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10

长虹饮练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国古典文献学论文选题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精灵926

已采纳

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以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为依托。古典文献研究所成立于1983年,是教育部在全国条件较好的大学批准成立的第一批古籍研究机构之一。本专业以整理和研究中国古代典籍、弘扬传统文化为宗旨。 本专业远绍黄侃、胡小石、汪辟疆等大家所开创的南京大学中文系传统文史研究的朴实雄厚之学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首任所长程千帆先生、现任所长周勋初先生和唐代文史研究名家卞孝萱先生的带领下,经过一批中青年学者的努力,在古典文献的整理、考订和理论阐发诸方面,形成了谨严踏实的学风,将文献学与文艺学相结合,赋予传统的古典文献研究以现代学术的品质。本专业在继承谨严求实的学风同时,又不断开拓发展的空间,如将古典文献研究与现代技术相结合进行古籍整理与研究,如加强海外汉学文献与域外汉文学文献的搜集、整理和研究。 本专业现有教师10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人。1985年该专业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该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9人。目前该专业已培养硕士研究生21人,在读硕士研究生20人,培养博士生3人,在读博士生10人。本专业现任带头人为程章灿教授。 本专业与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密切协作,承担了一批大型古籍整理与研究项目,如程千帆先生主持的《中华大典·文学典》已出版,其中有卞先生负责的《隋唐五代文学分典》;程先生主编的《全清词》顺康卷二十册也在南大百年校庆前面世;周先生主编的《唐人轶事汇编》荣获全国古籍整理一等奖,以上几项重大成果,在学术界影响很大。 本专业原学科带头人周勋初先生治学出入文史,视野开阔,所撰七卷本《周勋初文集》在新时期的传统文史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博士生导师徐有富教授对文献学的基本理论进行了系统研究,与程千帆先生共同完成古委会的重点科研项目《校雠广义》,荣获第四届国家图书获,另撰有《郑樵评传》、《治学方法与论文写作》,主编《中国古典文学史料学》;博士生导师蒋广学教授于晚清学术史研究多有建树,有专著《梁启超和中国古代学术的终结》行世,《梁启超评传》即将完稿;博士生导师程章灿教授在魏晋南北朝、唐宋文学研究方面深有心得,有《魏晋南北朝赋史》《刘克庄年谱》《世家大族与六朝文学》等专著出版,于石刻文献亦研究多年,已有《石学论丛》出版,并在古典文献学专业逐步形成石刻文献资料中心和研究中心,目前正在进行《魏理与二十世纪英国汉学》研究;博士生导师曹虹教授在中国散文史和佛藏文献研究方面齐驱并进,撰有《阳湖文派研究》和一批重要论文刊行,新著有《慧远评传》,目前正在进行域外汉文学研究。此外,严杰教授在唐宋文学文献研究方面有《欧阳修年谱》《白居易集校正》等成果;武秀成教授在《旧唐书》研究方面有潜心多年的专著《旧唐书辨证》,另有《文献学的理论与方法》、《陈振孙评传》等书;姚松副教授在《册府元龟》整理和中国文化史研究方面多有心得;赵益副教授在道藏文献研究方面有《六朝道教与文学》,又及有《丘处机》、《王霸义利:北宋王安石变法批判》二书;徐雁平副教授撰有《胡适与整理国故考论:以中国文学史研究为中心》一书。 本专业已出版“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专刊”二十余种,出版《古典文献研究》集刊六辑,在学界均有很好的口碑。

274 评论

小肚巨肥

有心人天不负

考研是一场自我修行。这时,我们会面临许许多多的问题,包括择校、选择专业、如何准备初试等问题。作为同路人,这些迷茫、疑问、困惑,非常有幸我能够经历过这些,所以我想我的经验可以解答一些朋友的疑问,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学弟学妹们。

