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22

半调子810
首页 > 学术期刊 > 地黄降血糖最新研究进展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舜井街的猫

已采纳

地黄叶子怎么吃有什么作用 鲜地黄的叶子还做成各种保健食品,疗效一点也不比地下部分的地黄根差,而且味道还很好。由于地黄花、种子属于温性,地黄根属于寒性,所以地黄叶子介于两者之间,就比较平和,适合大多数人食用。 地黄叶入肺、肝、肾经,具有走表入肺、润肤止痒、滋阴补肾、凉血止血之功。 在我国最早的一部种植中药的专著《山居录》(唐代)云:地黄嫩苗摘其旁叶作菜甚益。从现在地黄的有效成份来分析,有效成份主要成份主要是梓醇,还有很多的微量元素。 现代医学工作者做了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地黄叶与块根中均含有梓醇。地黄叶在前期生长的过程中,梓醇含量迅速上升,最高时期是地下部分梓醇含量的两倍以上。一直持续到采收期之前,也就是地黄叶要枯萎的时候,地黄叶中都含有大量梓醇,由些可见我国古代医药学都对地黄研究之透彻。临床中总结发现,地黄叶对肺纤维化等慢性肺病、老年痴呆、脑萎缩、糖尿病、皮肤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地黄的种植对于土壤有特别的要求。《本草乘雅半偈》:种植地黄后其土便苦,次年可种牛膝,再二年可种山药,足十年土味转甜,始可复种地黄,否则味苦形瘦不堪药也。种植地黄这块地8年到15年都不能种植地黄,所以地黄都是一年一熟,第二年就要重新换土再种。 地黄的叶子可不可以吃 地黄的叶子是利水的可以吃,但是不能吃得多。水肿病人可以多吃。 地黄叶子能当菜吃吗 地黄叶子 性味 鲜生地性寒,味甘、苦。生地黄性寒,味甘。熟地黄性寒,味甘。 功能主治 鲜地黄清热生津,凉后,止血;用于热风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烦渴、发斑发疹、阴虚内热、吐血、衄血、糖尿病、传染性肝炎。 生地黄的叶和花怎么吃 可以但不能贪嘴 吃地黄的好处有哪些? 地黄全身都是宝贝,初夏将多采摘的新鲜地黄花阴干后储存起来,秋冬季拿来与粳米或者粟米之类的共熬一锅香甜可口的地黄花粥,又滋肾养阴又清热除烦止渴,非常适合糖尿病烦渴或者肾虚腰痛的人食用。 地黄中的多聚糖,可以根据机体不同糖代谢状态对血糖产生明显的调节作用,在明显降低血糖的同时,使血浆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血浆皮质酮含量下降。关于地黄中含有的降血糖成分,很多的科学实验也都有验证过。 生、熟地黄均能调节甲亢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并能调节异常的甲状腺激素状态。 地黄中的地黄多糖可促进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 *** 其造血功能,并对放射损伤有一定的保护和促进恢复作用。 地黄对血压有双向调节作用,有利于稳定血压水平,对预防和辅助治疗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有一定作用。 鲜地黄叶与花能吃吗 地黄就是中药里熟地和生地的母体,叶子是苦的,好像可以像蒲公英一样腌制揉搓凉拌吃。 。。。。。。采纳 地黄的叶和花能食用吗 可以吃啊,都是药物。鲜地黄的叶子还做成各种保健食品,疗效一点也不比地下部分的地黄根差,而且味道还很好。由于地黄花、种子属于温性,地黄根属于寒性,所以地黄叶子介于两者之间,就比较平和,适合大多数人食用。 地黄叶入肺、肝、肾经,具有走表入肺、润肤止痒、滋阴补肾、凉血止血之功。 在我国最早的一部种植中药的专著《山居录》(唐代)云:“地黄嫩苗摘其旁叶作菜甚益”。从现在地黄的有效成份来分析,有效成份主要成份主要是梓醇,还有很多的微量元素。 现代医学工作者做了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地黄叶与块根中均含有梓醇。地黄叶在前期生长的过程中,梓醇含量迅速上升,最高时期是地下部分梓醇含量的两倍以上。一直持续到采收期之前,也就是地黄叶要枯萎的时候,地黄叶中都含有大量梓醇,由些可见我国古代医药学都对地黄研究之透彻。 临床中总结发现,地黄叶对肺纤维化等慢性肺病、老年痴呆、脑萎缩、糖尿病、皮肤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地黄怎么栽种? 地黄的种植对于土壤有特别的要求。《本草乘雅半偈》:“种植地黄后其土便苦,次年可种牛膝,再二年可种山药,足十年土味转甜,始可复种地黄,否则味苦形瘦不堪药也。”种植地黄这块地8年到15年都不能种植地黄,所以地黄都是一年一熟,第二年就要重新换土再种。

