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30

幸福顺延
首页 > 学术期刊 > 关于高考物理教学的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敏足一世

已采纳

(1)论文“在新课改下高三物理复习中注重微积分的渗透”09年1月发表在核心期刊《中学物理》(高中版) (2)论文“物理图象中“面积”的巧妙运用” 2010年1月发表在核心期刊《中学物理》(高中版) (3)论文“高三物理复习渗透问题探究式” 2010年4月发表在核心期刊《物理教师》(高中版) (4)论文“谈新课改理念下的高考物理复习”07年2月发表在《数理化学习》(高中版) (5)论文“谈中学生物理思维品质的培养”11年1月发表在核心期刊《中学物理》(高中版) (6)论文“精心预设 动态生成” 08年1月发表在《数理化学习》(高中版) (7)论文“在建构主义的理念下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03年11月发表在国家级核心刊物《物理教师》 (8)论文“高三物理复习与STS渗透”02年9月发表在国家级核心刊物“物理教学” (9)论文“在创新教育模式下的‘电阻的测量’” 01年5月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中学物理教学参考》(10)论文“谈设计性实验题的解题方法”04年5月发表在国家级核心刊物《物理实验》 ⑾论文“注重发散性思维的培养”03年5月发表在国家级核心刊物《中学物理》 ⑿论文“在新课标理念下谈《力的合成》的探究式教学”06年1月发表在《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⒀论文“动量定理的理解与应用”03年6月发表在《物理之友》(14)论文“谈物理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01年4月发表在《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5)论文“物理试题中隐含条件的发掘”00年发表在国家级核心刊物《中学物理》(16)论文“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能力”01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17)论文“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整合的实践与研究”发表在02年《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18)论文“主体——互动——探究”05年发表在《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论文“气体”02发表在《物理之友》(20)论文“曲线运动”01年发表在《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1)论文:“关于电容器与电容的教学”00年发表在国家级核心期刊《物理实验》(22)06年编写由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3-5”物理教材(23)07年编写由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3-5”教师用书,(24)08年编写由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3-3”教师用书” (25)主编“高中物理一题多解”02年12月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6)主编“中国高中生数理化公式定理图表手册”00年4月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6)编写《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选修教材(试验本)物理中的动态对称与守恒问题》03年5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7)编写“新高模快复习高分韬略”04年9月江苏文艺出版社(28)编写“高考新考点”03年1月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29)编写“三级跳 全解全析题库”04年8月苏州大学出版社(30)编写《3+X高考复习指导丛书Ⅱ物理》00年11月重庆出版社出版(31)编写《高中物理同步练习与评估(二年级全一册)》03年8月江苏教育出版社(32)编写“高中物理全掌握”02年9月南京大学出版社(33)编写“创新题典”02年11月修订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34)《3+X高考复习指导丛书Ⅱ物理》02年重庆出版社出版(35)《研究性学习背景材料与示例(高一分册)》01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36)《高中物理同步练习与评估(二年级全一册)》03年江苏教育出版社(37)05——08作为课题组主要核心成员参加了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六期)重点课题“普通高中物理新课程方案研究”已结题(38)05——07作为课题组主要核心成员参与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普通高中选修课Ⅱ课程开发与实验研究”一级子课题“高中选修课程Ⅱ的开发、实施与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已结题(39)06——10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确保学生成功率:学生有效教学的行动研究》——子课题的负责人,目前正在处于总结阶段。(40)02、9-05、11主持省级课题“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主体——互动——探究”的教学模式” 已结题(41)02、9-05、4主持省级课题“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能力” 已结题 (42)01、5-05、11作为课题组核心人员参加江苏省“十五”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践与研究” 已结题(43)99、1-99、12作为课题组核心成员参加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课题物理研究性习的研究。已结题。研究报告《运动与运动器材 》录入省教研室编写的研究性学习一书中,并获优秀报告奖(44)09——至今 作为课题组主要核心成员参加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体育艺术实践教育特色研究”,目前正在研究过程中。(45)07年5月对全市物理教师开设示范课一节,内容“选修3-3《液体》(46)08年3月对南京市全体高三物理教师开设3-3高考复习讲座(47)08年8月对南京市初中骨干教师培训班开设讲座“有关论文的撰写” (48)08年8月对南京市高中教师培训开设“谈现代课堂教学设计” (49)09年4月根据南京市教育局的要求录制“名师课堂”内容“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目前还在南京教育信息网。(50)10年2月对参加2010届高三年级物理教师寒假研训的南京市全体高三物理教师作了《新背景下高三物理“二轮复习”的新思考》的报告(51)00年10月对全市物理教师开设示范课“电阻的测量” (52)01年11月对全市高三物理教师教学讲座:高三电学复习(53)03年10月对全市物理教师教学讲座:牛顿运动定律(54)04年5月在市电视台教育频道录制“机械能”播出面向全市中学生 (55) 03年11月对全市物理教师开设教学讲座:磁场教材分析(56)04年12月对全市物理教师开设讲座:高三复习 (电学二) (57)05年4年在南京电视台录制“名师课堂” 高三复习讲座“光学与近代物理”面向全市高三学生(58)05年3月在南京电视台录制“名师课堂” 面向全市高三学生高三复习讲座“图象与临界问题” (59)05年5月受市教育局委托在市电教馆录制高三复习专题讲座:“高三物理中的图象问题”(时间120分钟),此光盘发送南京市各所学校用于高三复习(60)05年8月南京市物理教师讲座:现代课堂教学设计(61)07年8月南京初中教师暑期培训开设讲座“谈论文的撰写” (62)经常参加南京市高三模拟物理试卷的出卷工作(63)课件《电容器 电容》获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高中OEH多媒体优秀课件评比二等奖(64)课件《电阻的测量》南京市教育局CAI优秀课件评比获二等奖(65)(论文)“在新课标理念下谈《力的合成》的探究式教学”获05年江苏省物理学会中学教育论文评比一等奖(66)(论文)“谈高考物理复习与新课改理念的渗透”获06年江苏省物理学会中学教育论文评比一等奖教育教学理念: 以建构主义为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特色: 在教学实践中注重灵活激趣,自主探究等教学方法的运用,形成了“导、实、新、趣” 的鲜明的教学特色

