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06

施ccccceci
首页 > 学术期刊 > 研究汉语拼音相关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蝴蝶飞不过

已采纳

2014年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本多元化,《世界汉语教学》1:142-156。2013年信息化地球村时代的汉语适应问题,《大江东去—王士元教授80岁贺寿文集》,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51-70。节律和形态里的前后不对称,《中国语文》2013.5:387-405。2012年汉、英主要事件名词语义特征,《当代语言学》1:1-11。作为语法分析起点之一的数量性限制,《汉语学习》1:3-13。目的语の指示性の强さに基づく他动词の分类,影山太郎・沈力(编)《日中理论言语学の新展开3:语汇と品词》,东京:くろしお出版, 2012:241-266。主编《国外当代语言学选著研读》,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年重度-标志对应律:兼论功能动因的语用性落实和语法性落实,《中国语文》2011.4:290-300。再谈对Greenberg45条共性的分析,《认知语法和对外汉语教学论集》118-149,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0年蕴含关系的两种解释模式,《中国语文》4:331-341。论“整体-部分、多量-少量”优势顺序的普遍性,《外国语》4:2-15。《汉语的认知心理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语义投影连续性假说:原理和引申(第二作者屈正林),《语言学论丛》42辑,112-128。2009年“组块”与语言结构难度,《世界汉语教学》1:3-16。The placement of Chinese adverbial revisited: what differentiates Chinese word order from other SVO languages (co-author Xiaozhou Wu), Janet Xing ed.Studies of Chinese Linguistics: Functional Approaches.23-44.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从某些语言学术语的翻译说起,《外国语》2:2-7。也谈“有标记”的歧解及解决之道,《当代语言学》3:260-266。中国境内的双及物结构语序(第二作者罗天华),《汉藏语学报》第三期:56-70。基于宾语指称性强弱的及物动词分类,《外国语》6:18-26。The parallelism between NPs and clauses in terms of pragmatic effects on word order, Cahiers Linguistique–Asie Orientale [法国,东亚语言学] 38.2:177-219.2008年直系成分分析法—论结构分析中确保成分完整性的问题《中国语文》2: 129-139。现行汉字文本优缺点及其改革设想《跨文化交流:世界“汉语热”背景下中文学科的改革和探索》30-41,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语序类型学理论与汉语句法研究,沈阳、冯胜利主编《当代语言学理论和汉语研究》:242-256,北京:商务印书馆。再谈汉语“的”和日语の的区别,《外国语》3:55-63。从语言类型学看模态动词的句法地位,《语法研究与探索》(14)306-314,北京:商务印书馆。从类型学看汉语全称判断,日本《中国语学》255:1-18。2007年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的标点改革尝试,《北华大学学报》5:49-51,转载《语言应用研究与教学》2007(4): 2-3。“OV蕴含TV”的功能解释(第二作者罗天华),《汉语学报》2.57-65。2006年论形式和功能的统一是语法分析的根本基础——兼谈转换语法的一些发展,《外国语》3:36-51。不同学派的“核心”概念之比较,《当代语言学》4:289-310。“形式描写、功能解释”的当代语言类型学,《东方语言学》(创刊号):10-21,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蕴涵共性的逻辑意义及其功能解释,何大安等(编辑)《山高水长:丁邦新教授七秩寿庆论文选》:741-784,台北:中央研究院语言研究所。2005年语序优势的认知解释:论可别度对语序的普遍影响,《当代语言学》1:1-15,2:132-138。时间表达的语法差异及其认知解释:从“年、月、日”的同类性谈起(第二作者屈正林),《世界汉语教学》2:12-21。语言教学门内谈,《北华大学学报(社科版)》3:7-10。指人名词组合语序的功能解释:从形式描写到功能解释的一个个案,《中国语文》4:291-299。关于句法理论的起点和三个平面理论(第二作者 曹德和),《语言研究集刊(第二辑)》:317-336,上海辞书出版社。语言符号理据性面面观(第二作者郭中),《外国语》6:32-39。2004年作为一条语言共性的“距离-标记对应律”,《中国语文》(1):3-15。汉语语序的总体特点及其功能解释:从话题突出到焦点突出,《庆祝《中国语文》创刊50周年学术论文集》28-38,北京:商务印书馆。对外汉语教学的经济原则(第二作者谢天蔚),《汉语学习》(4):50-55。共性探索背景下的汉语句法研究--谈谈如何从个性中分解、提取共性规律。北京大学《语言学论丛》第三十辑:74-90。2003年“的”的基本功能和派生功能:从描写性到区别性再到指称性,《世界汉语教学》:(1)14-29。