不能直接与人类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现象划等号的。 ;;; 严文明先生在分析半坡、姜寨等遗址发现的仰韶文化半坡类型聚落、房屋及当时的家庭、婚姻形态时,认为那些有灶有炊具和饮食器、有米宽土床而粮食储备很少的小房子应该是供过对偶婚姻生活的夫妻和他们的婴幼儿居住的地方,而老人和较大的孩子可能要住中等房子或其他小房子。与此同时,他发表了一番议论:有人说“原始社会生产技术水平那么低下,盖一座房子很不容易,哪能象我们现在住得那么宽敞?从前彝族的穷苦人披个麻袋在屋檐下一蹲就能睡一夜觉,仰韶一二十平方米的房子不是足以蹲一二十人吗?这从表面看起来也好象有些道理。如果全部都是空房子,就没有法子驳倒这些似是而非的说法”[19]。这是说不能用民族学材料去衡量和比对史前考古所发现的材料。如果放开眼界,我们会发现,严先生这里所论及的现象和情形并不是孤立的:;在西亚,距今约9000—8000年的有陶器新石器时代,具备一定规模的聚落遗址已普遍出现技术高超的原始建筑及房屋、居所:哈吉拉尔遗址的前陶新石器时期已有用泥砖建造的方形房屋,其大墙有石基,壁面及地面涂有灰泥,重要房间的地面铺小石子或卵石,门道可能设于屋顶;进入有陶新石器后期,该遗址见有9座房屋,均长米、宽6米左右,方砖墙厚达1米,以石为基,每座房屋开有两门[20]。基罗基蒂亚遗址位于一座陡峭的小山上,其房屋墙壁的下半部一般用石灰石砌筑,上部和圆形屋顶用粘土、土坯等材料建造,有些房子建有双层墙;大型房屋内则有两根石柱,用来支撑半圆形的阁楼,阁楼有小梯上下,可能是睡觉之处,屋内石铺地面上设有灶等生活设施,屋外有用墙围起来的院落;有些房屋中还建有走廊、仓库、碾谷房、厨房、石桌等[21]。恰塔尔休于遗址发现的房屋“由土坯砌成,每一房屋由一面积5米×4米的起居室和一个至几个附属房间组成。房屋平顶,在两根大梁和许多小梁上铺苇草和干砖。屋顶有长方形入口以供进出,起居室与附属房间有低矮的门洞相通,门洞高仅77厘米。屋内南部有木梯和炉灶以及放燃料的柜子,另有平台和长凳以供坐卧……”[22]。索万遗址内“有砖坯结构的T形建筑3座,均由许多大小房间组成,布局规整。房屋的地面和墙壁涂抹泥灰,以外扶壁墙承托支撑屋顶的木板。其中的一座建筑似具有宗教的职能,在一房间的壁龛内发现一“母神像”[23]。1999—2000年,德国考古学家汉斯·格奥尔格·格贝尔领导的一个国际考古小组在约旦的巴亚村发现一座新石器时代早期墓室及许多壁画,同时该遗址还表明:约在9000年前人们建有一些两层的房子,显示出当时居民极高的建筑水平。考古学家说,考虑到巴亚村是建在约1000米高的岩石陡坡上,跟外界很难沟通,这一成就更显得了不起[24]。在中国,距今7000—5000年的仰韶时代,房屋建筑技术和取得的成就也非常可观:甘肃秦安县大地湾仰韶文化大型房基F901被称为“原始宫殿遗址”,其总面积达420平方米,由主殿、左右侧室、后室及前沿附属建筑构成;其主殿按后世构架原理当是十柱九间,其顶梁大柱直径达57厘米;在主室中辅助顶梁大柱的两个较大的木柱之外侧,又各增立了三个直径为10厘米左右的小木柱或木板作附衬,然后用草泥包裹为一体,组成一个外径为80厘米的大柱,再抹上白灰面;其墙体用红烧土筑成,壁面抹石灰压实,居住面用碳性料礓石铺垫,打磨得光亮照人,坚硬尤如今日的水磨石地面,而据甘肃省博物馆化验室技术鉴定,这种料礓石经火烧粉碎后的物理性能,相当于现代所使用的100号矾土水泥[25]。湖北枣阳雕龙碑遗址15号房址以及陕西扶风案板遗址的大型房址,其建筑规模、技术与大地湾F901不相上下,前者的墙壁以密集的木料栽立而成,木柱之间的间隔仅有1—10厘米,“所有的木材都经精选和细加工,形状方正,棱角分明,十分规整”[26],后者“在主室内近四角处,对称地分布着4个直径达—米的大柱洞”[27]。河姆渡遗址发现距今7000年前的干栏式长屋,现存桩木和长圆木220余根,较规则地排成四列,计宽约7米,最长一列桩木为23米,所以其室内面积应在160平方米以上[28]。