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20

Gemini9524
首页 > 学术期刊 > 关于黄老道论文范文资料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期待的力量1

已采纳

、《神药之殇——道教丹术转型的文化阐释》,作者蔡林波,巴蜀书社2008年11月版2、《黄老道探源》,作者(韩国)金晟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多余的话: 国庆放假,通读了这两本书,很有启发。 蔡先生的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更有深入,指出道教放弃外丹之术,内丹一统天下,实际上了既丧失了一种勇于开拓精进的外向精神,又使得我国传统崇尚工艺之“术”的精神沦丧,自然科学的探索与研究方面停滞不前,非常遗憾。 金先生的书,指出汉初黄老学在武帝“独尊儒术”后并未消散,而是在其后200多年间形成一种“黄老道”。这种黄老道,从黄老学偏向政治一路折回,重新整理发挥养身修命的传统,并且吸收各种方术、数术,两汉谶纬书籍之泛滥,实与黄老道思想有关,在思想宗教和社会生活层面产生了重大影响,并且不仅产生了《老子河上公注》、《包元太平经》、《太平经》、《周易参同契》、《老子旨归》等典籍,还为道教在东汉末的正式确立打下了基础。金先生还指出,两汉人重“术”,体现了一种积极开拓探究的外向型特点...自己去买一 下 网上应该有 下载的

101 评论

黄朱朱妈美女

老子,名李耳,今河南鹿邑太清宫人,约前571~前471年,哲学家。《道德经》庄子,名庄周,今河南商丘民权县人,约前369年—前286年,文学家。《南华经》…… 《道德经》中体现的是道家思想的主体,是物质的现实主义道家思想,而《南华经》《列子》《文子》是精神的现实主义思想作品。另外《清净》《内观》《黄庭》《抱朴》等则重理想主义。当然道教方面的也不得不提,归类应属于神化了的道家思想,比如《道藏》等共计 1800 多本,数量甚多!《道藏》还是墨翟矩家思想得以传承的载体。道家中医书籍亦属于道家书籍。附:《旨道》《悟真篇》《大丹直指》《金丹大要》《清华密文》《黄帝阴符经》《周易参同契》《了凡四训》……

270 评论

那谁家小二

善哉,汝愿闻大道,实乃生平大事,当谨慎护念之!太上老君说常清净经周易参同契悟真篇云笈七签丹道养生道家西派集成老子道德经南华经黄帝阴符经冲虚经道门语要道藏系列()……

