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90

飞天小懒猫er
首页 > 学术期刊 > 论文研究消化性溃疡目的及意义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馋嘴鱼了乐

已采纳

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又称溃疡病,本病是仅见于胃肠道与胃液接触部位的慢性溃疡,其形成和发展与酸性胃液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密切关系,所以称为消化性溃疡,由于溃疡主要在胃与十二指肠,故又称胃与十二指肠溃疡。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全球性多发病、常见病,其年发病率为1.1 9/5~3.3%,患病率为1.7%~4.7%,人群中约有10%左右的人在其一生中患过本病。消化性溃疡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可发生于各年龄段,但以20~50岁之间最为常见。消化性溃疡不会引起死亡,但其并发症(主要为出血、溃疡病穿孔)若不及时处理,可导致2.5%~8.0%的病死率,其不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而且给社会、家庭也带来沉重的经济、心身负担。[症状](1)上腹部疼痛上腹部疼痛是消化性溃疡的最主要症状。消化性溃疡的上腹部疼痛可表现为钝痛、烧灼样痛、胀痛或剧痛,但也可仅为饥饿样不适感,随病变的轻重和个体对疼痛的耐受性不同而有所差异。消化性溃疡具有慢性反复发作的特点,并具有一定的节律性。胃溃疡上腹部疼痛多于餐后半小时至1小时出现,下次餐前自行消失;十二指肠溃疡上腹部疼痛约在餐后2~4小时发作,进餐后缓解。疼痛的持续时间大多为1~2小时,少数病人可持续3~4小时。(2)泛酸泛酸是消化性溃疡的一般症状,可有可无,泛酸是因胃酸分泌增加所引起的,故往往是十二指肠溃疡的一个症状。如胃食管返流病常有泛酸症状,主要是因食管下段括约肌张力减退,再加上胃内张力增加时,胃酸就通过贲门返流至食管,明显时可直达口腔,患者就有泛酸感。又如食管裂孔疝患者,由于横膈膜的食管裂孔增大,部分胃组织(往往是胃底)通过扩大的食管裂孔进入纵隔,此时会影响食管下段括约肌的张力,发生胃食管返流,也可发生泛酸。此外,临床上十分常见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由于胃轻瘫,胃排空缓慢,有时也会出现胃内容物向食管返流,发生泛酸。故泛酸不一定是消化性溃疡,应进一步分析是否由其他上消化道疾病引起。消化性溃疡病人,也不一定有泛酸,特别是胃溃疡病人,往往无泛酸症状。(3)其他症状部分消化性溃疡病人可表现为上腹部隐痛不适,或伴上腹部胀满、厌食、嗳气、呕吐、恶心、身体困倦等症状,一般多见于胃溃疡。但是,这些症状缺乏特异性,部分原因可能与伴随的慢性胃炎有关。病程较长的患者可因影响进食和消化而出现体重减轻,个别病人可因慢性失血或营养不良导致贫血。[病因]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理较复杂,迄今尚无定论。一般认为,消化性溃疡的形成有以下因素。(1)消化学说消化学说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把胃液量的增多、胃酸度的增高和胃蛋白酶量的增多放在第一位。认为这种胃液消化能力的增加,是溃疡病发生的基本因素。所以以前把本病称为“消化性溃疡”。此即传统观念认为的“无酸无疡”学说。但是溃疡病患者并非都是胃酸增多,有的患者胃酸正常甚至还缺乏。而一些胃酸很高的人,并不一定发生溃疡。所以消化学说有一定的道理,但亦不能阐明与本病发生有关的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2)皮层内脏学说临床上常可见到因精神情绪因素使溃疡病发生或加重的病例。皮层内脏学说的创始人贝柯夫认为,大脑皮层机能状态的紊乱是溃疡病发生过程的主导因素。