增加汉字书写系统的语法信息,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七月号,Vo.34-4:118-124。汉语疑问词前移的语用限制:从话题焦点谈起(第二作者徐阳春),《语言科学》(6):3-11。试论周遍性成分的状语性,载徐烈炯、刘丹青主编《话题与焦点新论》:83-96,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英汉语法比较范围的扩大(第二作者谢天蔚),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Vol.37-1: 111-130. USA.Rhythm and Syntax in Chinese: A Case Study (second author San Duanmu).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V37:2, 123-136.2001年从宾语标记的分布看语言类型学的功能分析,《当代语言学》3:253-263。What is the chunk in linguistic structure?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gnitive Science: 452-457.Hef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ress.2000年汉语“的”和日语“no”的比较,日本《现代中国语研究》第一期:106-112。京都:株式会社朋友书店。1998年Left-right asymmetries of word order variation: a functional explanation.Ph.D. diss.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Los Angeles.(http://www.usc.edu/dept/LAS/ealc/chinling/articles/lup.pdf).从语义、语用看语法形式的实质,《中国语文》(5):353-367;人大复印资料98(12):87-101。Word order variation in Ta shuo-le wo san-tian huahua. 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Vol.33-2: 21-32. USA.1997年Computer-aided training in reading Chinese. 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32-2:57-73.1992年从“跳舞”、“必然”的词性到“忽然”、“突然”的区别,《语言研究》92-1:12-18。1991年A comparis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parsing based on simultaneous chunking. Proceedings of 1991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Processing of Chinese and Oriental Languages:270-275, Taipei, Taiwan.1990年加强共性研究更是当务之急:对中国语言学研究的反思的反思,《汉字文化》90-1。The structure of Chinese noun phrases. In Mamoru Saito (ed.) Comparative studies on noun phrases: 1-41,.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research report.1989年结构、节奏、松紧、轻重在汉语中的相互作用:从“等等+单音名词”为何不合格说起,《汉语学习》89-3:25-28。1988年定语的外延性、内涵性、称谓性及其顺序,《语法研究和探索(四)》:102-115,北京大学出版社。多重复句的层次问题(第二作者金立鑫),《汉语学习》88-5:4-7.1987年从心理学角度看汉语句型问题,《动词和句型》:39-51,语文出版社。语言结构的切分及其数学基础,《思维科学》87-4:47-50。1986年语句理解的同步组块过程及其数量描述,《中国语文》86(2):106-112。组块理论的完善化及其在自然语言理解中的应用,《思维科学》86(2):77-85。1985年流程切分和板块组合,《语文研究》85(1):36-42;人大复印资料85(5):125-131。论感知同思维的关系,《思维科学探索》:182-192,山西人民出版社。名物化异议种种,《语文导报》85-7:27-28。语言结构的外向、内向分类及核心的定义,《语法研究和探索(三)》:338-351,北京大学出版社。从认知心理学看正词法问题,《汉语拼音正词法论文选》:117-132,文字改革出版社。汉语拼音的阅读心理,《文字改革》85-6:11-13。试论经学注释法对思想的禁锢,上海社科院《社会科学》4:8-10。1983年无限递归的条件和有限切分,《汉语学习》(3):23-29。人脑短时记忆机制和人类语言结构的关系,《世界科学》83-9:21-30;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卷83(9):25-30词性标注问题两则,辞书研究83-5:2-10。1981年动词名词兼类问题,《辞书研究》1981.1:151-155。主干成分分析法,《语文研究》1981.1:30-39。对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一些看法,《中国语文》81-4:255-259。1979年也谈结构,《中国语文》(6):412-415。读《“的”字结构和判断句》,《中国语文》(4):275-278。