114 评论

赵13先生

黄老道学,顾名思义,应是关于黄老道的学问,是黄老道的理论学说(黄老道之学)。然而我们以往研究黄老道时,只考察它的宗教信仰或宗教祭祀活动,而没有涉及到它的理论学说,视黄老道只是一种社会上流行的宗教信仰活动,只是一种打着黄帝与老子之名的方术(神仙方术)。黄老道学的提出,则不仅把黄老道看作是一种宗教信仰活动,而且认为黄老道还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学说,有自己的思想体系的。那么它的思想学说是什么呢? 它的代表著作又是哪些呢? 黄老道学这一提法如要成立,就必须回答这些问题。这是问题的关键之所在。金晟焕博士在撰写他的博士论文过程中,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即西汉末至东汉朝出现了《太平经》、《老子河上公章句》等这样的几部著作,以往的研究者都把这些书当作是我国早期道教的经典著作,当然这样笼统的提法并没有错,但当时的道教(五斗米道和太平道即早期道教)尚未形成。一般来说,五斗米道于东汉顺帝时(126-144),由沛人张陵入蜀,学道鹤鸣山中,造作符书而传其教,受其道者出五斗米,故称为五斗米道。太平道由巨鹿人张角所创,于灵帝中平元年(184年),其部三十六方,皆着黄巾,同日反叛,这就是有名的汉末黄巾大起义。五斗米道让其信徒学习《老子》五千言,又相传为张陵抑或张鲁还着有《老子想尔注》,宣扬早期的道教思想。太平道则利用《太平经》,张角颇有其书,宣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由此可见,早期的五斗米道与太平道,建立教团都较晚,又皆与《老子河上公注》没有直接的关系,至于《太平经》则为张角所用,但产生年代大大地早于太平道,并不是张角所造。因此《老子河上公注》与《太平经》并不就是早期道教五斗米道与太平道的产物,而应当作进一步的考察。人所共知,早期道教的前身是黄老道,张角在创立太平道以前,还曾奉事过黄老道,那么《老子河上公注》与《太平经》是否就是黄老道的理论著述呢? 这两部著作究竟与黄老道有何关系呢? 这是要我们来加以研究的。在汉代道教教团五斗米道和太平道产生之前,在社会上曾经流行过两次有关黄帝与老子学的热潮:一次为西汉初年的黄老学,一次为发端于西汉活跃于东汉的黄老道。汉初的黄老学主要是用老子的清静无为思想来治理国家的一种政治学说(所谓黄帝之书,实也是用黄帝之名宣传老子思想而已)。之后的黄老道则与黄老学有着很大的不同,黄老道是黄老学与神仙学相结合的产物,属于神仙学范围,是道教的前身。众所周知,最早的神仙家形成于战国中期,为燕齐方士们所创。他们宣扬渤海中有神山,神山上有仙人仙药,只要求得仙药,吃了就能长生不死。由于他们讲长生不死成仙人之方术,所以人们又把他们称之为方仙道。当时,方士们曾引用邹衍的阴阳五行学说来宣扬神仙思想。据《史记?封禅书》说,齐威王、宣王之时,邹衍论终始五德之运,而燕国方士宋毋忌、正伯乔,充尚、羡门、高誓等,皆为方仙道,讲形体销化而成仙,讲鬼神之事,并皆传邹衍的阴阳五行说和主运说,但传其术而不能通,可见,邹衍的学说并不能讲通神仙之事。之后,到了稷下黄老学盛行,方士们开始用黄老学来解释神仙学,试图把两者结合在一起。最初方士们先把黄帝神仙化。黄帝本是传说中的英雄人物,相传他战胜了炎帝,擒杀了蚩尤,是位了不起的华夏民族的祖先,因此西汉的方士们首先把黄帝神仙化,认为黄帝是登天成仙的。据史书记载,汉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年),方士齐人公孙卿就提出黄帝得宝鼎而仙登于天的事,又宣扬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龙,与群臣后宫七十余人俱登天。(《资治通鉴》卷二十《汉纪十二》)可见,西汉武帝时方士已把黄帝神仙化,把黄帝与神仙学结合了起来。在《汉书?艺文志》中,以黄帝之名,列入神仙家的著作就有《黄帝杂子步引》、《黄帝岐伯按摩》、《黄帝杂子芝菌》、《黄帝杂子十九家方》等多种。