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童564852078
验光配镜诸因素的理性分析验光配镜不但是一门技术,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是因为它几乎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与衡量标准,虽然配镜基本上是正负相削,凸凹相平,但接受它的是有思想、有心理活动的人。每个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眼的调节、屈光间质的屈折力、视网膜、视细胞、视通路、视中枢等的不同,工作性质、工作时间长短、生活条件、生活及工作习惯、用眼习惯、视力需求等不同,所以验光制镜技术再高,不考虑以上这些因素(尤其是心理因素)的影响,所配眼镜不一定适用。1897年Strat-ton在自己身上做了一个试验,他给自己戴上一副倒像镜,马上看到外界的物体都是倒过来的,造成行走困难,但他坚持配戴了一段时间后,看到的物体又正过来了,症状完全消失了。但当他摘掉眼镜后,看到的物体反而倒过来了,一段时间才又恢复正常。其实这都是视觉心理的作用,视觉心理又与本体感受系统协调一致,所以视觉心理又可以通过锻炼与经验而改变,这就要求我们验光师对所开具的验光处方有一个全面的认知,充分估计配出的眼镜戴在患者眼前时会产生怎样的预后,并对患者有一个预后说明。比如:高度散光患者初戴眼镜,要告诉其可能出现视物变形的现象,要坚持配戴就会使这种感觉消失。预后说明还该包括戴上眼镜能够后可能出现的其它不适症状,出现这种情况是正常现象,该怎样去适应,这种症状大约会持续多长时间等,只有这样,才会使患者有适应的心理准备,才会配合适应。尤其渐进多焦点眼镜,此类说明更为重要,并且要教会患者正确使用眼镜的各光区,如没有这个预后说明,患者一旦出现了不适症状,无论如何解释,患者也会心存怀疑,并认为验光师是在推卸责任,从而失去对验配人员及眼镜店的信任[1]。所以,一个配镜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熟练的技术和良好的素质,才可以胜任此项工作。1视觉对心理的影响人们看到美好的事物产生愉悦的心情,看到龌龊的事物产生厌烦的心理,在没有参照物的夜空,如果有浮云飘过,会看到星星或月亮在云中穿行,但如果用树枝缝隙或其它静止的事物作为参照物,则会看到浮云在飘动,而不是星星或月亮在穿行,所以前者是一种视觉的错觉,也是视觉心理错误的判断。在高大孤立的建筑物下面,看其顶部会产生建筑物向一边倒下去的错觉。如果从其顶部再往下看,这种感觉会更明显,闭上眼睛这种感觉就会消失,而经常在高处工作的人就不会有这种感觉。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因为被咬的人看到了咬他的蛇,才会“怕”如蛇形状的井绳,如其没有看到咬他的蛇,也就不会怕井绳了,还有“望梅止渴”,没吃过梅的人也不认识梅的人是不会看到梅而产生止渴的作用的,这两句成语是视觉心理的真实写照。在验光配镜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视觉心理产生的问题。如散光眼在没有矫正之前视物是变形的,可患者除视物模糊外,并不感到变形,这是因为其在不戴镜的情况下生活了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凭着对事物的认知经验而生活,一旦戴镜矫正后,在视力提高的同时产生了视物变形,这是因为改变了其原来的那种变形的习惯而产生的错觉。1·1实例举偶一位67岁妇女验光结果为-20·50DS/-1·00DC×90(R), - 20·00DS/- 1·50DC×85 (L),矫正视力为3·9(0·08),因初次配镜给-10·50DS(R), -10·00DS(L)试戴,其主诉:“不行,太清楚,太亮了,我接受不了”。模糊了几十年,稍微清楚点反而不习惯了;一位19岁的中学生,验光结果为-3·00DS/-1·25DC×180(R), -2·75DS/-1·00DC×175(L),但矫正的最佳视力为4·8,查其原镜为: -2·50DS/-1·25DC×95(R), -2·25DS/-1·25DC×85(L)当把试镜柱镜按原镜轴位调整时,矫正最佳视力为5·0+2。经电脑及检影验光再次确定,柱镜轴均为水平,但矫正视力不佳,患者也反映有不适感,为其按水平轴做了眼镜,并讲明他以前的眼镜是不对的,患者同意适应,戴镜两周后复查,矫正视力为5·0+3,而且无不适感。有些原镜在光心与实际瞳距相差较大者,年龄越小,更改后适应越快,有些患者拒绝适应,那么只能少许调整或按原镜配。有很多初配的患者,在试戴过程中,反映头晕、眼睛酸胀等不适症状,为其减低光度,矫正视力降至4·7同样头晕不适,但当为其调整回初次试戴的度数,并告之“这次调整就不头晕了,降到最低了”时,结果就真的不晕了。从理论上讲,屈光参差相差2·50D以上时,即不能双眼单视,但曾为一单纯近视性屈光参差相差6·00D的患者和一混合性屈光参差相差10·00D的患者配镜,配戴舒适。这些都是在试镜时对其合像、融像、立体视做了详细检查后才给予处方配镜的,并告诉患者检查的目的和适应的方法。患者愿意配合,故验配成功。教科书记载,配镜原则为近视是最佳视力的最低度数(包括近视散光及复性近视散光),远视是最佳视力的最高度数(包括远视散光及复性远视散光),但这个原则是不可能适用于所有配镜者,比如:一较高度数的初次配镜者,一次给足光度可能会无法接)受,所以只能降低分次给足光度,这样就不能按照最佳视力来验配了[2]。2讨论对屈光度较高的眼在配镜时要分几次矫正,最后达到双眼视力参差平衡,提高视力;验光要准确,试镜的目的应使屈光不正者既提高视力,又感到舒适,戴镜后不头晕,视物不变形、不走样[3]。经反复试戴后再确定配镜处方,一般须试镜30min左右。如有不适尽快寻找原因;试镜时要询问以往戴镜情况,尤其是散光轴的改变对配镜者很重要,有人习惯旧眼镜的轴位,故一般不进行大的调整,以免戴镜者不适应;对近视,尽量用低度数矫正最好的视力;对远视,尽量用能接受的度数矫正最好的视力,同时,要根据年龄决定屈光度,如伴有内斜视时应尽量戴足度数;常见矫正视力不理想的原因有高度近视、高度远视、高度散光等。由于度数太高,眼底又有改变,矫正视力常不理想。弱视是青少年矫正视力差的主要原因,因此,对弱视眼佩戴足够的度数后,应要求病人加强用眼训练,以利于视力的恢复和提高;散瞳验光消除了人为的主观因素,排除了因睫状肌紧张所造成的假性近视,反应了真实的屈光度,也为下一步试镜提供可靠的数据,所以12岁以下的儿童均应采取散瞳验光;对单眼近视或双眼屈光参差较大的人,可考虑佩戴隐形眼镜。