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58

京荣盛门业
首页 > 学术期刊 > 土壤污染类cscd期刊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蔡蔡7878

已采纳

据2015年10月研究所官网显示,该所高稳定、低功耗的多频段微波辐射计,成功应用于“神舟四号”飞船,对地球大气、海洋、陆地参数进行了有效探测;以科学确定最佳垄(行)向垄(行)距为核心的农作物高光效种植模式在东北地区示范推广,使得作物单产增加8%~20%;以改土为基础的苏打盐碱地快速高效治理利用技术在松嫩平原西部示范应用,使得pH达以上的重度盐碱地在开垦当年水稻产量即达400公斤/亩以上、第3年可达533公斤/亩;高产、优质的“东稻”系列水稻新品种和“东生”系列大豆新品种,均得到较大规模的推广,其中“东稻4号”被吉林省确定为2013年该省主导水稻品种之一。据2015年10月研究所官网显示,“机载三频段微波辐射计及其应用”、“第二松花江水系污染与水资源保护的研究”、“重点粮区主要农作物遥感估产”、“松嫩-三江平原中低产田治理和区域农业综合发展技术研究与示范”、“重度苏打盐碱地顶级植被快速恢复核心关键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等一批成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 科研获奖(部分)获奖年度获奖名称主要完成人获奖类别获奖等级完成单位2014作物高光效新型种植模式及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团队 刘景双、齐晓宁、王洋、何兴元、宋风斌、刘兆永、崔振礼、邱信臣 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奖(科技贡献奖) 一等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4沼泽湿地碳循环及其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机理 宋长春,张金波,王毅勇,汤洁,孙丽,王丽丽,宋艳宇 吉林省自然科学奖 一等 中国科学,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大学 2014超高产耐盐碱水稻新品种东稻4的育成与推广 杨福,梁正伟,王志春,李彦利,李景鹏,李景宏,金哲宇,马红媛,黄立华,王明明,杨帆,杨昊谕,刘淼,安丰华,张艳清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一等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4东生号大豆品种选育及节本增效关键技术推广 李艳华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 二等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3中国沼泽湿地形成、发育与关键生态过程研究 吕宪国,刘兴土,赵魁义,王升忠,王国平,马学慧,姜明,卜兆君 吉林省自然科学奖 一等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东北师范大学 2013松嫩平原瘠薄农田水土调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刘慧涛、王其存(2)、潘洪玉、张玉先、高玉山、王永军、张玉斌、孙云云、王孟雪、窦金刚、沙洪林、陈宝玉、王洪君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二等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2)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3黑龙江省野猪遗传基础、应用技术的研究及产业化开发 刘娣、张冬杰、何鑫淼、杨秀芹、王文涛、富相奎、(7)刘春龙、李忠秋、冯艳忠、马红、孙金艳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 一等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东北农业大学、(3)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3东北寒带湿地评价与恢复技术 马玲、崔丽娟、(3)姜明、马伟、曹传旺、王素珍、杨军、王竞红、张曼胤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 二等 东北林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3)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3辽东楤木优良无性系繁育及产业化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 赵恒田、刘静祥、王承义、刘洪家、李富恒、班文杰、权明顺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 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农业技术中心、黑龙江省林宝山农林特色资源研究院 2013中国东北地区土地资源动态与生态环境变化 王宗明,宋开山,刘殿伟,张柏,,春颖,杨桄,杜嘉,李晓燕 吉林省自然科学奖 二等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吉林大学 2012新型肉羊瘤胃调控剂的研制及机制研究 刘春龙、冯兴军、李忠秋、任延铭、田丽红、王嘉厚、韩鹏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农业技术中心、黑龙江省农科院畜牧所 2012东北粮食主产区新农村建设技术集成与示范 韩贵清、雷国平、李玉影、孙振钧、刘双全、宋 戈、金正勋、刘玉涛、刘春龙(9)、姬景红、佟玉欣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 