至于神仙家把老子神化则较晚,大概在东汉朝,正如著名道教学者陈撄宁先生所说:《前汉书?艺文志》列举各家书目,在道家有黄帝又有老子,在神仙家只有黄帝而无老子,可见西汉时期的老子还是他本来面目,到东汉时,老子身分才起了变化。(《道教与养生》第39页)据王充(27-约97)《论衡?道虚》说:世或以老子之道,为可以度世,恬淡无欲,养精爱气。夫人以精神为寿命,精神不伤,则寿命长而不死,成事。老子行之,逾百度世为真人矣。王充生于东汉光武时,卒于汉和帝时,属于东汉前中期人,当时世上已流行老子逾百度世为真人的说法了。至于在上层社会中较早神化老子的,据史书记载当推楚王刘英。《后汉书》卷四十二《楚王英传》说:英少时好游侠,交通宾客,晚节更喜黄老,学为浮屠斋戒祭祀。又说:楚王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在这里刘英把黄帝、老子看作与外来的佛(浮屠)一样的神加以祭祀的。后来的桓帝,更在宫中设华盖以祠浮屠老子。这就是东汉时神仙家与黄帝老子相结合的情况,这样西汉的黄老学正式演变成了东汉的黄老道,而汉桓帝就是黄老道的热烈信徒。《后汉书》卷七十六《王涣传》称:延熹中,桓帝事黄老道,悉毁诸房祀。同书《志》第八《祭祀志》中说:桓帝即位十八年,好神仙事。延熹八年,初使中常侍之陈国苦县祠老子。九年,亲祠老子于濯龙。可见桓帝是十分信仰黄老道的,并尊老子为仙祖。综上所述,黄老道的形成是一个长期演变的过程。它发端于西汉而成熟于东汉桓帝时期。至于黄老道的主要思想则是宣扬养生、修仙,祭祀黄老君,求长生福而已。正如卿希泰主编的《中国道教史》所说:东汉讲黄老,侧重在养生,修仙,与西汉前侧重在统治术的黄老学,已有所不同。这是黄老学逐步衍变为黄老道的新发展。又说:在尚黄老、修仙道的社会思潮中,到东汉出现了主要以修道长生的观点解释《老子》的著作,即《老君道德经河上公章句》,或称《老子河上公注》。它是神仙方术与黄老思想逐步结合的历史产物,也是《老子》由道家学说向道教理论过渡的重要标志。(《中国道教史》第一卷第76页)这就肯定了黄老道的性质不同于汉初的黄老学,并明确肯定了《老子河上公注》为神仙学与黄老学相结合的历史产物,这也就是说,《老子河上公章句》是黄老道的理论学说。因此我们说这部著作应属于黄老道学的范围。至于《太平经》内容虽然十分庞杂,但它的思想中也有着老子道家思想与神仙方术思想相结合的重要内容,也渗透着黄老道学的思想。所以张角信奉黄老道,又颇有其书(即《太平经》)的。为什么我们强调《老子河上公注》与《太平经》是黄老道之学呢? 具体地说,我们的理由主要有以下两点:(一)从时间上说,《老子河上公注》与《太平经》的著作年代,正与黄老道的形成年代大致相一致,是在社会上崇尚黄老道的时代氛围下产生的。相传《老子河上公注》为西汉文帝时河上丈人所著,也有的学者认为它是魏晋时的作品。但《汉书?艺文志》没有著录,在道家一派中,见录的只有《老子邻氏经传》、《老子傅氏经传》、《老子徐氏经传》和刘向的《说老子》。这说明西汉时此书尚未问世。至于魏晋时期的著作一般都带有玄学的特征,或受到玄学的影响,而《河上公注》没有受到玄学的洗礼。它的思想主要讲养生长生和清静治国的,并讲元气说与精气说,与东汉时代思想相合,所以多数学者把它看作是东汉时代的作品。这是有道理的。它的写作年代正与黄老道的形成年代相当。至于《太平经》,它并不是一时一人之著作,而是有一个相当长的演变的过程。最早的《太平经》称为《天官历包元太平经》12卷,为西汉成帝齐人甘忠可所造,以言汉家逢天地之大终,当更受命于天,天帝使真人赤精子,下教我此道。(《汉书》卷七十五《李寻传》)至东汉顺帝时又有《太平清领书》170卷的出现。据《后汉书?襄楷传》说:初,顺帝时,琅邪宫崇诣阙,上其师干吉(即于吉)于曲阳泉水上所得神书百七十卷,皆缥白素、朱介、青首、朱目,号《太平清领书》。又说:襄楷于桓帝年延熹九年(166年),自家诣阙上书曰:臣前上琅邪宫崇受干吉神书,不合明听。……书奏不省,十余日,复上书曰:'前者宫崇所献神书,专以奉天地顺五行为本,亦有兴国广嗣之术'云云。李贤注曰:神书,即今道家《太平经》也。由此可见,今《太平经》可能是经过西汉成帝时的《天官历包元太平经》至东汉顺帝和桓帝时的《太平清领书》这样一个漫长的形成过程的。