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嘴Yuki
文化旅游市场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文化旅游市场的上市公司主要有西安旅游(000610),众信旅游(002707), 丽江股份(002033), 黄山旅游(600054), 九华旅游(603199)等。
本文核心数据:文化旅游元素分类,故宫文创的革新之路,景区沉浸式体验项目,西安短视频与文旅的融合案例, VR线下娱乐规模预测
1、文化元素是文旅结合的关键
文化元素可以是一个器物,可以是一个故事,也可以是一个符号,并没有特定的限制,只要具有标志性,能够使人印象深刻,具有独特的不可以取代的特点都可以作为文化元素的一种。这种元素和旅游的相结合,就赋予了旅游项目生命力。在强化旅游文化输出的同时,大大增加了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文化元素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物质类,精神类和象征符号类。
2、文创产品出圈彰显文化特色
以文化创意与景区特色结合的产品为突破口,展现文化特色。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与风土人情,打造自主文化品牌与更具有本土化的产品。同时可以融入现代科技,将文化产品应用性提高,能够融入消费者的日常生活,更具有延伸性和实用性。
故宫从传统文化景点变声“超级网红”离不开文创产品的革新。2013年之前,故宫还是中规中矩的传统旅游景区,旅游拍照看建筑,博物馆的旅游纪念品样式也秉承着遵循馆藏文物原貌,虽然做工精美还原度较高,但是千篇一律没有什么新意。
在2013年,故宫尝试推出了首个APP《胤祺美人图》,上线两周下载量就超过了20万。用户可以通过APP从十二幅画像中了解清朝的宫廷生活。随后故宫推出了朝珠耳机等周边热卖产品,故宫文创产品开始以新颖的姿态出现在大众面前。
到了2015年,故宫的文创产品将传统人物形象赋予了表情包化的表现形式,更贴合现在的生活环境,产品一经推出,在网络上引发了网友疯抢。。例如奏折样式的笔记本,云鹤文和纸胶带套装,故宫建筑3D便签条等使得文创商品同时兼具创意性和实用性。
至今,故宫文创在天猫,京东等平台都开设了自己的店铺,而且在官网上也专门设立了文创的板块,手机游戏,动画,笔记本,雨伞等各式周边都一一推出。
3、创新体验业态多种方式深度演绎文化
沉浸式体验的方式已经开始在许多经典被广泛的采用和推广。通过重新构建消费场景,实现多种方式的旅游体验,并且利用科技技术,提升游客的沉浸式感观。园区围绕主题来对元素主题故事进行情感设计,氛围设计,活动设计等,融合多元化的消费盈利业态,最终形成个性化的消费常在空间。
利用技术的提升来增加体验感是许多景点增加沉浸式体验首选的方式之一。通过利用VR,AR等新兴技术让游客沉浸式体验。感观营造,角色塑造,实景演绎,虚景再现等体验形式,增加消费者粘性。目前富士山,迪士尼,故宫,华清宫等景点已设有沉浸式体验项目。
另一种沉浸式体验为通过建筑、布景等形成庞大的主题式园区,通过大环境设身处地的让游览者融入体验沉浸享受。例如江西爆红的葛仙村度假区。
江西爆红的葛仙村度假区2019年建成开始运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已经位列江西旅游前三,主要原因是度假区着力打造沉浸式夜游新体验。景区根据文化历史背景,以葛仙山修行的故事为文化元素,加上融合道家的文化内核和要素,结合古典山水画意境打造远离尘世喧嚣的世外桃源。通过运用声光电,水雾火,全息投影,激光等技术,推出逛仙街,汉服提灯游园,沉浸式体验古代节日游园盛会生活景象等。
4、创新传播形式提升文化知名度
利用短视频,直播平台,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拓展传播边界,扩大受众传播范围。2020年疫情的影响,短视频平台流量增加快速,通过文化元素的传递带动地区旅游行业。同时也让大众都参与到文旅内容的二次创作中。西安的大唐不夜城在抖音上的点击频率,讨论热度等都曾居高不下,许多网友为了体验前去打卡摔碗酒″、“毛笔酥”、“不倒翁小姐姐”等网红景点。
数据显示,“不倒翁小姐姐”走红之后,西安大唐不夜城旅游热度同比上420.77%。同样以抖音网红而出圈的还有西安的“摔碗酒”。
5、未来数字科技时代将强化文旅体验
在数字科技时代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全国旅客对个性化体验的需求都在显著提升。据《全球数字旅客调研》显示,44%的各年龄段受访者表示增强虚拟现实技术对旅游业来说具备价值。市场分析机构Greenlight Insights发布了VR线下市场调查报告《Location-Based Virtual Reality Industry Report》显示,全球范围内,VR线下娱乐的场馆数量在2019年增加到超过13000个,到2023年增长到超24500个。
未来数字科技发展将重构多样化的旅游场景体验,从食、住、行、游、购、娱多方面丰富全场景的旅游智慧空间。以数字创意引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利用前沿数字化技术推动业态创新,增强消费者的旅游体验,才能更好地推动数字科技时代的旅游+文化的发展。