一等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东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④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12山地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优化模式及配套技术 王承义、董希斌、赵恒田(3)、李晶、蒙宽宏、崔崧、张玲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东北林业大学、③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2黑龙江半干旱区粮食作物综合节水技术研究与示范 张忠学、司振江、魏永霞、李芳花、龚振平、张兴义(6)、滕云、王忠波、王柏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 二等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③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2土壤肥力预警和施肥指导系统3S应用技术 赵军、宋春雨、张文成、李欣、刘桂菊、权明顺、付微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双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012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的创建及其观测研究和试验示范 孙鸿烈,陈宜瑜,沈善敏,赵士洞,赵剑平,韩兴国,张佳宝,于贵瑞,刘国彬,秦伯强,赵新全,马克平,欧阳竹,杨林章,李彦,我所:宋长春(30),韩晓增(45) 国家科技进步奖 一等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第八) 2012我国典型地区汞污染特征、环境过程及治理途径研究 王起超,王宁,郑娜,方凤满,刘,海,张仲胜,张新艳,郑冬梅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东北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2012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东稻03-05中国东稻3号的选育与推广 杨福,梁正伟,李彦利,王志春,李景鹏,黄立华,马红媛,王明明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1蕨类山野菜孢子无菌培养与快繁技术研 赵恒田、李富恒、邓中枢、刘鲁江、黄福山、王石、张婷 哈尔滨市科技进步奖 三等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农业技术中心 2011土壤肥力预警与施肥指导系统3S应用技 赵军、宋春雨、张文成、贲洪东、李欣、魏士梅、权明顺、谢叶伟、张晓波 哈尔滨市科技进步奖 二等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农业技术中心 《地理科学》:创刊于1981年,月刊。地理学三大期刊之一,荣获中国地理优秀期刊奖,2012年度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科技)。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学),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CSCD,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STPCD,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并被中国期刊网(CNKI)、中国地理科学文摘等中国国内主要数据库收录;并被俄罗斯文摘杂志(AJ )、 日本的科学技术社数据 库( JST) 、美国的剑桥科学文摘(CSA ) 荷兰的斯高帕斯数据库 (Scopus ) 以及美国的气象学与地球天体物理学文摘 ( MGA) 收录。《中国地理科学》(英文版):创刊于1991年,双月刊,是中国创办最早的综合性英文地理学术期刊,于2008年被SCI-E收录。该刊主要介绍中国国内外地理学及分支学科具有先进水平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地理学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等。《土壤与作物》:《土壤与作物》(Soil and Crop)创刊于2012 年3月,季刊,黑龙江省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主办,是中国又一个有关土壤学、农业生态学及其相关基础学科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湿地科学》:《湿地科学》创刊于2003年,季刊,中英文混版。该刊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立足于中国国内,是展示湿地学科取得的重要成果和传播湿地科学知识的重要平台,是学术类精品期刊,是在中国出版的第一份湿地专业性学术期刊。至2011 年,《湿地科学》已经被中国中国国内所有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收录为核心源期刊。2004年,《湿地科学》被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和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至今;2007年,《湿地科学》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STPCD)(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核心库) (CSCD)”收录至今;2011年,《湿地科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收录。《湿地科学》还被全球规模最大的文摘和索引数据库Scopus数据库收录,Scopus 数据库对《湿地科学》做了科学评价。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数据库和美国当代地理出版社(CGP)数据库也收录了《湿地科学》。

