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37

学生和赞美诗
首页 > 学术期刊 > 生态农业园的发展现状及前景论文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迟到的春风

已采纳

随着农业的发展,生态环境也随着化肥使用、资源开采等遭到破坏。因此,农业的出路必定是要建立在保障生态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基础上,也就是说生态农业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生态农业的本意是农田推行轮作、间作、套作,多种牧草,防止水土流失,让肥沃的土壤长出良好的作物,饲养出健康的牲畜,发挥农牧结合的作用。但是,生态农业中的“生态”二字,随着生态学的迅速发展,不断赋予了新的意义和内容。

我国的农业、生态、经济等方面的科学工作者,在进行生态农业理论研究的同时,和农民一道,创办了许多如“生态户”、“生态村”和“生态场”的生态农业点,甚至还出现了“生态县”的雏形。尽管这些试点存在规模小、现代科技和设备缺乏等不足之处,但是,它们代表了农业的发展方向。

我国南方的农田栽种水稻,已经是历代相传,习以为常了。前些年,有些聪明的农民不甘守旧,他们想到过去有人在稻田养鱼及田里放养红萍,能够使稻田水肥沃,水肥了会长出很多的水生浮游植物和动物来。水稻田又常常有许多害虫,而这些浮游生物和小虫及红萍又是鱼儿求之不得的饵料。何不把它们结合起来呢?这就是生态农业的观点。农业科技工作者根据生物“共栖”的原理,把农民的实践经验集中起来,提出了“稻、萍、鱼”共栖的技术方案,在和农民一道进行试验、示范后发现:水稻开沟栽培,通气,根系长得好。肥料增加,害虫减少,产量提高。水上放萍,固氮肥遮荫,相当于30~35千克尿素的氮素化肥。水里养鱼,可松土、吃虫,又吃多余的萍。亩产鲜鱼50~75千克。一项小小的生物“共栖”技术,就使稻田产值翻了一番,把稻田中的小虫、杂草变成高价值的鱼的动物蛋白。现在,这种“稻、萍、鱼”技术正在南方稻区发展起来。

你看,生态农业巧夺天工,不是一项很有希望的现代化工程吗?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人们利用农作物的生物物质,仅占20%~30%,而70%~80%的生物物质,如秸秆、糠蝣和动物的血、毛、骨、内脏、粪便等,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和能量,往往作了肥料或燃料。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研究,动物粪便中的粗蛋白质的含量,比动物采食饲料中的粗蛋白质的含量高出50%。草食动物瘤胃里的微生物,几乎能分解动物粪便的全部代谢物。因此多级利用生物物质,大幅度提高生物物质的利用率,是生态农业面临的又一项任务。

1987年,北京市大兴县长子营留民营村被确定为我国第一个生态农场,有120个国家的朋友曾前来参观访问。

1982年起,留民营村走生态农业之路,发展养殖、加工业,实行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全村初步形成了生物物质多级利用体系。村级规模体系是:将秸秆粉碎作饲料送入牲畜场,动物粪便送入沼气池生产出沼气燃气,沼渣送入鱼塘、蘑菇房、菜田等,用作饲料和培养肥。家庭规模体系是:鸡粪和猪粪送入家庭小沼池,沼渣作为自留田和承包田的肥料。由于推行了生态农业,每年节煤100吨,环境污染减少,村里卫生状况得到改善,人均收入也有了增加。

生态农业的成功范例,国内外已有很多。它们虽都尚在萌芽之中,却已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它还有巨大的潜力正等待人类去开发。

