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71

吃货201510
首页 > 学术期刊 > 苏州博物馆相关论文参考文献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rachelliu1

已采纳

贝聿铭:美籍华人,出生苏州名门,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贝老将苏州当作故乡,因为这里是贝氏家族根基所在。在苏州,贝老留下了自己的杰作——苏州博物馆,他还亲切地将其称为“我的小女儿”。

2002年,贝聿铭接到设计苏州博物馆的邀请。当时,苏州博物馆的选址正面临争议,苏州是历史名城,古街、古桥星罗棋布,而平江路作为苏州保存最完整的古街区,800年来始终保持河路并行的格局。要在此处建立博物馆,难度系数很高。

不仅如此,在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规划中,博物馆北侧还紧邻拙政园,南侧是一河之隔的狮子林,东侧是太平天国忠王府旧址,这几乎让所有设计师都无处下手。

当时,许多园林专家出面,对选址提出质疑。有媒体报道时用“拆了世界文化遗产造苏州博物馆”等标题吸引眼球,还一度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面调查。

贝聿铭的心情是复杂的,在苏州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建博物馆与厚重的历史沉淀比肩而邻,对于早已成名的他来说,挑战也是空前的。2002年春天,贝聿铭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苏州,实地考察了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地形、地貌和周边环境,经过三天的慎重考虑,最终接受设计邀请。

贝聿铭曾就苏州博物馆的新馆的设计致信给吴良镛院士,在信中他指出:“苏州古城人文历史悠久,而苏州博物馆新馆地处古城之中,将是展现苏州人文历史的重要公共建筑。如何使建筑与周边之古城风貌协调?如何将二十一世纪的建筑与两千五百年的文明结合?这些都是我考虑最多的问题,这不仅事关苏州,且对中国建筑发展有现实意义。”贝聿铭还阐述了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理念:“我希望苏州博物馆新馆建筑能走一条真正的中、苏、新之路,三者缺一不可。”

2002年5月,贝聿铭开始了新馆的概念设计。当年冬天,贝聿铭带着夫人再次来到苏州博物馆实地考察。苏州市相关部门特地安排昆剧《游园惊梦》在忠王府古戏台演出,贝老观看演出时兴致勃勃。也许正是这场演出激发了贝聿铭的灵感,经过大半年的设计,贝老完成了新馆的设计方案。

贝聿铭设计了一座结合园林、本地传统建筑的现代化馆舍,把古建筑、新建筑和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展现出来。在整体布局上,新馆巧妙地借助水面,与紧邻的忠王府、拙政园水乳相融,成为其建筑风格的延展。

新馆建筑群坐北朝南,被分成三大板块:中央大厅、主庭院和中央部分入口;西部是博物馆主展区;东部是博物馆次展区和办公区。这种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与东侧的忠王府格局相得益彰,十分和谐。新馆与原有拙政园的建筑环境浑然一体,交相辉映,既符合历史建筑的环境要求,又有其独立性,以中轴线及庭院空间、园林将两者结合起来,无论城市机理还是空间布局都恰如其分。

贝聿铭热爱几何之美。三角形、方形、菱形作为新馆的结构特征和造型元素,表现在建筑的细节之中。新馆建筑群现代几何形坡顶体现了错落有致的江南斜坡屋顶建筑风格;入口处大厅的厅门由两个半圆造型组成,简洁得体又不失大方气度。

新馆正门对面的步行街南侧,为河畔小广场。小广场两侧按“修旧如旧”原则修复的一组沿街古建筑古色古香,成为集工艺、茶楼、书画、小吃与一体的公共服务配套区。

馆建筑与创新的园艺相互依托,贝聿铭设计了一个主庭院与若干小内庭院,布局精巧。其中,最独特的是中轴线上的北部庭院,不仅使游客透过大堂玻璃可一睹江南水景特色,而且庭院隔北墙直接衔接拙政园的补园,新旧园景合为一体。

最让贝老费心的是位于中央大厅北部的主庭院的设计。主庭院东、西、南三面由新馆建筑相围,北面与拙政园相邻,大约占到新馆面积的20%。这是一座在古典园林元素基础上精心设计出的创意山水园,由八角凉亭、直曲小桥、片石假山、竹林、铺满鹅卵石的池塘组成,既不同于苏州传统的园林,又不脱离中国文人气息。

苏州博物馆中有许多虚实结合的地方,这是外国设计师难以望其项背的。比如“留白”的手法,在水墨画中很常见,贝聿铭用到博物馆的设计上。他有意缩小新馆的建筑面积,而腾出一片庭院和水塘,在其上方的空间就是大片“留白”,与建筑物形成虚实对照。庭院造成的空间是“虚”,周围的建筑为“实”,整个空间在纵轴上形成了开阔的视野空间表现为“虚”,周围室内空间形态相对室外空间有表现为“实”。

贝老有一句经典名言“让光线来做设计”。贝老借鉴了传统建筑的“老虎天窗”做法,将天窗开在屋顶的中间部位,自然光线透过木贴面的金属遮光条交织的光影,进入到博物馆活动区。光线经过调节产生的层次变化,与不同空间光线形成“虚与实相结合”的明暗对比。

一座苏州博物馆,半部江南园林史。贝老不幸驾鹤西去,苏州博物馆成为其留给家乡的最后遗产。

贝聿铭先生千古!

