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15

ANATOMY坂崎琢磨
首页 > 学术期刊 > 抗日战争论文文献资料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熊缭乱1990

已采纳

整个中华民族

中国战场歼灭日军兵力数

区分

毙伤俘及反正

*** 军

527,422人 另加上万余人(1) 计751,422人

*** 军

859,626(未包括俘及反正人数)

合计

1,611,048人

注(1):东北抗日联军毙伤日军约万余人(参见《大同报》1936年3月20日,《军史资料》1987年第4期。

另据日本方面统计为万余人。

)

从表中显示,在整个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共消灭日军130余万,其中中国 *** 军共歼灭日军85万余人,而中国 *** 军歼灭日军是52万余人(未加东北抗日联军毙伤日军约万余人),从数量上看,显然中国 *** 军歼灭的日军人数多于中国 *** 军(加东北抗日联军毙伤日军数量总共是75万人),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还要说作为中国军队的 *** 军队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呢

对于学生提出的这一问题,开始我也有点迷惑,毕竟通过数字对历史进行定量分析是得出科学结论的重要依据,但后来经过查阅资料和独立思考,我觉得对此问题要既要全面看待,又要注意在定量基础上对史实进行定性地全面的分析。

怎样全面看待?我的看法是应实事求是地具体分析。

那就是首先要从抗击日军侵华的军事力量分阶段地看到底谁是抗战的“中流砥柱”,然后再从政治上分析谁是抗日的“中流砥柱”,最后再加以全面地综合地考察,得出结论。

具体而言:从军事上来说,在抗日战争整个防御阶段和相持阶段的初期,应该说相对于蓄谋已久,准备充分,装备精良的日军来说,中国 *** 军是抗战的“中流砥柱”。

其原因何在?众所周知,卢沟桥事变后,国共双方虽然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的抗战。

但此时,由于刚刚经过长征,中国 *** 军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军事装备上力量都比较有限,正因为如此,此阶段中国 *** 可能更多地起的是组织和宣传的作用,真正与日军主力作战的是中国 *** 军。

事实表明,此阶段蒋介石调集几百万正规军与日军在凇沪、太原、徐州和武汉等地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这些战役虽然都以中国军队的最终失败而告终,但它粉碎了日军曾经吹嘘的三个月 *** 的狂妄计划,有效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以时间的延续和空间的延伸,极大地消耗了日军的经济和军事力量。

从中国 *** 军参战的人数、作战的规模和次数上来说,实事求是地说,这个阶段中国 *** 军在军事上应该是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

这种情况随着日军因占据中国大片领土而导致战线太长、兵力不足、物资匮乏,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之后,才慢慢发生了变化。

1938年10月,日本首相近卫文麿提出所谓的“日中亲善”、“经济合作”和“共同防共”的“三原则”,标志着日本开始改变侵华政策,采取对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 *** 实施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的方针,而将主要兵力用来进攻 *** 领导的八路军和敌后抗日根据地,对抗日根据地实行“囚笼政策”和疯狂的“扫荡”。

受日军侵华政策调整之影响,中国当时出现了以 *** 汪精卫为首的亲日派的卖国求荣活动,一时之间,国内投降倾向日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为打破日军对根据地的封锁,坚持抗战,克服投降危险, *** 领导的敌后抗日力量大规模主动出击日军,组织了包括百团大战在内的一系列战斗,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的自信心。

据统计,从1939年到1945年, *** 领导的敌后战场抵抗日军的62%—75%和几乎所有的伪军,这样相对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以来夺在西南一隅的以蒋介石为首的重庆国民 *** 开始出现的消极避战之策略来说, *** 领导的抗日力量的确已经取代初期的中国 *** 军而成为了抗击日军侵华的“中流砥柱”了。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抗战后期,特别是1945年的春季、夏季大规模攻势作战, *** 领导的敌后解放区战场,抗击着侵华日军的69%和伪军兵力的95%,而中国 *** 正面战场所抗击的日军和伪军数量则下降到31%和5%了。

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后来的回忆录中曾这样写道:“中国抗战后期,蒋介石的权力仅限于西南一隅,……长江以北连‘中央 *** ’(即指 *** *** )的影子也没有。

假如我们让日本人立即放下他们的武器,那么,整个中国就会被 *** 夺过去。”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抗战的这种“中流砥柱”的变化。