大脑皮层活动障碍,使皮层与皮层下部的正常关系失调,导致交感神经受抑制,副交感神经张力增强而形成溃疡。(3)创伤学说有人认为胃和十二指肠原发性损伤是溃疡形成的原因。这些损伤的因素有机械性、温热性、化学性的刺激,如食物过硬、过干,或过烫、过热、过辣,或化学药物如一些西药对胃的刺激等,这些刺激使胃黏膜损伤,成为“自体消化”的起点,继而发展为溃疡。这一学说阐述了引起溃疡病的外因,不足之处是没有重视内因在溃疡病发病中的作用。应该说,那些创伤因素,仅仅是外因,只有通过一定的内因才能引起溃疡病。(4)炎症学说研究发现,100%的溃疡同时见到胃或十二指肠黏膜的炎性病变,而且这种病变发生在溃疡形成之前。因此有学者认为,胃炎是形成溃疡的第一阶段,继之才会发生典型的溃疡。(5)感染学说自从1983年人们重新认识幽门螺旋杆菌(简称HP)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理起了一个根本性变化。目前大多数专家认为幽门螺旋杆菌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可见消化性溃疡应被认为是一种传染病,在幽门螺旋杆菌根除后,消化性溃疡可能得到根治。(6)植物神经不平衡学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与溃疡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这一学说根本的缺点是对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估计不足,仅孤立地强调从植物神经系统对本病的作用,脱离了高级神经活动的影响,显然是片面的。总而言之,溃疡病的发病原因并非一种,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溃疡是否形成,则取决于促成溃疡的因素和抵抗溃疡的因素相互斗争的结果。需要指出的是,每个病人具体的致病因素均有个体差异,有的胃酸分泌过高,有的有明显的遗传因素,有的则与胆汁返流或神经因素有关,也有的因服用药物所致。[检查]消化性溃疡患者需要检查以下几个方面:(1)上消化道钡剂造影该项检查是诊断溃疡病的重要方法,绝大多数的溃疡病通过这项检查都可以得到确诊。钡剂造影时,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形成的凹陷,被咽下的钡剂填充,这个填充部位叫龛影,只要发现了龛影,就说明有溃疡存在。检查中,不仅可以确定溃疡病的存在,还可以显示溃疡的部位、大小、有无合并症等。但是当溃疡病合并出血时,医生就不会采用钡剂造影检查了。(2)胃镜检查胃镜不仅可以观察到某些钡剂造影不能显现的表浅的或扁平的溃疡,还能了解当时的溃疡是处于活动期(用字母“A”表示),还是愈合期(用字母“H”表示)或瘢痕期(用字母“S”表示),并能在直视下采取标本做病理检查。这对于溃疡病的诊断,特别是良性或恶性溃疡的鉴别有很大意义。(3)胃液分析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胃酸分泌多增高;胃溃疡病人胃酸分泌正常或稍低于正常,如果胃溃疡病人高峰排酸明显降低,则胃溃疡有癌变的可能。所以,胃液分析对于了解胃溃疡癌变有一定意义。(4)幽门螺杆菌检测每一位消化性溃疡患者都应该做此项检查。[治疗](1)消化性溃疡患者应了解本病的基本知识、发病诱因及规律,增强对治疗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建立规律的生活制度,避免发病与复发诱因。大多数轻症患者可在门诊治疗,发作或活动期及症状较重或有并发症需休息或住院治疗。(2)饮食有规律。进食忌太快,避免过饱过饥,避免粗糙、过冷过热和刺激性大的食物如香料、浓茶、咖啡等。急性活动期症状严重的患者可给流质或软食,进食次数不必过多,一般患者及症状缓解后可从软食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3)戒烟、戒酒。饮酒能促进胃酸分泌和破坏胃黏膜屏障,对溃疡不利。吸烟能延迟溃疡的愈合。烟叶中所含尼古丁能降低幽门括约肌张力,促进胆汁返流的作用,长期吸烟还能加强迷走神经张力,促进胃酸分泌。