(一)心之所向与顺势而为

这里我想谈一下选择学校的问题,大家可以参考一下中文学科评估,北大、北师大为A+,还有六所学校评估结果为A,包括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慕强是人们难以抑制的性格因子,上面列举的学校的中文专业实力强劲,大家在择校时可以重点考虑学校综合排名与专业排名这两个方面。如果更看重学校,可以选择学校排名更加靠前的院校;如果更加看重专业,可以选择专业排名靠前的院校。除却这些理性客观的分析,肯定存在情感方面的撕扯,比如考虑学校与家的距离、自身的实力、能否适应当地的气候等等问题。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四川大学是我的心之所向,没有考虑学校排名,没有考虑专业排名,没有考虑家乡与学校的距离。什么也没有考虑,初高中就隐隐地对四川大学有莫名其妙的好感,所以我来追梦了,而我很幸运,梦圆了!如果同学们心中已有非常喜欢的院校,不妨勇敢一下!

关于选择专业的问题,我建议大家按自己的兴趣进行抉择。四川大学文学考研一直非常热门,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竞争激烈,相对而言文艺学的报录比没有非常恐怖。我们可以看一下近三年川大文艺学的报录比,2019年文艺学的报录比是1:22,在23人中只有1人被录取;2020年文艺学的报录比是1:16,在17人中只有1人被录取;2021年文艺学的报录比是1:24,在25人中只有1人被录取。川大文艺学比其他热门专业竞争要小一点,但难度还是蛮大的,如果不是真的热爱,文学与理论是两码事,三年研究生读下来应该是比较痛苦的。

选择专业与学校,是心之所向还是顺势而为,无论哪一种选择都是令人敬佩的,殊途同归,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更高的追求!

(二)全广而深邃

川大文学考研自改革以来,走上文学大综合的道路,这对我们考生有利也有弊,这意味着同学们准备初试需要兼顾多个科目,同时政治与英语也不可忽略。

1.政治

不必多说,肖四+腿姐冲刺课。

政治不必准备太早,非常容易忘记,差不多在9月份开始就可以,把腿姐的冲刺课看两三遍,把肖四论述题背两三遍,选择题不放心的话把肖八也可以拿来练一下题感。

2.英语

英语非常重要,每年都有因为英语不过线而与川大擦肩而过的同学。英语按照不同题型来准备。背单词还是蛮重要的,无论是单词书还是背单词的软件,尽量刷两到三遍。作文一定要重视,我是跟着网上老师的视频课学的,不过这个适合基础比较差的,如果英语水平还不错的话,不推荐这个课。阅读理解这一项是跟着网上的老师来做的,他的方法论一定要内化,多练。我这方面做的不是很好,上了考场,还是按照自己的习惯做题。七选五、完形填空、选词填空也是跟着网上老师,感觉都很务实,对我这种英语比较薄弱的同学来说很友好。不过我建议大家选择英语老师的话,可以在网上都听一下,看看自己比较适合那个老师的授课模式,这样在后面的学习中也会轻松一点。

文学评论写作

涉及古今中外的文学理论,包括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与写作。

l阎嘉老师主编的《文学理论基础》,重中之重,全书都是考点,有能力的话,全本能背多少遍就背多少遍!

l赵毅衡老师主编的《现代西方批评理论》,可以对理论知识进行拔高,阎嘉本都是一些基础的文学理论问题。

l张隆溪老师的《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也非常具有参考价值。

参考书目非常之多。

l古代文学:《中国文学》,刘黎明等老师主编的四卷本,其中的导论部分是精华中的精华

;有能力的话可以在看一下章培恒老师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史新著》

;大家手里应该都有一套袁行霈老师的《中国文学史》。

这三套尽量都要看一下。

现当代文学:钱理群老师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非常重要

;有时间的话李怡老师主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也要看一下。

l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曹顺庆老师主编的《比较文学教程》,考点多出于此书,很重要!

