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10

  • 浏览数

    101

终于改了名字
首页 > 学术期刊 > 学位论文获诺贝尔奖的人多吗

10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我是新悦

已采纳

中国目前有2人获得过诺贝尔奖,分别是莫言和屠呦呦。莫言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屠呦呦是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莫言2011年凭借小说《蛙》获得茅盾文学奖。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2013年担任网络文学大学名誉校长。

2017年,获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同年12月,凭借作品《天下太平》获“2017汪曾祺华语小说奖”短篇小说奖。2019年,创作的《等待摩西》获得第15届十月文学奖短篇小说奖;同年8月,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获得迭戈·波塔莱斯大学授予的荣誉博士学位。

屠呦呦2015年10月,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屠呦呦为青蒿素治疗人类疟疾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得到国家和世界卫生组织的大力推广,挽救了全球范围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为人类治疗和控制这一重大寄生虫类传染病做出了革命性的贡献,也成为用科学方法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并走向世界最辉煌的范例。

291 评论

qingkong88888

诺贝尔科学奖本来就是科学中最高精尖的奖项,得奖的人少之又少,难度很大。此外,中国的教育环境,在培养顶级科学家这块,确实还需要不断努力。

一,现在的教育很现实,素质教育任重道远,这也是国情决定的。

我们的学生接受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呢?“努力读书,将来考个好大学,出来找份好工作”。这应该就是从小到大读书最长听到的话。很现实,但我们却没资格批评这样的想法,因为,不偷不抢,靠自己努力读书,不犯法啊,就连古代读书人考科举,不也是大部分为当官吗。更何况,我们现在的教育要花掉一个家庭多少的积蓄,如果说读书只为兴趣,谁信啊。

素质教育是口号喊得响亮,但真正决定学子们命运的高考,不还是应试教育雄霸天下吗。作为学生,每天拼命地背啊、记啊、刷题啊、培训啊,学这个学那个,会加分的,学。对提高成绩有效的,学……做中国的学生真累。但是,做为中国学生,不逼自己学习,将来会更累!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慢慢地,我们就成了考试的机器,我们知道自己被禁锢在一个四四方方的规矩内,但我们并不想跳的出这个框。因为,习惯了。所以,经常有人说,国内的学生缺少创新能力。

二、搞科研是个辛苦的活,必须无后顾之忧的进行,而我们国家的学子大部分达不到不为生活的琐事分心。

如果想要在某一个领域深耕数十年,必须要摒弃一切杂念,不能够为了一些生活上的琐碎事情而分心。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事情都要与他们无关,国家要做好一个好的后勤保障。大部分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年龄偏大,他们的一生都在对某个领域进行深入研究。但我们的研究生、博士生可能面临的是如何把自己最大价值化,来应付将来的房子,车子,孩子等各种家庭开支,上有老下有小,没有充足的物质保障,如何能安心搞科研。

据统计,清华大学70%至80%的高考状元去了经管学院,这说明现在的热门是金融、是跟钱有关的所有事和物,而不是搞学术。

现在的社会经济真的是个很重要的东西,不是有句话吗,“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人是社会的动物,有多少人能甘心不问世事的搞科研呢。此外,搞学术研究太耗时间了,况且出不出成果还不一定,还不如出来赚大钱改善生活,促进经济发展。

三、科研设备,科研条件急需提高

还有一个很无奈的事实,国内的研平台和科研基础设施的确是没有西方发达国家先进,所以,很多真正想搞学术研究、基础研究的都往国外跑了。

不过,现在国家已经很重视这方面的发展了,很多有识之士也愿意回国发展研究条件。相信在未来不久,国内也是一块吸引世界各地人才的热土!

总结:综上所述,就是我国研究生、博士生那么多,却出不了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的原因。

101 评论

北京钢材大全

中国科技大学7月27日在合肥举行隆重仪式,授予荷兰Utrecht大学终身教授、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特霍夫特(G.’t Hooft)名誉博士学位。特霍夫特的研究为基本粒子的基础理论——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奠定了基础,因此和导师一起荣获199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近年来,中国科技大学的同行专家在特霍夫特开创的领域里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研究,并与特霍夫特保持着较为密切的学术交流。

312 评论

静心观海一

中国目前有2人获得过诺贝尔奖,分别是莫言和屠呦呦。莫言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屠呦呦是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高密,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也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莫言因一系列乡土作品充满“怀乡”“怨乡”的复杂情感,被称为“寻根文学”作家。据不完全统计,莫言的作品至少已经被翻译成40种语言。

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337 评论

jessiemaomao

合理的说来,应该有十几个吧,包含了曾经是中国国籍的,后来曾经加入中国国籍的,还有就是一直是中国国籍的。一些人脑坑,就说了三个,无知的很,怕是没读过书,看过历史?