而这一过程也正与黄老道的形成过程相吻合。可见《老子河上公章句》与《太平经》与黄老道之间必定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二)从思想上来说,《老子河上公章句》与《太平经》是反映了黄老道的思想的。关于黄老道的思想,史书上记载得不多,从零星的材料上看主要有这样一些:(1)养生长生术思想。如最早于《汉书?艺文志》神仙家中所列出的黄帝书中的《黄帝杂子步引》、《黄帝岐伯按摩》、《黄帝杂子芝菌》、《黄帝杂子十九家方》等书,皆是讲的养生方术。之后神化了的老子也是位养寿长生而成仙的人,《列仙传》称老子好养精气,贵接而不施,是懂得养生术的一位真人。所以王充在《论衡》中说:世或以老子之道,为可以度世,恬淡无欲,养精爱气。夫人以精神为寿命,精神不伤,则寿命长而不死,成事。老子行之,逾百度世为真人矣。(2)修仙成仙思想。黄老道宣扬黄帝采首山之铜,铸鼎而成仙的,或称黄帝封禅而成仙的。宣扬老子则主要是修性而成仙的,养精爱气而成真人的,所以边韶《老子铭》说:延熹八年八月甲子,皇上尚德弘道,含闳光大,存神养性,意在凌云云云(《全后汉文》卷六十二),认为只有存神养性才能凌云飞升成仙。(3)神化黄老、祭祀黄老的思想。如楚王英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桓帝更在宫中祀浮屠、老子等。他们神化老子,向老子膜拜。活跃于明帝、章帝朝的王阜并着《老子圣母碑》称:老子者,道也。乃生于无形之生,起于太初之前,行于太素之元,浮游六虚,出入幽冥,观混合之未别,窥清浊之未分。(《全后汉文》卷三十二)在这里更是把老子当作了宇宙本源道的化身,生于宇宙太初之先,是宇宙的始祖。以上几点可以说就是黄老道的一些主要的思想。这些思想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到了《老子河上公章句》和《太平经》中。尤其黄老道宣扬的养生修仙的思想,在这两部书中得到了集中的表现。《河上公章句》承继了黄老学的思想,把治身与治国的原则统一起来。它在注《老子》第四十三章无为之益时说:法道无为,治身则有益精神,治国则有益万民,不劳烦也。又在注五十九章莫若啬时说:治国者当爱民财,不为奢泰;治身者当爱精气,不放逸。治国治身当用老子的无为思想,治身无为就是爱养精气不放逸。这样治身就可做到寿命延长,无有既尽时也,而得到长生不死。所以说:人能自节养,不失其所受天这精气,则可以久。(《辩德》第三十三)这就与王充所记载的世或以老子之道,为可以度世,恬淡无欲,养精爱气。夫人以精神为寿命,精神不伤,则寿命长而不死的黄老道思想基本一致。可见《老子河上公章句》确实反映了当时流行的黄老道的思想的。《太平经》亦与《河上公章句》一样,一方面讲治国,宣扬太平盛世,另一方面就讲爱气养神得长生久视而成仙。《太平经》认为,人的生命,要靠精、气的结合。《太平经》卷四十二《四行本末诀》:凡事人神者,皆受之于天气,天气者受之于元气。神者乘气而行,故人有气则有神,有神则有气,神去则气绝,气亡则神去。故无神亦死,无气亦死。这即是说,人的气与神相须而行,缺一不可,因此养生就要做到爱气养神,使气、神结合,才能达到长生不死。《太平经》还提出了精、气、神三者相结合的养生思想,其《令人寿治平法》中说:三气共一,为神根也。一为精,一为神,一为气。此三者,共一位也,本天地人之气。神者受之于天,精者受之于地,气者受之于中和。故人欲寿者,乃当爱气尊神重精也。人的生命在于精、气、神的三结合(三气共一),这是对《河上公章句》爱气养神思想的进一步发挥。可见,《太平经》的思想也是在社会上流行的黄老道思想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以上我们从两个方面谈了《河上公章句》与《太平经》的关系,当然这一探讨是十分初步的。我们的初步结论是:《老子河上公章句》与《太平经》是属于黄老道学的思想,它们是早期道教思想的前身,在中国道教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54 评论