参考文献:《如是东方》《贝聿铭全集》

218 评论

小百合2011

博物馆中的审美教育

博物馆是集中展示人类文化遗物的场所,是历史的缩影,博物馆的审美教育职能就是要树立“美”的标杆,以文物之美打动观众,教以人鉴赏美的能力,这也比其它任何方法更能增加民族自豪感和保护意识。

摘要:

随着我国城市的加速建设和扩张,更多的历史遗存被发现和发掘,同时,我国的博物馆事业也迎来了空前繁荣的发展时期。作为公益性质的文物收藏所和社会服务机构,博物馆肩负着收藏、保护、展示、教育和研究的重要职责,更肩负着全民审美教育的责任。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前提下,人们对精神文化的渴求日益强烈,人们越来越关注文化活动,更乐意花时间走进博物馆、图书馆、剧场等文化场所;同样,越来越多的博物馆也意识到了吸引观众的重要性并开始了革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本文旨在探讨博物馆中的审美教育如何进行,将对博物馆自身运营和社会进步起到怎样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博物馆;审美教育;陈列;建筑

一、呈现文物之美

如果,一座博物馆中的陈列只是把文物一一罗列,不讲求呈现的视觉效果和参观的节奏,那么,这样的展览简直是一场灾难,也是对文物和艺术品的亵渎。如果,观众在参观完展览后对其中展品没有留下印象,那么,展览本身就失去了意义,也就更谈不上教育大众了。博物馆展示的文物都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具有某个时期特点,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的代表性作品,所以,博物馆不应该是乏味的陈列室,而应成为能让人感受文物之美和人类智慧结晶的殿堂。

如今,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堆砌式展示方式已然被摒弃。有的展览在一个展厅只放置一件文物,目的就是将所有的目光聚焦到重要文物身上,利用空间来突出文物的地位。然而,通过减少展厅单位面积内文物数量来达到展示效果仍然属于被动吸引观众的方式;通过展厅内的气氛营造和灯光运用来突出文物的美感,以达到提升观众对文物的关注度,就是一种更为主动的呈现方式。

在当今展陈设施日趋完备的条件下,展览方式还出现了更多新花样,例如:全息投影技术、AR(增强现实)技术和VR(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不仅能让观众能产生身临其境之感,甚至可以与文物进行虚拟互动,更加直接和主动的去获取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信息。不论是空间环境,还是展示技术的.提升,其宗旨都是要将文物携带的信息传播给观众,其本质是引起观众的感动,然后再从感性关注到理性认知,从而让观众对文物及其携带的信息记忆深刻。这一切能自然的发生完全依赖着美好的展示。因此,如何呈现文物,记住文物所携带的信息,是博物馆的陈列设计中应该深思熟虑的。这也是博物馆走向人性化的必然要求—对“物”与人的双向尊重,不但要讲究展示技术和氛围烘托,还要考虑到观众的参观视角和心理。

二、建筑之美

某种程度上来说,博物馆的建筑成为吸引观众的一项软指标,甚至体现了这座博物馆的自身定位。许多博物馆在建筑设计上颇下了一番功夫。以苏州博物馆为例,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亮点为: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融合,空间处理独具匠心;建筑材料考究和内部构思的精巧,最大限度地把自然光线引入到室内;在简洁的现代主义建筑基础上充分运用中国江南古建筑的元素,既有中国建筑园林的意趣,又具备现代建筑的功能性与通透感。

苏州博物馆的建筑本身成为了该博物馆的一大特色与亮点,也成为了苏州的地标和名片。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建筑设计也是别有用心,将金沙出土的文物与建筑相联系,遗迹馆外观为圆形,象征出土的玉璧,陈列馆呈方形,象征刚出土的玉琮,设计灵感就来源于中国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内部设计与结构注重功能性和服务性,每个展厅的装潢与该展厅展示的文物特点和背景相辅相成,叙事性强,也很好的避免了文物繁多和展线较长所引起的视觉疲劳。成都博物馆新馆建筑大量采用钢结构,玻璃和铜质外观,线条流畅,极富现代感,几何结构的建筑形制也成为该博物馆的Logo标志。