360 评论

大财891088

你想找工作吧?建议你先上第一职场论坛做个职业规划,看看自己到底适合什么职业,然后再找工作,不是更好嘛?补充:如果你保研的话,先恭喜你!不过你最好还是先了解一下自己将来的目标到底是什么,否则的话,研究生也是浪费时间。建议你看看第一职场论坛(百度一下即可看到,career001那个地址就是)《80后小硕毕业后失业一年的惨痛经历和成功职业规划》,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对于你读研非常有借鉴意义。如果你想多了解的话,下面是具体介绍: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成立于1953年。其前身为1930年创立的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自成立以来,南京土壤研究所一直肩负着为中国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服务的重任,凝聚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面向全国的土壤资源,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先后荣获国家级科技奖励40余项,省部级科技奖励200余项,逐步发展成为在土壤科学领域研究实力雄厚、分支学科齐全并在国际上享有较高声誉的国家级研究中心和高级人才培养基地,为我国乃至世界土壤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研究所,该所确定的战略发展目标是:针对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中国家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和土壤学的发展需要,面向我国主要土壤类型,围绕土壤资源与管理、土壤肥力与调控、土壤环境与健康三大研究领域,为我国食物安全、土壤生产力的提高和环境质量的改善提供决策依据和关键实用技术;积极参与国际土壤科学前沿的竞争,丰富和发展现代土壤学理论,建成国际一流的土壤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有固定人员:25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93人。研究员:32人(含院士2人),副高级研究人员:68人,中初级人员:9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百人计划"及"引进国外杰出人才"入选者:4人。(以上数据截止至2005年9月30日) 博士后流动站及学位授予点: 现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以及农业资源利用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和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 拥有研究生180人,其中博士86人,硕士94人。在站博士后18人。(以上数据截止至2005年9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围绕土壤资源与管理、土壤肥力与调控、土壤环境与健康三大研究领域现设有9个研究室。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土壤资源与遥感应用研究室; 土壤-植物营养与肥料研究室; 土壤化学与环境保护研究室; 土壤物理与盐渍土研究室; 土壤生物与生化研究室; 土壤与环境生物修复研究中心; 土壤利用与环境变化研究中心; 农业生态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 其中农业生态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包括中科院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土壤分中心; 封丘农业生态国家实验站; 鹰潭红壤生态开放实验站; 常熟农业生态实验站; 三峡工程生态环境秭归实验站。 此外,该所还主办被SCI收录为源刊的《PEDOSPHERE》(土壤圈)以及《土壤学报》、《土壤》等3份中英文学术期刊;图书馆是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特约图书馆,藏有中外文书籍和期刊23万册;土壤标本馆保存和陈列了我国不同类型及部分其他国家的近6万号土壤标本;土壤与环境分析测试中心是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认定的国家计量认证合格单位,拥有20多台大型分析测试仪器。 中国土壤学会和江苏省土壤学会均挂靠在该所。面向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国家需求,以土壤资源与管理、土壤肥力与调控、土壤环境与健康、土壤生物与安全为核心研究领域,在中国科学院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基地、生态与环境科技创新基地的组织下,推动系列重大科研计划的实施,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竞争,为中国土壤资源合理利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撑。同时,瞄准国际土壤学发展前沿,强化现代土壤学理论的研究,继续发挥在中国土壤科学研究中的引领作用,产出一批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原始创新成果。加强支撑平台建设,充分发挥野外台站功能,提高基础数据的获取能力。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的改革,打造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全面推进国际化进程,建成世界一流的土壤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围绕土壤资源与管理、土壤肥力与调控、土壤环境与健康、土壤生物与安全4大重点领域,把研究工作整合为8个主要研究方向,并组建了相应的8个研究团队,形成新兴学科领头、传统学科发展、理论与技术结合的研究体系。 方向1 土壤资源演变规律与可持续利用 方向2 土壤养分与植物营养调控 方向3 土壤污染机制及其对土壤健康质量的影响 方向4 土地利用对环境变化的影响及其反馈 方向5 土壤生物功能与食物和环境安全 方向6 区域农业与生态环境建设 方向7 农业与环境技术研发 方向8 现代土壤学理论研究目前该所正主持承担着"土壤质量的演变规律与持续利用"、"长江、珠江三角洲地区环境质量演变机制与调控原理"2个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太湖河网区面源污染控制成套技术"、"南方季节性缺水灌区节水农业综合技术体系集成与示范"2个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863)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主要农田生态系统氮素行为与氮肥高效利用的基础研究"等一批国家和有关部门下达的重大科研任务。沈仁芳沈仁芳,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致公党江苏省委委员。1965年10月出生于浙江萧山。