108 评论

恋上这个冬

高中物理电场教学措施论文

摘要: 电场是高中物理的难点,也是高考中的重点之一。高中物理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高中物理电场部分教学的时候,要针对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优化电场教学,使学生在学习高中物理电场部分时更加轻松,让学生在达到教学目的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探究精神,使教学目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高中物理;物理教学;电场教学;教学方法

物理在高中课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电场又是物理教学的重中之重,能否学好电场决定了你是否可以学好物理这一门课程。学生在学习高中物理电场部分时存在很大的困难,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物理的电场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探究性试验、良性竞争意识的方法来激励学生学习物理的电场。本文针对如何提高高中物理电场部分的学习提出了有效的学习方法。

一、利用多媒体资源,优化教学

目前高中物理电场部分的教学基本上以课本为主,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显得比较抽象。现如今学校的各种网络,多媒体设备应有尽有,教师在讲高中物理电场部分时可以合理地运用这些现代科技,把抽象的变成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理解起来更加轻松,这样做也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让学生学习起来轻松就会对电场的学习产生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挖掘更深层次的知识,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电场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是电场是摸不着看不见的。传统的教学学生只能通过自己的想象理解,利用多媒体可以使学生学习更加简单。例如,教师在讲解“电场的概念”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动画向学生展示电场的形成原因、过程以及电场的分布情况,通过动画演示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然后再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可以对电场的概念达到充分的理解,为今后深层次的学习物理电场部分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开展探究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物理学科中有很多的实验要做,电场部分也是如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听来的知识很容易忘记。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一系列的实验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教师要把动手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究学习,只有自己亲手操作过,学生才会被电场知识中有趣的现象吸引,才会更加主动地学习高中物理电场部分的知识。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这一节内容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在实验室完成教学,让学生自己动手,观察小磁铁在放入线圈的过程中,电流表指针的变化过程,通过这种现象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教师进而提出问题:如何持续产生电流?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实验探究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教学目的达到更好的效果。

三、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动手动脑

高中物理电场部分学习比较困难,解题方式比较多,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可以针对这一问题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提出问题,然后让小组合作学习,每个人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做不仅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让优等生带动学困生的学习,而且可以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发散式思维,对于电场部分的学习也是很有好处的。教师在讲解“库仑定律”时,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问题:库仑定律的适用范围是什么?运用库仑定律需要注意的问题。然后让小组之间展开讨论,集思广益,最后由教师汇总并做出总结,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知识不仅记忆的更加深刻,也可以让学生产生成就感,形成良性循环,更加有助于物理学习。