211 评论

宝贝baby996

电大毕业论文的写作格式、流程与写作技巧 广义来说,凡属论述科学技术内容的作品,都称作科学著述,如原始论著(论文)、简报、综合报告、进展报告、文献综述、述评、专著、汇编、教科书和科普读物等。但其中只有原始论著及其简报是原始的、主要的、第一性的、涉及到创造发明等知识产权的。其它的当然也很重要,但都是加工的、发展的、为特定应用目的和对象而撰写的。下面仅就论文的撰写谈一些体会。在讨论论文写作时也不准备谈有关稿件撰写的各种规定及细则。主要谈的是论文写作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和经验,是论文写作道德和书写内容的规范问题。论文写作的要求下面按论文的结构顺序依次叙述。(一)论文——题目科学论文都有题目,不能“无题”。论文题目一般20字左右。题目大小应与内容符合,尽量不设副题,不用第1报、第2报之类。论文题目都用直叙口气,不用惊叹号或问号,也不能将科学论文题目写成广告语或新闻报道用语。(二)论文——署名科学论文应该署真名和真实的工作单位。主要体现责任、成果归属并便于后人追踪研究。严格意义上的论文作者是指对选题、论证、查阅文献、方案设计、建立方法、实验操作、整理资料、归纳总结、撰写成文等全过程负责的人,应该是能解答论文的有关问题者。现在往往把参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应该以贡献大小依次排列。论文署名应征得本人同意。学术指导人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列为论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谢。行政领导人一般不署名。(三)论文——引言 是论文引人入胜之言,很重要,要写好。一段好的论文引言常能使读者明白你这份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在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写出论文立题依据、基础、背景、研究目的。要复习必要的文献、写明问题的发展。文字要简练。(四)论文——材料和方法 按规定如实写出实验对象、器材、动物和试剂及其规格,写出实验方法、指标、判断标准等,写出实验设计、分组、统计方法等。这些按杂志 对论文投稿规定办即可。(五)论文——实验结果 应高度归纳,精心分析,合乎逻辑地铺述。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图而主观取舍,更不能弄虚作假。只有在技术不熟练或仪器不稳定时期所得的数据、在技术故障或操作错误时所得的数据和不符合实验条件时所得的数据才能废弃不用。而且必须在发现问题当时就在原始记录上注明原因,不能在总结处理时因不合常态而任意剔除。废弃这类数据时应将在同样条件下、同一时期的实验数据一并废弃,不能只废弃不合己意者。实验结果的整理应紧扣主题,删繁就简,有些数据不一定适合于这一篇论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凑到一篇论文中。论文行文应尽量采用专业术语。能用表的不要用图,可以不用图表的最好不要用图表,以免多占篇幅,增加排版困难。文、表、图互不重复。实验中的偶然现象和意外变故等特殊情况应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随意丢弃。(六)论文——讨论 是论文中比较重要,也是比较难写的一部分。应统观全局,抓住主要的有争议问题,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进行论说。要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复叙述实验结果。应着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的结果与观点作出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尤其不应回避相对立的观点。 论文的讨论中可以提出假设,提出本题的发展设想,但分寸应该恰当,不能写成“科幻”或“畅想”。(七)论文——结语或结论 论文的结语应写出明确可靠的结果,写出确凿的结论。论文的文字应简洁,可逐条写出。不要用“小结”之类含糊其辞的词。(八)论文——参考义献 这是论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问题较多的一部分。列出论文参考文献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论文研究命题的来龙去脉,便于查找,同时也是尊重前人劳动,对自己的工作有准确的定位。因此这里既有技术问题,也有科学道德问题。一篇论文中几乎自始至终都有需要引用参考文献之处。如论文引言中应引上对本题最重要、最直接有关的文献;在方法中应引上所采用或借鉴的方法;在结果中有时要引上与文献对比的资料;在讨论中更应引上与 论文有关的各种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结果或观点等。一切粗心大意,不查文献;故意不引,自鸣创新;贬低别人,抬高自己;避重就轻,故作姿态的做法都是错误的。而这种现象现在在很多论文中还是时有所见的,这应该看成是利研工作者的大忌。其中,不查文献、漏掉重要文献、故意不引别人文献或有意贬损别人工作等错误是比较明显、容易发现的。有些做法则比较隐蔽,如将该引在引言中的,把它引到讨论中。这就将原本是你论文的基础或先导,放到和你论文平起平坐的位置。又如 科研工作总是逐渐深人发展的,你的工作总是在前人工作基石出上发展起来做成的。正确的写法应是,某年某人对本题做出了什么结果,某年某人在这基础上又做出了什么结果,现在我在他们基础上完成了这一研究。这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表述丝毫无损于你的贡献。有些论文作者却不这样表述,而是说,某年某人做过本题没有做成,某年某人又做过本题仍没有做成,现在我做成了。这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有时可以糊弄一些不明真相的外行人,但只需内行人一戳,纸老虎就破,结果弄巧成拙,丧失信誉。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还是不少见的。(九)论文——致谢 论文的指导者、技术协助者、提供特殊试剂或器材者、经费资助者和提出过重要建议者都属于致谢对象。论文致谢应该是真诚的、实在的,不要庸俗化。