1986年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现浙江大学)土壤农化系,获农学学士学位;分别于1989年和1993年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获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94-95年英国RothamstedResearch博士后一年,1998-2000年在日本农业环境技术研究所获STA支持工作2年,2000-2002年在日本香川大学获JSPS支持工作2年。2002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任土壤研究所研究员。 长期在国内外从事土壤化学、植物营养、植物生理、环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植物耐逆境(养分胁迫和毒害元素胁迫)的生理机制、作物养分高效吸收利用机制、长江三角洲地区环境污染控制对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前后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论文19篇。主持的主要课题: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重要方向项目和国际合作伙伴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和创新群体项目课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课题和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等。林先贵林先贵,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南京土壤所-香港浸会大学土壤与环境联合开放研究实验室主任、南京中科院跨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5年4月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长期从事土壤和环境微生物学科领域的研究,在菌根真菌、土壤微生物生态学、污染农田土壤生物修复等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曾多次获得国际科学基金会(IFS)的资助,先后主持或参加过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科院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等多项研究项目;在生物技术应用方面所主持的开发项目主要有灵芝等药用真菌的系列保健产品、生物肥料、设施渔业水质净化工艺与设备等,大部分成果已转化为商品。目前正在主持的国家项目有国家自然基金、国家“863”重点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等。获得过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和三等奖(2006)各一项,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1999)。公开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2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 研究方向: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功能、环境微生物及其应用。熊毅熊毅,1910—1985年,土壤学家,贵州贵阳人,曾名其毅。 1932年毕业于北平大学农学院。曾任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主任。1947年赴美国留学,1951年获威斯康星大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 历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是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毕生从事土壤研究工作,首先发现水稻土的淡色层是铁锰还原淋溶的结果,提出了水稻土形成与灰化过程和区别;在中国开创了土壤粘土矿物和土壤胶体化学的研究;组织并领导了华北平原土壤调查研究,对华北平原旱涝盐碱危害提出了综合治理的原则和措施,在国内首次采用“井灌井排”法治理盐碱地取得了重大成就。晚年从事土壤生态系统方面的研究,对太湖地区水稻土资源及其合理利用提出了许多建设性建议。 主编了《土壤胶体》、《华北平原土壤》,合编了《中国土壤》等专著,先后发表科学论著、学术报告等二百余篇。赵其国赵其国,著名土壤地理学家。1930年2月25日出生,湖北武汉人。1953年华中农学院农学系毕业。曾任南京土壤所所长,中国土壤学会理事长,国际土壤学会盐渍土分委员会主席,国际土壤学会土壤环境委员会第一副主席。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科学院农业研究委员会主任,国际山地研究中心理事,南京土壤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及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 长期从事中国及世界土壤地理与土壤资源研究工作。在热带土壤发生上,首次明确提出中国红壤具有古风化过程及现代红壤化过程两种对立统一的特征。指出红壤元素迁移的顺序、红壤化过程目前仍在进行的论据,以及红壤相对与绝对年龄的范围。指出运用红壤渗透水组成、游离铁等作为红壤化过程指标的重要性,并首次对红壤的定量分类提出具体区分标准,对红壤的发生研究与定量分类指出了新的途径。总结了以橡胶为主的热带作物开发利用与红壤分布及土壤性质的相互关系,首次提出以热量条件、土壤性质为标准的热带作物利用等级的评价方案,为制定热作发展规划与布局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近年来,为促进土壤科学的发展,提出了“土壤圈”研究的新方向,建立了中国土壤学界第一个开放实验室-“土壤圈物质循环开放研究实验室。在长期从事中国南方红壤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系统总结,提出土壤分区整治、退化土壤改良,以及土壤生态与环境评价的多种规划与开发方案。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进行土壤调查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2003年由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其前身是成立于1987年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圈物质循环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现任实验室主任是沈仁芳研究员,副主任是周东美研究员和徐华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是周健民研究员。