(4)中医治疗。中医治疗可分为中成药治法和中医外治法。中成药治法可分为内治法和外治法。中医外治法包括足浴疗法、热熨疗法、穴敷疗法、按摩疗法、敷足疗法等。(5)歼灭幽门螺旋杆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持续存在是胃溃疡复发率高的重要原因,所以病人首先应查清是否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如有,必须加以根除。由于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治疗方案有多种,适用于不同的病人,所以不宜自行服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正规治疗。(6)必须维持治疗。现在“无酸无溃疡”的观点仍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指导思想。经胃镜检查,确诊为不伴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在进行正规抗溃疡病治疗4~8星期后,宜转入一段时间的维持治疗,适当提高胃内pH值,这是预防复发的最重要方法。维护治疗的用药剂量是正规治疗剂量的一半,例如,对处于溃疡活动期的患者,可先用H2受体拮抗剂治疗。维持治疗的时间短则6~12个月,长则5~6年,甚至更长。目前,多数医生采取短期维持治疗。也有人认为,更为经济、方便的形式是间歇维持治疗,即在正规抗溃疡病治疗4~8星期后,溃疡愈合后停药,出现复发时再自行服药治疗4~8星期。根据笔者的经验,消化性溃疡刚刚愈合后即采用间歇维持治疗的病人,复发率较高。由于消化性溃疡经常复发,不仅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且有小部分病人可能因溃疡多次复发而导致溃疡恶变,得不偿失。因此,消化性溃疡病人在溃疡愈合后宜采用短期维持治疗,而在此后则建议采用间歇维持治疗,即出现症状时自行服药4~8星期,症状消失后停药。消化性溃疡是多发病、慢性病,易反复发作,因而治愈消化性溃疡需要一个较为艰难持久的历程,患者除了配合医护人员进行积极治疗外,还应做好自我保健。(7)在护理方面,如胃痛持续不已、疼痛较剧烈者,应卧床休息,缓解后方可下床活动。出现大量黑便或吐血、便血者,应及时住院治疗,以防不测。治疗虚寒性胃疼的内服汤药宜温服,并应在疼痛发作前服药,郁热或虚热性胃痛,内服汤药则宜稍凉服用,如伴呕吐者,可将汤药改作多次分服。[预防]消化性溃疡的发病与我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有着重要关联,要预防它的发生,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纠正和改变自己不良的嗜好如酗酒、嗜烟、滥用药物等。如果我们能够坚持正确的生活方式,加强自我保健意识,注意科学合理安排饮食,避免精神紧张,那么自己的健康就有了相当的保障。(2)生活有规律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要有一定规律,不可过分疲劳,劳累过度不但会影响食物的消化,还会妨碍溃疡的愈合。一定要注意休息,生活起居要有规律。溃疡病发作与气候变化有一定的关系,溃疡病人一定要注意气候的变化,根据节气冷暖,及时添减衣被。(3)保持情绪稳定。精神愉快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典型的身心疾病,心理因素对溃疡影响很大。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过分忧虑对大脑皮层产生不良的刺激,使得丘脑下中枢的调节作用减弱或丧失,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和溃疡的愈合。保持轻松愉快的心境,是治愈消化性溃疡的关键。(4)饮食有规律保证营养的供给,避免刺激性食物,供给适量的脂肪及膳食纤维。在溃疡病急性活动期饮食温度要适宜,勿过烫过冷,以防刺激溃疡面。