1999年至2001年,中国的考古学家在河南灵宝西坡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距今5500年前仰韶文化的特大型房址,其整体面积达到516平方米,四周有回廊,其柱洞直径大都在米—米之间,室内居住面自上而下分五层处理,各层均十分致密而坚硬,其中第三、四层近似当代混凝土,最上层为灰白色细泥。考古学家认为:依下部结构推测,该房屋可能为四面坡式建筑,由于面积大、跨度广、布局复杂,也可能为重檐结构,“仅从保存较好的下部房址便不难想象,此房屋曾经是一座多么宏伟的建筑”[29]。无论是西亚新石器文化或是中国新石器文化仰韶时代房屋建筑所取得的成就、达到的高度,都是现、当代地球上那些原始部落、土著居民所不及的,更不用说古代埃及的金字塔、方尖塔、神庙,古代印度哈拉巴文明、巴比伦和苏美尔、玛雅文明以及米诺斯文明的城市、宫殿、神庙建筑。故知文化人类学所考察的现、当代仍存之原始部落、落后民族材料与中国、西亚、埃及、印度的古代文明及其新石器时代可比性甚微。 ;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发现的大量“灰坑”历来被视为“垃圾坑”、“祭祀坑”,近年来有学者研究,“灰坑”中其实有一部分可能是“粮食窖”,另有一部分则可能是“小水田”或“水坑”、“水塘”、“水井”、“水渠”、“鱼塘”等农田水利设施。刘志一先生认为“祭祀坑”一说是值得商榷的,因为在“远古时代原始祭祀中,即使祭地神也没有挖坑祭祀的习俗。只有到了商、周时期或早一点的夏代才有挖坑祭祀的习俗出现的可能”[30]。最近四川的考古学家注意到了这个问题:茂县营盘山遗址发现120余座灰坑,其形制规格各异。他们对这些灰坑作了具体的分析和推测,认为“一些灰坑底部及四周采用卵石(有的内含大型砾石)垒砌而成,推测应是进行石器加工的场所或有其他用途。个别灰坑内还发现涂有鲜红色颜料的石块,可能具有某种宗教含义。有的坑内还发现数量较为丰富的陶器堆积,应是以理葬陶器为主、具有特殊含义的器物坑。少量口小底大的圆形袋状灰坑底部平整且较深,可能为贮存粮食等实物的窖穴[31]。曾经,在湖北天门肖家屋基遗址的发掘过程中,遗址中部发现一个面积颇大的水塘,先被断为具有宗教性质的遗迹。后来注意对水塘细部的清理和观察,通过水塘边缘、塘底及水塘附近的遗迹、遗物留存和堆积的分析、推断发现,认为该水塘应是“一处与盥洗、制作石器也许还包括汲取生活用水等活动有关的场所,而基本否定了原有的宗教性质遗迹等推测[32]。杨鸿勋先生在谈到建筑考古学时说:“将新石器时代古池塘底的木构井干挖出,而解释为‘原始崇拜建筑’的遗迹;将殷商宫殿‘土阶’的残迹误认为完整的‘祭坛’……”等等,这些错误都是缺乏专业知识所造成的[33]。将很多生产、生活性遗迹、遗存断为宗教性遗迹、祭祀场所,除了与工作细致程度不够、专业知识不够有关外,可能还有一种潜在或显在的观念和印象在起作用,即认为新石器时代的人类(亦即原始人类)很愚昧、生活中凡事皆有神灵,处处要崇拜、祭祀,这种观念和印象的存在显然与文化人类学的一些认识和观点有关。 ;距今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出土了大量的“骨耜”和稻谷遗存,以前学者依据文献资料、民族学材料对河姆渡“骨耜”的形制、用途以及当时的耕作方式等作了不少研究,其说纷纭。黄渭金先生详尽地分析了各类“骨耜”的加工、使用特征和痕迹,认为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实际上包含了专门用于翻耕农田的“骨耒”、修整水田的“骨耜”和平整农田的“平田器”,“至于双齿刃、斜刃和平刃等刃部特征是由于骨料的再加工、再利用所形成”,而河姆渡遗址的耕作方式应该是“踏耕”和“耜耕”并存,“它们是一种并存关系,并不互相矛盾。‘刀耕火种’不适于河姆渡的平原沼泽型稻作农业”。