四、留给学生一定空间,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教师在电场教学的过程中,每完成一个教学上面的问题或者是一节课程完成之后,都应该给学生留有适当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在教师讲课的基础上,对学习知识进行思考和消化,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保证学生在思维层面不断地进行思考,又能够缓解学困生的压力,提高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例如:教师在教给学生“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这一节课之后,可以在讲课结束之后给学生留下问题:发电机的发电原理是什么?怎样把磁转变成电?电生磁和磁生电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这样做,既可以让学生巩固新学习的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又可以让学生复习电磁感应定律,达到及时复习,巩固知识点的作用。这样从生活上的本源出发,让学生进行讨论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物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电场部分又是物理的教学重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疑惑,针对出现的不同情况对教学方案做出适当的修改,找到最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积极培养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优等生掌握更深层次的知识,提高他们对物理的学习深度,让基础比较落后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自信,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欧阳金华.电磁场与电磁波恒定电场的教学[J].科教导刊(下旬),2015,(08):93-94.

[2]孙中.以“电场强度”为例谈高中物理规律的教学[J].学周刊,2015,(04):158.

[3]杨延玲.电磁场教学中电场的计算[J].榆林学院学报,2013,23(06):19-21.

[4]姜丙广.电场教学中物理科学方法的应用[J].学周刊,2013,(23):180.[2017-09-19].

