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93

qieerdingdon
首页 > 学术期刊 > 辩论赛论文的参考文献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白淼淼

已采纳

参考文献一般是写在论文的最后面,例如:

参考文献:

〔1〕陈孝彬.教育管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6

〔2〕潘菽.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3

〔3〕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1

〔4〕郑日昌.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

〔5〕傅道春.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

百度百科是服务所有互联网用户的中文知识性百科全书,里面的内容也是收集起来的,可以在搜索该参考文献的具体出处,按格式写上即可。

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然而,按照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定义,文后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要求,很多刊物对参考文献和注释作出区分,将注释规定为“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

参考资料: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_百度百科

131 评论

木头人的老婆

对于一篇论文来说,引用参考文献是不可避免的,而参考文献格式也是有一定格式,以下是我通常使用的文献引用格式,可以参考一下。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引用文献分脚注、尾注两种。

“脚注”位于每页论文的下方,“尾注”位于文章末尾,和结尾相连。使用word编辑文档时,在菜单栏中找到“引用”一栏,就可以找到“插入脚注”、“插入尾注”两种选项,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或者论文要求选择。一般较短的论文使用脚注,可以使文章简洁明了,方便读者可以快速查阅引文的出处;较长论文使用尾注,可以增加论文阅读时的美感。

其次,在写论文的时候要注意统一参考文献的格式。

从很多学术性的文章来看,引用格式一般要注意两点。第一,专著著录格式。就是说引用的是某位名家的著作,那么格式一般就是“作者姓名(一人或多人),《书名》,版本,出版地,某某出版社,出版年份”;第二,连续出版物中的文献著录格式。就是说引用的是发表在某杂志或者期刊中的文章,那么格式就是“作者姓名(一人或多人),题名(原文献题名),版本,在某杂志或者期刊中的位置(第几页)。”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要关注文章的作者,因为一篇文章有可能很多位编撰负责人,在引用时要注意将其共同写进参考文件中哦。

再次,字号、字体的选择,这一般是最容易忽略的点。

一般来说,如果正文的字体是四号字体,那么脚注或者尾注就要使用比正文小一号的字体。另外,字体的选用一般是“宋体”或者“仿宋”。并且标点一般为全角。

最后,参考文献的格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学校以及导师的具体要求进行灵活变通。

祝,妙笔生花。

186 评论

晴风浪子

辩论式教学实践价值探析论文

摘要:辩论式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具有参与式教学、研讨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 开放式教学等教学方法的特点和优势。辩论式教学的实践价值集中体现在提升学生的自学力、思辨力、表达力、抗压力、应变力、处事力、合作力、凝聚力、组织力、礼仪力、自信力等方面。辩论式教学一改传统“灌输式教学法”的呆板形式,有助于激活学生课堂学习气氛,点燃学生课程学习热情,锻炼和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关键词:辩论式教学;教学改革;实践价值;能力提升

辩论式教学是任课教师为了深化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和理解,针对课程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以提升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为目的,通过精心设计辩题,把正反两种观点交给学生进行论辩的一种教学方法。辩论式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是辩论式教学的策划者、指导者,充当着“导演”的角色,而学生才是真正的“演员”。辩论式教学一改传统“灌输式教学法”的呆板形式,有助于激活学生课堂学习气氛,点燃学生课程学习热情,锻炼和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对辩论式教学实践价值进行探索和分析,有助于从理论上构建辩论式教学实践价值体系,从实践上深化认识辩论式教学重要意义,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和探索。

1、提升学生的自学力

学生能力结构的构成要素很丰富,自学力是其中的重要因素。自学力是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阅读、自己理解、自己思考、自己对知识进行“内化吸收”的过程和能力。当今社会是充满竞争的社会,某种意义上说,“自学力”就是“竞争力”。一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是否培养了较强的自学力,直接关系到学生步入社会后的前途和命运。

与传统的教师帮助学生理解课程知识的教学方法不同,辩论式教学更加重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学力。当老师根据课程内容将设计好的辩题交给学生课后进行准备时,培养学生自学力的工作已经开始。主要表现在:

一是围绕辩题,学生必须在课后阅读理解相关书籍、收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将真正能够支撑己方观点的论点和论据制作成卡片为辩论所用。

二是围绕辩题,学生必须将自学的知识经过思考以后进行“内化吸收”,运用内化吸收的知识帮助自己分析和解决辩题需要解决的理论或现实问题。由此可见,辩论式教学辩前学生的学习准备过程,是学生依据教师指引进行自觉自愿地阅读和汲取专业知识、理解和思考专业问题,并将已经内化的知识具体运用到分析和解决问题当中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在辩论式教学任务的牵引下学生主动完成学习的过程,不仅能够逐渐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精神,而且能够提升学生的自学力。

2、提升学生的思辨力

思辨力是人们运用逻辑知识进行问题思考和思想表达的一种能力,是人们的思维按照逻辑规范和要求,将分散的、碎片化的观点或论据有机的组织起来,并通过口头语言将其严谨地表达出来的过程。在日常工作和人际交往中,思辨力强的人既能说服别人,又能证明自己观点,沟通顺畅,效果良好,有助于问题的协调和解决。在现代教育发展过程中,学生思辨力的培养,已经得到世界各国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探索。培养学生思辨力的路径很多,譬如开设思维逻辑学课程、举办逻辑思维知识竞赛、锻炼思辨力的演讲比赛、游戏活动、开展辩论式教学等等。比较而言,开展辩论式教学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辨力,是学校培养学生思辨力的重要途径。

在辩论式教学中,无论直接参与辩论的学生,还是坐在台下的旁听学生,都会围绕双方各自的辩题观点以及对方提问进行激烈的思考。在复杂的思考过程中,双方辩手能否将所收集到的资料信手拈来加以运用,以佐证自己观点或用以驳斥对方观点,双方辩手能否将人脑中散乱的思想观点快速地、有条理地集中起来,或用以阐明己方论点,或用以回答对方提问,或者用以驳斥对方观点,这一系列紧张而又兴奋的人脑思维过程,就是不断锤炼学生思辨力的过程。实践证明,经过多次辩论式教学的训练,学生表达思想观点时已经能够做到有条有理,阐明观点时能够做到有理有据,学生的思辨力普遍得到提高。

3、提升学生的表达力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交往的日益频繁,表达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这里的“表达力”专指口语表达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是人类将自己经过头脑加工和思维处理的信息,通过人的“口”这一特殊的介体传递出来的一种能力。作为个体的人,在成长过程中,一般都能学会口语表达,由于受先天因素、家庭环境或后天训练多少的影响,不同的人,其口语表达能力并不相同。有的人表现得强一些,有的人表现弱一些,甚至有的人虽有较强的思维能力,但口语表达能力较差。头脑里想得很多,但表达不出来。因此,辩论台上双方辩手在具备基本的思辨能力基础上如何将所思所想准确地富有逻辑地流利地表达出来的确是一门学问。

教育教学实践证明,人的口语表达能力,可以通过学校的专门训练得到提高,而辩论式教学就是提高学生口语表达力的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辩论式教学要求双方辩手在众目睽睽之下必须将头脑里的想法张开嘴巴讲出来,在这种教学游戏规则和氛围的感召和影响下,平时善于表达的学生在辩论中会表现得滔滔不绝,而平时不善于言辞和思想表达的学生也开始说话了。经过辩论式教学这种方式的多次训练,基础好的学生口语表达力会得到进一步增强,基础较差的学生口语表达力也会得到显著提升。当然,这需要教师对学生每次在教学辩论中的口语表达的优点和不足给予客观的分析和评价,特别需要指出每个辩手口语表达的改进方向。

4、提升学生的抗压力

抗压力是抵抗外界压力的能力,是人们应对外界压力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处事能力。抗压力的强弱主要表现为心理稳定或不稳定两种状态。抗压力强的人,心理稳定,遇事冷静,从容应对;抗压力弱的人,心理缺乏稳定性,遇事急躁,应对慌乱。心理学原理揭示,人的抗压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进行科学的训练才能得以提高。尤其是在校学生涉世未深,阅历肤浅,其抗压能力普遍较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其进行抗压力训练是必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