实验室现有工作人员48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研究员26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4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获得者4名,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引进人才6名。 实验室重点研究高强度人为活动下土壤资源的演变规律和退化防治措施;土壤养分供应与植物营养调控原理与方法;土壤污染及其修复理论和技术;土壤利用与环境变化的相互关系;土壤生物过程及其调控技术。主要目标是:建立以土壤质量为核心的现代土壤学,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建立土壤资源信息系统,实现土壤资源数字化管理;发展水肥高效利用与农业清洁生产及污染土壤修复理论和技术体系;提出农业与环境协调的发展模式,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提高土壤生产力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服务。 2000年以来实验室共承担国家和地方各项科研项目200多项,其中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1项;获得国家和省部委科技奖励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200多篇,其中SCI刊物论文400多篇。 实验室积极与国内外相关学术机构开展合作研究和交流。实验室设有开放基金,为国内外学者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工作平台和经费资助。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是于2007年2月以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环境生物修复研究中心为基础成立的。 该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与发展目标是综合地运用地学、化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信息科学等多学科的先进理论、方法和技术,主要针对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大土壤环境污染问题和国家迫切需要的土壤环境污染监测和修复技术,围绕土壤环境监测与安全、土壤环境过程与健康、土壤环境修复与管理等三大研究领域,以环境污染物质为主要研究对象,多尺度地重点研究土壤内部、界面与相邻环境介质的物质功能、过程预测、监测评价、污染修复和风险管理等内容,旨在建立现代土壤环境学和土壤修复学基础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为改善土壤环境质量,确保农产品安全,保障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以及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关键技术;建立国际一流的土壤环境科学和土壤修复技术研究中心和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在国际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科技研究中发挥引领与示范作用。土壤资源与遥感应用实验室运用土壤学、土壤地球化学、信息科学的手段研究土壤资源的形成、分类、演化及其环境效应。通过土壤及其生态环境的监测研究不同利用条件下土壤资源质量演化的机理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3S”技术等研究土壤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演变规律。研究和建立土壤-地体数据信息系统。从事土壤及其生态环境监测、预测、恢复、改良等方面的新方法新技术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可为国民经济有关决策和评价部门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也为从事农业、环境、生态科学工作者提供重要的先进技术。目前,研究室共有在职研究人员15人,博士后1名,博士研究生5名,硕士研究生11人。该所先后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合作研究关系,同如英国洛桑试验站、日本农业环境研究所等一批国际著名研究机构签订了长期全面合作协议。设有由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德国德意志研究联合会共同资助的"中德土壤与环境联合实验室"以及与香港浸会大学共建的"土壤与环境联合开放研究实验室",并是"全球土壤修复网络(GSRN)"亚洲分中心的挂牌单位。在知识创新工程二期实施期间,研究所先后主持承担了3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项目,2项“十五”国家重点科技专项(863计划)专题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0项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以及11项院重要方向性项目等。研究所共被SCI收录论文251篇,被EI收录论文63篇,被ISTP收录论文11篇,被CSCD收录论文857篇,出版学术专著13部。申请发明专利26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有14项发明专利获得授权,16项实用新型专利获得授权。我所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际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作为参加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此外,还获得了多项有关组织颁发的专项科技奖励。《土壤学报》是由中国土壤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承办的中文(含英文摘要、图、表和关键词)核心科技学术期刊(双月刊)。 《土壤学报》反映土壤学各分支学科有创新或有新意的、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主要刊登土壤科学及相关领域,如植物营养科学、肥料科学、环境科学、国土资源等领域中具有创造性的研究论文、研究简报、前沿问题评述与进展和问题讨论。该刊主要读者对象为土壤学及相关学科的科技人员、高等院校师生和管理干部。《土壤学报》的前身是《中国土壤学会会志》,于1948年12月创刊。1952年更名为《土壤学报》。1955~1956年定期出版,为半年刊,由科学出版社出版。1957年起由半年刊改为季刊,全国各地邮局发行。1966年下半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科研工作停顿,《土壤学报》也被迫停刊。1978年8月经中国科学院批准正式复刊。该刊为16开本,每期144页,国内外公开发行。2002年起由季刊改为双月刊。该刊历任主编:1948年主编是宋达泉教授;1950~1954年主编是马溶之教授;1955~1983年主编是熊毅教授;1984~1996年主编是鲁如坤教授。现任主编是季国亮教授。该刊编辑部现有编辑人员4人。