新修博物馆建筑越来越倾向于独特的造型、新颖的外观、用建筑的新、奇、美来吸引观众。虽然,博物馆中展示的都是古物,但博物馆的建筑可以是现代的、前卫的、新颖的,正如博物馆大量利用新兴科技来展示文物一样。古老与创新,过去与现在都在博物馆中得以体现,这样,博物馆才具有了连接古今的意义。建筑可以说是美学的集中体现,涉及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其造型的独特和功能的完备,布局与内部空间的合理利用等。作为城市的一部分,建筑还肩负着美化城市景观的职责,所以,博物馆对自身建筑的日趋重视也体现出博物馆对建筑美学和所担负的社会审美导向责任越来越看重。博物馆要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和良好运营,就必须摆脱过去给人的刻板印象,而建筑正是博物馆重新定位的外在条件。

三、小结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也曾提出博物馆是美育的场所,“要求知识以外,兼养感情”,这也是对博物馆工作的高要求。然而美育又是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如今,社会发展迅速,人们在吃饱穿暖的前提下精神需求明显增加了,现有的审美教育也就显得尤为不足和落后了。然而在博物馆事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也出现了一些盲目追随潮流的现象,如博物馆、纪念馆或美术馆的建筑外观过于相似和雷同,自身特点不突出。千篇一律的外观和陈列模式只会让人感到麻木,审美教育也就无从谈起了。博物馆中的美育也绝不仅仅是通过文物或艺术品本身来获得,还必须通过博物馆陈列展览的空间布置、细节处理来加以凸显,也需要博物馆用有特色的建筑和优美的环境加深观众对美的感受。如果一个博物馆的陈列不吸引观众,观众就不能从陈列中获得信息,那么教育大众也只是空谈。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收藏了大量珍贵历史文物,承载了人类悠久历史与文明的神圣场所不能施人以美育,如何让人对文物和民族历史产生感情呢?在当今网络时代,博物馆的工作重点不只是向公众提供信息,还必须提高服务质量和自身吸引力。

同时,审美教育正逐渐成为博物馆吸引大众的重要手段。博物馆中的审美教育也是课本所无法替代的,它更直观更感性,依托于历史淘洗后的文物精髓,集合了不同时期的民族艺术和审美情趣。席勒曾提出:“美必须作为人性的一个必要条件表现出来。”从远古至今,追求美是人性之使然;从旧石器时代的岩画到后来各类艺术表现和留下的艺术作品,无不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单从这一点来解读博物馆的职能,它作为大众接受审美教育的场所就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这也是对人类历史文明和人性的尊重。

博物馆发展至今,逐渐从单纯对“物”的重视向“人本”倾斜。正因为博物馆是集中展示人类文化遗物的场所,是历史的缩影,博物馆的审美教育职能就是要树立“美”的标杆,以文物之美打动观众,教以人鉴赏美的能力,这也比其它任何方法更能增加民族自豪感和保护意识。而要感动前来参观的博物馆观众,不仅是展示文物之美,还要解读“文物的美”,也是让观众理解的过程。没有一个地方能像博物馆一样拥有数量如此众多的文物,如果在博物馆中能学到如何去理解艺术品的美,那将是受益匪浅的。除了将文物罗列,附上简介,还应该有更感性的解读。例如一幅画作,画好在哪里,如何看其中笔墨应用、色彩处理等,这方面正是现在博物馆还较为缺乏之处。

这导致一部分观众所理解的好画就是古画、名画,却不知道到底好在哪儿,美在哪儿。博物馆应该成为美的集合体,充分发挥社会的审美导向作用,以提高大众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为己任。审美教育是博物馆公众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要达到这个目的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博物馆审美教育体现在合理展示“物”的同时,能让观众领悟到艺术之美、人性之美;能从理性的角度去理解“美”,从感性的角度去追求美。

参考文献:

[1]吴玮瑛,《博物馆的美育功能》,《草原文物》2007(01)

[2]成建正,《博物馆的美育职能初探》,《文博1987》

[3]刘卫华,《美育,博物馆一项值得重视的功能》,《中国博物馆》1999

[4]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张玉能译,译林出版社,2009年7月第一版

281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苏宁物流论文参考文献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经济发展意义重大。这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物流的学术论文,仅供参考! 前台物流和后台物流 摘 要:物流运作和管理不是一个崭新的话题,但在电子商务

    深深哒瑷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博物馆宣教活动论文参考文献

    去百度搜中国期刊网~~~~

    撒野撒野王子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与博物馆奇妙页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这部电影……貌似没什么深度,也不好看

    Shenyangman。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博物馆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旅游 文化 论文的一部分 ,正确地标注以及合理地引用参考文献不仅关系到论文的质量 ,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学术态度。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2017

    小也安安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博物馆营销策划论文参考文献

    营销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下面是我为

    燕园小西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