124 评论

wuli小拧

威廉·康拉德·伦琴1901年,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德国物理学家伦琴(Willhelm Konrad Ro tgen, 1845---1923), 以表彰他在1895年发现的X射线。 1895年,物理学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它的几个主要部门--牛顿力学、热 力学和分子运动论、电磁学和光学,都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理论,在应用上也取得 了巨大成果。这时物理学家普遍认为,物理学已经发展到顶了,以后的任务无非 是在细节上作些补充和修正而已,没有太多的事情好做了。 正是由于X射线的发现唤醒了沉睡的物理学界。它像一声春雷,引发了一系列重 大的发现,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更深入、更广阔的天地,从而揭开了现代物理学 的序幕。威廉·康拉德·伦琴,德国实验物理学家,1845年3月27日生于莱因兰州的伦内普镇。3岁时全家迁居荷兰并入荷兰籍。1865年进入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1868年毕业。1869年获苏黎世大学博士学位,并担任了声学家A.孔脱()的助手;1870年随孔脱返回德国,并先后到维尔茨堡大学及斯特拉斯堡大学工作。1894年任维尔茨堡大学校长。1900年任慕尼黑大学物理学教授和物理研究所主任,1923年2月10日因患癌症在慕尼黑逝世。伦琴一生在物理学许多领域中进行过实验研究工作,如对电介质在充电的电容器中运动时的磁效应、气体的比热容、晶体的导热性、热电和压电现象、光的偏振面在气体中的旋转、光与电的关系、物质的弹性、毛细现象等。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贡献是X射线的发现。1895年11月8日,伦琴在进行阴极射线的实验时将管子密封起来,以避免干扰,第一次观察到放在射线管附近涂有氰亚铂酸钡的屏上发出的微光。他以严谨慎重的态度,连续六星期在实验室里废寝忘食地进行研究,最后他确信这是一种尚未为人们所知的新射线。1895年12月28日伦琴报告了这一重大发现。1901年诺贝尔奖第一次颁发,伦琴由于这一发现而获得了这一年的物理学奖。1895年9月8日,伦琴正在做阴极射线实验。阴极射线是由一束电子流组成的。当位于几乎完全真空的封闭玻璃管两端的电极之间有高电压时,就有电子流产生。阴极射线并没有特别强的穿透力,连几厘米厚的空气都难以穿过。伦琴用厚黑纸完全覆盖住阴极射线,这样即使有电流通过,也不会看到来自玻璃管的光。可是当伦琴接通阴极射线管的电路时,他惊奇地发现在附近一条长凳上的一个荧光屏(镀有一种荧光物质氰亚铂酸钡)上开始发光,恰好象受一盏灯的感应激发出来似的。他断开阴极射线管的电流,荧光屏即停止发光。由于阴极射线管完全被覆盖,伦琴很快就认识到当电流接通时,一定有某种不可见的辐射线自阴极发出。由于这种辐射线的神密性质,他称之为“X射线” 这一偶然发现使伦琴感到兴奋,他把其它的研究工作搁置下来,专心致志地研究X射线的性质。经过几周的紧张工作,他发现了下例事实。(1)X射线除了能引起氰亚铂酸钡发荧光外,还能引起许多其它化学制品发荧光。(2)X射线能穿透许多普通光所不能穿透的物质;特别是能直接穿过肌肉但却不能透过骨胳,伦琴把手放在阴极射线管和荧光屏之间,就能在荧光屏上看到他的手骨。(3)X射线沿直线运行,与带电粒子不同,X射线不会因磁场的作用而发生偏移。1895年12月伦琴写出了他的第一篇X射线的论文,发表后立即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和振奋。 作为一名有杰出成就的德国科学家,伦琴品德高尚,对荣誉和金钱极为淡漠,1901年12月去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领取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时,他不仅拒绝在授奖典礼上发表演讲,而且谢绝了各种盛情邀请,迅速回到德国,将5万瑞典克郎的奖金全部献给沃兹堡大学作为科研费用。许多商人想用高价购买X射线的专利权,牟取暴利,巴伐利亚的王子甚至以贵族爵位来笼络伦琴,然而都被一概予以拒绝。伦琴将X射线的专利权毫无保留地公诸于世,让它为全人类服务。 当然X射线的最著名的应用还是在医疗(包括口腔)诊断中,另一种应用是放射性治疗。在这种治疗当中X射线被用来消灭恶性肿瘤或抑制其生长。X射线在工业上也有很多应用,例如,可以用来测量某些物质的厚度或勘测潜在的缺陷。X射线还应用于许多科研领域,从生物到天文,特别是为科学家提供了大量有关原子和分子结构的信息。 发现X射线的全部功劳都应归于伦琴。他独自研究,他的发现是前所未料的,他对其进行了极佳的追踪研究,而且他的发现对贝克雷尔及其他研究人员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60 评论