219 评论

君君如冰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成立于1953年。其前身为1930年创立的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自成立以来,南京土壤研究所一直肩负着为中国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服务的重任,凝聚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面向全国的土壤资源,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先后荣获国家级科技奖励40余项,省部级科技奖励200余项,逐步发展成为在土壤科学领域研究实力雄厚、分支学科齐全并在国际上享有较高声誉的国家级研究中心和高级人才培养基地,为我国乃至世界土壤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研究所,该所确定的战略发展目标是:针对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中国家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和土壤学的发展需要,面向我国主要土壤类型,围绕土壤资源与管理、土壤肥力与调控、土壤环境与健康三大研究领域,为我国食物安全、土壤生产力的提高和环境质量的改善提供决策依据和关键实用技术;积极参与国际土壤科学前沿的竞争,丰富和发展现代土壤学理论,建成国际一流的土壤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有固定人员:25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93人。研究员:32人(含院士2人),副高级研究人员:68人,中初级人员:9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百人计划"及"引进国外杰出人才"入选者:4人。(以上数据截止至2005年9月30日) 博士后流动站及学位授予点: 现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以及农业资源利用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和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 拥有研究生180人,其中博士86人,硕士94人。在站博士后18人。(以上数据截止至2005年9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围绕土壤资源与管理、土壤肥力与调控、土壤环境与健康三大研究领域现设有9个研究室。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土壤资源与遥感应用研究室; 土壤-植物营养与肥料研究室; 土壤化学与环境保护研究室; 土壤物理与盐渍土研究室; 土壤生物与生化研究室; 土壤与环境生物修复研究中心; 土壤利用与环境变化研究中心; 农业生态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 其中农业生态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包括中科院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土壤分中心; 封丘农业生态国家实验站; 鹰潭红壤生态开放实验站; 常熟农业生态实验站; 三峡工程生态环境秭归实验站。 此外,该所还主办被SCI收录为源刊的《PEDOSPHERE》(土壤圈)以及《土壤学报》、《土壤》等3份中英文学术期刊;图书馆是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特约图书馆,藏有中外文书籍和期刊23万册;土壤标本馆保存和陈列了我国不同类型及部分其他国家的近6万号土壤标本;土壤与环境分析测试中心是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认定的国家计量认证合格单位,拥有20多台大型分析测试仪器。 中国土壤学会和江苏省土壤学会均挂靠在该所。面向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国家需求,以土壤资源与管理、土壤肥力与调控、土壤环境与健康、土壤生物与安全为核心研究领域,在中国科学院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基地、生态与环境科技创新基地的组织下,推动系列重大科研计划的实施,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竞争,为中国土壤资源合理利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撑。同时,瞄准国际土壤学发展前沿,强化现代土壤学理论的研究,继续发挥在中国土壤科学研究中的引领作用,产出一批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原始创新成果。加强支撑平台建设,充分发挥野外台站功能,提高基础数据的获取能力。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的改革,打造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全面推进国际化进程,建成世界一流的土壤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围绕土壤资源与管理、土壤肥力与调控、土壤环境与健康、土壤生物与安全4大重点领域,把研究工作整合为8个主要研究方向,并组建了相应的8个研究团队,形成新兴学科领头、传统学科发展、理论与技术结合的研究体系。 方向1 土壤资源演变规律与可持续利用 方向2 土壤养分与植物营养调控 方向3 土壤污染机制及其对土壤健康质量的影响 方向4 土地利用对环境变化的影响及其反馈 方向5 土壤生物功能与食物和环境安全 方向6 区域农业与生态环境建设 方向7 农业与环境技术研发 方向8 现代土壤学理论研究目前该所正主持承担着"土壤质量的演变规律与持续利用"、"长江、珠江三角洲地区环境质量演变机制与调控原理"2个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太湖河网区面源污染控制成套技术"、"南方季节性缺水灌区节水农业综合技术体系集成与示范"2个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863)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主要农田生态系统氮素行为与氮肥高效利用的基础研究"等一批国家和有关部门下达的重大科研任务。沈仁芳 沈仁芳,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致公党江苏省委委员。1965年10月出生于浙江萧山。1986年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现浙江大学)土壤农化系,获农学学士学位;分别于1989年和1993年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获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94-95年英国RothamstedResearch博士后一年,1998-2000年在日本农业环境技术研究所获STA支持工作2年,2000-2002年在日本香川大学获JSPS支持工作2年。2002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任土壤研究所研究员。 