235 评论

bigbig米米

{一}对于高一学生,开始学高中物理时,感觉同初中物理大不一样,好象高中物理同初中物理间有一道鸿沟。那么怎样才能跨越鸿沟,学好高中物理呢?我想应该从高中物理的知识结构特点与初中物理的区别入手,找到新的学习方法。 一.高中物理知识结构特点与初中物理的区别: 1、初中物理研究的问题相对独立,高中物理则有一个知识体系。第一学期所学的新编高级中学?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一章:力,第二章:直线运动,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第四章:物体的平衡等本身就构成一个动力学体系。第一章讲述力的知识,为动力学做准备。第二章从运动学的角度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找出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规律--加速度。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则从力学的角度进一步阐述运动状态改变?产生加速度)的原因。第四章则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改变物体平衡的规律。 2、初中物理只介绍一些较为简单的知识,高中物理则注重更深层次的研究。如物体的运动,初中只介绍到速度及平均速度的概念,高中对速度概念的描述更深,速度是矢量,速度的改变必然有加速度,而加速度又有加速和减速之分。又如摩擦力,高中仅其方向的判定就是一个难点,“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首先要分清是相对哪个面,其次要用运动学的知识来判断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然后才能找出力的方向,有一些问题中还要用物体平衡的知识能才得出结论。例如:在水平面上有一物体B,其上有一物体A,今用一水平力F拉B物体,它们刚好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求A和B之间的摩擦力。分析:A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平衡),在水平方向不受力的作用,故A和B之间的摩擦力为零。 3、初中物理注重定性分析,高中物体则注重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比定性的要难,当然也更精确。如对于摩擦力,初中只讲增大和减少摩擦的方法,好理解。高中则要分析和计算摩擦力的大小,且静摩擦力的大小一般要由物体的状态来决定。高中物理还强调:(1)注重物理过程的分析:就是要了解物理事件的发生过程,分清在这个过程中哪些物理量不变,哪些物理量发生了变化。特别是针对两个以上的物理过程更应该分析清楚。若不分析清楚过程及物理量的变化,就容易出错。(2)注意运用图象:图象法是一种分析问题的新方法,它的最大特点是直观,对我们处理问题有很好的帮助。但是容易混淆。如位移图象和速度图象就容易混淆,同学们常感到头痛,其实只要分清楚纵坐标的物理量,结合运动学的变化规律,就比较容易掌握。(3)注意实验能力和实验技能的培养:高中物理实验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它对于我们学习知识和巩固知识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求同学们要认真观察演示实验,切实做好学生实验,加强动手能力的锻炼,注意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二.初、高中两个阶段之间的物理台阶产生的原因: 初中学生毕业后,升入高中一年级学习,普遍感到物理难学,教师也感到难教,这种在初、高中两个阶段之间的物理教学中出现的脱节现象被称之为台阶。根据上述高中物理的知识结构特点与初中物理的区别,经过分析,产生台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定性到定量的飞跃是第一个原因。 初中物理教学对许多物理问题都重在定性分析,即使进行定量计算,一般来说也是比较简单的;而高中物理教学,大部分物理问题不单是作定性分析,而且要求进行大量相当复杂的定量计算。学生对这种从定性到定量的飞跃不适应。 2、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飞跃是第二个原因。 初中物理教学基本上是建立在形象思维基础上的,它以生动的自然现象和直观的实验为依据,从而使学生通过形象思维获得知识。初中物理中的大多数问题看得见、摸得着。进入高中后,物理教学便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领域过度。从目前的教材来看,这个台阶是较高的。如高一物理教材中的静摩擦力的方向,瞬时速度,物体受力情况的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等都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思维能力。从人的认识过程来看,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是认识能力的一大飞跃。 3、从通常是单因素的简单逻辑思维到多因素的复杂逻辑思维(包括判断、推理、假设、归纳、分析演绎等)的过度是第三个原因。 初中生进入高一以后普遍不会解题,要么就乱套公式,瞎做一气。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较为复杂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善于判断和推理,不会联想,缺乏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在这一点上,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也是很大的。 4、在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上,从单纯的算术、代数方法到函数、图象、矢量运算、极值等各种数学工具的综合应用的变化是第四个原因。 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并不突出,到高中物理教学中已经成为能否处理各种实际问题的至关重要手段了。特别应该指出的是,高中物理中的矢量概念和运算对初中学生来说是非常生疏和困难的。建立这个概念,掌握其运算需要一个过程。如果再考虑到个别数学工具的应用和学生实际掌握的数学知识存在明显的差距这一事实。那么,这个台阶就更为突出了。 5、学习方法上的不适应是第五个原因。 初中学生更多的习惯于由教师传授知识,而高中物理学习中在相当程度上则要求学生独立地或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包括预习、独立地观察和总结实验以及系统地阅读教材和整理知识等)。此外,高中物理学习中的理解和记忆,越来越显得重要。许多学生对这种学习方法上的变化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三.如何学好高中物理 物理这门自然科学课程比较难学,靠死记硬背是学不会的,一字不差地背下来,出个题目还是照样不会作。物理课初中、高中、大学各讲一遍,初中定性的东西多,高中定量的东西多,大学定量的东西更多了,而且要用高等数学去计算。那么,如何学好物理呢? 在学校里,我们见到学习好的学生,哪科都学得好,学习差的学生哪科都学得差,基本如此,除了概率很小的先天因素外,这里确实存在一个学习方法问题。 谁不想做一个学习好的学生呢,但是要想成为一名真正学习好的学生,第一条就要好好学习,就是要敢于吃苦,就是要珍惜时间,就是要不屈不挠地去学习。