231 评论

爱玩的小猪2007

你这个人真浪费~150分啊~唉~给我多好啊~分一半给我也好啊~我现在这个穷啊~

277 评论

四叶细辛

1. 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要求建设水平区域领先,这就需要更多的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来支持。产业园建设过程中,应加强产学研有效对接,引进优良的品种和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推动农业机械化、标准化发展。积极采用发酵工程、环保工程,促进园区内现代农业生态化发展。另外,农业信息化技术能够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农业发展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故现代农业产业园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有力支持,未来定位系统、农田信息采集系统、农田遥感监测系统、农田地理信息系统、农业专家系统、智能化农机具系统、环境监测系统、系统集成、网络化管理系统和培训系统等研究与应用将是现代农业园区重点方向,将有利于加快实现周边区域现代农业智能化、信息化、新型化发展。2. 农业绿色化发展水平稳步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要求农业绿色发展成效突出,这就需要建立完善农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长效机制。在产业园建设过程中,应不断适应市场需求,积极开展种养结合、农业清洁生产,提高农产品品质,实现生产绿色化和标准化、经营品牌化、质量有保障、绿色食品认证比重高的发展格局。同时,积极推行开展“一控、两减、三基本”行动,改善园区农业环境,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经济收入,进一步促进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3.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显著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要求推进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发展,这就需要加强农业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发展。在产业园建设过程中,应立足主导产业,积极构建种养有机结合,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打造涵盖生产、加工、收储、物流、销售于一体的农业全产业链条,创新发展模式和业态,并逐步向农村渗透。生产要素重新配置、消费升级将带动供给结构变化和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变化,促进现代农业园区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建设,拓展农业功能,提升农业生态价值、休闲价值、文化价值,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356 评论

Lizzy520520

生态农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论文

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迟缓,农业经济效益不高,对广大农民的劳动积极性难以调动。所以,对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要大力推进转变,是当前迫切要解决的发展经济的主要问题,这对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以及构建的谐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

1高效农业

高效农业

“农业”一词在经济学里是一个大概念,主要包括2大方面:种植业和养殖业,这其中包括为土地产业服务的其它行业。如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这些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不一定都做为高效农业,但它能成为高效农业的辅助措施。从当地资源条件出发,辅之“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生产更多品种、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才是真正的高效农业。

发展高效农业生产模式化

现代社会呈现的高新农业生产理念,它的发展方向分几种情况,有企业投入建设、城市和农村结合以及多元化等方式。企业投入建设发展模式为农产品公司在农村租赁土地使用权,进行农产品加工,雇佣村民管理,提高并带动原来经济发展状况,加大农村经济大幅度提升。城市和农村联合经营发展模式是指农闲时期,农民可自行生产的特色的自给自足的农产品,并向市场推广,利用原有资源提高生活水平。丰富城市生活结构,促进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转型议程,提升农村生活水平,对村民的综合素质也有一定的影响。

2农村经济与高效农业产生的影响

增强粮食生产

农业是我国始终坚持最为基础的基本方针,使农业得到很大发展。但在耕作制度、经营方式等方面还没有从根本上突破传统做法,造成土地等资源利用不尽合理,有限的投入也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农业仍然没有摆脱比较效益低的局面。21世纪初我国的综合国力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农业的稳步发展是关键。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业生产工业化、农村小城镇建设,是中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方向。科学技术工作要尽快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面向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把工作重点转到为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工业化、农村小城镇建设提供先进适用技术上来。有关部门、地方应根据各地实际条件,采用“公司+农户”或企业集团等实体办试区的方式,切实为加速传统农业的改造和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做出卓有成效示范。在贫困和落后地区要积极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当地优势资源,依靠科技脱贫,为“扶贫攻坚计划”做出示范。

提高生产力水平

发展高新技术是当今世界的潮流,国际上发达国家都高度重视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我国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以及高新产业的形成正是起步初级,高新技术成为高效农业的发展和研究的主功策略,国家和地方要在有条件的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一批农业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同时注重高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的结合,有条件的地方可建立农业高新技术应用示范点、试验区,引导我国农业高新技术的发展和成果转化,努力攀登新高峰,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要继续重视和支持农作物、林果、畜禽、水产等品种资源的引进及新品种选育、土壤环境监测、病虫害情况监测预报、节水农业,防治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和盐渍化、草原退化,资源再生等农业基础研究和基础性工作。在抓好关键技术的同时,要重视农业科技宏观发展的规则、政策等研究,努力提高水平,不断充实科技储备,增强我国农业发展后劲。