304 评论

Lisa要去旅行

本病确诊后一般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包括内科基本治疗、药物治疗、并发症的治疗和外科治疗。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目的在于:①缓解临床症状;②促进溃疡愈合;③防止溃疡复发;④减少并发症。但目前现有的各种疗法尚不能改变消化性溃疡的自然病程和彻底根治溃疡。(一)内科治疗1.生活消化性溃疡属于典型的心身疾病范畴,心理-社会因不经对发病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乐观的情绪、规律的生活、避免过度紧张与劳累,无论在本病的发作期或缓解期均很重要。当溃疡活动期,症状较重时,卧床休息几天乃至1~2周。2.饮食在H2受体拮抗剂问世以前,饮食疗法曾经是消化性溃疡的唯一或主要的治疗手段。1901年,Lenhartz指出少食多餐对病人有利。其后,Sippy饮食疗法问世,并一直被在临床上沿用达数十年之久。Sippy饮食主要由牛奶、鸡蛋、奶油组成,以后还包括了一些“软”的非刺激性食物,其原理在于这些食物能够持久地稀释和中和胃酸。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饮食持下列观点:①细嚼慢咽,避免急食,咀嚼可增加唾液分泌,后者能稀释和中和胃酸,并可能具有提高粘膜屏障作用;②有规律的定时进食,以维持正常消化活动的节律;③当急性活动期,以少吃多餐为宜,每天进餐4~5次即可,但一俟症状得到控制,应鼓励较快恢复到平时的一日3餐;④饮食宜注意营养,但无需规定特殊食谱;⑤餐间避免零食,睡前不宜进食;⑥在急性活动期,应戒烟酒,并避免咖啡、浓茶、浓肉汤和辣椒酸醋等刺激性调味品或辛辣的饮料,以及损伤胃粘膜的药物;⑦饮食不过饱,以防止胃窦部的过度扩张而增加胃泌素的分泌。3.镇静对少数伴有焦虑、紧张、失眠等症状的病人,可短期使用一些镇静药或安定剂。4.避免应用致溃疡药物应劝阻病人停用诱发或引起溃疡病加重或并发出血的有关药物,包括:①水杨酸盐及非类固醇抗炎药(NSAIDs);②肾上腺皮质激素;③利血平等。如果困风湿病或类风湿病必须用上述药物,应当尽量采用肠溶剂型或小剂量间断应用。同时进行充分的抗酸治疗和加强粘膜保护剂。(二)药物治疗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主要包括降低胃酸的药物、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药物和增强胃粘膜保护作用的药物。1.降低胃酸的药物包括制酸药和抗分泌药两类。制酸药与胃内盐酸作用形成盐和水,使胃酸降低。种类繁多,有碳酸氢钠、碳酸钙、氧化镁、氢氧化铝、三硅酸镁等,其治疗作用在于:①结合和中和H+,从而减少H+向胃粘膜的反弥散,同时也可减少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②提高胃液的pH,降低胃蛋白酶的活性。胃液~时,胃蛋白酶的活性最强。制酸药分可溶性和不溶性两大类,碳酸氢钠属于可溶性,其他属于不溶性。前者止痛效果快,但长期和大量应用时,副作用较大。含钙、铋、铝的制酸剂可致便秘,镁制剂可致腹泻,常将二种或多种制酸药制成复合剂,以抵消其副作用。抗分泌药物主要有组胺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两类。(1)组胺H2受体拮抗剂:组胺H2受体拮抗剂选择性竞争H2受体,从而使壁细胞内cAMP7产生及胃酸分泌减少,故对治疗消化性溃疡有效。(2)质子泵抑制剂:胃酸分泌最后一步是壁细胞分泌膜内质子泵驱动细胞H+与小管内K+交换,质子泵即H+,K+-ATP酶。质子泵抑制剂可明显减少任何刺激激发的酸分泌。感染的治疗对HP感染的治疗主要是应用具有杀菌作用的药物。清除指药物治疗结束时HP消失,根除指药物治疗结束后至少4周无HP复发。临床上要求达到HP根除,消化性溃疡的复发率可大大降低。体外药物敏感试验表明,在中性pH条件下,HP对青霉素最为敏感,对氨基糖甙类、四环素类、头孢菌素类、氧氟沙星、环西沙星、红霉素、利福平等高度敏感;对大环内酯类、呋喃类、氯霉素等中度敏感;对万古霉素有高度抗药性。但HP对铋盐中度敏感。3.加强胃粘膜保护作用的药物已知胃粘膜保护作用的减弱是溃疡形成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的研究认为加强胃粘膜保护作用,促进粘膜的修复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环节之一。(1)胶态次枸橼酸铋(GBS)商品名De-Nol、德诺、迪乐。