树立信心,坚信自己能够学好任何课程,坚信“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坚信有几分付出,就应当有几分收获。关于这一条,请看以下二条语录:我决不相信,任何先天的或后天的才能,可以无需坚定的长期苦干的品质而得到成功的--狄更斯(英国文学家);有的人能够远远超过其他人,其主要原因与其说是天才,不如说他有专心致志坚持学习和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顽强精神。--道尔顿(英国化学家)。 以上谈到的第一条应当说是学习态度、思想方法问题。第二条就是要了解作为一名学生在学习上存在如下七个环节:课前预习→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总结→课外学习。在以上七个环节中,存在着不少的学习方法,下面就针对物理学的特点,针对就“如何学好物理”这一问题结合以上七个环节,提出几点具体的学习方法: (一)课前预习。就是在上课的前一天晚上对第二天所要学习的课本内容进行预习,通过课前的阅读了解知识重、难点和疑点,以便上课时有目的地听讲,提高学习效率。通过课前预习,还可以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 (二)专心上课。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走神。不要自以为是,要虚心向老师请教,不要以为老师讲得简单而放弃听讲,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当成是复习、巩固。尽量与老师保持一致、同步,不能自搞一套,否则就等于是完全自学了。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学习老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思维能力。上课以听讲为主,还要有一个笔记本,有些东西要记下来。知识结构、好的解题方法、好的例题、听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记下来。课后还要整理笔记,一方面是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还要对笔记作好补充。笔记本不只是记上课老师讲的,还要作一些读书摘记,自己在作业中发现的好题、好的解法也要记在笔记本上,就是同学们常说的“好题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笔记本要进行编号,以后要经常看,要能做到爱不释手,一直保存。 (三)及时复习。要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对课堂上刚学过的新知识,课后一定要把它的引入、分析、概括、结论、应用等全过程进行回顾,并与大脑里已有的相近的旧知识进行对比,看看是否有矛盾,如果有矛盾就说明还没有真正弄懂。这时就要重新思考,重新看书学习。在弄懂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要及时完成作业,有能力的同学还可适量地做些课外练习,以检验掌握知识的准确程度,巩固所学知识。 (四)独立做题。要独立地(指不依赖他人),保质保量地完成一些题目。题目要有一定的数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质量,就是说要有一定的难度。任何人学习数理化不经过这一关是学不好的。独立解题,可能有时慢一些,有时走弯路,有时甚至解不出来,但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个初学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另外,对于完成作业要有如下的五点要求:①书写工整;②作图规范;③表达清楚;④推理严密;⑤计算准确。还有作业批改完发下去以后,有错的要认真订正并装订保存好,留待以后复习时用。 (五)解决疑难。有什么疑问或是弄错的地方要随手拿专门的本子记下,然后通过再思考琢磨或请教老师和同学来解决。专门的本子命名为“疑难问题记录本”,记完一本要再换一本,每本都要编号保存着。 (六)系统总结。每学完一个板块,要把分散在各章的知识点连成线、铺成面、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这样运用起来才能联想畅通、思想活跃。要重视知识结构,要系统地掌握好知识结构,这样才能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起来。大到整个物理的知识结构,小到力学的知识结构,甚至具体到章,如静力学的知识结构等等。 (七)课外学习。阅读适量的课外书籍,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实践表明,物理成绩优秀的同学,无不阅读了适量的课外书籍。这是因为,不同的书籍,不同的作者会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式来阐述问题,阅读者可以从各方面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学到很多巧妙简捷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见识一多,思路当然就活了。 总之,学习物理大致有六个层次,即:首先听懂,而后记住,练习会做,逐渐熟练,熟能生巧,有所创新,这样才能最终达到学习物理的最高境界。{二}物理这门自然科学课程比较比较难学,靠死记硬背是学不会的,一字不差地背下来,出个题目还是照样不会作.物理课初中,高中,大学各讲一遍,初中定性的东西多,高中定量的东西多,大学定量的东西更多了,而且要用高等数学去计算.那么,如何学好物理呢? 要想学好物理,应当能够做到不仅是能把物理学好,其它课程如数学,化学,语文,历史等都能够学好,也就是说学什么,就能学好什么.实际上在学校里,我们见到的学习好的学生,哪科都学得好,学习差的学生哪科都学得差,基本如此,除了概率很小的先天因素外,这里确实存在一个学习方法问题. 谁不想做一个学习好的学生呢,但是要想成为一名真正学习好的学生,第一条就要好好学习,就是要敢于吃苦,就是要珍惜时间,就是要不屈不挠地去学习.树立信心,坚信自己能够学好任何课程,坚信"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坚信有几份付出,就应当有几份收获. 关于这一条,请看以下三条语录: 我决不相信,任何先天的或后天的才能,可以无需坚定的长期苦干的品质而得到成功的. ——狄更斯(英国文学家) 有的人能够远远超过其他人,其主要原因与其说是天才,不如说他有专心致志坚持学习和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顽强精神. ——道尔顿(英国化学家)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忽视而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 ——高尔基(苏联文学家) 以上谈到的第一条应当说是学习态度,思想方法问题. 第二条就是要了解作为一名学生在学习上存在如下八个环节:制定计划→课前预习→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总结→课外学习.这里最重要的是: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总结,这五个环节.在以上八个环节中,存在着不少的学习方法,下面就针对物理的特点,针对就"如何学好物理",这一问题提出几点具体的学习方法. (一)三个基本.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规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练.