实践证明,在学校抗压力训练当中,开展辩论式教学法可谓是一种操作方便、效果明显的方法。参加辩论的学生在辩论场上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当对方辩友提出的问题非常尖锐,或很意外,学生毫无准备,脑子一片空白,不知如何回答的时候,最能锻炼人的抗压能力。面对这种压力环境、面对辩论场下同学的期待,如果参辩学生抗压能力强,就会心态稳定,冷静思考,不慌不乱,快速调动思维能力,认真组织思想观点,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地回答对方的提问。如果参辩学生抗压能力弱,就会神情慌乱,语无伦次,或缄默不语,左顾右盼,陷入尴尬境地。对于后者,如何提高其抗压能力,稳住阵脚,正确应对不利局面,唯有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通过多次辩论式教学的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方能逐渐培养学生成熟稳定的情绪,不断增强其抗压能力。

5、提升学生的应变力

应变力是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是人们为了适应变化了的环境,依据新的'情势而对自己的行动方案作出调整或改变的能力。一个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应变能力,才能在工作或生活中立于不败之地。就个体而言,有的人生来就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而大部分人需要后天学校培养或实践锻炼,才能增强他们的应变能力。作为学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对于学生毕业以后走向工作岗位,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在学校培养学生应变力的方法和手段当中,辩论式教学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形式。在开展辩论式教学的过程中,作为正反双方参辩学生在正式辩论之前都做了充分的准备,设想了辩论场上可能出现的多种情况及其解决预案,预测了对方可能抛出的立论论据,并准备了己方进行驳斥的方法方案,估计了对方可能提出的种种问题以及反驳己方观点的种种理由,并备好了应对策略或技巧。但是,辩论式教学实践说明,无论正反双方辩手费尽心思进行周密细致的准备和安排,到了辩论式教学正式开始以后,辩论情势并不会完全按照双方各自所设想或所预测的方向发展,双方辩手都会遇到己方没有设想到的情况和问题,这就需要双方辩手依据所拥有的文献资料以及自己的社会阅历和人生经验,积极开动脑筋,思维敏捷,即时调整己方辩论策略,快速作出应对对方所出难题的反应,以便尽快扭转对己方不利的辩论情势。诚然,这种学生应变能力的增强,并非一朝一夕即可成就,它需要学生在不断地参与辩论式教学活动中进行实践锻炼,同时需要教师的悉心指导和示范。

6、提升学生的处事力

这里的“处事力”,特指人们遇事时所表现出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人们常说的“处理事情的能力”。提升人的处事能力必须经过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处事能力的强弱,既取决于人的知识积累和运用,更取决于丰富的实践和经验的总结。作为在校学生处事能力的提升,囿于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机会极少,更多只能取决于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此过程中渐渐地培养学生的处事力。

实践证明,辩论式教学在增强学生处事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为开展辩论式教学的过程,不仅是学生立论和驳论的过程,更是一个充满问题需要解决的过程。在辩论的各个环节,辩论双方不管是捍卫己方观点,还是驳斥对方观点,都会提出一些需要对方给予分析清楚和如何解决的问题。可以说,辩论式教学处处都有问题提出、时时都要想到解决办法,辩论双方每一个辩手都要经历或提出问题、或解答回答的锤炼和考验。可以说,辩论式教学的全过程,就是培养和提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

当然,有人曾经质疑辩论式教学对于学生能力提升问题,认为学生在辩论中所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只能算作“纸上谈兵”,只有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才能真正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处事能力。其实不然,实践锻炼固然显得更加重要,但教学实践也已证明,辩论式教学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处事能力,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7、提升学生的合作力