乖囡好好
文旅融合发展思路是:
1、推动理念融合。要把理念观念融合放在首要位置,从思想深处、从根子上打牢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基础,推动文化和旅游深融合、真融合。
2、文旅融合促进产业融合。要积极寻找文化和旅游产业链条各环节的对接点,发挥各自优势、形成新增长点。实施“文化+”“旅游+”战略,推动文化、旅游及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培育新业态。深入实施“互联网+”战略,推动文化、旅游与科技融合发展。
3、文旅融合加快市场融合。统一有序、供给有效、富有活力的市场是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基础。要以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为契机,推动文化和旅游市场培育监管工作一体部署、一体推进。推动形成一批以文化和旅游为主业、以融合发展为特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领军企业、骨干企业。
把握文旅融合基本原则:
1、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原则。尊重文化和旅游的发展规律及客观差异,找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切入点,因地制宜地推进文旅融合,注重文旅融合的效果。
2、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原则。以文化为灵魂丰富旅游内涵促进旅游发展,以旅游为载体彰显文化魅力促进文化繁荣。
3、坚持统筹协调、互补共赢原则,统筹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处理好文化资源和旅游发展的关系,坚持合作共赢,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的相互促进、互补协调、共同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4、坚持市场导向、项目带动原则。
5、坚持特色创新、质量发展原则。挖掘文化内涵,突出文旅特色,引导文旅融合特色化发展,打造特色鲜明的文旅新产品和新业态。
monmonfxwen
文与旅相伴,旅因文而兴。文化是旅游产品的核心灵魂,旅游是文化实现资本化、产品化、走向大众化的重要载体。文旅融合从交互到共生,从简单融合到深度融合经历了数次发展、演变与迭代。如今,时代赋予了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新任务。图片随着文旅消费需求迭代升级,融合、跨界、创新,引领消费大规模回流,带来了文旅产业结构性调整、重塑和升级的新机遇。一是“轻旅游”、“微度假”、“宅酒店”、文化研学、夜间休闲等正成为引领文旅消费增长的重要领域;二是散客自由行、近郊亲子游、研学旅游、康养旅游等成为备受欢迎的旅游方式;三是年轻的、活跃的和更拥抱互联网、数字化的人群将成为引领文旅产业新消费的重要群体;四是疫情促使消费者对文旅服务和网络结合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五是文旅产品的互动性和体验感更受注重,求新、求变、求趣味等新特点正在引爆产业倍增。图片在新的消费趋势之下,我们的文旅融合如何创新驱动,适应新发展格局与态势呢?PART1构建文旅融合新模式推动网红经济、夜间经济、创意经济、体验经济等新模式,通过与市场融合、与文化融合、与数字融合,全景、全业、全时聚合各类文旅要素,实现供应链重塑、产业链整合、价值链融合,融合新媒介、新技术手段拉动文旅“破圈效应”。图片PART2丰富文旅产品新形态结合旅游市场消费新变化、新特征,着眼满足游客品质化、个性化的新需求,坚持聚焦主业、内容为王,开发高质量的文化旅游产品,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通过对全域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创意策划和数字化转型,打造覆盖全域、全时、全龄的“目的地”旅游产品体系,创新推出文化主题型、休闲度假型、沉浸体验型高品质产品。图片PART3拓展文旅融合新业态发展康养旅游、体育旅游、智慧旅游、文旅金融、非遗文创、民宿产业新融合、房车自驾旅行等文旅融合的新业态。图片PART4做好文化旅游融合新文章文旅融合创新在“旅”,当旅游方式变得生动,对文化的感知也更为深刻。