郑克鲁老师的《外国文学史》必读,

配合刘亚丁老师与邱晓林老师主编的《外国文学》。

l古典文献学:推荐张舜徽老师的《中国文献学》

和项楚先生等主编的《古典文献学》。

l古代汉语:推荐王力老师的《古代汉语》与俞理明、雷汉卿老师主编的《古代汉语》

l现代汉语:推荐杨文全老师的《现代汉语》

与张斌的《新编现代汉语》

初试的参考书目很多,但尽量要消化掉,同时真题一定要重视,真题体现出川大老师的出题思路,参考意义极大!关于是否要报班,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建议如果是基础不好、自制力较差且跨考的同学,可以考虑报个新祥旭考研一对一辅导课程,会根据大家自身的情况和需求来制定授课计划,全程跟进学习进度,学起来会比较省时省力,效率会很明显的提高。

4. 背书

关于公共课,实在没有太多需要说明的地方。作为公共课,其好处在于开放与普遍,很容易就能找到大量资料与学习方法。只要动动小手,资料哗啦啦就来了。

硬要说的话,就是持之以恒,迎难而上。英语背单词很苦,后期背肖四也很苦,但是不能因此就不背了。

而专业课因校而异,具有很强的特殊性,一个学校的风格可能在其他学校也能兼容,但也有可能不行。不过无论如何,都需要大量背诵,因此特地谈一谈背诵方面的经验。

背诵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背什么。这一点很重要。对背诵的材料需要一个整理的过程,也就是什么需要背什么不需要背。

四川大学是大综合,需要背诵的范围尤其广,更加需要取舍。一般的说法是先放后收,也就是先背重点再适当扩展。

不过我起步比较高,一开始背得广,所以恰恰相反变成先收后放。结果是别人在后期不断加东西,我却是减东西。

这其实不是我的本意,可以说是无心为之,但是对后期而言,心态上要轻松不少,也算是意料之外的收获吧。

另外四川大学很注重原典,所以尤其注意记例子。有些例子涉及到两个以上的点,这样的例子是经济实惠的,应该注意选择这样的例子,减轻背诵负担。

比如《四库全书总目》说词:

“至柳永而一变,如诗家之有白居易,至苏轼而又一变,如诗家之有韩愈,遂开南宋辛弃疾等一派。”一段话就提到了五个人,可以用五次,多划算。语言学的例子更简单,因为就是你生活中在使用的东西,何况还学了英语,实在不会还可以当场对比总结。只有古代汉语需要特地记一下,不过就算遗漏了一些也不要紧,毕竟还有初高中语文的底子在那里。至于文论,其实需要举例的地方并不多,而且往往可以从文学中取材,再用自己的话转化一下就行了。此外,背书应该微观与宏观相结合。宏观指学科框架,可以自己做个思维导图。不同学科坐标系不太一样,文学需要关注朝代(时间)与题材,语言学要关注词汇、语音、语法、修辞,文论就是艾布拉姆斯四要素。这个建议自己动手做,别人的现成的其实不如自己做的印象深刻。微观指一些细腻的知识点。很多问题里面涉及到的点非常多,记忆难度大,可以单独抽出来记。比如对于《红楼梦》研究的几个流派,需要列举派别、代表人物、代表作、主要观点等,密度很大,可以把关键词抄在便利贴上贴在书桌附近,随看随记。到了后期,我的书桌正对的墙上已经贴满了大半。

时间分配上,4-9月我将百分之七十的时间分配给了专业课,百分之三十给了英语。我看第一遍书用了四个月(4-7月)左右,全程浏览,不求完全记忆。但心中必须有大致的知识框架,大体的知识点分布烂熟于心,即看到真题之后能立刻反应出这一知识点在课本的什么位置,主要考查哪一方面的内容,与之相关的知识点大致还有哪些。第一遍浏览以后,不会或几乎不会考的知识点就可以过滤了九月份开始,由于开始准备政治,专业课时间将会大幅压缩。因此十月到十一月左右,两个月快速第二遍背诵八本书,进一步剔除比较冷僻的考点,做到基本掌握即可。而对于高频考点和超高频考点,必须做到滚瓜烂熟。我仍然用艾斯浩宾曲线原理背诵,背完一本书以后过一段时间复习一遍。同时这个时候要反复研究真题(真题从一开始就要研究,但这个时期要深入研究,做到答案熟练掌握的程度)。