他最后说:“以前学者对河姆渡骨耜的论述,大多偏重于古代文献史料的考证及民族学材料的引用,忽视了对现成考古实物资料的探索,笔者在此并非贬低和鄙视文献史料及民族学材料在考古研究中的地位,而旨在说明考古学的研究还是要以考古发掘资料为主,文献史料和民族学材料可作为我们进一步研究的必要补充和旁证,如此才会使我们的研究更客观而真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34]。著名人类学家林惠祥先生在其著作中说:“猪、羊在原始生活中居较不重要的位置”[35],这一认识与中国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显然是相违背的,因为无论是作为食物、营养来源、物质财富或者是作为精神信仰、原始宗教方面的象征、借代物,猪在原始人类的生活中都是非常重要的[36]。林先生的认识显然不是“以考古发掘资料为主”而得出的。 2、关于精神文化;关于原始社会、史前时代的精神文化,原始人类最重要的精神信仰和崇拜对象,人们最普遍的印象可能就是“图腾”。如果将这个问题交给中学生去回答,十之八九他们都会说:图腾;电视、书刊里面如果出现某个古代文化、器物中的动、植物图像,看起来很重要的样子,有文化的人多半会脱口而出,那就是图腾。“图胖”就是这样普遍地存在于原始人类的生活和现代人的头脑之中,不仅“大多数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都认为新石器时代彩陶上的动物纹样及其象征性纹样是古代氏族部落的图腾标志”[37],而且“目前只有触及到中国各民族古代社会的文化,不仅有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提到图腾,民族学家、宗教学家、古文字学家、家、美学家、美术史学家、神话学专家、民间文学专家和民俗学专家也几乎都要照讲图腾。然而,许多著述往往是将‘图腾’一同做简单的套用,普遍缺少应有的论证和具体的说明”[38]。研究原始文化的著名学者也不例外,如朱狄先生就有这样直接而简洁的判断:“1963年,山东日照两城镇龙山文化遗址中,在一件石器上发现的兽面纹饰和饕餮纹十分相似,而半坡彩陶上有鹿纹;江苏邳县大汶口遗址(此处似有误会:大汶口遗址在山东泰安县,而江苏邳县有大汶口文化大墩子遗址——王先胜)中发现有猪头纹;马家窑文化类型和辛店文化的彩陶上有狗纹。这样,地下发掘说明图腾之说不无根据”[39]。丁山先生说:“在氏族社会,以图腾为宗神,每个家族的闾里之口都立有图腾柱(Totompole)以保护他们的氏族。所谓图腾柱,大抵雕刻为鸟兽怪物形”[40]。陆思贤先生继续发挥说:“其为鸟兽怪物形,在中国古史的传说中,龙、凤是其中最有名的,其他虎、豹、熊、罴、龟、鳖、蛇、鱼,包括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中游的,还有住洞穴里钻的,无所不有,又有神柱圣树,奇花异木,都应是图腾形象的实录。它们被装置在图腾柱上,氏族林立,图腾柱也林立,在当时祖国的大地上,有多少图腾柱,大概是不计其数的。或可以说,氏族制时代也就是图腾时代、图腾世界,那么图腾文化、图腾,也就是原始文化的核心或纲领”[41]。也有学者将现今中国各少数民族的“图腾”作了统计、归纳,不少民族的图腾多达几十种,也有的仅有一、二种[42]。大约哪个民族经常和哪些动植物打交道、对其有所礼敬,在日常生活的器物上有所表现、在礼仪活动中需加以利用,那便成为该民族的图腾。“图腾”真是这样广泛而深刻地存在于中国史前时代和原始民族的生活及精神世界中吗?对此,我们需略加认真地考察一番。 ;权威的《辞海》解释“图腾崇拜”,说它是“原始社会一种最早的宗教信仰,约与氏族公社同时发生”,而氏族公社“产生于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的晚期”[43]。研究图腾文化的学者说:“世界上大多数学者认为图腾文化形成于旧石器中期或晚期,而新石器时代是图腾文化的衰退落和演变期”、“根据国外考古学资料,图腾文化发生于旧石器中期,繁荣于旧石器晚期和中石器时代。欧洲发现的众多的属于旧石器时代的洞穴壁画和雕塑等,证实当时图腾仪式、图腾歌舞是丰富多彩的”,而“新石器时代是图腾文化开始衰落的时期