CBS对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大体与H2受体拮抗剂相似。CBS在常规剂量下是安全的,口服后主要在胃内发挥作用,仅约吸收入血。严重肾功能不全者忌用该药。少数病人服药后出现便秘、恶心、一时性血清转氨酶升高等。(2)前列腺素E:是近年来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一类药物。前列腺素具有细胞保护作用,能加强胃肠粘膜的防卫能力,但其抗溃疡作用主要基于其对胃酸分泌的抑制。(3)硫糖铝:硫糖铝是硫酸化二糖和氢氧化铝的复合物,在酸性胃液中,凝聚成糊状粘稠物,可附着于胃、十二指肠粘膜表面,与溃疡面附着作用尤为显著。(4)表皮生长因子(EGF):EGF是一种多肽,由唾液腺、Brunner腺和胰腺分泌。EGF不被肠道吸收,能抵抗蛋白酶的消化,在粘膜防御和创伤愈合中起重要作用,EGF不仅能刺激粘膜细胞增殖,维护粘膜光整,还可增加前列腺素、巯基和生长抑素的释放。胃肠外的EGF还能抑制壁细胞的活力和各种刺激引起的酸分泌。(5)生长抑素:生长抑素能抑制胃泌素分泌,而抑制胃酸分泌,可协同前列腺素对胃粘膜起保护作用。主要应用于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发出血。4.促进胃动力药物在消化性溃疡病例中,如见有明显的恶心、呕吐和腹胀,实验室检查见有胃潴留、排空迟缓、胆汁返流或胃食管反流等表现,应同时给予促进胃动力药物。如(1)甲氧氯普胺(Metoclopramide);(2)多潘立酮(Domperidone);(3)西沙必利(cisapride)。5.药物治疗的抉择当今用以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种类众多,新的药物又不断问世,如何抉择,尚无统一规范,以下意见可供临床参考。(1)药物的选用原则:组胺H2受体拮抗剂可作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的首选药物。抗酸剂和硫糖铝也可用作第一线药物治疗,但疗效不及H2受体拮抗剂。前列腺素拟似品misoprostol主要预防NSAIDs相关性溃疡的发生。奥美拉唑可用作第一线药物,但在更多的情况下,用于其他药物治疗失败的顽固性溃疡。HP阳性的病例,应采用双联或三联疗法根除HP感染。(2)难治性和顽固性溃疡的治疗:经正规内科治疗无明显效果,包括溃疡持久不愈合,或在维持治疗期症状仍复发,或发生并发症者,称难治性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经8周,胃溃疡12周治疗而未愈合者,称为顽固性溃疡。这时,可尝试增加H2受体拮抗剂的剂量,或应用奥美拉唑,后者可使90%的顽固性溃疡愈合。铋剂和抗生素联合治疗清除HP感染,对某些顽固性溃疡也有一定效果。如果药物治疗失败宜考虑手术。(3)NSAIDs相关性溃疡的治疗:阿斯匹林和其他NSAIDs能抑制粘膜合成前列腺素,消弱细胞保护作用,增加粘膜对损伤的敏感性,导致消化性溃疡,尤其是胃溃疡。相当多的胃溃疡病人,尤其是老年人,有服用NSAIDs病史。NSAIDs性溃疡常无症状(50%),不少病人以出血为首发症状。NSAIDs性溃疡发生后应尽可能停用NSAIDs,或减量,或换用其他制剂。H2受体拮抗剂对此种溃疡的疗效远较对一般的溃疡为差。有人认为奥美拉唑(40mg/d)有良好效果,不管是否停用NSAIDs,均可使溃疡愈合。Misoprostol单用或H2受体拮抗剂合用,已被证明有助于溃疡愈合。(4)溃疡复发的防治:消化性溃疡是一慢性复发性疾病,约80%的溃疡病治愈后在一年内复发,五年内复发率达100%。如何避免复发是个尚未解决的问题。已经认识到吸烟、胃高分泌、长期的病史和以前有过并发症、使用致溃疡药物、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溃疡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上对每一个消化性溃疡病人要仔细分析病史和作有关检查,尽可能地消除或减少上述危险因素。(5)消化性溃疡的维持治疗:由于消化性溃疡治愈停药后复发率甚高,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而且自然病程长达8~10年,因此药物维持治疗是个重要的实施。有下列三种方案可供选择:①正规维持治疗:适用于反覆复发、症状持久不缓解、合并存在多种危险因素或伴有并发症者。维持方法:西咪替丁400mg,雷尼替丁150mg,法莫替丁20mg,睡前一次服用,也可口服硫糖铝1g,每日2次。正规长程维持疗法的理想时间尚难定,多数主张至少维持1~2年,对于老年人、预期溃疡复发可产生严重后果者,可终身维持。