农民的综合国力素质有待提升

经济发展的主体是农民,鼓励农民采取先进的、科学的现代化机械种植技术、养殖技术等,拓展全民视野,用视频播放的'形式开展有关法律宣传教育,号召、鼓励农民注重自身素质提高和培养,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培养和开发农村科技人才。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农村经济发展需求,建立长期稳定的农村培训支撑体系,要积极创造条件,采用重点培养、分层次培训一批优秀的科技人才。要实行农科教统筹协调,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共同做出努力。

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转型

我国在组织培养、快速繁殖、动物疫苗、饲料添加剂以及**优势利用等农业科技领域具有一定的水平,在某些领域始终保持国际领先地位。20世纪90年代的农业科技工作应在继续保持和发展我国农业科技水平的同时,努力发展农业科技型产业。有条件形成产业的技术成果,都要不失时机地向产品开发处延,向产业化方面发展,要组织科技人员对产业形成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难题进行攻关,使期获得高经济效益。国家、地方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尽快形成一批对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高新技术产业。

3结束语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日益加强,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农村市场的拓展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效农业活动的有利开展将会对农村经济产生有利影响。

201 评论

周周-Sophia

1 武湖农业生态园运行模式与发展思考 [会议论文] 邓文波, 鲁晓芬, 毛巧云, 陈祖平,2005 - 全国第十届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与新农村建设论坛 武湖农业生态园于1998年由武汉市委批准建立,主要是以政府搭桥、企业领办,政策扶持筹建起来的.由于园区的功能定位不够完善、资金投入短缺等原因、生态园的科技辐射、示范作用不够明显,本文对园区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简要... 查看全文 2 传统农业资源向现代景观资源的转化--浅析垫江黄沙白柚农业生态观光园规划设计 [期刊论文] 《西南园艺》 - 2004年3期- 张亚萍, 张建林, 邢佑浩 本设计通过对场地现状及其本底资源的充分调研,结合传统农业资源向现代景观资源转化的设计理念,构建以白柚为景观特色的农业生态观光园区,从而达到生态、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等设计要求. 被引用次数: 3 查看全文 3 宁夏农业生态旅游开发现状及前景探讨——以玉泉营葡萄山庄为例 [期刊论文] 《农业科学研究》 - 2008年3期- 刘丽丹, 韩旭, Liu Lidan, Han Xu 调查分析了宁夏玉泉营葡萄山庄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状况,结果表明:玉泉营葡萄山庄已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是一个集农业生态旅游观光、居民休闲娱乐、科技知识普及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的生态观光庄园,同时... 查看全文 以上几篇可以么?需要的话给我留言,发给你