106 评论

我是漂亮小小妞

剑桥大学的日本研究研究课程是一个专门设计的为期一年的研究生课程和研究课程,为希望深化本科教育和/或准备日语研究博士学位的学生提供大量的教学内容。跟着来了解一下详情吧,欢迎阅读。

一、课程内容

年度小组的所有学生都参加了日本研究会的理论和方法论,他们定期会面,并介绍日本研究的各种学科方法。此外,他们还将学习研究,写作,演讲和职业发展的各个步骤。他们可以从各种选项中自由选择两门额外的课程,以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量身定制的教育。大约一半的时间分配给个别研究和在主要学者的指导下撰写论文

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开展独立的学术工作,包括在适当情况下培训如何使用日语资源进行研究,这是该计划的核心。我们的指导原则是确保每个学生都接受最好的教育,提供连贯的课程,但能够灵活地满足个人需求。

二、学习成果

在日本研究计划结束时,学生将掌握以下能力:

获得了阅读,解释和翻译现代和/或古典日语的主要来源的能力;

对现代和/或古典日本研究的一般奖学金有很好的了解;

获得了与论文学科相关的二级文献的深入了解;

通过基于主要和次要来源的独立研究形式,提出了制定原始研究问题的能力,并产生了一个构建良好的论证来回答它们;

获得了独立使用图书馆和互联网资源的技能。

那些想在日本研究之后申请博士学位的人必须在就读硕士课程是获得67%或以上(或相当于海外大学)的分数,这应该与他们希望追求的博士课程相关。所有申请人都应通过申请者门户网站提交可行且相关的研究提案,并证明他们具备开展项目所需的学术知识和技能。入学由学位委员会自行决定,学位委员会根据自己的既定规则和规定,对自己的优点进行评判。

三、教学方式

1、学位论文(50%的成绩)

在他们的论文中,学生将被要求使用日语来源展示研究能力,并进行研究,以解决与日本相关的当代和/或历史问题。在申请剑桥之前,要求潜在学生联系潜在的主管,以确保有合适的主管。主要监督员将进行一对一的监督,通常在学年开始时和课程期间进行。此外,研究人员发展研讨会将有助于指导学生完成研究过程。

2、三篇论文(50%的成绩)

三篇论文(论文是提供教学的考试)中的每一篇都通过最多5,000字的研究论文或学位委员会同意的替代练习进行评估,并计入总成绩的六分之一(即分)。请注意,通常只有至少有两位参赛者才能提供论文。提供的模块根据每个学年的工作人员和学生的兴趣而有所不同。可能会引入其他文件。请咨询您的潜在主管,讨论可用的选项。

日本研究中的哲学,日本研究中的理论和方法论

这由日本研究途径的所有主管和外部教师共同举办,由Mickey Adolphson教授召集。理论和方法论研讨会贯穿前两个学期,将日本研究与各种学科方法和理论联系起来。学生还将接受有关资源和资源,图书馆搜索,学术写作,分析和演讲技巧,撰写研究计划或拨款申请,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培训,并有机会在提交论文提案时参与同行评审。