总之,验光配镜的目的是使屈光不正者提高视力、佩戴舒适,以达到最好的矫正视力。对矫正视力不能提高者,应进一步查找原因[4, 5]。参考文献:[1]张萍·验光配镜是一门艺术[ J]·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08, 3(4): 59·[2]徐广第·眼科屈光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1998, 56-59·[3]叶秀荣,赵红地,郭淑萍·屈光不正562例验光配镜体会[J]·人民军医, 2006, (01)·[4]杨永松·简述与验光配镜有关的几个问题[J]·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03, (3): 23·[5]朱政法·验光配镜中视力不能矫正的原因[J]·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03, (1): 19·
似曾相识SaMa
发展全科医学 教育 ,是健全我国的医学制度的迫切要求。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全科医学的论文,供大家参考。全科医学的论文篇一:《浅谈国内外全科医学教育》 一、我国当前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现状 我国在全科医师的培养方面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滞后性,其中表现比较突出的是培养人数的严重不足。根据国际医学研究统计,在目前高达6亿的城镇人口中,全科医师的数量应该不低于18万。但是,目前我国的注册全科医师的数量还差很远。在整个医师的比例中,还不到10%。这一点与美国的40%,德国的50%相比差距是非常悬殊的。除了在全科医师培养数量方面的严重不足之外,我们在医师的培养规格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当前,我国的医师培养大多通过各类医疗机构和医学专科学校,由于在培养的师资等方面存在着水平的差异,因此,医师的培养规格和标准也就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就是沿海地区的医师从业技能与内地及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医师在职业技能发展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发展差距。这种反映在培养规格方面的层次不齐,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全科医师的整体发展水平低的提升。因此,如何从现有的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出发,探究一条符合我国医学发展特色的培养之路,已经成为当前要迫切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关于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的探究,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做了很大的尝试和突破,有很大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二、国外全科医学培养模式的特点 在欧美国家,全科医学培养模式的改革发源于上个世纪的60年代,在通过数十年的发展后,目前欧美国家的全科医学培养模式已经呈现出了很好的发展前景。其主要特点是重视全科医师的临床技能的考核,在接受的系统的医学专业的教育之后,全科医学生可以进行申请。再获得专业审核部门的批准之后,全科医学生要参加家庭医师的资格考试,经过考核通过后,获得相应的证书。在这个过程当中,全科医学生还要进行各种学分的认证,再修满了150学分之后才可以进行上岗临床操作。这一制度,目前在德国、英国、法国、新西兰等地都进行了很好的实施。从整体上来看,这一制度,在全科医师的理论和实践等方面都进行了突出和强调。其中,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其培养模式中将学校教育和医疗机构进行了很好的对接。这一对接将全科医师的职业性和实践能力放到了一个比较突出的地位。因此,在具体的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由于采取了相对比较严密的医师培养标准和定期审核制度,这就从源头上为医师资质的认定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外在保障机制。从这一培养模式实施以来,欧美等西方国家无论是从全科医师的培养数量上,还是从培养的质量和标准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发展效果。这一模式为医学教育培养范式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同时也为世界上 其它 国家全科医师俄培养开辟的新的培养思路。 三、国外全科医学教育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全科医学培养模式的发展为我们当下的医学教育改革提供了较好的发展思路。从目前我国的全科医师培养的现状来看,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借鉴。首先,完善学科设置。在目前的我国医学高校全科医学的设置中,全科医学系的设置数量还比较少。因此,在今后的医学学科设置中,应该从学院发展的长远角度考虑,进一步完善全科医学系的设置比例的增加,从而更好地满足大众对全科医师的需求。需要着重强调的是,在进行设置的过程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校自身的科学研究水平和教师的配备水平,要从数量上和规格上将全科医师的培养纳入一个规范化的发展路径上来。其次,要加强全科医师的培训与考核。与其它项目的医师不同,全科医师所肩负的执业考验是比较多的。