长期在国内外从事土壤化学、植物营养、植物生理、环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植物耐逆境(养分胁迫和毒害元素胁迫)的生理机制、作物养分高效吸收利用机制、长江三角洲地区环境污染控制对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前后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论文19篇。主持的主要课题: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重要方向项目和国际合作伙伴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和创新群体项目课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课题和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等。林先贵 林先贵,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南京土壤所-香港浸会大学土壤与环境联合开放研究实验室主任、南京中科院跨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5年4月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长期从事土壤和环境微生物学科领域的研究,在菌根真菌、土壤微生物生态学、污染农田土壤生物修复等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曾多次获得国际科学基金会(IFS)的资助,先后主持或参加过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科院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等多项研究项目;在生物技术应用方面所主持的开发项目主要有灵芝等药用真菌的系列保健产品、生物肥料、设施渔业水质净化工艺与设备等,大部分成果已转化为商品。目前正在主持的国家项目有国家自然基金、国家“863”重点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等。获得过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和三等奖(2006)各一项,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1999)。公开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2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 研究方向: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功能、环境微生物及其应用。熊毅 熊毅,1910—1985年,土壤学家,贵州贵阳人,曾名其毅。 1932年毕业于北平大学农学院。曾任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主任。1947年赴美国留学,1951年获威斯康星大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 历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是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毕生从事土壤研究工作,首先发现水稻土的淡色层是铁锰还原淋溶的结果,提出了水稻土形成与灰化过程和区别;在中国开创了土壤粘土矿物和土壤胶体化学的研究;组织并领导了华北平原土壤调查研究,对华北平原旱涝盐碱危害提出了综合治理的原则和措施,在国内首次采用“井灌井排”法治理盐碱地取得了重大成就。晚年从事土壤生态系统方面的研究,对太湖地区水稻土资源及其合理利用提出了许多建设性建议。 主编了《土壤胶体》、《华北平原土壤》,合编了《中国土壤》等专著,先后发表科学论著、学术报告等二百余篇。赵其国 赵其国,著名土壤地理学家。1930年2月25日出生,湖北武汉人。1953年华中农学院农学系毕业。曾任南京土壤所所长,中国土壤学会理事长,国际土壤学会盐渍土分委员会主席,国际土壤学会土壤环境委员会第一副主席。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科学院农业研究委员会主任,国际山地研究中心理事,南京土壤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及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 长期从事中国及世界土壤地理与土壤资源研究工作。在热带土壤发生上,首次明确提出中国红壤具有古风化过程及现代红壤化过程两种对立统一的特征。指出红壤元素迁移的顺序、红壤化过程目前仍在进行的论据,以及红壤相对与绝对年龄的范围。指出运用红壤渗透水组成、游离铁等作为红壤化过程指标的重要性,并首次对红壤的定量分类提出具体区分标准,对红壤的发生研究与定量分类指出了新的途径。总结了以橡胶为主的热带作物开发利用与红壤分布及土壤性质的相互关系,首次提出以热量条件、土壤性质为标准的热带作物利用等级的评价方案,为制定热作发展规划与布局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近年来,为促进土壤科学的发展,提出了“土壤圈”研究的新方向,建立了中国土壤学界第一个开放实验室-“土壤圈物质循环开放研究实验室。在长期从事中国南方红壤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系统总结,提出土壤分区整治、退化土壤改良,以及土壤生态与环境评价的多种规划与开发方案。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人员进行土壤调查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2003年由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其前身是成立于1987年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圈物质循环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现任实验室主任是沈仁芳研究员,副主任是周东美研究员和徐华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是周健民研究员。实验室现有工作人员48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研究员26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4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获得者4名,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引进人才6名。 实验室重点研究高强度人为活动下土壤资源的演变规律和退化防治措施;土壤养分供应与植物营养调控原理与方法;土壤污染及其修复理论和技术;土壤利用与环境变化的相互关系;土壤生物过程及其调控技术。主要目标是:建立以土壤质量为核心的现代土壤学,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建立土壤资源信息系统,实现土壤资源数字化管理;发展水肥高效利用与农业清洁生产及污染土壤修复理论和技术体系;提出农业与环境协调的发展模式,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提高土壤生产力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服务。 