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38

鹿脸脸舅舅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国现代史毕业论文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理想气体911

已采纳

中国近现代史,是指中国自1840年以来直至现在的170多年的历史。

中国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人民群众和仁人志士为救国存亡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

是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

是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1840年鸦片战争-1919年五四运动为近代, 主要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性质转变,由封建社会转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19年五四运动-1949新中国成立为现代。

扩展资料:

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及因此而签订的《南京条约》,包括香港的割让。

中国的近代史因此而具有两个鲜明的特征:

其一是中国无力保卫自己免于侵略;其二是中国不得不接受不平等条约。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4年,胡绳在《历史研究》创刊号上发表《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引起了近代史学界的强烈关注和热烈讨论。

在文章中,胡绳非常明确地把近代史限定在1840—1919年之间,也就是说,以五四运动为分野,在此之前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为近代史;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开始取代民族资产阶级成为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此后则为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是为中国现代史。

胡绳的这一主张,得到了多数学者的认可。

从这时开始,中国历史学界出现了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明确分界,分界线就是1919年发生的五四运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近现代史

284 评论

李哈尼尼

中国近代史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到新中国成立(1949)为止。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的革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的抗争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近现代(公元1840-1949年)中国近现代史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 中国近代史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整个中国近代史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中国近现代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19世纪中期,英、法等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西方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激化。70年代以后,列强对华侵略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鸦片战争前,中国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制国家。但由于清王朝这个封建地主政权腐朽没落、妄自尊大,固步自封,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逐渐落后。所以封建制度已危在旦夕。由于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借机侵略中国,但其实质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走私鸦片,以扭转中英贸易逆差.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从此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向中国大量输出商品和资本,逐渐冲击着中国封建经济。1840年,大英帝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场场强加给中华民族的灾难。近百年来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对中国发动过一次甚至多次侵略战争。有公然入侵,也有不宣而战;有单独入侵,也有合伙劫掠,强迫中国签订了数以千计的不平等条约。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资本主义列强扶植封建势力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蚕食和鲸吞中国领土;出兵控制,窃取中国军事要地;划分势力范围;控制重要通商口岸和建立租界;施行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通过战争勒索巨额赔款;在中国进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外国资本主义列强推行的殖民主义,引起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巨烈动荡,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中国人民为摆脱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进行了长时期的、不屈不挠的斗争。1840年以来,亡国灭种的危机一直威胁着千年古国。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一代民族精英觉醒:魏源等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洪秀全领导的反清农民起义;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图强”;孙中山的国民革命。正是他们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为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同仇敌忾,英勇奋斗,前赴后继,拼搏不息,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可歌可泣的悲壮篇章。1851年,洪秀全领导号召农民在金田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53年春,太平军占领南京,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农民政权,同清朝对峙。1856年,太平军摧毁江南大营,解除了天京之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不久,天京沦陷,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856年,英国提出修改中英《南京条约》,但遭清政府的拒绝.英国借此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这次英法联军出兵侵略中国,美俄是帮凶.虽然第二次鸦片战争与鸦片无关,但其实质与鸦片战争一样,因此叫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清朝廷被迫于1858年先后与俄(6月13日)、美(6月18日)、英(6月26日)、法(6月27日)签订《天津条约》,与沙俄签订《瑷珲条约》。