真龙木木

黄老之学继承、改造了老子“道”的思想,认为“道”作为客观必然性,“虚同为一,恒一而止”,“人皆用之,莫见其形”。在社会政治领域,黄老之学强调“道生法”,主张“是非有分,以法断 黄老之学之,虚静谨听,以法为符”。认为君主应“无为而治”,“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上述主张在汉初产生了一定影响,出现了“文景之治”。东汉时黄老之学与谶纬迷信相结合,演变为自然长生之道,对原始道教的形成产生了一定影响。 究竟什么是“黄老之学”?它到底又体现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概貌?学术界目前或以新道家名之,或以道家统而称之。但对于这个所谓的“黄老学派”有着怎样的一种思想内涵,尽茫茫然。笔者因此而斗胆怀疑起这个学派的是否存在。我认为,这是中国思想史上必须搞清楚的一个问题,而只有搞清楚这个问题,才有可能正确认识战国秦汉以来的思想融合,也才有可能正确评价道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为此,笔者不揣浅陋,试图在此问题上,谈谈自己的几点不成熟的看法。当否,尚祈方家指正。 编辑本段黄老之学的产生历史的根据关于黄老之学的形成和发展的问题,学术界还有争论。我们认为黄老之学形成于齐国的稷下学宫,时间在战国中期。黄老之学主要是由稷下先生们从老子学说进一步发展而来的。他们把老子学说从消极导向积极,把老子的唯心主义改造为唯物主义。虽然他们基本上站在道家的立场,但是又倾向法治,成为了道家的左翼。稷下黄老之学一开始就受到齐国封建统治者的支持和利用,它在稷下学宫中居于主导地位。这是因为齐国的田氏政权是取代姜氏而成立的新政权,它需要对其合理性进行辩护,以巩固统治地位。那么,这种学说是怎样建立的呢?因为老子是陈国人,而田氏的祖先公子完正是在春秋中期齐桓公时由陈国避乱逃到齐国的。所以,田氏政权选择了来自南方陈国的老子学说,同时又抬出传说比尧、舜、禹、神农更早的黄帝来。一方面是要以此压倒儒、墨、农等家,更重要的是齐威王把黄帝作为田氏的始祖,确是下了一番苦心琢磨出来的。因为田氏是黄帝的后裔,而姜氏是炎帝的后裔。黄帝战胜炎帝而有天下的传说,就为"田氏代齐"的合法性找到了历史的根据。 建立霸业同时又打着黄帝的旗号来建立霸业,甚至统一六国。古器物铭文《陈侯因敦》记载:"其唯因,扬皇考昭统,高祖黄帝,迩嗣桓文。"大意是齐威王(因即因齐)要发扬他父亲桓公午的光荣传统,远要以黄帝为祖宗,近要继承齐桓公、晋文公的霸业。齐威王把黄帝作为田氏的始祖,此说是有历史根据的。齐威王在铭文中宣扬田氏的祖先是黄帝,又把黄帝与老子的学说结合起来形成黄老之学,以此作为稷下学宫的主体,为田氏建立的政权进行辩护,造成"田氏代齐"的合理观念。在这样政治背景下,黄老之学在齐国的稷下学宫形成了。因此,郭沫若说:"黄老之术。。。事实上是培植于齐、发育于齐,而昌盛于齐的。"①这话是很有道理的。 黄老之学是继儒、墨、杨、法之后兴起于齐国的学派,因其有田齐政权的支持,它在齐国的势力相当大。《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慎到,赵人。田骈、接子,齐人。环渊,楚人。皆学黄老道德之术。"而且著作也很多,"慎到著十二论,环渊著上下篇,而田骈、接子皆有著焉"。稷下黄老之学按郭沫若的意见,分为三派:一派是宋钘、尹文;一派是田骈、慎到;一派是环渊。《老子》一书是环渊整理出来的,这一派较多的保留了老子的虚静无为思想;田骈、慎到一派,则提出"以道变法",①比较接近法家。而刘尉华、苗润田《稷下学史》认为《黄老帛书》可能是环渊的著作。②这种意见比较谨慎,又照顾到《黄老帛书》多楚语,其作者应是楚人,而环渊正是楚人,同时又是稷下先生,属于稷下黄老之学的创始人之一。因此,说他著《黄老帛书》应当是有道理的。战国时期有名的黄老学者还有申不害、鹖冠子、文子等,而在思想史上地位更为重要的则是宋钘、尹文一派。 1973年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老子》乙本卷前有《经法》、《十六经》、《称》、《道原》4篇古佚书,共一万一千多字。唐兰《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卷前佚书的研究》一文中认为,这4篇古佚书就是《汉书·艺文志》里所说的《黄帝四经》(《考古学报》1975年第一期),这4篇古佚书与《老子》合在一起,应是黄老之学的主要经典之一。人们又把它叫做《黄老帛书》。据《史记·乐毅列传》介绍汉初治黄老之学的有名学者盖公的师承关系,一直上朔到战国中期赵国的河上丈人。因此,有人推测,《黄老帛书》的作者即是河上丈人。③又有人认为河上丈人是齐闵王后期稷下诸子各分散时,隐居在齐之高密一带的稷下黄老学者。④《黄老帛书》的发现,为研究黄老之学提供了宝贵的材料。但学术界对它的研究,意见分歧较大,这里不再详细介绍。 除《黄老帛书》之外,黄老之学的代表著作,主要是《管子》中的《心术》上、下,《白心》、《内业》、《宙合》、《枢言》等篇。近年来,有的学者提出,过去认为是伪书的《尹文子》、《鹖冠子》,其实不伪,①也属于黄老之学的著作。另外,在《吕氏春秋》中也保留了不少黄老之学的篇章。