这是职业道路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我们要从资质审核上,建立严格的标准为全科医师的培养提供统一的考核标准。另一方面,我们应该重视通过临床操作时间来对全科医师的操作水平进行审验。因为,作为一个临床性要求比较高的医师,将医师的操作熟练程度的考核纳入一个常规的考核要求是当前,也是未来医师职业化道路发展的必然要求。最后,重视医师的岗位培训。全科医学岗位培训是指对从事或即将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临床执业医师进行全科医学转型培训,是我国接受全科医学教育人数最多的教育方式,它是由我国国情所决定的。为确保转型医生符合全科医生的质量要求,如何根据学员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全科医学的论文篇二:《浅谈全科医学 教学 方法 》 我院于2008年正式开始招收全科医学(3年制)学生, 笔者在1届全科医学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 经验 。全科医学教学的特点是篇幅大,内容相对较多且较抽象,教学安排的课时少。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并培养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是我院临床系各位老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以下笔者谈谈在该学科教学中较有效的方法。 一、合理取舍教学内容 1.精通全科医学的教材及大纲。在备课和制作多媒体课件之前,我们反复阅读教材,对照教学大纲,了解哪些内容是要求学生掌握的,哪些只是一般性的了解,为下一步的内容取舍打下基础。这是基础工作,同时又是最核心的准备工作,保证了全科医学的课堂教学不会脱离教材和大纲这条主线。精通这些内容让我们在进行课堂讲授时具备的知识基础,能做到表达流畅,游刃有余,这是让学生能够聚精会神的关键。另一方面,我们通过日常临床和科研工作积累,掌握了全科医学的国内外新进展,掌握了在教材之外的更大的信息。对学生而言,这些新鲜的信息,仅仅是说出很少一些,就可能会激发出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听讲的效果。这就是“一桶水”和“一杯水”的关系。 2.着重突出重点、难点和考点。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对教学内容合理的取舍很重要。有了前面精通全科医学的教材、大纲内容和专业进展为基础,我们心里就有底了,知道学生需要什么。下面就要大刀阔斧,剪枝去叶,保留精华,有舍才可能有取。大纲不要求掌握的部分,即使教材中有的内容,上课时可以一句带过或仅给出标题。把时间留给重点、难点和可能的考点上,比如高血压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 治疗等。在临床表现中突出重要的典型现状,其他症状简单带过。 二、合理运用教学课件 1.用提纲式的课件辅助教学。对教学内容进行精简取舍以后,根据课堂教学的整体思路制作提纲式课件。首先要明确一点,课件是为我们的讲授服务的,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角,课件所起的应是辅助作用,我们不应依赖于课件,甚至是根据课件的文字照本宣科,这样就会本末倒置,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我们改革后的课件是提纲式的,以标题和图片为主,简明的文字,重点、难点突出显示。比如肝硬化患者的图片放进课件,可以略去临床表现的大段文字。教师精通教材,将文字放在心中,围绕标题和图片自由讲解,才能使得课件简洁明了。 2.发挥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教学中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教学媒体,以优化组合的原则进行教学。多媒体技术在全科医学的理论教学中有着较强的实用性,许多结构复杂,难以实现实 体操 作的内容,可选用适合的多媒体课件来配合讲解[1]。从而使许多晦涩、抽象的知识不再困扰老师和学生,教与学变得轻松和谐,使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加深了学生的印象,有助于学生对这一难点的理解和掌握。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应用多媒体教学,采用了大量的彩图标本和动画演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前教学所面临的困难,使教学状况得以大大改善,为今后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提供了经验。 三、合理应用教学模具 1.引入医学教学模具。 传统的临床医学实践教学方法是使医学生通过观察和重复老师或高年资医生的操作来进行的,而全科医学生只能学习到接触过的基础病例,通过书本 教育去想象不能见到的病例。而应用好医学模具进行教学则凸显出其强大的优势和重要性,特别是在急救训练、有创性临床操作训练上,应用模具进行教学日益显示出其成本低、重复性高、教学效率高以及符合医学伦理要求等优势。诚然,我们必须承认这个事实,即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取代真实的病人,但是在早期医学教育中使用模具教学方式是非常安全、可靠和 科学的方式! 2.发挥模具教学优势。教学模具的使用在临床 科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增强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的表现。在全科医学的教学中,需要用到教具的情况很多。如功能训练模型,譬如手臂静脉穿刺模型,上臂按照原比例制作,外观上无论是肤色还是皮肤质感、弹性、软硬程度都和正常人体上臂肌肤接近,“血管”在“皮肤”下若隐若现,用针穿刺时,可以感知“皮肤”的阻力,甚至还有针入“血管”时的落空感,若穿刺成功,可以抽取出“血液”;在更高级的由电脑控制的教学模具上,可以模拟出人在多种疾病状态下或用药后的生命体征变化,心电监护仪、血压计、除颤器等医用设备可以直接连接在模具人上,并可显示出测量数据。