1860年,英法联军再度攻占天津,一路烧杀抢劫,咸丰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让他的弟弟恭亲王奕欣担任议和大臣,留守北京。接着英法联军洗劫并焚毁了北京西郊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占领了北京。并强迫清政府签定《北京条约》。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以奕��为首(曾国藩、张之洞等)。发展中国军事、民用、教育等,中国资产阶级产生并且有所发展。创办首个(陆续多批)近代企业1883—1885年,中法战争,签定《中法新约》,标志着中国西南的门户被打开了。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失败.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1900年,帝国主义国家为了镇压义和团起义,维护在中国的利益,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它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沉痛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但因为政治上的软弱,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结构开始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1919年初英、法、美等国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巴黎和会”。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也派代表出席“巴黎和会”。但中国代表在会上提出的合理要求被拒绝。消息传至国内,群情激愤。5月4日爆发了"五·四"学生爱国运动,北京学生们喊着“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外争国权 内惩国贼”的口号涌上街头,6月初发展成为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全国规模的群众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在这个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1921年7月23日,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何叔衡、王烬美、邓恩铭、李达等代表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途因有法国特务监视,转入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继续举行),中国共产党诞生了。1919年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为反抗国民党统治,进行工农武装革命,开始了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1935年,日本发动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全国主要矛盾。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对蒋介石实行‘兵谏’,中华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从此开始。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浴血奋战,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决战。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是国民党政府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悍然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三年多的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 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四个阶段,终于在1948年推翻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会召开,标志着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终于成立了!!!历史启示: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官僚主义三座大山,取得了伟大胜利。 历史不应该忘记,历史也不应该被忘却。 从幼时发蒙那天起,重复在我耳畔的,便是正义必定战胜邪恶的道德逻辑,而正视如钉在板上的历史,更多的却是与长年所习教义不甚一致的悲剧。为了到哪都说不清白的毒品走私,竟明火执仗地打上人家,天下邪恶之最,可居第一;把图财害命的强盗拒之国门之外,应是最天经地义的正当之举,可结果总是邪恶者揣着占地索款的条约凯旋,正义者屈辱地舔怃着流血的创伤。广大农民为获得生存的空间,衣食的饱暖,揭橥天下第一家,共享太平的义旗,也是顺呼天而应呼人之事;而为了少数人的骄奢淫逸,把万千生灵残杀在血泊之中,这与正义何其相悖,可是道德逻辑依旧没有显示灵光。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当历史把无情的事实揭示给我们时,也把答案藏在了其中。倘若,我们了解到在中英对持的剑拔之际,道光帝向大臣们提出的无知疑问;道光帝得知英国女王自择配偶,大笑夷蛮之邦不懂婚姻大事需遵父母之命;讨英大军的主将向巫师讨教,用妇女便尿的马桶,破英军“妖术”(即新式枪炮),就会得到这样的启迪:命运操在愚昧腐朽统治者手中的民族,是连正义的战争也是打不嬴的。同样当我们看到约束士卒分男营、女营,不得过夫妻生活的洪秀全,自己却妃子萦绕;北伐失败,西征未达预期目的,而劝诫他人不能凌夺斗杀的“上帝家族”成员们,却已经为争万岁的名分刀枪相向;天国后期的大政,掌握在洪秀全两个贪鄙嫉贤的长兄和一个女官总管手中,就会认识这样一个道理:不超越自己的敌人,就别指望得到胜利之神的青睐,由农民领袖导航的战船,无法冲出封建的旋涡,到达解放的彼岸. 八十年代以来,很多青年人怀着兴国的责任感,穷诘这样一个问题,即雄踞世界东方的中华民族,曾以悠久灿烂的文化,对人类文明进程施予了极大影响,为什么在近代会落伍,使近百年的历史充满屈辱.当一个民族以文物礼仪隆盛的“天朝上国”自居,深闭固拒,夜郎自大,就会使往昔的荣耀变成一个沉重的包袱,滞缓本民族继续迈进的步伐。流动的历史,不等待任何一个民族,你耽于“十全武功”、“万国向化” 的旧日迷梦,人家却经历了文艺复兴产业革命和政治变革,当这个人类发展最新阶段赢得历史的恩宠时,一切蹒跚其后的民族,便面临被征服的命运. 但历史有时强加给一个民族的命题是不容选择的,要摆脱敌人的奴役,首先要国强.但是,国人认识这一点时,却走过了曲折的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正如马克思预言的那样:中华民族总在惨遭劫难之后,才省悟奋起。好在有成千上万的爱国者,为寻求救国真理前仆后继,执着地求索,他们或许过于轻率但却不乏清醒,他们或许还带着未开化的愚昧但却不缺少睿智,他们或许过于轻信但绝不怕牺牲,他们在困惑中奋斗,在徘徊中探索,在曲折中前进,从而为中国走向近代化种下了契机。 当我们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上,回顾近百年来中国人的奋斗历史的时候,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中国历史上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时期可以与这一时期相比较——困惑与希望的交织,污秽与崇高的辉映,黑暗与光明的搏击,构成了中国近代史上波澜壮阔、跌宕起伏而又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我们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必须从现在起,以过人的努力,超常的毅力,去发奋汲取文化知识;以求实的态度,务实的作风,去勇于参与社会实践;以开拓的思路,创新的理念,去探求人生的新境界,长大后为祖国、为社会、为人民做出贡献。想写论文不一定要照抄,你可以结合我给的资料吧它转换为自己的话就是自己写的论文了,其实论文与作文没什么区别,最大的不同在于论文只要你说的正确就可。稍微加点自己的看法,套点史实。所以自己去加油吧!你一定可以自己写出满意的文!