217 评论

不给知道我是谁

要:发展观光农业是“绿色经济”大背景下的一种自然选择。许多观光农业生态园因为缺乏科学的规划设计和经营管理,造成旅游形象定位模糊,观光性、生态示范作用以及科普教育和农业科技示范性不强。文章提出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时应遵循因地制宜、培植精品、效益兼顾的原则,结合实例探讨了具体规划方案,将生态园建成一个“生态农业示范园”、“观光农业旅游园”、“绿色食品生产园”及“科普教育和农业科技示范园”,最终实现生态园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和可持续发展。关键词:观光农业;生态园;生态农业;规划设计中图分类号:S1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2175(2005)03-0439-04在“绿色”和“生态”概念日渐普及、农业和旅游业产业地位不断提升的今天,走观光农业发展的道路已经成为“绿色经济”大背景下的一种自然选择。观光农业是传统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产物,是具有休闲、娱乐和求知功能的生态、文化旅游[1]。进入21世纪,观光农业将是重要的娱乐产业,农业观光园作为观光农业的主体必将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园就是采用生态园模式进行观光园内农业的布局和生产,将农事活动、自然风光、科技示范、休闲娱乐、环境保护等融为一体,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2]。但是在一些地区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许多项目由于盲目开发或规划不当而惨淡经营。本文就如何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观光农业生态园进行规划和设计方面的探讨,以期对观光农业生态园的设计和建设提供方法上的参考。1 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及发展存在问题 缺乏科学的规划设计和经营管理观光农业生态园建园主要目标是进行生态示范,进一步拓展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的功能。但一些生态园的设计并没有结合其建园主要目标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充分发掘现代生态园丰富的资源内涵,因而造成园内功能分区不明确、旅游路线设计不合理、产品结构单一,不能多角度利用资源。另外,以旅游度假为主题的观光农业生态园受本身规划设计影响,客源渠道比较单一,很难吸引到较远城市的外地游客。再者,园区提倡采用自然生态平衡的管理模式,但园内管理人员文化素质低,生态知识贫乏,致使服务质量较差,管理比较混乱。 旅游形象定位模糊,观光性不强生态园开发既以观光农业为核心,就需要整体定位和科学思考,需要加大旅游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使农业和旅游开发齐头并进、相辅相成。现在一些观光农业生态园中只是凭籍温暖的气候及特色风情,大建别墅和娱乐场所,开发大规模度假村而偏离生态农业旅游主题。如一些观光农业生态园中农业生产和布局单一,没有突出兼具多种功能的“生态农业旅游”特色和“绿色产业”优势,导致观光性不强;在开发旅游产品时只盲目追求“大而全”,没有“培植精品”的观念,缺乏拳头产品和特色产品。所以整个生态园形象不明显,品牌不突出,没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最终导致旅游项目单调,缺乏吸引力,难以深度开发。因此,在制定规划和投入资金时应突出主题、把握方向,避免偏离“农业旅游”的主题,失去现代生态农业观光园的特色和优势。 生态示范作用不强观光农业生态园是采用生态园模式进行园内农业的布局和生产,以生态农业作为农业观光的基础,体现“整体、循环、协调、再生”原则和“生态文化”内涵。有些生态园开发只以观光农业为幌子,单纯追求营利,没有采用生态农业的模式来设计和生产,生产的无公害产品也是以高投入换来高产出,没有完全遵循有机农业的生产模式。这种缺乏文化内涵的生态园经济,其投资价值和发展潜力将大大降低。所以,也就很难起到相应的生态农业示范作用,同时也不具备通过有机农业来进行绿色食品生产的能力,很难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三者的统一。 科普教育和农业科技示范性不强生态旅游,不仅仅是一种自然观光旅游,它更是一种注重保护自然的高层次旅游活动和教育活动。观光农业作为传统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产物,其实质是具有休闲、娱乐和求知功能的生态、文化科普旅游[3]。现阶段我国农业科普存在很大的市场空白,这一空白与我们现代农业发展新方向——观光农业形成了完美的互补,旅游科普就理所当然成了观光农业和农业科普发展的新方向。大多数生态园都没有设立专门的科普教育中心和环保教育宣传基地,无法为当地大中专院校提供课外实习基地和小学环保教育基地。再加上导游素质较低,所以生态园很难发挥相应的教育功能,对周边地区推广和示范现代农业技术的效用性不强,无法为我国农业和科普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2 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原则和总体思路 规划原则和指导思想 因地制宜,综合规划设计生态园规划应充分考虑原有农业生产的资源基础,因地制宜,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水电、食宿及娱乐场和度假村的进一步建设等[4]。