不要泛泛地致谢、不要只谢教授不谢旁人。写论文致谢前应征得被致谢者的同意,不能拉大旗作虎皮。(十)论文——摘要或提要:以200字左右简要地概括论文全文。常放篇首。论文摘要需精心撰写,有吸引力。要让读者看了论文摘要就像看到了论文的缩影,或者看了论文摘要就想继续看论文的有关部分。此外,还应给出几个关键词,关键词应写出真正关键的学术词汇,不要硬凑一般性用词。 回答者: zzyzzy118 - 三级 2010-3-31 19:21 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具有很明显的学前幼儿的特点,他们注意力持续时间短,据专家研究表明这个时期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一般保持在十分钟左右。因而好动是他们的天性也是共性,他们最喜欢的是游戏、活动。但是他们一入小学就要从幼儿比较自由的以游戏活动为主的学习转入小学以多门学科知识和各种能力培养为主的学习,并且最先要学的是非常抽象的汉语拼音,汉语拼音作为识字的工具它本身没有意义,对于善于直观形象思维的一年级新生来说更是枯燥单调乏味。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提高汉语拼音学习的效率,并且在拼音教学的同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快乐地度过幼小衔接的这一个多月呢?这是我多年低段语文教学中一直思索着、探究着的,也是实施新课程后继续思考着、摸索着的。从汉语拼音本身的特点和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考虑,我采取了以下措施进行教学,实践证明还是比较有效的。一、创设情境学习汉语拼音1.在听故事、讲故事中学习拼音。比如在学习韵母“a、o、e”时,我就以书中的情境图为材料引导学生编故事:早晨,太阳公公出来了,小朋友、小动物们都起床了。新的一天开始了,大家多开心啊!瞧,小姑娘来到河边的草地上练起了嗓子,aaaa a----aa aa a---在黑板上出示a(我们小朋友也来唱一唱,就在这个环节中渗透a的读音,练读a)。大公鸡也在草地上练起了嗓子,听!oo o---oo o--(出示o,多好听啊,大家来学一学,在这个环节中渗透o读音,练读o)。大白鹅在水里快活地游着,看着自己在水里的美丽倒影,不由得也唱起了歌,e---e--,我的身子多么白,我的嘴巴多么红,我是快乐的大白鹅(出示e,教学e)。小河的清晨好热闹啊!学生在听听、学学、练练的过程中掌握了aoe的读法,学得主动积极、兴趣浓厚,同时也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听话能力。2.设计一个生活情境来学习拼音。在教学翘舌音zh、ch、sh、r时,考虑到这四个声母的读音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我特意安排了一个“招待客人”的情境。今天啊,有四位客人来我们这里做客,依次出示四位“客人“,即头戴zh、ch、sh、r头饰的四个学生客人来了,我们要打招呼啊,今天这几位客人的名字很特别,叫的时候要把舌翘起来(引导学生跟着老师读zh、ch、sh、r,当学生会读之后,就请客人(学生戴头饰)进门,请进门的过程中又巩固了zh、ch、sh、 r的认读)。在招待客人的过程中既训练了口语交际能力,又加强了zh ch sh r的认读。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多读多练,轻松有趣地突破了翘舌音认读的难关。二、在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中学习以多种形式的游戏和有趣的活动来组织汉语拼音的学习,如“猜一猜(看口形猜韵母,根据音节猜图画等)传一传(一个接一个把看到的音节传下去)变一变(用电线折成字母)玩一玩(出卡片,一生出声母一生出韵母,拼成音节读出来,谁读得快又准,谁就赢了、拔河比赛(易混淆的字母写在黑板上,两组小朋友分立两边读卡片,读对的卡片贴在该组绳上,哪边多哪组就赢)小白鸽送信(信封上用音节写着送信人名字,读对了就能送对,给送对的一份礼物)长颈鹿请客(叫出用音节标出的菜名)考一考(拿卡片去考别人)等。通过趣味性强的游戏和活动,学生对字母的音、形掌握得更牢固,对音节的拼读积极性更高,学得轻松,练得扎实。三、手脑并用亲密接触汉语拼音 在学习拼音的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用肢体来演示字母,用小手来做做字母,用身边可利用的东西来摆摆字母,用橡皮泥来捏捏字母,用纸来制作拼音卡片等,让抽象的拼音字母变得形象直观、可以触摸,使学生感受到拼音字母就在我们的周围。这种手脑并用的学习方法,既培养了动手能力,有开拓了思维,发展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手段。四、联系生活多渠道学习汉语拼音语文学习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课程来源生活,生活即课程,课程即生活。汉语拼音本身就是学习汉字的工具,因此汉语拼音学习应该重在运用。在学完了全部声母之后,我就让学生为身边的一些物品标上音节做成卡片,然后贴在上面,有贴在家里的,也有贴在教室里、寝室里的,给学生营造出拼音学习的氛围,让学生时刻能见到拼音,在多看多读中熟练掌握音节的拼读。我每天送学生一首诗,让他们自己去拼读;还鼓励学生试着用音节记录下看到的听到的或想到的事,写得好的帖到墙报上展出;在图书角上摆上拼音读物供学生课外阅读。五、以小组合作,优带差的方式学习拼音由于智力发展、思维能力等的个体差异,学习汉语拼音时有些孩子接受得快,有的孩子接受得慢,如何做到培优又辅差呢?课堂上我通常采用学生互帮互学的学习方式,有同桌互读的,有四人小组互读的,在互读的过程中引导优生教差生,差生学优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课后还让优生带差生看拼音读物,既提高了优生的拼读能力,增设了他们学习课外知识的渠道,又带动了差生,提高了差生拼读积极性。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她永远具有不完美性。新教材拼音和识字是同步进行的,一个多月教学下来,发现该会认的生字很多学生还不会认。如何在拼音教学的同时充分利用时间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这是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