83 评论

baby梓瑜

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论文。中国近代发展的很好,而且越来越好。

334 评论

MindTheGapPlz

2002级学生毕业论文工作从2006年1月开始布置,至2006年6月末结束。本次毕业论文工作按照学校和学院有关毕业论文工作的规定程序和质量要求认真组织实施,结合历史专业特点,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在全体教师和同学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现就本次毕业论文工作情况进行简要的总结。总结将主要从本次工作的具体实际出发,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思考,并提出如何改进的思路和措施,使毕业论文工作不断得到进步和发展。 一、毕业论文工作的基本状况和评价: 基本状况:本次毕业论文工作按照学校和学院的基本规范要求进行,由于准备工作较为充分,没有出现大的失误。2006年初,历史系召开2002级毕业论文工作动员会,就毕业论文的相关事项进行了认真的动员工作。2006年新学期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选题,各教研室为学生提供了新修订的毕业论文参考题目,学生初步选定了论文题目。4月中下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史4个小组分别召开了开题报告会,大多数学生的论文题目通过,部分学生的论文题目进行了调整,学生开始进入毕业论文大纲写作阶段。5月初,学生基本完成了写作大纲,经过指导教师同意,进入正式写作阶段。5月末多数学生完成初稿,6月初完成2稿,6月中旬最后定稿。6月17日开始,分4个小组(中近史、中现史、中古史、世界近现代史)进行了第一轮答辩按规定进行。经过学生申请和指导教师推荐,17名学生进入第二轮答辩。6月23日,第二次答辩进行,最后确定学生毕业论文成绩,并对毕业论文的后续工作进行了安排。 基本评价 从毕业论文的工作过程的主要环节进行简要的分析总结,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以借鉴于今后工作的不断创新与进步。 本次论文工作的准备情况:本次毕业论文工作,准备的较为充分,按程序和规定对教师和学生的各方面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建议;要求师生对毕业论文工作要思想上给予应有的重视,正确认识论文工作的意义;特别强调了学生在选题上突出学术性和现实意义,注重选题的科研训练以符合专业发展目标的要求,能够较好地体现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和考核;组织教师对原有的毕业论文参考题目进行了时适的调整,更多地突出了对论文的学术性和选题前沿性的要求,并注意与教师的科研特长相结合,加强教师指导工作的针对性,提高指导的力度;学生选题要注重难易程度,注重其学术性与可行性相结合,要求深入了解学术信息动态,广泛收集资料;着重提出学生要选择自己有兴趣的课题,鼓励学生创新意识的发挥,在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务实作风基础上,给学生充分展示个性的空间。历史系历来重视学生的实践性教学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实际创作能力,许多学生不同程度地参与过科研活动和受过学术活动的影响,这些对历史系学生的论文工作起到了良好的积极的影响。 本次毕业论文工作前期工作中,依然存在一些习惯性的问题。从学生选题和开题前后来看,部分学生的选题还是有些盲目,不断地进行修改,一方面说明学生经过长时间的专业学习,但研究方向并不明确,我们的平时教学工作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学生对毕业论文工作没有给以应有的重视,直接影响到了论文的质量。在今后工作中应帮助学生尽早确定专业研究方向,从研究方向带动对历史专业学习的兴趣,提高专业修养和素质;学生论文中选择地方史的很少,使学生论文在整体上的独立和创新研究方面受到了很大的局限。 论文指导过程:主要是考察教师在指导论文过程中的作为,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和工作量。在论文工作过程中,我们对教师的指导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在严格遵守指导规范和纪律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提高教师的指导质量,要求教师以严谨认真的态度来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在教师指导观念上,重点强调指导过程要充分体现师生间的学术合作意识,鼓励学生提出自已的见解,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提倡有个人风格的学术论文。为保证实习质量,在具体指导过程中,努力克服困难,严格按照学校要求进行工作,教师的指导学生数量限制在学校允许范围内,教研室在努力做好进行监督和检查工作。从实际效果来说,整体工作是顺利而有成效的。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教师的指导水平和工作态度有差别,个别教师知识结构较为单一,对跨方向的论文的指导有一定的难度,对学生论文内容中并不是自己研究方向的问题,指导不到位,因此教师需要自我提高和训练,由于教师较少,加上学生可以自由选题,对指导教师出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后在此方面应当给以重视。此外,教师自己填写指导记录,有些过于形式化了,有许多指导工作是随时进行的,而不是指定时间地点的,再者,也难以保证其真实性的。我们认为:应由学生来做更好一些,由学生在教师指导的时候做记录,也是作为修改论文依据,通过学生的记录中来考核教师的指导工作。 毕业论文答辩:此项环节是对学生的一次全面综合的考核,既可考核学生的内在知识的深广度,更是对学生外在的学术气质与综合表述能力的现场检验。从本次论文答辩过程可以看到,多数学生对论文答辩给以了足够的重视,并且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对教师所提问题能够流利的回答,也表现了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与平时的课堂教学训练有重要的关系,有些学生表现了很出色的素质。表现突出的学生的共同特点是,其一,基础知识较为扎实,对论文中所涉及的诸多问题,基本上都能进行较为合理的回答,表现出了知识的熟悉程度和较为自如的应用能力。其二,具较为宽广的知识面,能够从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认识历史,形成一定的对历史的宏观认识,对论文所内含的历史问题基本上能够给以较为完整的回答,而不是仅仅止于专业方向所涉及的内容。其三,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意识,并能够运用其来评价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较好的理论联系现实和史论结合的研究方法;其四,是语言表达能力突出,逻辑性强,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综合素质比较突出的学生论文有赵学梅的《论美国城市化郊区的发展》、孔淑霞的《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徐盛的《论徽商历史及其文化的现代价值》、刘蕾的《论中共与冯玉祥的关系》、姜慧博的《论妇妇在抗战中的贡献》、何淼的《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对东北的争夺》等。在答辩中,这些学生都能就自己论文内容和观点进行学入的分析和阐述,质量较差的论文在答辩中则一般表现为选题犹豫不定,由于在写作过程中就存在许多问题,方向不确定,选题困难,写作中基础知识薄弱,明显的不能很好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因此在答辩中也自然表现的缺欠较多。答辩中,从整个组织工作是认真严谨而且有实效的。教师都能做到认真努力,严格要求,努力保质保量的完成自己的工作。成绩总体上的公正的,而且,也是得到学生认可的。