威武的灰姑娘

全世界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截止共有876人,而这800多人是经历了110多年累加起来的,所以每年平均8个人的样子。

世界各国诺贝尔奖人数排名前十:

1、美国  2、英国  3、德国  4、法国  5、瑞典  6、日本  7、加拿大  8、俄国  9、瑞士  10、奥地利。

下图是前十国家的诺贝尔总获奖名单

历史上中国共有1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除去不被承认的达赖外,有六名华裔获奖:

丁肇中·物理学奖、李远哲·化学奖、朱棣文·物理学奖、崔琦·物理学奖、赛珍珠·文学奖、钱永健·化学奖。中国公民获奖李政道·物理学奖、杨振宁·物理学奖、高行健·文学奖、高锟·物理学奖、莫言·文学奖、屠呦呦·生理学和医学奖。

128 评论

飞龙在天wxd

世界上每年获得诺贝尔奖者在6至10人之间。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

诺贝尔奖分设6个奖项:诺贝尔化学奖;诺贝尔物理学奖;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和平奖;诺贝尔经济学奖.每年颁奖一次,每个奖项一般由一人获得,也有由两人或以上分享的,还有由机构获得的.

诺贝尔奖以“诺贝尔奖基金会”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六个领域对人类做出最重大贡献的人。  截止至2018年,诺贝尔奖共授予了904位个人和24个团体,这其中4位个人以及1个团体(联合国难民署)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1个团体(红十字会)曾三次获得诺贝尔奖,故总计908次授予个人、27次授予团体。

截止到2018年,世界上诺贝尔奖人数(校友、教职工及正式研究人员)最多的十所高校分别是 :1. 美国哈佛大学(158位),

2. 英国剑桥大学(118位),

3.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07位) ,

4. 美国芝加哥大学(98位),

5.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96位),

6.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93位),

7. 美国斯坦福大学(83位),

8.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73位),

9. 英国牛津大学(69位),

10.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65位)。

82 评论

VivianYan~

现在,我们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的发展,研究生、博士生每年都有成千上百的人,那么在这么多的人里,为何就没有一个能拿到诺贝尔科学奖的呢?

首先啊和中国的国情有关,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较弱现在是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生、博士生纷纷毕业后到企业工作,以经济为主要目的。其实术业有专攻,管理企业应该让那些专门的学经济的人来管理会比较好,而博士生这些有较高学问的人来进行科学研究较好,而且应该是让科学技术来哺育企业,而不是企业来哺育科学。

其二,就是中国上下都在搞创业,科学思想的观念在人们的心中并没有多少,许多人都是在想着怎么做生意,以创办企业为荣。

其三,就是我国的科研平台较少,许多想搞科研的都会选择去国外,国外的技术较为成熟国内的技术较缺乏。

最后,现在的学生基本都是以就业为目的,现在的热门专业是金融,主要是现在的社会生活没有经济来源就啥都干不成。而且学成后基本就是二三十岁了,还得去成家赡养父母所以这些都得靠经济来完成,而就业后可以保障自己的生活,所以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就业。而且他们考研、考博目的也就是为了就业方便一些。

现在随着我国的发展,我们已经认识到这一个问题,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国家会做出相应的调整,会使得那些想搞科研的人不用再跑去国外了,而在国外的人也可以回到自己的祖国继续搞自己所热爱的事业,总之,无论怎么样我们都希望我们的国家能够日益强盛。

291 评论

Too兔rich

截止2017年2月,获得过诺贝尔奖的中国籍的人只有两位:莫言和屠呦呦。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高密,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屠呦呦:女,药学家。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345 评论

相关问答

  • 诺贝尔经济学奖论文

    近20年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主要贡献是: 1998年:印度人阿马蒂亚-森,表彰他对福利经济学几个重大问题做出了贡献,包括社会选择理论、对福利和贫穷标准的定义

    遍地孔方兄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诺贝尔化学奖论文格式

    1990年 科里(E.J.Corey) (1928-) 科里,美国化学学家,创建了独特的有机合成理论—逆合成分析理论,使有机合成方案系统化并符合逻辑。他

    狮城*青云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毕业论文的诺贝尔奖

    在百度中搜索一下啦

    马铃薯菇凉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光合作用的研究诺贝尔奖论文

    门捷列夫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俄语:Дмитрий Иванович Менделеев,1834年2月7日—1907年2月2日),俄罗斯科学家,发现

    小楼新雨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诺贝尔物理学奖论文发表期刊

    一般都是长篇小说,独立成册。

    坤坤890206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