另外,生态园规划必须结合生态园所处地区的文化与人文景观,开发出具有当地农业和文化特色的农副产品和旅游精品,服务社会。 培植精品,营造主题形象基于观光农业生态园缺乏拳头产品,难以深度开发的现状,生态园规划应以生态农业模式作为园区农业生产的整体布局方式,培植具有生命力的生态旅游型观光农业精品。另外,要发挥生态园已有的生产优势,采用有机农业栽培和种植模式进行无公害蔬菜的生产,体现农业高科技的应用前景,形成产品特色,营造“绿色、安全、生态”的主题形象。 效益兼顾,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园的规划设计以生态学理论作指导思想,采用生态学原理、环境技术、生物技术、和现代管理机制,使整个园区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经过科学规划的生态园主要是以生态农业的设计实现其生态效益;以现代有机农业栽培模式与高科技生产技术的应用实现生态园的经济效益;以农业观光园的规划设计实现它的社会效益。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三者相统一,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光农业生态园。 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目标通过科学规划设计,现代化的观光农业生态园应该是一个具备多种功能的生态农业示范园、观光农业旅游园、有机农业绿色园以及科普教育和农业科技示范园,从而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的统一。 生态农业示范园观光农业生态园设计采用多种生态农业模式进行布局,目的是通过生态学原理,在全园建立起一个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稳定和持续高效的农业生态系统,提高农业生产力,获得更多的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实现可持续的生态农业,并对边缘地区的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进行示范,体现生态旅游特色。 观光农业旅游园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将紧紧围绕农业生产,充分利用田园景观、当地的民族风情和乡土文化,在体现自然生态美的基础上,运用美学和园艺核心技术,开发具有特色的农副产品及旅游产品,以供游客进行观光、游览、品尝、购物、参与农作、休闲、度假等多项活动,形成具有特色的“观光农业旅游园”。 绿色食品生产园在“绿色消费”已成为世界总体消费的大趋势下,生态园的规划应进一步加强有机绿色农产品生产区的规划,以有机栽培模式采用洁净生产方式生产有机农产品,并注意将有机农产品向有机食品转化,形成品牌。 科普教育和农业科技示范园通过在园区内建设农业博物馆、展示厅等,对广大游客和中小学生开展环保教育和科普教育。同时应当前中国农业发展及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把园区规划成农业技术交流中心和培训基地以及大专院校学生实习基地,体现观光农业生态园的旅游科普功能,进一步营造旅游产品的精品形象。3 生态园整体规划方案 生态园功能分区规划依据资源属性、景观特征性及其现存环境,在考虑保持原有的自然地形和原生态园的完整性的基础上,结合未来发展和客观需要,规划中应采取适当的设计实现园内的功能分区,以惠东永记生态园为例,设计中就可以因地制宜设置生态农业示范区、观光农业旅游区和科普教育功能区。 生态农业示范区生态农业示范区是生态园设计的核心部分,它是生态园最主要的效益来源和示范区域,是生态园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态农业示范区的规划设计应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遵循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园区设计所采用的生态农业类型中既包含有生产者,消费者,也要有分解者。例如在永记生态园的新规划中,稻田生态区“动植物共生系统”式的生态农业类型,采用稻鱼鸭萍种养共生模式[5,6];果园生态区采用“立体种植业”式的生态农业类型,采用果园结合养殖的模式[7];鱼塘生态区设计采用“食物链、加工链式生态农业”类型——猪鸭鱼草相结合的种养模式[8]。这些生态农业类型都充分利用了多种生物的共生关系,将各生态元素以食物链串在一起,相互转化,充分利用能量和物质,由此形成良性物质能量的生态循环,体现较高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另外,为了提高生态园的经济效益,生态园中蔬菜栽培区采用大规模产业化的生产模式。不仅有生产效益高、产业带动性强和集中性统一的优点,还能对其他农业产业化企业起到示范性和参考性的作用。花卉栽培区主要生产各种食用和观赏性花卉,供游人品尝、欣赏和购买消费。食用菌中心在生态园规划中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体现了废物充分利用的功能。经过科学规划后的生态园,将会以生态农业作为生态园主要的“生态旅游”核心内容,体现“绿色、生态、示范”多种功能,可以成为观光农业生态园的旅游精品和主导产品。 观光旅游区域进入21世纪,伴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及乡村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深入,农业已从传统的生产形式逐步转向景观、生态、健康、医疗、教育、观光、休闲、度假等方向,所以生态热、回归热、休闲热已成为市民的追求与渴望。