学生利用教学模具亲自实践,其效果不言而喻。 四、合理采用教学方式 1.适当引入典型病例讲解。这种引入病例教学广泛应用于医学 教育。目的是使学生从特殊病例中推出一般原则,并且在日后应用于新的病例。因此,在解决现实问题、应用知识的能力方面,这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由于直接涉及到与学科相关的实际问题,因此该方法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防止学生一节课开始时就走神,后面的课再精彩他也跟不上节奏。怎么从开头就要想办法抓住学生们的注意力呢?我们改变以往临床课开头千篇一律从病因讲起的传统方法,采取以问题开始或者以叙述病例开始[2、3],比如:高血压的症状有哪些?如何 治疗呢?不一定让学生回答,目的是让学生开始就带着问题进行听课,让学生们的思维活跃起来,以主动探求的方式融入课堂教学中。 2.适当的提问和师生交流。在每次课中,针对本次课所安排内容的重难点,设下相关问题,这样为后面的展开话题明确方向而不至于失控。例如在全科医学导论这一章里,可以提出以下问题:什么是全科医学?慢性病对医疗服务要求有哪些?你是怎样理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什么是全科医疗?怎样理解全科医疗中的“全”字?怎样理解全科医疗的人格化照顾?从哪些角度理解全科医疗的综合性服务?怎样理解全科医疗的连续性服务?通过哪些途径使全科医疗的连续性服务得到保证等等。每次课提出的问题应结合学生特点有所把握,应在学生接受能力范围内为度,且应少而精,避免繁杂及给学生无形施加过大的压力。这种师生的互动要注意限制时间,达到效果就行。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尽快回到教材的内容中去。 总之,在今后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全科医学教学大纲,合理取舍教学内容,运用教学课件、教学模具、病例启发式教学等多种形式,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讲授重点和难点内容。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使得授课质量得到改善,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实现了全科医学的教学目标,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 考 文 献 [1] 杨亮.论 现代多媒体技术在 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09,1:94—95. [2] 吴竞,张淑红,吴子信,等.案例综合教学法在眼耳鼻喉专业教学中的应用.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7):852—853. [3] 刘曦,李毓敏.案例综合教学法与眼科教学改革的探讨[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7,5(2):142—143. 全科医学的论文篇三:《全科医学教育模式》 【摘要】全科医学的提出对我国医学发展历程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全科医学虽然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但在发展过程中还是面临很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才的匮乏。由于我国高校招生就业的市场化,很多医学院校适应社会发展开展了全科医学教育,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全科医学人才,教育的成果和教育模式之间存在很大的关系,我国全科医学教育模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成果。本文 总结 了全科医学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 措施 ,希望对全科医学教育模式的建立提供有效的建议。 【关键字】全科医学 教育模式 问题 建议 全科医学是一门研究病人、服务病人、理解病人、满足病人的学科,也是最具有人性化的临床医学学科。全科医学的培养目标是高质量的全科医生,全科医生的培养离不开全科医学的教育模式和体系。 一、全科医学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1.对全科医学教育观念有待改变。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医疗卫生条件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所以人们缺乏对全科医学的认识,认为全科医学可有可无。并且生病去医院找专业医生的想法已经在人们的脑海中根深蒂固,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全科医生的作用和重要性。并且随着医疗的改革,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有望在近些年来实现社区卫生服务,这样的话就可以实现大病去医院,小病进社区的目标。但是当前人们对于医疗相关的观念还是非常传统,认为生病应该去专门门诊看专门医生,对全科医生还不是特别认可,对于全科医学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不够。 2.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当前由于开设全科医学教育的学校并不是太多,所以对于全科医学教育也没有太多的经验可以借鉴。只能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全科医生的培养模式进行分析,然后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来进行教学模式的制定。