②间隙全剂量治疗:在病人出现严重症状复发或内镜证明溃疡复发时,可给予一疗程全剂量治疗,据报告约有70%以上病人可取得满意效果。这种方法简便易行,易为多数病人所接受。③按需治疗:本法系在症状复发时,给予短程治疗,症状消失后即停药。对有症状者,应用短程药物治疗,目的在于控制症状,而让溃疡自发愈合。事实上,有相当多的消化性溃疡病人在症状消失后即自动停药。按需治疗时,虽然溃疡愈合较慢,但总的疗效与全程治疗并无不同。下列情况不适此法:60岁以上,有溃疡出血或穿孔史,每年复发2次以上以及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者。(三)并发症的治疗1.大量出血消化性溃疡病并发大量出血,常可引起周围循环衰竭和失血性贫血,应当进行紧急处理:①输血输液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和稳定生命体征是重要环节;②同时给予全身药物止血,如生长抑素25μg稀释后静脉滴注,以后每小时注入250μg,治疗24~48小时有止血作用。组胺H2受体拮抗剂能减少胃酸分泌,有助于止血、溃疡愈合,可选择西咪替丁或法莫替丁40mg/d,溶于500ml葡萄糖中,静脉滴注。也可选用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40mg/d加入补液中滴注;③内镜下局部止血,可选用局部喷洒1‰肾上腺素液、5%孟氏液、凝血酶500~1000u或立止血1~2ku。或者于出血病灶注射1%乙氧硬化醇、高渗盐水肾上腺素或立止血。或者应用电凝、微波、激光止血,常可获得良好的疗效。以下情况考虑紧急或近期内外科手术治疗:①中老年患者,原有高血压、动脉硬化,一旦大出血,不易停止;②多次大量出血的消化性溃疡;③持续出血不止,虽经积极治疗措施未见效;④大量出血合并幽门梗阻或穿孔,内科治疗多无效果。2.急性穿孔胃十二指肠溃疡一旦并发急性穿孔,应禁食,放置胃管抽吸胃内容物,防止腹腔继发感染。无腹膜炎发生的小穿孔,可采用非手术疗法。饱食后发生穿孔,常伴有弥漫性腹膜炎,需在6~12小时内施行急诊手术。慢性穿孔进展较缓慢,穿孔毗邻脏器,可引起粘连和瘘管形成,必须外科手术。3.幽门梗阻功能性或器质性幽门梗阻的初期,其治疗方法基本相同,包括:①静脉输液,以纠正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或代谢性碱中毒;②放置胃管连续抽吸胃内潴留物72小时后,于每日晚餐后4小时行胃灌洗术,以解除胃潴留和恢复胃张力;③经胃灌洗术后,如胃潴留已少于200ml,表示胃排空已接近正常,可给流质饮食;④消瘦和营养状态极差者,宜及早予以全肠外营养疗法;⑤口服或注射组胺H2-受体拮抗剂;⑥应用促进胃动力药如吗丁啉或西沙必利,但禁用抗胆碱能药物如何托品、颠茄类,因此类药物能使胃松弛和胃排空减弱而加重胃潴留。(四)外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大多数,经过内科积极治疗后,症状缓解,溃疡愈合,如能根除HP感染和坚持药物维持治疗,可以防止溃疡复发。外科治疗主要适用于:①急性溃疡穿孔;②穿透性溃疡;③大量或反复出血,内科治疗无效者;④器质性幽门梗阻;⑤胃溃疡癌变或癌变不能除外者;⑥顽固性或难治性溃疡,如幽门管溃疡、球后溃疡多属此类。消化性溃疡的食疗(仅供参考,具体需要询问医生):1.白胡椒煲猪肚汤白胡椒略打碎15克,猪肚1只,洗净,放水适量,慢火煲,调味后服食。适用于虚寒型溃疡病。2.莲子粥莲子30克,大米100克。按常法煮粥,每天食用,连续服1月。适用于脾胃虚弱型溃疡病。3.怀山粥怀山药100克,粳米100克。一起加水煮成稀粥,每天1剂,分3次饮服。适用于脾胃虚弱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4.糯米粥糯米或粳米100克,红枣7枚。按常法煮粥,熟至极烂,经常食用。适用于脾胃虚弱型溃疡病,可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5.田七鸡蛋羹田七末3克,藕汁30毫升,鸡蛋1个,白糖少许。将鸡蛋打破,倒入碗中搅拌;用鲜藕汁及田七末,加白糖,与鸡蛋搅匀,隔水炖熟服食。可治血瘀型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以及出血。6.银耳红枣粥银耳20克,红枣10枚,糯米150克。按常法煮粥。适用于脾胃虚弱型溃疡病患者。值得注意的是,消化性溃疡属于典型的心身疾病范畴,心理一社会因素对发病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乐观的情绪、规律的生活、避免过度紧张和过劳,无论在本病的发作期或缓解期均很重要。