生态园新设计着重把农业、生态和旅游业结合起来,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农村生态环境和生态农业经营模式,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习作、农事体验、健身、科学考察、环保教育、度假、购物等。突破固定的客源渠道,以贴近自然的特色旅游项目吸引周边城市游客在周末及节假日作短期停留,以最大限度利用资源,增加旅游收益。生态园规划以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品为前提,以绿色、健康、休闲为主题,在园内建设花艺馆、野火乐园、绿色餐厅、绿色礼品店、农家乐活动园、渔乐区、农业作坊、露天茶座、生态公园、天然鸟林等休闲娱乐场所,让游客在完美的生态环境中尽情享受田园风光。 科普教育功能区观光农业和农业科普的发展是相统一的,旅游科普是观光农业和农业科普的统一产物。旅游科普是以现代企业经营机制,开发农业资源,利用农业资源的新兴科普类型[1]。它的引入将解决目前困扰我国现代观光农业和科普事业发展的诸多瓶颈问题,缓解我国农业科普客体过多的沉重压力,为我国农业和科普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旅游科普规划时应遵循知识性原则[9]、科技性原则、趣味性原则,例如可以通过在生态园中设立农业科普馆和现代农业科技博览区等科普教育中心,向游人介绍农业历史、农业发展现状,普及农业知识和加强环保教育。还可在现代农业科技博览区设立现代农业科技研究中心,采用生物工程方法培植各种农作物,形成特色农业。这样生态园一方面可以为当地及周边地区的科普教育提供基地,为大中院校和中小学生的科普教育提供场所,同时也为各种展览和大型农业技术交流、学术会议和农技培训提供场所。 生态园中其他规划 园路规划依照园林规划设计思路,从园林的使用功能出发,根据生态园地形、地貌、功能区域和风景点的分布,并结合园务管理活动需要,综合考虑,统一规划。园路布局既不会影响园内农业生态系统的运作环境,也不会影响园内景区风景的和谐和美观。园路布局主要采用自然式的园林布局,使生态园内景观美化自然而不显庄重,突出生态园农业与自然相结合的特点。园林主干道宽约5 m,用于电车通道和游人集散;次干道连接到各建筑区域和景点;专用道为园务管理使用;游步道和山地单车道主要围绕生态公园而建,宽 m。 给水排灌工程规划生态园以生产有机农产品为主,园内农业生产需要有完善的灌溉系统,同时考虑到环保及游人、园工的饮用需水,所以进行给水排水系统的规划。规划中主要利用地势起伏的自然坡度和暗沟,将雨水排入附近的水体;一切人工给水排水系统,均以埋设暗管为宜,避免破坏生态环境和园林景观;农产品加工厂和生活污水排放管道接入城市活水系统,不得排入园内地表或池塘中,以避免污染环境。 园区绿化设计生态园内的绿化规划,均以不影响园内生态农业运作和园内区域功能需求出发来考虑,结合植物造景、游人活动、全园景观布局等要求进行合理规划。全园内建筑周围平地及山坡(农业种植区域除外)绿化均采用多年生花卉和草坪;主要干道和生态公园等辅助性场所(餐厅、科普馆等等)周围绿化则采用观花、观叶树为主,全园内常绿树占总绿化树木的70%~80%,落叶树占20%~30%,保证园内四季常青。总之,全园内植物布局目的,既达到各景区农业作物与绿化植物的协调统一,又要避免产生消极影响(如绿化植物与农作物争夺外界自然条件等)。4 小结“农业生态示范园”以生态学原理作指导,在全园建立起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系统,使农林牧渔各业科学组合,各种模式物尽其用。最终达到充分利用太阳能,充分利用和保护土壤、水源和生物等农业资源的目标,为生态园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将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绿色食品生产园”建设采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有机农业栽培方式,主要进行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可作为生态园的拳头产品,突破国际“绿色壁垒”,打开广阔的国际市场进行出口创汇,将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观光农业旅游园”和“科普教育和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建设用美学和园艺核心技术,开设各种旅游配套设施,大力发展旅游科普,必将产生前所未有的社会效益。三个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生态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迈进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探讨方向[10]。随着农业技术进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这种兼顾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观光农业生态园模式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它坚持多产业一体化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将第一、三产业有机结合使现有农业发挥多种功能;同时园区有机农业的生产模式也为生态农业走上产业化,即实现生产、加工、销售的一体化、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进行了模式上的探讨;最后,这一生态园的构建模式也会对周边地区生态农业的建设提供示范作用,为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农业生态园 农业生态园就是采用生态园模式进行观光园内农业的布局和生产,将农业活动、自然风光、科技示范、休闲娱乐、环境保护等融为一体,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我国农业生态园规划及发展存在问题一、缺乏科学的规划设计和经营管理观光农业生态园建园主要目标是进行生态示范,进一步拓展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的功能。