241 评论

侯丹丹0518

1.《中国古代史》(上册)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晁福林 2.《中国古代史》(下册)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施建中《中国近代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郑师渠主编 《中国现代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王桧林主编 《中国当代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郭大钧主编 《世界上古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周启迪主编 《世界中古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孔祥民主编 《世界史古代史》(下卷) 高等教育出版社 吴于廑,齐世荣编《世界近代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刘宗绪主编 《世界史近代史》(上卷)(下卷) 高等教育出版社 吴于廑,齐世荣编 《世界现代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建华主编 《世界当代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段炳麟主编 《世界史现代史》(上卷) (下卷) 高等教育出版社 吴于廑,齐世荣编

261 评论

可爱小伶伶

真天真。这和打劫有什么区别呢?

190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国现代史课程论文题目

    妇好-妹喜;妲己-娥黄|褒姒-太姒.西施-姜嫄|王昭君-吕雉、栗姬|貂婵,蔡文姬-吴国太,洛甄,甘夫人、糜夫人|飞燕、合德——长孙皇后——孙二娘—郑氏苏夫人

    年糕年糕熊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中国近现代史1500论文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一是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是中国的发展方向

    我们的2016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中国近现代史毕业论文题目

    文艺复兴对维新变法的影响

    蓝Luckyclover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中国现代文学史专业论文

    是。中国现代文学是“五四”前后产生的,用现代的文学语言和形式表达现代中国思想情感心理的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史是一门富有学术活力的学科。

    冰枫星雨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

    联系到中国近代史,大陆学者一般认为,英国发动的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是一个起点,此后,英、法、美、俄、德、日、意等世界强权先后参与或者发动对中国的侵略,中国在列强的

    颖的时光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