2000年以来实验室共承担国家和地方各项科研项目200多项,其中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1项;获得国家和省部委科技奖励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200多篇,其中SCI刊物论文400多篇。 实验室积极与国内外相关学术机构开展合作研究和交流。实验室设有开放基金,为国内外学者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工作平台和经费资助。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 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是于2007年2月以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环境生物修复研究中心为基础成立的。 该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与发展目标是综合地运用地学、化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信息科学等多学科的先进理论、方法和技术,主要针对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大土壤环境污染问题和国家迫切需要的土壤环境污染监测和修复技术,围绕土壤环境监测与安全、土壤环境过程与健康、土壤环境修复与管理等三大研究领域,以环境污染物质为主要研究对象,多尺度地重点研究土壤内部、界面与相邻环境介质的物质功能、过程预测、监测评价、污染修复和风险管理等内容,旨在建立现代土壤环境学和土壤修复学基础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为改善土壤环境质量,确保农产品安全,保障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以及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关键技术;建立国际一流的土壤环境科学和土壤修复技术研究中心和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在国际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科技研究中发挥引领与示范作用。土壤资源与遥感应用实验室 运用土壤学、土壤地球化学、信息科学的手段研究土壤资源的形成、分类、演化及其环境效应。通过土壤及其生态环境的监测研究不同利用条件下土壤资源质量演化的机理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3S”技术等研究土壤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演变规律。研究和建立土壤-地体数据信息系统。从事土壤及其生态环境监测、预测、恢复、改良等方面的新方法新技术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可为国民经济有关决策和评价部门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也为从事农业、环境、生态科学工作者提供重要的先进技术。目前,研究室共有在职研究人员15人,博士后1名,博士研究生5名,硕士研究生11人。 该所先后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合作研究关系,同如英国洛桑试验站、日本农业环境研究所等一批国际著名研究机构签订了长期全面合作协议。设有由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德国德意志研究联合会共同资助的"中德土壤与环境联合实验室"以及与香港浸会大学共建的"土壤与环境联合开放研究实验室",并是"全球土壤修复网络(GSRN)"亚洲分中心的挂牌单位。在知识创新工程二期实施期间,研究所先后主持承担了3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项目,2项“十五”国家重点科技专项(863计划)专题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0项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以及11项院重要方向性项目等。研究所共被SCI收录论文251篇,被EI收录论文63篇,被ISTP收录论文11篇,被CSCD收录论文857篇,出版学术专著13部。申请发明专利26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有14项发明专利获得授权,16项实用新型专利获得授权。我所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际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作为参加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此外,还获得了多项有关组织颁发的专项科技奖励。 《土壤学报》是由中国土壤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承办的中文(含英文摘要、图、表和关键词)核心科技学术期刊(双月刊)。 《土壤学报》反映土壤学各分支学科有创新或有新意的、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主要刊登土壤科学及相关领域,如植物营养科学、肥料科学、环境科学、国土资源等领域中具有创造性的研究论文、研究简报、前沿问题评述与进展和问题讨论。该刊主要读者对象为土壤学及相关学科的科技人员、高等院校师生和管理干部。《土壤学报》的前身是《中国土壤学会会志》,于1948年12月创刊。1952年更名为《土壤学报》。1955~1956年定期出版,为半年刊,由科学出版社出版。1957年起由半年刊改为季刊,全国各地邮局发行。1966年下半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科研工作停顿,《土壤学报》也被迫停刊。1978年8月经中国科学院批准正式复刊。该刊为16开本,每期144页,国内外公开发行。2002年起由季刊改为双月刊。该刊历任主编:1948年主编是宋达泉教授;1950~1954年主编是马溶之教授;1955~1983年主编是熊毅教授;1984~1996年主编是鲁如坤教授。现任主编是季国亮教授。该刊编辑部现有编辑人员4人。

181 评论

相关问答

  • 地理土壤污染论文题目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议论文论据素材:

    美梦似路长!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土壤生物污染的论文

    汉斯有本(环境保护前沿)的OA期刊, 你可以看看了解下

    摇滚喵喵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土壤污染论文选题

    首先你得确定下你的论题吧,你可以通过查阅资料等等方式来找灵感,可以看下(土壤科学)等等这样的资料参考吧

    魔法袋的礼物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土壤污染成效论文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议论文论据素材:

    小兔子lucky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土壤污染及其治理论文

    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策略与技术论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以下是我为

    假小肥仔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