合作力是与人合作的能力,是一个人在职场活动中善于与人合作共事的精神表现和行为体现。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很多事情单靠个人的努力已经无法完成,需要社会成员具备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才能做好。因此,合作力又是一种软实力,它能把能力转变成执行力,再把执行力转变成最终的结果。一个人是否具有合作力,不仅影响个人事业的发展,而且影响部门的团结和稳定,事关单位工作的效率或成败,甚至有人认为“合作力”就是一种“生产力”。由此可见,合作力是一种宝贵的能力和素质,是单位发展的强劲推动力,也是个人进阶的强大竞争力,对于成就个人事业和促进单位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辩论式教学是一种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的特殊辩论形式,它具有一般辩论赛的特点和要求,需要参与辩论的正反双方学生具有合作精神,特别在自由辩论阶段,更需要双方辩手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默契、相互补充、共同维护己方观点,驳斥对方观点,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教学实践证明,经历过多次辩论式教学熏陶和训练的学生,其合作精神强于其他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他们更加善于关心身边同学,更加乐于配合班委工作,更加甘于为班集体做出奉献。

8、提升学生的凝聚力

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之间为实现群体活动目标而实施团结协作的程度。所谓群体是指人的集合,包括家庭、朋友、单位、集体、阶级、民族、国家等等。凝聚力外在表现于人们的个体动机行为对群体目标任务所具有的信赖性、依从性乃至服从性上。凝聚力强的班级,同学之间犹如一家,相互关心,相互照应,关系融洽;凝聚力强的班级,学风优良,积极进取,团结向上;凝聚力强的班级,班委工作顺畅,课外活动丰富,学生阳光健康;凝聚力强的班级,学生热爱班集体,自觉维护集体荣誉,具有情感上的归宿感和强烈的向心力。

开展辩论式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以及整体班级的凝聚力,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开展辩论式教学,有助于参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个性和才华,增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理解,从而使同学之间相处更加融洽、关系更加和谐、气氛更加活跃。二是开展辩论式教学,有助于参辩学生经受自由辩论环节的锻炼以后,更加懂得同学之间相互协作、相互支持的重要性,学生的班集体认同感逐渐增强。三是开展多次辩论式教学,学生轮流参加台上辩论,有助于增加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有助于学生默契程度和班级向心力的提升。四是开展辩论式教学,有助于营造勤奋学习、积极向上、勇于探索真知的班集体学习氛围,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9、提升学生的组织力

所谓组织力, 就是设计组织结构和配置组织资源的能力。组织力也是领导者或负责人影响追随者或者同事的能力。领导者或者负责人只有使追随者或者同事真诚地集合在自己身边, 并引导他们自觉地沿着一定方向前进,自己的组织力才会产生。领导者或者负责人组织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一个组织的工作效率和最终活动效果。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应重视学生组织力的培养。这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本质要求。组织力是学生素质结构要素之一,加强学生组织力的培养,有助于完善学生的素质结构。

实践证明,辩论式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组织力。在辩论式教学活动中,虽然教师是总策划者、总导演者、总的组织者,但是一系列的具体的教学活动必须由学生自己组织完成。一是辩题正反观点的选择必须由学生自己组织完成;二是正反双方辩手的组成人员、主持人、学生评委、计时员等直接参与活动的人员必须由学生自己组织确定;三是正反双方围绕己方观点进行资料准备、汇总和交流的过程必须由学生自己组织完成;四是正反双方各自商讨辩论策略和技巧的过程必须由学生自己组织完成。如此等等。学生在负责或参与这些具体的教学准备活动时,教师只能充当指导或监督的角色,每个环节的准备工作都不能越俎代庖,都必须由学生自己组织开展,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组织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在这个自我组织完成的过程中,尤其是经常负责班级具体组织工作的班委成员的组织能力将会得到明显提升。

10、提升学生的礼仪力

礼仪是礼貌和仪式的总称。礼仪力是人们在工作交往和社会活动中遵守和运用礼貌行为规范和仪式行为规范的能力,是人们内在素养的外在体现,是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社会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礼仪之邦”之称,讲究礼仪成为人们的传统美德。但在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许多人过度地注重了物欲的追求和崇拜,而淡化了传统的传承和弘扬,许多人逐渐丧失了中华民族的礼仪素养和行为规范,因此,当今的学校教育必须勇敢地承担起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素养和行为规范的重任,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和模式,提升学生正确运用礼仪规范的能力。