从以下四组论文中选择两篇(A-D)

A:古代和中世纪日本的历史叙事

本文为研究生提供了批评和分析1600年代以前日本叙事的机会,并直接与主要来源合作。学生将首先了解前现代日本历史领域的学者所使用的资料,方法,方法和工具,随后将阅读和解释各种前现代日本资料,努力进行独立的翻译和分析。

早期现代日本文学的新方法

本文通过将研究生超越迄今为止在文学史上正常讨论的有限经典来探索日本的早期现代文学。学生将接受如何以原始格式访问,解码,描述和分析各种主要来源的培训。这将允许对早期现代日本文学领域的出版类型,学科和问题进行反思,这些文献迄今仍未得到充分研究。本文以研讨会形式讲授两个学期。评估采用文章的形式,学生分析和背景化学生选择的一组来源。

B:亚洲理论

本文由Michaelmas和Lent术语的每周研讨会组成,每个研讨会都侧重于特定类型的理论及其与东亚研究的相关性。涵盖的学科包括Michel Foucault,国家,性别,现代性和史学的最新发展。

现代韩国历史的学科:韩国的日本帝国主义

B:日本研究的高级研究论文(最多学生选择论文之一)

古典日本文本

这是一篇基于语言的论文,您将阅读各种前现代和早期现代文本,从而提供机会探索与明治前日本或多或少直接相关的一系列学科(例如语内翻译) ,模仿,民族认同,新闻,流行医学,流行佛教,幽默,视觉文化,图解散文等)。学科(或学科)以及主要来源的选择是与学生协商决定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研究兴趣。如果你打算写一篇论文来处理明治时期或明治前时期,你会发现这篇论文非常有用,因为它可以帮助你获得阅读初级资源的必要技能。它还将使您能够巩固和扩展您对现代日语的了解,因为您可以在日语中广泛阅读有关该学科的二级来源。本文要求以前的古典日语知识,通过采用文学日语(见语言选项)或仅仅通过学习和掌握Haruo Shirane的古典日语。

现代日本文化史

这篇以研讨会为基础的论文将探讨现代日本文学的一个特定方面,即 rakugo。通过阅读19世纪至今的日语文本,学生将有机会了解rakugo的根源如何 及时延伸,并获得有关日本文化,历史,幽默,阶级等一系列学科的知识。和更多。此外,本文将研究一系列赞成rakugo 传统的规范现代小说。研讨会将通过放映和录制和现场表演的研究来补充。

当代日本社会

这是一个以当代日本社会为重点的高级研讨会课程。重点将逐年变化,并将涵盖学习和教育,家庭,时间,空间和性别等问题,从广泛的角度研究这些学科。在每种情况下,重点将放在将日本的研究置于社会人类学和社会学的学科背景之下。该课程旨在加深学生对日本社会选定方面的理解,以及发展研究和写作技巧。它将涉及使用二级和一级源材料(日语)。

东亚地区

这个基于研讨会的课程采用比较方法。它集中于与理解日本,朝鲜半岛,中国(广义)和东南亚以及美国在东亚的作用有关的学科和政策问题。该课程涵盖两个学期,并明确阐述历史研究和社会科学方法论,以解决如何最好地将“东亚”概念化为一个地区。所涉及的学科每年都会有所不同,具体取决于所涉教学人员的研究兴趣,但学科的指示性清单将包括以下问题中的一些但不一定全部:冷战作为一种历史现象; 东亚的冲突和战争以及当代安全挑战; 东亚经济发展的比较模型与“计划 - 理性”的作用 决策; 民族国家的作用和历史认同的竞争模式; 多边主义,跨国行动者的出现和东亚的经济一体化; 政治合法性,威权统治的对比模式,民主化作为政治运动; 人口变化; 能源和环境政策与技术变革。