但一些生态园的设计并没有结合其建园主要目标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充分发掘现代生态园丰富的资源内涵,因而造成园内功能分区不明确、旅游路线设计不合理、产品结构单一,不能多角度利用资源。另外,以旅游度假为主题的观光农业生态园受本身规划设计影响,客源渠道比较单一,很难吸引到较远城市的外地游客。再者,园区提倡采用自然生态平衡的管理模式,但园内管理人员文化素质低,生态知识贫乏,致使服务质量较差,管理比较混乱。二、旅游形象定位模糊,观光性不强生态园开发既以观光农业为核心,就需要整体定位和科学思考,需要加大旅游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使农业和旅游开发齐头并进、相辅相成。现在一些观光农业生态园中只是凭籍温暖的气候及特色风情,大建别墅和娱乐场所,开发大规模度假村而偏离生态农业旅游主题。如一些观光农业生态园中农业生产和布局单一,没有突出兼具多种功能的“生态农业旅游”特色和“绿色产业”优势,导致观光性不强;在开发旅游产品时只盲目追求“大而全”,没有“培植精品”的观念,缺乏拳头产品和特色产品。所以整个生态园形象不明显,品牌不突出,没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最终导致旅游项目单调,缺乏吸引力,难以深度开发。因此,在制定规划和投入资金时应突出主题、把握方向,避免偏离“农业旅游”的主题,失去现代生态农业观光园的特色和优势。三、生态示范作用不强观光农业生态园是采用生态园模式进行园内农业的布局和生产,以生态农业作为农业观光的基础,体现“整体、循环、协调、再生”原则和“生态文化”内涵。有些生态园开发只以观光农业为幌子,单纯追求营利,没有采用生态农业的模式来设计和生产,生产的无公害产品也是以高投入换来高产出,没有完全遵循有机农业的生产模式。这种缺乏文化内涵的生态园经济,其投资价值和发展潜力将大大降低。所以,也就很难起到相应的生态农业示范作用,同时也不具备通过有机农业来进行绿色食品生产的能力,很难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三者的统一。四、科普教育和农业科技示范性不强生态旅游,不仅仅是一种自然观光旅游,它更是一种注重保护自然的高层次旅游活动和教育活动。观光农业作为传统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产物,其实质是具有休闲、娱乐和求知功能的生态、文化科普旅游。现阶段我国农业科普存在很大的市场空白,这一空白与我们现代农业发展新方向——观光农业形成了完美的互补,旅游科普就理所当然成了观光农业和农业科普发展的新方向。大多数生态园都没有设立专门的科普教育中心和环保教育宣传基地,无法为当地大中专院校提供课外实习基地和小学环保教育基地。再加上导游素质较低,所以生态园很难发挥相应的教育功能,对周边地区推广和示范现代农业技术的效用性不强,无法为我国农业和科普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184 评论

相关问答

  • 生态农业发展论文

    你可以去看下(农业科学),参考下文献

    时光穿梭地鱼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生态农业园的发展现状及前景论文

    随着农业的发展,生态环境也随着化肥使用、资源开采等遭到破坏。因此,农业的出路必定是要建立在保障生态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基础上,也就是说生态农业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学生和赞美诗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机床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论文

    数控机床的历史、 数控机床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前言在工程训练中心的两周实习, 经过对各项工种的体验, 我深深体会 到了科技的力量。在钳工和车工实习时,劳累三

    温馨玫瑰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

    近年来农村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农村经营管理对农村的发展起著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范文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机械化论文 1

    nixiaoyanzz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乳山生蚝现状及发展论文研究

    1、乳山生蚝养殖品种以太平洋牡蛎为主,采取筏式养殖方式。养殖区域主要分布于西至乳山口、东至浪暖口的开阔水域内。生蚝产业已成为乳山市渔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和平海棠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