221 评论

没事就做吃货

在门诊过程中,经常有一些糖友提出为防止药物的毒副作用,想用中药治疗糖尿病。事实上,不管是中药或西药都有毒副作用,关键是我们怎么选择药物,减少副作用。

有一些中药确实已经被证实有降血糖的作用。

1.人参

在很多降血糖中药方剂中,都加有人参。许多研究发现人参中的人参皂苷具有降血糖、调节免疫力、治疗心血管疾病、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可使轻症糖尿病患者血糖降低,停药后仍可维持2周以上。对于血糖较高的糖尿病病人,降低血糖作用不明显。但多数全身状况有所改善,使口渴感等症状减轻。

可以减少胰岛素的用量。人参还有降低血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改善动脉硬化,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在使用人参时,应注意对血压的影响,小剂量使用时能升高血压,大剂量能降低血压,所以对于血压高的糖尿病病人应该慎重使用。

2.黄芪

黄芪中的黄芪黄酮、黄芪多糖是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成分,可使人体内的糖原合成酶活性增加,从而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黄芪还可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等作用,因此可减少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糖尿病血管病变等并发症的发生。

在使用时要注意其不良反应,有妊娠晚期误用致难产的报道,静滴黄芪制剂出现轻度过敏反应等。

3.黄连

经研究,黄连中提取的黄连素,可通过抑制糖异生以及促进血糖原酵解而产生降糖作用。在降血糖的同时,还有降血脂、抗氧化的作用。由于黄连素有抗菌、抗真菌、抗病毒的作用,对于糖尿病口腔溃疡、痈肿疔疮等感染的糖友可以使用黄连素治疗。

因为黄连素有抗菌作用,长期服用可导致肠道菌群失调,故不宜长期服用。

4.山药

山药多糖是其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衰老、抗氧化、抗肿瘤、降血糖、促进胃肠功能、保护肝脏、抗突变等作用。降血压中药:六味地黄丸、八味地黄丸、归芍地黄丸等,都有山药配方,不仅用于治疗肾虚病症,还用于治疗高血压、哮喘、神经衰弱和腰痛等病症。

山药中的淀粉含量较高,糖尿病患者食用量较大时应减少主食的量。因淀粉含量较高,会出现胸腹胀满、大便干燥等,便秘者最好少吃。不可以生吃,因为生的山药中有一定的毒素。

5.葛根

葛根中有效成分是葛根素,对高血糖有一定疗效,是中药降血糖方剂中常用的一味中药。还能降低血清胆固醇,降低甘油三酯,用于治疗高血糖,高血脂病症等。葛根中膳食纤维含量较高,对有便秘的糖友比较适合。

葛根中淀粉含量较多,如果进食葛根过多,会使血糖升高,应适当减少主食。

6.地黄

地黄寡糖、地黄甙D是地黄的有效活性成分,具有补血,降血糖,抗肿瘤,增强免疫等药理活性。还有强心利尿、解热消炎、促进血液凝固等作用,对于有心脏疾病及血液高凝状态的糖友尤为适合。

脾虚湿滞,腹满便溏者不宜使用生地黄。熟地黄性质黏腻,有碍消化,凡气滞痰多、脘腹胀痛、食少便溏者忌服。

7.麦冬

麦冬是临床常用中药,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现代研究发现,麦冬含有甾体皂苷、黄酮类、多糖类、氨基酸类等成分,其中的多糖类化合物具有相当广泛的生物活性。麦冬多糖具有促进胰岛细胞功能恢复、降低血糖的作用。麦冬中含有的其他成分,具有抗疲劳、清除自由基、提高细胞免疫功能以及降血糖的作用。

另外,麦冬有镇静、催眠、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抗肿瘤等作用,尤其对增进老年人 健康 具有多方面功效。麦冬可代茶饮,能有效缓解口干渴的症状。