关于基本概念,举一个例子.比如说速率.它有两个意思:一是表示速度的大小;二是表示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如在匀速圆周运动中),而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指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关于基本规律,比如说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有两个经常用到V=s/t,V=(vo+vt)/2.前者是定义式,适用于任何情况,后者是导出式,只适用于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情况.再说一下基本方法,比如说研究中学问题是常采用的整体法和隔离法,就是一个典型的相辅形成的方法.最后再谈一个问题,属于三个基本之外的问题.就是我们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总结出一些简练易记实用的推论或论断,对帮助解题和学好物理是非常有用的.如,"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同一根绳上张力相等";"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洛仑兹力不做功"等等. (二)独立做题.要独立地(指不依赖他人),保质保量地做一些题.题目要有一定的数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质量,就是说要有一定的难度.任何人学习数理化不经过这一关是学不好的.独立解题,可能有时慢一些,有时要走弯路,有时甚至解不出来,但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个初学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三)物理过程.要对物理过程一清二楚,物理过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题的隐患.题目不论难易都要尽量画图,有的画草图就可以了,有的要画精确图,要动用圆规,三角板,量角器等,以显示几何关系. 画图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更精确地掌握物理过程.有了图就能作状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状态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间断的,而动态分析是活的,连续的. (四)上课.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走思或尽量少走思.不要自以为是,要虚心向老师学习.不要以为老师讲得简单而放弃听讲,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当成是复习,巩固.尽量与老师保持一致,同步,不能自搞一套,否则就等于是完全自学了.入门以后,有了一定的基础,则允许有自己一定的活动空间,也就是说允许有一些自己的东西,学得越多,自己的东西越多. (五)笔记本.上课以听讲为主,还要有一个笔记本,有些东西要记下来.知识结构,好的解题方法,好的例题,听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记下来.课后还要整理笔记,一方面是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还要对笔记作好补充.笔记本不只是记上课老师讲的,还要作一些读书摘记,自己在作业中发现的好题,好的解法也要记在笔记本上,就是同学们常说的"好题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笔记本要进行编号,以后要经学看,要能做到爱不释手,终生保存. (六)学习资料.学习资料要保存好,作好分类工作,还要作好记号.学习资料的分类包括练习题,试卷,实验报告等等.作记号是指,比方说对练习题吧,一般题不作记号,好题,有价值的题,易错的题,分别作不同的记号,以备今后阅读,作记号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七)时间.时间是宝贵的,没有了时间就什么也来不及做了,所以要注意充分利用时间,而利用时间是一门非常高超的艺术.比方说,可以利用"回忆"的学习方法以节省时间,睡觉前,等车时,走在路上等这些时间,我们可以把当天讲的课一节一节地回忆,这样重复地再学一次,能达到强化的目的.物理题有的比较难,有的题可能是在散步时想到它的解法的.学习物理的人脑子里会经常有几道做不出来的题贮存着,念念不忘,不知何时会有所突破,找到问题的答案. (八)向别人学习.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向同学们学习,向周围的人学习,看人家是怎样学习的,经常与他们进行"学术上"的交流,互教互学,共同提高,千万不能自以为是.也不能保守,有了好方法要告诉别人,这样别人有了好方法也会告诉你.在学习方面要有几个好朋友. (九)知识结构.要重视知识结构,要系统地掌握好知识结构,这样才能把零散的知识系统起来.大到整个物理的知识结构,小到力学的知识结构,甚至具体到章,如静力学的知识结构等等. (十)数学.物理的计算要依靠数学,对学物理来说数学太重要了.没有数学这个计算工具物理学是步难行的.大学里物理系的数学课与物理课是并重的.要学好数学,利用好数学这个强有力的工具

215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物理教学设计的论文题目

    《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课堂组织形式研究》 ——通过学生探究实验的形式以学生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 关键词:物理新课程 科学探究 经历过程 以学生为中心,就要从注重

    狼人发生地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高一物理教学论文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下面就是高中物理论文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摘要 :物理规律教学是使学生掌握物理科学理论的中心环节,是物理教学

    二月的小桃子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关于生物教学的期刊

    生物信息学、表观遗传学、核酸等。生物学教育期刊都可以发表生物信息学、表观遗传学、核酸、计算生物学、微生物前沿等等。《生物教育杂志》(JournalOfBiolo

    江苏友道木业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关于生物教学的论文题目

    下载一些文献看就是了

    淘气别闹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期刊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杂志是国家教育部主管、陕西师范大学主办、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所属杂志社出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等物理教育教学类期刊。自1972年创刊

    ssssss0008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