323 评论

黎明同台

黄老之学是黄帝学派和老子学派的合称除老庄之学之外道家的最大分支,学派思想尚阳重刚  ,战国中期到秦汉之际,黄老道家思想极为流行,其既有丰富的理论性,又有强烈的现实感。中国战国时期兴起的哲学政治思想流派。黄指黄帝,老指老子。黄老之学始于战国而盛行于西汉时期。司马迁在《史记》里屡以黄老并称。黄老学派的典籍为黄帝书。到东汉时,黄老之术与新产生的谶纬之说相结合,就逐渐演变为自然长生之道,对道教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96 评论

枫糖17苹果派

百字碑注 疑仙传 墉城集仙录 三洞群仙录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 混元圣纪 唐叶真人传 仙苑编珠 洞仙传 真灵位业图 三教搜神大全 甘水仙源录 文昌帝君阴骘文 太上感应篇原文 功过格 关圣帝君觉世真经 吕祖宝忏 《道德真经》 《南华真经》 唐代吴筠《玄纲论》 翠虚篇 养性延命录 锺吕传道集 橐龠子 摄养枕中方 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 道门科范大全集 道门定制 灵宝玉鉴 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 上清灵宝济度金书 广成仪制 上清灵宝大法 道法会元 传授三洞经戒法箓略说 三洞法服科戒文 醮三洞真文五法正一盟威箓立成仪 列仙传 续仙传 神仙传 修真十书 重阳全真集 悟真篇 真诰 神仙可学论 破迷正道 秘传正阳真人灵宝毕法 通玄真经 高上玉皇本行集经 无上秘要 阴符经原文 登真隐诀 云笈七签 黄帝九鼎神丹经诀 黄庭经 道法心传 道教灵验记 道教义枢 汉天师世家 《道枢

224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索道论文范文资料

    这要看索道的种类了:A。索道按支持及牵引的方法,可以分为2种: ★单线式:使用一条钢索,同时支持吊车的重量及牵引吊车或吊椅。( 这种索道的车厢一般是焊接在缆索上

    MayQueen小乖 8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关于楼道论文范文资料

    楼道里虽然不是很脏,但是仍然有一些小纸条和烟头。我一边扫一边想:是谁扔的啊,真是不自觉。清洁工阿姨刚把楼道打扫干净,就有人乱丢东西,这些人一点不珍惜别人的劳动成

    暗香微漾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关于巷道论文范文资料

    隧道通信施工技术论文篇二 一种深井隧道通信系统 【摘要】 本文介绍一种借助井下隧道铺设的泄漏感应传输线进行无线电通信的收发系统,它可以广

    诗酒趁年少r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关于明道论文范文资料

    艺名:明道 原名:林朝章 英文名:MingDow 性别:男 生日:1980年2月26日[2] 血型:O型 星座:双鱼座 身高:182cm

    果果麦片 9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关于诡道论文范文资料

    用兵是一种诡诈的行为。所以,能打,装做不能打;要打,装做不要打。要向近处,装做要向远处;要向远处,装做要向近处。给敌人以小利,去引诱它;迫使敌人混乱,然后攻取它

    会吸烟的肺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