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38

多多吃好
首页 > 学术期刊 > 油脂酸败毕业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鑫宝贝66

已采纳

酸败原因1.水分 油脂是疏水物质,含水量很少。用干燥油料压榨取得的油脂,其含水量甚少。但在目前油脂工业的生产条件下,由于原料水分偏大,设备不完善或操作技术不良等原因,往往会使生产的油脂含水量过多。此外,油脂在运输和储藏过程中,被雨水侵入,也会使油脂水分增高。油脂水分增加,不仅会使油脂水解作用加强,游离脂肪酸增多,还会增加酶的活性,有利于微生物生长繁育。因此,油脂中水分含量过多,就容易促使油脂水解酸败。一般认为,油脂含水量超过0.2%,水解作用就会加强,游离脂肪酸也会增多。含水量越高,水解速度就越快,油脂就会迅速酸败变质,失去食用价值。由此可见,油脂中的水分含量是油脂安全储藏的重要条件,也是引起油脂酸败变质的重要因素。 2.杂质 油脂中,特别是未精炼的毛油中,常含有各种杂质,如磷脂、蛋白质、蜡、饼末、种皮以及其它不溶于油的油脚固体物等。这些杂质都是亲水物质,可以吸收水分,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能加速油脂的酸败,对油脂安全储藏十分不利。通常油脂中杂质含量超过0.2%时,就容易引起油脂分解酸败,杂质含量越多,油脂水解酸败速度就越快,也就越容易促使油脂酸败变质,失去食用价值。因此,杂质多的油脂不耐储藏。一般情况下,未精炼的油脂含有大量磷脂,在储藏过程中磷脂能分解出磷脂酸,使油脂质量降低,引起水解变质;黏蛋白会使油脂混浊,颜色变暗,而且有利于微生物繁殖,导致油脂酸败;大豆油、米糠油中都含有蜡质,其含量虽然很少,却能促使油脂混浊,降低质量;饼末、油脚、种皮等物质,有利于微生物繁育,也会加速油脂的酸败。长期储藏的油脂,混有上述各种杂质且其含量超过0.2%时,必须设法除去,使其含量降至0.2%以下,才能保持油脂的储藏稳定性,确保安全储藏。 3.空气 空气中的氧是引起油脂氧化变质(自动氧化)的主要因素。油脂接触空气,其中不饱和脂肪酸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使过氧化值与游离脂肪酸增加,并继续分解成低级的短碳链的醛、酮类物质,从而使其产生一种特殊的刺激气味,失去食用价值。油脂氧化变质的速度与接触空气表面积的大小、时间的长短以及油脂的组成成分有密切关系。通常油脂接触空气的表面积大、时间长,就容易氧化酸败;反之,装入密闭容器或储存在惰性气体中的油脂,则能提高储藏稳定性,一般不易氧化酸败。 4.温度 油脂温度升高,可以加速它的氧化反应,增强脂肪酶的活性,促进微生物生长繁育,并分泌蛋白酶、解脂酶,使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加速氧化分解、酸败变质。温度越高,高温时间越长,油脂酸败变质就越快(在60℃-100℃范围内;一般每升高1O℃,油脂酸败速度约可增加一倍),而降低温度则能中止或延缓油脂的酸败过程,提高储藏稳定性,确保安全储藏。 5.日光 日光中的紫外光,具有较高的能量,有利于氧的活化,能促使油脂氧化酸败变质。油脂暴露于日光中时,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常能形成少量臭氧。当油脂中不饱和脂肪与臭氧作用时,在其双键处能形成臭氧化物。臭氧化物在水分影响下,会进一步分解成醛、酮类物质而使油脂产生哈喇味,失去食用价值。与此同时,在日光照射下,油脂中所含的维生素E受到破坏,抗氧化的功能减弱,因而也会加快油脂氧化酸败的速率。

254 评论

sh玫瑰人生

(1)油脂酸败 油脂由于贮存条件不当或存放时间太久,均会导致质量变化甚至失去食用价值。因为油脂在加工和储藏过程中,经常受到光、热、空气中的氧及油脂中的水分和酶的作用,从而发生各种复杂的变化,特别是高不饱和油脂。其中,最主要的变化是部分油脂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分解成甘油和游离脂肪酸等多种产物,游离脂肪酸再进一步被水解、氧化生成过氧化物和氢过氧化物。而过氧化物则是油脂酸败过程中所生成的一种中间产物,极不稳定,能继续分解成醛类和酮类化合物及其他氧化物,致使油脂品质进一步变坏,导致最终失去药用和食用价值,造成油脂感官性状改变,如有哈喇味等。油脂的这种劣变现象称为酸败。(2)预防 通过油脂的氢化和冬化及调整来提高油脂的饱和度,从而达到预防油脂酸败的目的;温度还影响反应机制,温度每升高10℃,酸败反应速度增大2~4倍,因此油脂最好在低温下加工与贮藏;通过精炼脱水降低水分,从而达到预防油脂酸败;通过隔绝氧气(充氮或真空包装)或加入抗氧化剂来减少氧含量;采用有色包装和避光装置来隔绝光照和射线的影响;减少油脂与铜、铁器具的接触,避免金属离子污染;某些色素物质,如血红素、叶绿素,由于组分中含有金属卟啉环形成色素过氧化物复合物而催化油脂的氧化酸败,可通过加热炼制破坏色素;添加抗氧化剂和抗氧化剂增效剂是一种延缓或抑制油脂酸败的有效方法。