111 评论

噗噗小维尼winnie

电大毕业论文的写作格式、流程与写作技巧 广义来说,凡属论述科学技术内容的作品,都称作科学著述,如原始论著(论文)、简报、综合报告、进展报告、文献综述、述评、专著、汇编、教科书和科普读物等。但其中只有原始论著及其简报是原始的、主要的、第一性的、涉及到创造发明等知识产权的。其它的当然也很重要,但都是加工的、发展的、为特定应用目的和对象而撰写的。下面仅就论文的撰写谈一些体会。在讨论论文写作时也不准备谈有关稿件撰写的各种规定及细则。主要谈的是论文写作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和经验,是论文写作道德和书写内容的规范问题。论文写作的要求下面按论文的结构顺序依次叙述。(一)论文——题目科学论文都有题目,不能“无题”。论文题目一般20字左右。题目大小应与内容符合,尽量不设副题,不用第1报、第2报之类。论文题目都用直叙口气,不用惊叹号或问号,也不能将科学论文题目写成广告语或新闻报道用语。(二)论文——署名科学论文应该署真名和真实的工作单位。主要体现责任、成果归属并便于后人追踪研究。严格意义上的论文作者是指对选题、论证、查阅文献、方案设计、建立方法、实验操作、整理资料、归纳总结、撰写成文等全过程负责的人,应该是能解答论文的有关问题者。现在往往把参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应该以贡献大小依次排列。论文署名应征得本人同意。学术指导人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列为论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谢。行政领导人一般不署名。(三)论文——引言 是论文引人入胜之言,很重要,要写好。一段好的论文引言常能使读者明白你这份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在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写出论文立题依据、基础、背景、研究目的。要复习必要的文献、写明问题的发展。文字要简练。(四)论文——材料和方法 按规定如实写出实验对象、器材、动物和试剂及其规格,写出实验方法、指标、判断标准等,写出实验设计、分组、统计方法等。这些按杂志 对论文投稿规定办即可。(五)论文——实验结果 应高度归纳,精心分析,合乎逻辑地铺述。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图而主观取舍,更不能弄虚作假。只有在技术不熟练或仪器不稳定时期所得的数据、在技术故障或操作错误时所得的数据和不符合实验条件时所得的数据才能废弃不用。而且必须在发现问题当时就在原始记录上注明原因,不能在总结处理时因不合常态而任意剔除。废弃这类数据时应将在同样条件下、同一时期的实验数据一并废弃,不能只废弃不合己意者。实验结果的整理应紧扣主题,删繁就简,有些数据不一定适合于这一篇论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凑到一篇论文中。论文行文应尽量采用专业术语。能用表的不要用图,可以不用图表的最好不要用图表,以免多占篇幅,增加排版困难。文、表、图互不重复。实验中的偶然现象和意外变故等特殊情况应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随意丢弃。(六)论文——讨论 是论文中比较重要,也是比较难写的一部分。应统观全局,抓住主要的有争议问题,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进行论说。要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复叙述实验结果。应着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的结果与观点作出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尤其不应回避相对立的观点。 论文的讨论中可以提出假设,提出本题的发展设想,但分寸应该恰当,不能写成“科幻”或“畅想”。(七)论文——结语或结论 论文的结语应写出明确可靠的结果,写出确凿的结论。论文的文字应简洁,可逐条写出。不要用“小结”之类含糊其辞的词。(八)论文——参考义献 这是论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问题较多的一部分。列出论文参考文献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论文研究命题的来龙去脉,便于查找,同时也是尊重前人劳动,对自己的工作有准确的定位。