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41

就叫小胖
首页 > 学术期刊 > 国外对戏曲的研究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修普诺斯0907

已采纳

——《暗恋桃花源》赖声川的著名舞台剧《暗恋桃花源》,描写的是两部本来毫不相关的剧情,却阴差阳错,在同一个舞台上排演,期间因争抢戏台而发生的一系列的好笑的故事。从总体上来看,全剧写的都是寻找爱情、理想的过程。在战争年代爱情是江滨柳、云之凡的信念,即使相隔千里,又或者过了几十年,依然还能彼此记挂着对方;桃花源,是陶一生都想回去的地方,只是最后仍然“未果”;刘子骥,是女孩一直在寻找的,最终却换来满心的绝望……《暗恋》在剧中是作为悲剧在上演。讲述的是江滨柳和云之凡在战乱中邂逅,相恋却又分开,四十年后终于再次相聚的故事。到了故事最后,倒有了几分喜剧的色彩,只是这时的时过境迁,会不会让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感到惋惜呢?相比《暗恋》来说,《桃花源》无疑是一部喜剧。剧中陶的不善表达和懦弱,春花的凶悍,袁老板的理想……一个个人物冲突相继展开。最后,陶再也找不到回桃花源的路。这使剧情具有了些悲情的成分。可以说,在整部剧中,导演做到了“悲中有喜,喜中有悲”。整出剧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多少吸引人的地方,随着故事的展开,情节发展环环相扣,再加上《桃花源》中不时的喜剧元素,倒显得有趣得多。同一个舞台是这两部剧中剧的纽带,刘子骥和寻找他的女孩,则无疑是贯穿两部剧的关键人物。从头到尾的寻找,直到最后的一连三次“刘子骥,你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剧中的情节与冲突刻画得很成功,两部剧导演之间的争斗,演员之间的摩擦……到后来为了节约时间共用同一个舞台时的语言之间的相互“交流”,两部剧演员的“互问互答”,故事之间的“交融”,显得很是滑稽却又恰到好处,仔细想来,导演在这些地方心思的运用,很好的把《暗恋桃花源》整部剧的主题表达了出来,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我认为剧中对刘子骥与寻找他的女孩的刻画还应该加强一些,因为我是已经到了剧情快结束时才略微懂得了些这两个人物在剧中的作用,以至于以前的内容都有些不大能连贯起来。也许在导演眼中,正是他们这种若隐若现的姿态,才使得“寻找”这一主题更加深刻!

212 评论

湘剑狠皖

京剧艺术在海外的影响力在逐渐扩大。语言是外国人欣赏中国京剧的障碍。看武戏时,因为不涉及语言,外国人能够欣赏演员的身段架势和表演。但是京剧除了“做”、“打”,还有“唱”、 “念”,不懂汉语的外国人,欣赏京剧会遇到语言障碍。借助英文字幕,可以使外国人克服语言障碍,更好地欣赏京剧。京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 , 清高宗(弘历)八十寿辰,徽伶高朗亭等率领“三庆”徽班进京贺寿演出,演出结束后,立足京城。此后许多徽班相继进京,其中三庆、四喜、春台. 和春最负盛名,被称为“四大徽班" ,历经数十年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京剧。京剧的表演形式独具特色,集唱、念做.打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艺性,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中国京剧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

201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国戏曲研究论文

    传统戏曲文化在高校传播的价值论文 摘要 :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经历多个朝代的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高度艺术综合性和民族特色的戏剧。传统戏曲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笔

    安哥拉天使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中国戏曲的研究论文

    编辑本段戏曲的起源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它最早是从模仿劳动的歌舞中产生的。先秦时期 (一)先秦——戏曲的萌芽期。《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就是

    蔡蔡菜哈哈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国外戏曲与插画联系研究论文

    我国的传统插花艺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目前已经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插画艺术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插花艺术论文,供大家参考。插花艺术论文 范文 篇一:《浅论东西

    小红粉菲菲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国外对戏曲的研究论文

    ——《暗恋桃花源》赖声川的著名舞台剧《暗恋桃花源》,描写的是两部本来毫不相关的剧情,却阴差阳错,在同一个舞台上排演,期间因争抢戏台而发生的一系列的好笑的故事。从

    就叫小胖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戏曲研究论文选题

    1、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教育--浅谈高校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教学改革2、反思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3、传统戏剧在师范院校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教学中的定位4、漫谈

    为萍伤心航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