204 评论

我大旗网

油脂受氧气、水、光、热、微生物等影响,逐渐水解或氧化而变质酸败,使中性油脂分解为甘油和油脂酸,或使油脂酸中不饱和链断开形成过氧化物,再依次分解为低级油脂酸、醛类、酮类等物质,产生异臭和异味。

油脂酸败的同时破坏了其中所含的维生素,并损害机体酶系统如琥珀酸氧化酶 、细胞色素氧化酶等。

扩展资料:

预防油脂酸败:

应注意避光,油脂放在阴凉处保存,盛油的容器要尽量用深颜色的、金属容器,油脂的贮存温度以10~15℃为宜。使用抗氧化剂,常见的方法是添加各类抗氧化剂,典型的有化学抗氧化剂、丁基羟基茴香醚等,还有各种植物提取物,如橙皮提取物、大豆异黄酮、茶多酚等。此外维生素E在油脂中的含量达到0.01%~0.03%时,就能起到良好的抗氧化效果。

真空充氮贮油亦可降低油脂耗氧量,减小劣变速度,延长保存期。油脂微囊化、粉末化,使得油脂因壁材的包被作用而与空气和水分隔绝,从而防止了油脂的氧化酸败。

利用金属钝化剂清除微量金属,据研究表明,微量金属如铜、铁、铅等的存在会对油脂的氧化稳定性和滋味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这是因为这些微量金属能催化氧化作用,它是助氧化剂。金属钝化剂的作用则是与助氧化金属络合起来 ,将助氧化金属包容在络合结构或环状结构中,从而使该金属不再起助氧化剂的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膨化食品油脂酸败是怎么回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油脂酸败

189 评论

半透明SKY也

油脂酸败是油脂发生腐败变质,油脂酸败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油脂水解的过程,即由动植物油组织的残渣和衍生物产生的酶引起的水解。二是油脂在空气、水、阳光等作用下发生的化学变化,包括水解过程和不饱和脂肪酸的自动氧化,由于食用油脂含水量较低小于0.1%,衍生物繁殖困难,因此食用油脂发生酸败主要原因是脂肪的自动氧化,油脂的含水量,消费者会发现动物脂肪比植物脂肪更容易酸败,腐败变质,这主要是动物脂肪含水量的缘故,水份不仅是脂肪发生水解反应媒介,而且衍生物生长的必需,衍生物的生长会产生大量的酶,可催化脂肪的分解,从而加速了脂肪的酸败。正常情况下,食用油脂含水量低,衍生物大量繁殖可大大加快油脂的酸败。完全避免酸败是不可能的,只能采取措施减慢。具体措施有:(1)水分:一般认为油脂含水量超过0.2%,水解酸败作用会加强。所以,在油脂的保管和调运中,要严格防止水分的浸入。 (2)杂质:非脂肪物质会加速油脂的酸败,一般认为油脂中以不超过0.2%为宜。 (3)空气:空气中的氧气是引起酸败变质的主要因素,因此,应严格密封储存。 (4)光照:日光中的紫外线有利于氧的活化和油脂中游离基的生成,加快油脂氧化酸败的速率,因此,油脂应尽量避光保存。 (5)温度:温度升高,则油脂酸败速度加快,温度每升高10℃,酸败速度一般加快一倍。反之则延缓或中止酸败过程。另外,包装材料应选用铁皮或钢板,还可适当添加抗氧化剂或阻氧化剂。

310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脂肪酸类学术论文范文

    ⑴ 供给热能。脂肪是产热最高的一种能源物质,是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2.25倍。 ⑵ 构成身体组织,如磷脂、胆固醇等类脂质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 ⑶ 供给必需的脂

    厦门小鱼网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西安油脂杂志官网

    中国油脂杂志发表的周期也是很多作者都尤其关注的,但是由于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接触到中国油脂杂志,所以对它的了解也是知之甚少,不知道从何了解,下面小编就整理了中国油

    MissAlice1203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食用油脂酸价检测论文

    第一章 食品鉴别及方法概述、食物是人体能量的来源 食物是人体生长发育、更新细胞、修补组织、调节各种生理机能所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也是产生热量以保持体温恒定、从事

    妖精1208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大豆油脂的制取毕业论文

    发展绿色食品大豆产品促进黑龙江省大豆产业振兴摘要:黑龙江省借助得天独厚的环境资源优势和较高的机械栽培技术水平,绿色食品大豆生产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由于受国际市场

    木叶星海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粮食与油脂期刊

    刊名: 中国油脂 China Oils and Fats主办: 国家粮食储备局西安油脂科学研究设计院周期: 月刊出版地:陕西省西安市语种: 中

    Dana是天枰座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