因此这里既有技术问题,也有科学道德问题。一篇论文中几乎自始至终都有需要引用参考文献之处。如论文引言中应引上对本题最重要、最直接有关的文献;在方法中应引上所采用或借鉴的方法;在结果中有时要引上与文献对比的资料;在讨论中更应引上与 论文有关的各种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结果或观点等。一切粗心大意,不查文献;故意不引,自鸣创新;贬低别人,抬高自己;避重就轻,故作姿态的做法都是错误的。而这种现象现在在很多论文中还是时有所见的,这应该看成是利研工作者的大忌。其中,不查文献、漏掉重要文献、故意不引别人文献或有意贬损别人工作等错误是比较明显、容易发现的。有些做法则比较隐蔽,如将该引在引言中的,把它引到讨论中。这就将原本是你论文的基础或先导,放到和你论文平起平坐的位置。又如 科研工作总是逐渐深人发展的,你的工作总是在前人工作基石出上发展起来做成的。正确的写法应是,某年某人对本题做出了什么结果,某年某人在这基础上又做出了什么结果,现在我在他们基础上完成了这一研究。这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表述丝毫无损于你的贡献。有些论文作者却不这样表述,而是说,某年某人做过本题没有做成,某年某人又做过本题仍没有做成,现在我做成了。这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有时可以糊弄一些不明真相的外行人,但只需内行人一戳,纸老虎就破,结果弄巧成拙,丧失信誉。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还是不少见的。(九)论文——致谢 论文的指导者、技术协助者、提供特殊试剂或器材者、经费资助者和提出过重要建议者都属于致谢对象。论文致谢应该是真诚的、实在的,不要庸俗化。不要泛泛地致谢、不要只谢教授不谢旁人。写论文致谢前应征得被致谢者的同意,不能拉大旗作虎皮。(十)论文——摘要或提要:以200字左右简要地概括论文全文。常放篇首。论文摘要需精心撰写,有吸引力。要让读者看了论文摘要就像看到了论文的缩影,或者看了论文摘要就想继续看论文的有关部分。此外,还应给出几个关键词,关键词应写出真正关键的学术词汇,不要硬凑一般性用词。

351 评论

相关问答

  • 汉语拼音教学论文的结语

    拼音是学习汉字的基础,是学生漫长的求学生涯的第一步。拼音教学的成败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学习。然而拼音教学的难度也是众所周知的。拼音只是一些符号和规

    小狮子女王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汉语拼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汉语言文学审美问题的研究有助于促进其更好的发展,对于做好汉语文学审美 教育 有一定价值,要准确把握汉语言文学特性与时代审美特征,深入研究审美问题,进一步促进

    绿草泱泱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研究汉语拼音的社会意义论文

    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颁布《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来,汉语拼音的推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汉语拼音已经成为识读汉字、学习普通

    cindydaniel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研究汉语拼音相关论文

    2014年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本多元化,《世界汉语教学》1:142-156。2013年信息化地球村时代的汉语适应问题,《大江东去—王士元教授80岁贺寿文集》,香港

    施ccccceci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有关汉语拼音的书写法研究论文

    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具有很明显的学前幼儿的特点,他们注意力持续时间短,据专家研究表明这个时期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一般保持在十分钟左右。因而好动是他们的天性也是共性

    深夜地黄昏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