要推进文化旅游多元融合发展,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原则,统筹做好文化旅游在理念、职能、产业、市场、服务、资源、平台、项目、产品、活动等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加大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普查、梳理、挖掘力度,以文化创意为依托,推动更多文旅资源转化为文旅产品,推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加大实施“文化+”“旅游+”战略,全力推进文化和旅游业态融合,推动文化旅游与农业、工业、林业、体育、健康、互联网、科技、金融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新业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共进,加快构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格局,努力打造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图片PART5打造文旅融合新引擎受疫情影响,线下传统旅游受限制,在互联网、移动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的赋能下,数字文旅逐步落地,迅速成长。推进物联网技术在旅游场景的应用,尤其是要加快智慧景区建设,借助全息投影、夜间灯光秀、5G、AR、VR等现代技术,推动VR、AR、机器人在导游导览、景点解说、信息咨询等方面的应用,不断升级文化和旅游产业智能化运营能力。受疫情影响,线下传统旅游受限制,在互联网、移动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的赋能下,数字文旅逐步落地,迅速成长。推进物联网技术在旅游场景的应用,尤其是要加快智慧景区建设,借助全息投影、夜间灯光秀、5G、AR、VR等现代技术,推动VR、AR、机器人在导游导览、景点解说、信息咨询等方面的应用,不断升级文化和旅游产业智能化运营能力。
水儿依依
我国文化旅游产业现在发展越来越多样化,未来的发展趋势一片大好,成为了我国朝阳产业。旅游业近些年来成为了我国发展的重点对象,它有无烟产业的这一美称,发展旅游业无论是在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还是思想意识方面,都有着重大影响,在现在的国民经济中,国内旅游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文化,人文景观和自然遗址这几个方面。一、文化旅游成为主流从二十一世纪,文化旅游这一观念被提出之后,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重视以及推广,文化旅游政策也随之变得越来越符合现代人的观念,它所作的贡献可以说是不可置否的,文化旅游还在很大程度上拉动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开始变得富足,他的另一个优点在于保护了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越来越了解传统,爱上传统,这对弘扬我国具有积极的作用。二、步入文旅新时代随着国内游客的持续增长,我国的产业一直保持着良好的运行水平,更多外国人走向中国,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的魅力,但就故宫这一景点来讲,一年的的收入就可以高达亿元,这让我国的平均指数持续增加,我们想要发展文化旅游,就要有一个良好的心理准备,虽然目前发展形势一片大好,但还是存在一些弊端,比如说恶性竞争等等,这给许多游客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我们想要改变这些,就要从国家角度以及个人利益出发,我们要做事还有很多,任重而道远。我们文化旅游产业形势还是非常不错的,近些年来,我国建立了三百多个公共图书馆,这对提升国民素质有着很深远的影响,文化旅游特有的民族性,神秘性等等,吸引着大批的游客前往游览参观,这让我国的旅游产业链得到了持续稳定的发展。
智能楼宇设计论文编号:JD171 字数:31338,页数:62 前言随着科技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智能化建筑正逐渐普及并为人们所接受。据初步统计表明,目前安
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的文献资料已经给你发过去了,请查收sohu那个,上边那些事代写,请忽略。。。
目前中国酒店业和世界酒店业都是面临三大发展趋势。第一发展趋势,超级化发展趋势,一个代表就是集团做的越来越大,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这是超级化发展的真实写照,第二个信
通常来说大学生在确定论文研究方向的时候,需要先考虑三件事,其一是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特点;其二是目前拥有的研究资源;其三行业发展趋势。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特点是
中老年人出行,不适应导游年轻化这一趋势近年来,全国老年人旅游在旅游市场上异军突起,并呈持续升温态势。特别在春秋两季,除了法定假期,都是中老年人的出游旺季。记者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