最后一个多月,最后再把八本书过一遍。然后挑着那些高频超高频考点继续背,确保自己上考场以后不会因为过于紧张而忘记答案。这样大体上,整个专业课从头到尾的时间,大约能过四遍,其中浏览一遍,背诵三遍。书越背到最后是越薄的。

关于答题技巧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卷面分,答题字迹工整

卷面分有多重要相信大家对卷面分都早已过分清楚,但是在考场还是我行我素,常常忽略这一点。但其实,电脑识别阅卷,对字体的要求变得更加严格。

阅卷老师每天坐在电脑前要面对这几百份的试卷,批改速度也比较快,基本上就是看的都是关键词,如果学生的字迹潦草写一大片,很难抓取答案中的关键性语句,显然是很容易失分的。

2、写清关键词,不做无用功

很多同学在答题时,总喜欢一点点的推理,在得出结果之前,已经把整个答题框写满,全是过程,写到最后正确答案都没得写了,所以,在答题的时候不需要做太多铺垫,有一说一,将涉及到的知识点答出来就可以了。写太多没用的答案,不仅浪费自己的时间,而且还容易让阅卷老师找不到重点,相当于自己给自己挖个坑。

3、条理清晰,标清序号很重要

相信经过十几年的考试经历,大家在答题时都会表情序号,分点罗列。其实这也是答题中最好的办法,清晰的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同时也能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4、凸显专业领域的术语

在写答案时,涉及到知识点最好用书面语或者专业术语表达出来,对专业语言要有一定的驾驭能力,不能通篇答案都是大白话。

(三)文质彬彬

进入复试环节,线上复试与线下复试存在很大的差别,擦边过的同学很难逆风翻盘,除非有很大的亮点。

l首先文的方面,各个小的细节都要做好。线上复试最重要的是网络的问题,一定要调试好设备;个人的穿着打扮不要出格,不要邋里邋遢;对老师要有礼貌等等。

l质的方面,更具决定性的地位。复试的话,先要准备一份自我介绍,自己写完最好让学长学姐或者专业人士修改一下,因为每一句话都可能成为老师提问的契机。按照自己的自我陈述来准备复试,如果提到自己非常喜欢一位理论家,老师就会从这方面来深入发掘,对你进行提问。所以把自己感兴趣的,了解比较深入的内容写在自我介绍里面,按着这些进行复试准备,看专著!看论文!

复试没有固定的推荐书目,线下复试的话是由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组成,真题重复率挺高,复试真题也要重视。线上复试没有笔试,只有面试。

写在最后,考研只是人生中的一条道路,全力准备,尽力而为。

315 评论

粉红猪大大

文献学论文 具体怎么写,我也不知道!(*^__^*) 嘻嘻……没学过

270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论文

    中国是一个古代文学发展相当兴盛的国度,对于古代文学的探索从未停止过。我国对于古代文学的重视程度,造就了古代文学教学的高要求,不仅仅要求学生们能够掌握到足够的古代

    御龙装饰公司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中国古典文献学的论文

    姜剑云 ,1960 年生,江苏东台人,笔名吉云 1980 年中文专科毕业(盐城师专),1992 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山西大学),2001 年获文学博士学位(河北大

    静静地过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中国古典舞文献学位论文

    我可以提供下面的两篇,如果你要的话我发给你。关于古典舞基训教学的思考【摘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对艺术教育的要求日益提高,舞蹈作为一种形体艺术,也越来越多地吸

    千年小猴妖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论文

    文档介绍:第一章古典文献的载体和形式文献的载体和形式刻铸型载体(甲骨、金石) →书写型载体(简牍、缣帛、莎草纸、羊皮纸、贝叶等) →书写兼印刷型载体(纸) →感

    快乐齐分享yeah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有关中国古典文学期刊

    中国十大著名文学杂志有: 1、人民文学 《人民文学》创刊于1949年10月25日,是中国作家协会主管、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主办的国家一级文学期刊,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的

    彼岸之澄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