168 评论

小吃货圈圈y

一、消化性溃疡的肉眼病变特点

1、肉眼观察:胃溃疡多位于胃小弯近幽门侧,尤以胃窦部最多见。

常呈单个圆形或椭圆形缺损,直径多在2cm以内。溃疡边缘整齐,状似刀切,黏膜皱襞向周围呈放射状,底部平坦,切面呈漏斗状。十二指肠溃疡多见于十二指肠球部,其形态与胃溃疡相似,但溃疡一般较浅而小,直径多在1cm以内。

2、镜下观察:溃疡底部由表面至深部分四层结构:

①炎性渗出物层

②坏死组织层

③肉芽组织层

④瘢痕组织层。

二、并发症

1、出血(BLEEDING)

①是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常因服用NSAID而诱发,10~25病人是溃疡的首发症状。

②出血量与被侵蚀血管大小有关,毛细血管破裂引起渗血,出血量小;如溃破动脉则出血急而多。出血50~100毫升出现黑便;1000毫升表现循环障:半小时内1500毫升出现休克。

2、穿孔(PERFORATION)

约见于2~10的病例。急性穿孔是胃、十二指肠溃疡常见的严重并发症,穿孔部位多在胃小弯及十二指肠球部。

扩展资料

病因

近年来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表明,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黏膜保护作用减弱等因素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环节。胃排空延缓和胆汁反流、胃肠肽的作用、遗传因素、药物因素、环境因素和精神因素等,都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有关。

预防

消化性溃疡的形成和发展与胃液中的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故切忌空腹上班和空腹就寝。在短时间内(2~4周)使溃疡愈合达瘢痕期并不困难,而关键是防止溃疡复发。

溃疡反复发作危害更大。戒除不良生活习惯,减少烟、酒、辛辣、浓茶、咖啡及某些药物的刺激,对溃疡的愈合及预防复发有重要意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消化性溃疡

287 评论

相关问答

  • 胃炎胃溃疡的临床研究论文

    医学 教育 是实践性教育,是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要培养合格的医学生,扎实的理论知识是基础,但临床技能水平更是重要环节。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消化内科护理论

    baibailittlelove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消化性溃疡论文题目

    医学论文题目是医学科技信息着录体系和索引等二次文献的重要内容,是医学文献检索的主要标识。医学论文题目必须要够专业才行。下面我给大家带来专业的医学论文题目选题免费

    杨杨d妈咪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论文研究消化性溃疡目的及意义

    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又称溃疡病,本病是仅见于胃肠道与胃液接触部位的慢性溃疡,其形成和发展与酸性胃液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密切关系,所以称为消化性溃疡,由于溃疡主要

    飞天小懒猫er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质量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选题意义和目的一般作为开题报告里面的第一块内容,是阐述你所研究的这个选题有没有研究价值或者说讨论价值的,写开题报告的目的,其实就是要请导师来评判我们这个选题有没

    烈香杜鹃7366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论文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问题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目地:就是写你们为什么要研究或探讨、想要得出什么结论!;意义:就憨研究完以后得出的结论以及你们做完研究有什么收获。感想之类!总之最重要

    迷糊喵星人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