服用麦冬期间,最好不要吃萝卜,少吃辛辣刺激食物,以免影响它的功效。麦冬还能加强氯丙嗪的镇静作用,增强戊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所以在服用期间应引起注意。

8.灵芝

灵芝多糖是灵芝中的有效成分之一,灵芝多糖降血糖之原理是:促进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脂肪酸分解,可改善高血糖症状。同时,还具有抗肿瘤、调节免疫、保肝、抗炎、促进伤口愈合、抗氧化等药理作用。

因其味甘性平,入心经,能补心血、益心气、安心神,故可用于治气血不足、心神失养所致的心神不宁、失眠、惊悸、多梦、健忘、体倦神疲、食少等症。对有肝功能不好、失眠的糖友尤为适合。

服用灵芝没有太多禁忌,对于灵芝过敏者不宜食用。

9.枸杞

枸杞多糖是其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防衰老、免疫调节、抗癌、降血糖、降血脂、神经保护等多种生理功能。

近年来研究枸杞多糖是一种水溶性多糖,枸杞子富含枸杞多糖,具有生理活性,提高胰岛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减轻过氧化物对细胞的损伤,降低内二醛生成量,所以枸杞多糖对胰岛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患有高血压或者是性格比较急躁的人群以及满面红光的人最好少吃,避免出现太补的情况。

10.知母

知母总酚及其成分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有影响,结果知母总酚能显著降低糖尿病人的空腹血糖,其中的芒果苷在体外有较好的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作用。

研究发现知母总酚对糖尿病动物有较好的降糖的作用,而芒果苷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是其降糖作用机制之一。知母可解决口渴、饮多、尿多等症状。知母有滋阴润澡、生津止渴的功效。同天花粉、五味子等配合使用可增强疗效,如玉液汤。

脾胃虚寒,大便溏泄者忌服知母。对于有糖尿病神经病变者,尤其是长期腹泻者不宜用知母。

11.当归

当归的有效成分是当归多糖,实验表明,当归多糖对于有高血糖的糖尿病病人有降血糖的作用,其降血糖作用并不是通过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来实现的。当归中的生化物质丁基苯酞可增加中脑动脉闭塞(MCAO)术后的软脑膜微动脉管径和血流速度,从而改善软脑膜微循环。脑缺血过程存在神经元凋亡,丁基苯酞还能使低糖低氧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过程减弱或停止,阻止脑梗死面积扩大。

服用当归有疲倦、嗜睡等不良反应,停药后可消失。大剂量给药,会导致血压下降,剂量再加大则血压骤降,呼吸停止。临床使用当归不可过量,服药后也应注意有无不良反应。

治疗糖尿病的中药除上述外,还有很多中药都有降血糖作用,如 泽泻、车前子、桑白皮、五加果、石斛、赤芍、丹参、玉竹、麦芽、茯苓、菟丝子、石膏、乌梅、苍术、白术、玄参、仙鹤草、地骨皮、苍耳子、苦瓜、桔梗、黄精、冬桑叶、仙灵脾 等。糖友千万别自己随意购买中药来替代糖尿病的综合治疗。

因为糖尿病的中药治疗,必须要求由中医师根据病情辨证论治来开具处方,才能达到中药治疗的理想效果。

156 评论

相关问答

  • 蒲黄治疗糖尿病研究进展论文

    糖尿病并发症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和糖尿病性心脏病、糖尿病脑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

    五爷威武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治愈糖尿病最新研究进展论文集

    这是要花钱的

    世唯装饰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枣糖降血脂研究论文

    红枣富含铁,铁元素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必需元素,吃红枣可以补气生血,适宜于体质虚弱,贫血者以及女性月经后食用。 红枣富含钙,铁以及丰富的黄酮类物质,能够疏肝解郁,养

    丘比特來來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一型糖尿病中医最新研究进展论文

    1、1型糖尿病的饮食 2、1型糖尿病的症状体征 2.1、多尿。是由于血糖过高,超过肾糖阈(8.89~10.0mmol/L),经肾小球滤出的葡萄糖不能完全被肾小管

    小熊缭乱1990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治愈糖尿病最新研究进展论文题目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劳动强度的减低,人群平均寿命延长,以及糖尿病检测手段的改进,与世界各国一样,糖尿病患

    stella840706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