这样以来,每个学校的培养模式以及教学目标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许多医学学生对于全科医生的定位都不够准确,学生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不够了解。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目标不够明确,许多全科医生不愿意去基层社区进行医疗服务工作,一方面造成全科医学 毕业 生就业率偏低,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站没有足够的专业人才。 3.教学偏离实际。由于理论与实践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当前的教育往往都是停留在理论阶段,与实践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造成了全科医学教学过程中,教学偏离实际。通过实习就可以发现,在医学教学过程中教授的内容往往偏重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对于实际操作以及实际可能遇到的问题分析的则较少。许多学校的教学手段也过于单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科医学的教学效果。 二、构建全科医学教育模式的建议 1.建立一个完善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想要建立一个有效地全科医学教育模式,就要先建立一个完善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因为全科医学教育不单单是某一个方面的教育,而是全面系统的对整个医学体系的教育,要求被教育者能够有效地掌握与医学相关的所有知识,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社区服务的根本目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的建设,必须要尊重医学教育的本质,遵循医学教育的规律,按部就班的通过知识脉络的积累和搭建,来建立一个完整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这个体系要包括学习、实习、考核、反馈等多个环节,将与全科医学教育相关的内容全部都纳入这个体系当中。 2.改变全科医学的观念,加大对全科医学教育的投入。要加大宣传了力度,争取从最大程度上改变人们对全科医学的观念。要让人们明确全科医学的重要性,同时让人们更多地了解全科医疗,通过对全科医学观念的改变来增强对全科医学的重视。政府各部门和相关教育机构也要加大对全科医学教育的投入,通过师资力量的提高来增加全科医学教育的产出。 3.建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只有建立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给学生指出学习与努力的方向。当前我国的全科医学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提高社区医疗服务的水平,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我国整体的医疗水平,为广大的人民群众谋福利。对学生的教育一定要从长远的目光出发,通过明确教学目标的设立来为学生指明方向。 4.理论联系实际。任何理论都是需要实践的检验的,同时任何理论也都是从实践中来的。这就需要在全科医学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地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全科医学的学生不仅仅能够牢固的掌握理论知识,还要具备熟练的动手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全科医疗进行服务。 总之,在医学院校中开展全科医学教育是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要求,也是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因此,高校应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全科医学教育模式,解决当前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培养出更多的全科医学人才,让他们在社会需要的地方发挥光和热。 参考文献: [1]张晓玲,李红玉.澳大利亚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对中国全科医学教育的启示[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4(20). [2]王家骥,刘义海,王心旺等.构建广东省全科医学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全科医学.2006(09). 猜你喜欢: 1. 骨科医学研究论文范文 2. 临床医学内科毕业论文 3. 妇产科医学毕业论文 4. 浅谈儿科医学论文范文 5. 临床医学教育优秀论文范文
眼视光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的必要性调查报告【摘要】目的 调查不同人群对眼视光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的必要性的看法。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
2010年至2015年,学校承担了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基金,以及国家教育部、卫生计生委、科技部、北京市科委
楼主你好。咱们是同行啊,我都是从医学好网上面拿到的,这个地方是我们一个非常有用的。我建议你去了解一下,内容还很全,你要是喜欢你可以给其它人介绍下的。百度试试吧。
去百度文库找吧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