C:语言选项

现代日本文本

本文包括阅读高级现代日语中的文本,不仅注重语法和语法,还注重语境。预计也会有补充阅读。

文学日语

介绍文学前现代日语的语法,然后阅读简单的散文和诗歌。需要中级日语能力。

这是对前现代和早期现代书面日语世界的介绍。我们将阅读各种主要资料来源,从江户时代开始(图文散文,幽默散文,教学散文),并通过室町时代(otogizōshi),镰仓时期(Tsurezuregusa和Hōjōki)向平安时代(伊势物语)工作。源氏物语和瓦卡诗歌)。您将获得对日本古典语法的深入了解,使您能够阅读到20世纪10年代制作的文本,同时了解明治前文化和文学(学习和流行)。您还将获得将文学文本翻译成英语的指导,并有机会练习从古典日语到现代日语的翻译,从而有助于提高您的现代日语能力。有关本文的更多详细信息,前学生的课程/监督和评论示例,请浏览网站。

古典文学与中国文学

初级,中级和高级水平的语法和文本阅读课程,涵盖不同时期的各种类型。

小学韩语读物

本课程将涵盖现代韩语写作的基本语法,以提高阅读流畅性。学生将主要阅读hangul脚本中的材料,但也会使用混合文字(带有汉字)的一些文本。

选择C组论文的本科生。请联系论文老师,确保该级别适合您。没有监督(一对一班),因为班级提供所有必要的支持。

D:理论和方法,从其他院系借来的论文

该学科的论文与论文的研究课题有关。这些论文将主要借鉴其他院系,如人类学,文学研究,历史,政治,性别研究。请注意,其他院系的借阅文件需要由学位委员会进行谈判和批准。如果您有兴趣参加其他教师提供的论文,请在获得录取后立即联系您的潜在主管。

一对一的监督根据需要,学生将获得至少两个小时的时间来支持学位论文的研究和写作。最终的小时数将根据学生的需要和进度与主管达成一致。研讨会和课程虽然每个部分的直接教学总时数不同,但所有科目全年至少提供48小时的教学时间。

参加6月学位委员会会议(论文和考试)之后以及9月份最终学位委员会会议之后(学习论文成绩和总体学位成绩),参加日本学习课程的学生将收到有关其工作的反馈。学生将全年从他们的主管那里获得常规反馈。主管还通过定期在线监督报告提供反馈。

184 评论

芬达果味十足

文化人类学给人的概念太复杂,让人类文化基础认知完全让西方学者牵着走,论文写作强调的是创新、是深入浅出的思想理论,不是你抄我和我抄你的文字拼接。我有三点基本的认知:一是人类学本身就是研究文化的,人之所以是一种高级动物就是因为有文化,文化是人类的一种高级认知行为,是源于自然又超越自然的一种创新,而动物不可能有超越自然的行为文化,因此,讲人类学就是讲区别于动物的文化学;二是人类文化创新的本源是“耕种”,这种源于自然又超越自然的行为充分展现了人类对自然高级认知的行为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人类创新结果;三是文化创新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界面,不要再用石器时代的工具区分人类,因为纯天然的石头什么样的都有,但基于文化创新的飞机坦克除了人类谁也造不出来。因此,人类文化学就应该是组织文化管理学,它是人类自我超越的创新行为。写这些创新题材的论文才有意义。

190 评论

相关问答

  • 人类学人及其文化研究评价论文

    《宇宙的起源》看过网上各国的科学家对宇宙起源的各种幻想,觉得现今人类幻想还是非常狭隘,思维还是局限在物质上,现今世界顶级科学家跟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先民比起来就是幼

    姗姗爱C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文学批评类论文题目

    我不是搞文的,但是对东坡甚是喜爱。我觉得你可以找王水照的《苏轼评传》看看。不妨写写他在北宋文学史上的地位吧,也可以顺便把他能够获得地位的原因和对文学界的影响加以

    apples0081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文化研究的批判性论文

    怎样写好一篇批判性分析论文?想要顺利写一篇批判性分析论文,那么首先需要了解批判性分析论文是什么意思。批判性分析论文是一种主观的学术写作,目的就是说明学生对某一作

    盛开的七月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文化人类学研究论文

    文化人类的论我明白

    麦麦舞雨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鳖类性别影响因素研究论文

    古往今来,地球妈妈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无数代子孙。原来的她被小辈们装饰得楚楚动人。可是,现在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将她折磨得天昏地暗。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而地球正面临

    wendyhuihui 8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