由此分析,我们说,从军事上分阶段地看,在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中国 *** 军是抗击日军侵华的“中流砥柱”;而进入抗战相持阶段后的初期, *** 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它抗日武装力量在敌占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开辟敌后战场,并与中国 *** 军所进行的正面战场互相配合,形成了对日军的战略夹击态势,此时中国 *** 军和中国 *** 军都是抗击日军的“中流砥柱”,这种情况随着日本诱降政策的实施,蒋介石开始消极抗战后, *** 领导的抗日力量才逐步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从而成为了抗击侵华日军的“中流砥柱”。

总之,从军事上说,不管是中国 *** 军的正面战场,还是中国 *** 军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双方都曾经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与军事上的这种格局不同,从政治上看, *** 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中国抗战的正确方向,从而成为了中国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其原因有:其一、相比起面对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不断侵略中国,而蒋介石还在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内战政策而言, *** 最早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在全国各界很早就树立了一面旗帜,正是这面旗帜, *** 在后来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建立和维护以国共两党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活动中起了主导作用,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全民族抗战的精神象征,当然不是说蒋介石领导的南京国民 *** 没有起号召作用,恰恰相反,在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发表的庐山谈话(“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

我们知道全国应战以后的时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

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所以 *** 必须特别谨慎,以临此大事。”)也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抗击日寇侵略中国的斗志。

其二、相对与以蒋介石为首的中国国民 *** 速决速战的“速胜论”和以汪精卫为首的亲日派的“投降论”来, *** 根据中日双方实际情况提出的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抗战的战略总方针,更符合中国当时抗战的实际情况,因而成为了指导全国抗战,最后夺取抗战胜利的指导方针。

历史研究不仅要看定量分析,而且还要看定性分析,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全面地综合的加以考察,才能更好地认识抗战中的“中流砥柱”问题。

综合以上具体而全面的分析,从总体上看, *** 在很大程度上是整个中华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摘抄别人,可参考!

87 评论

努力坚持

什么才是中国人的抗战精神呢?伟大领袖毛主席有一句经典的概述: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在这句话中,血战到底的气概和光复旧物的决心,应该就是中国人的抗战精神。这样的论文选题,其实稍微宽大了一些,而且2000字也不能论述透彻,应该缩小范围或是加一个副标题。