实践证明,辩论式教学是培养学生礼仪素养,提升学生礼仪力的重要路径。辩论式教学是讲究礼仪规范的教学,辩论式教学过程中的辩论礼仪包括仪表礼仪、仪容礼仪、仪态礼仪、称呼礼仪、用语礼仪、反驳礼仪等方面的内容。仪表礼仪要求双方辩手着装得体、大方,最好身着正装;仪容礼仪要求双方辩手头发干净、男生面部清爽干净、女生面部自然淡妆;仪态礼仪要求学生坐姿端正、站姿直立、肢体语言运用恰当,不能直指对方;称呼礼仪要求学生使用“您、对方辩友您好”等礼貌称呼;用语礼仪要求学生使用“谢谢主席、谢谢对方辩友”等礼貌用语;反驳礼仪要求学生摆事实、讲道理,做到有理有据,不能进行辱骂和恐吓,严禁学生粗言恶语,进行人身攻击。如果将辩论式教学视为美学教育过程,那么,它既能体现语言之美、逻辑之美,同时也能体现礼仪之美、形象之美。学生参与辩论的过程,就是培养其运用礼仪规范的能力训练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展现自我形象的过程。经过辩论式教学的多次训练,学生运用礼仪规范的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将会得到显著提升。

11、提升学生的自信力

自信力是人类相信自我能行、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一种心理能力,是人类突破自我,唤醒自身潜力以后所产生的一种积极进取的能力。它主要包括精神自信力和行动自信力两个方面。精神自信力是人类对自我能力和价值的充分肯定,是人类内心世界强大的力量展现,是影响人生成败的首要因素。行动自信力是建立在精神自信力基础上的一种主动进取、发奋图强、对结果充满预期的能力。美国作家爱默生曾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自信力是影响人生成败的首要因素。

实践证明,辩论式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信力。通过辩论式教学的锻炼,一是沉默不语的学生,开始敢于在同学面前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二是谨小慎微的学生,开始敢于在班上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想法;三是轻声细语的学生,开始敢于在公众场合大声地与同学进行交流和沟通;四是情绪低落的学生,开始焕发青春的光彩,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五是学习气氛沉闷的班级,开始迸发出勤奋好问、相互学习、主动探索的精神和力量。总之,通过辩论式教学的不断强化和训练,在教师的反复鼓励和肯定之下,辩论式教学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仿若一副医治自卑心理的良药,让胆小的学生变得胆大起来,让自卑的学生开始走向自信,让后进的班集体逐渐展现出刻苦努力、团结向上、活泼阳光的良好风貌。

参考文献:

[1] [日]白取春彦.自学力[M]. 刘海丽,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 [美] 泰勒.自信力[M]. 李中,译.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

[3] 祈莫昕.合作力[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2.

[4] 程平.应变力[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

[5] 倪健民.组织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李海.组织凝聚力结构与影响因素[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111 评论

美食VS钞票

参考文献具体怎么写,要根据老师发的要求来写参考文献,最好不要在网上直接百度,要用书中的知识写。

127 评论

相关问答

  • 2015年美赛论文参考文献

    这个。。。对啊。。。论文里面好多地方都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同求。。。 到数学中国社区网站查看回答详情>>

    Jessie佳佳酱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美赛论文参考文献

    这个。。。对啊。。。论文里面好多地方都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同求。。。 到数学中国社区网站查看回答详情>>

    想得快崩溃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介绍赛车的论文参考文献

    [赛车车身质材];1、碳素夹层板,为制造车壳,复合材料专家把铝制蜂窝结构夹在两块碳素纤维板之间,然后在真空炉中使之聚合,结果这种板材比普通铝板重量轻1倍,强度高

    李大胆yao一起吧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美赛论文的参考文献

    资源描述: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资料 加强数学建模综合能力培养——数学中国2008年美赛工作总结 加强数学建模综合能力培养 ——数学中国2008年美赛工作总结

    baibaicause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体育学练赛论文参考文献

    高等学校课余体育竞赛的组织与实施论文 高校课余体育竞赛是指在高校范围内,以增强学生体质、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 利用课余时间由学生参与正规的或者简化的自定

    shchengzhang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