194 评论

南京爱华会务

1:战争促进科技的发展2:是人们更加的珍惜和平,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已经60年,但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相关研究至今仍是国际史学界的热点。据不完全统计,这方面的著作约有3万余种。在我国,早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前夜,就已有这方面的著作问世。 1944年6月,湖南群社出版了文元钰编著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受到了我国学术界的空前关注,相关研究成果百花竞放。 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和话语系统,形成鲜明的中国特色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话语系统,表现出了鲜明的中国特色。 充分掌握历史文献资料,努力提出一些有说服力的新观点。比如,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朱贵生、王振德、张椿年等编著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一书,在充分掌握和分析研究历史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别于传统认识的一些观点:战争开始阶段的帝国主义战争性质为时很短,只是在苏德战争爆发前,1940年4月德国进犯丹麦、挪威时期;到了6月,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开始活动,这时战争已具有了反法西斯战争的性质。 本着“博采众长,刻意求真”的精神,对于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作出自己的判断。比如,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编著的5卷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军事科学出版社1995—1999年版)中,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问题,强调“帝国主义制度全面危机的加剧,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法西斯主义国家的崛起,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直接根源”;“西方民主制国家的绥靖政策,是促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到来的加速剂”。关于引起广泛争鸣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问题,针对“1931年说”、“1937年说”、“1939年说”和“1940年说”等多种说法,该书基于当时世界的主要矛盾、战争发动者不同的情况和战争发展轨迹的差异提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分别在东方和西方先后爆发的。1931年9月,日本在中国挑起“九一八”事变、在东方揭开大战序幕后,又于1937年7月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大战由此在东方爆发。1935年10月,意大利在西方最早挑起入侵阿比西尼亚的战争。以后,又经过德意联合武装干涉西班牙、德国对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不流血征服,到1939年9月德国大举进攻波兰,大战由此在西方爆发。应该说,这些分析多有新意,较为符合历史事实。 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这是我国从事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的大多数学者的共同特点。具体来说就是,尊重历史,一切从实际出发;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进行综合研究,而不是仅仅作为军事史来写;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自觉清除“欧洲中心论的影响”,重视探求和揭示大战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教训和世界影响。 肯定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阐述抗日战争的世界影响和国际意义 经过我国学者的多年研究,中国抗日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反法西斯的主要战场,抗日战争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抗日战争具有重大的世界影响和国际意义,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接受。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拿起武器同法西斯战斗的国家。比如,胡德坤、罗志刚主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一书,专章阐述“中国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我们的敌人是世界性的敌人,中国的抗战是世界性的抗战”;“伟大的中国抗战,不但是中国的事,东方的事,也是世界的事。”该书指出,以“九一八”事变为起点的中国抗日战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以“七七”事变为起点的中国全面抗战,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个战场。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拿起武器同法西斯战斗的国家,中国抗日战争代表了这一时期人类历史发展进步的方向。 中国抗日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反法西斯的主要战场。比如,王振德著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中国战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一书指出:中国6年的局部战争、8年的长期抗战,迫使日本的一切军政施策均以解决侵华战争为中心,无力与德军呼应,致使德意日三国军事条约形同废纸。这样,同盟国无后顾之忧,才顺利执行了“先欧后亚”的战略方针,取得大战的完全胜利。如果低估了中国战场在大战中的战略地位,就不可能写出科学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以中国共产党为中流砥柱的抗日战争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比如,韩永利著的《战时美国大战略与中国抗日战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一书,通过对抗日战争对战时美国大战略的作用与影响的研究,论证了中国战场承担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大战略责任,有效地支持了世界反法西斯其他主要战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美战略关系是一种相互支持的互动关系,而非美国的单向支持。 既注重历史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史料发掘,又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 在不断深化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起点、性质、分期以及绥靖政策、法西斯主义、大战中的中国战场、大战的影响等问题研究的同时,我国多数学者努力做到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研究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 揭示法西斯专政的本质及其规律。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离不开对法西斯主义的研究。中国史学界早就把法西斯主义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朱庭光主编的《法西斯主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法西斯新论》(重庆出版社1991年版)、《法西斯体制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三部专著先后问世。《法西斯新论》分析了种种法西斯主义现象,并进行了新的理论解释;《法西斯体制研究》分别探讨了德、意、日的法西斯体制。陈祥超著的《墨索里尼与意大利法西斯》(中国华侨出版社2004年版)一书,着力研究了意大利法西斯主义的历史与现状。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法西斯专政和二战期间许多历史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 致力于防止法西斯势力再起,维护世界和平。在现实生活中,法西斯政权虽然早已覆灭,但法西斯思想并未根除。半个多世纪以来,新老法西斯分子一直企图卷土重来。在日本,军国主义思想尚未肃清,军国主义分子依然在活动。他们公然篡改历史,美化侵略战争,试图为日本军国主义翻案。这在历史研究中也有突出表现,出现了以为日本法西斯主义翻案为主要目的的“修正学派”,即“翻案学派”。我国学者对法西斯主义的研究,对于防止法西斯势力再起,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历史文献的收集整理以及史料发掘等方面取得进展。比如,王捷、杨玉文等主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词典》(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是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军事科学院等单位近百名中青年学者花费10余年时间编纂而成的。全书共收集涉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国际关系、外交事件、战略战役、军事组织、军队编制、武器装备和历史人物等1万余词条。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一些出版社也出版或修订再版了一批著作。如《中国抗日战争纪实丛书》22种(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2版)、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编著的《日本侵略军在中国的暴行》(解放军出版社2005年第4版)、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著的《中国抗日战争史》(解放军出版社2005年第2版)、刘启安著的《叫魂———侵华日军常德细菌战首次独家揭秘》(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5年版)和李蓉著的《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等。这些都推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研究和学科建设。

241 评论

魅影幽兰

当时香港还是英国殖民地。看叶问里都知道,小叶同志都是跑到HONGKONG避难了嘛

109 评论

相关问答

  • 抗日战争任意主题论文

    中国在历史的长河里,经历了一次抗日战争。这是一场长达八年的,全民族团结一致对外的守卫祖国战。在这场战争中,涌现出了许多令人钦佩的勇士,也体现出了中国人民的抗战精

    紫童vivi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中国抗日战争论文4000

    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论文,希望大家喜欢。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精灵酱酱儿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抗日战争论文2000字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①正义性的反侵略战争:这是中国民族革命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两重性质的进步的和正义的战争,因此得道多助,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②全民族抗战:抗日

    dp24044979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抗日战争史的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论文,希望大家喜欢。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宝宝的口红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抗日战争的论文模板

    中国在进行反法西斯战争时得到了反法西斯同盟的援助和支持,这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外部条件,作为东方主战场的中国抗日战争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巨大贡献。中国抗日战争在

    盛开的七月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