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21

夏初哥哥
首页 > 学术期刊 > 宜宾学院学报2020年8期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茱莉亚罗伯杨

已采纳

1、论文《读关汉卿[大德歌·冬景]》1993年第3期中华书局《文史知识》。2、论文《关汉卿散曲的思想艺术价值》1994年第3期《毕节师专学报》。3、论文《关汉卿对散曲创作和发展的贡献》1995年第1期《思茅师专学报》。4、论文《中师口语整体教学模式研究》1995年第2期《甘肃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论文《论关汉卿在散曲发展史上的地位》1996年第3期《甘肃社会科学》(核心期刊、CSSCI)。(收入《新华文摘》1996年第8期“报刊文章篇目要览”。)6、论文《悲凉:<不伏老>不可或缺的思想内涵》1996年第5期《文史知识》。7、论文《关汉卿散曲二维情感论列》1996年第1期《思茅师专学报》。8、论文《异相与整合:20世纪中国文论的走向》1997年第4期《人文杂志》(核心期刊、CSSCI)。9、论文《内敛态:程本<红楼梦>时间观念之表征》1999年第1期《南都学坛》。(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9年第6期,收入《明清小说研究》2000年第1期论文要目索引,获第七届甘肃省最高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0、论文《例证<金瓶梅>写官员对史实的“我化”》2000年第1期《沈阳师范学院学报》。 11、论文《“市场人”为欲念异化说——兼论<金瓶梅>中西门庆形象的转型特质》2001年第1期《西北成人教育学报。12、论文《论王仁裕的文学成就》2003年第3期《天水行政学院学报》。13、论文《<金瓶梅>“我化”史实例评——天水籍官员狄斯彬本事考释》2004年1期《天水师范学院学报》。14、论文《〈西狭颂〉摩崖题记人物补说》载2005年第2期《甘肃理论学刊》(双月刊)。15、论文《交错的彼岸:游移于英汉双语之间——兼论“英汉双语教学”与“国家汉语战略”矛盾的不对称性》载2005年第4期《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6、论文《王仁裕年谱稿》载2005年第4期《甘肃高师学报》。17、论文《〈西狭颂〉摩崖文学价值探微》载2005年第4期《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8、论文《王仁裕生平著作考》载《甘肃高师学报》2006年第3期。19、论文《论〈西狭颂〉摩崖的文学价值》载《上海大学学报》(核心期刊、CSSCI)2006年第6期。20、论文《从“宋金大曲”到“金人乐府第一”——临洮邓千江〈望海潮〉发微》载《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21、论文《“金人乐府第一”寻幽——临洮邓千江〈望海潮〉之张六太尉探讨》载《黄山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22、论文《临洮邓千江词〈望海潮〉诸问题探讨》载《西北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核心期刊)2007年第6期。23、论文《校订和注疏〈玉堂闲话〉的几个问题》载《前沿》(核心期刊)2008年 第1期。24、论文《论〈玉堂闲话〉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载《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CSSCI扩展版)2008年 第1期。25、论文《国学热中的骚动与喧哗》载《中国社会导刊》2008年 第4期(上)。26、论文《论王仁裕〈玉堂闲话〉的文化张力》2008年第2期《船山学刊》(CSSCI扩展版)。27、论文《〈开元天宝遗事〉诸问题探讨》2008年第3期《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8、论文《陇南武探花黄大奎略考》2008年5月11日《陇南日报》;论文《陇南学人阴平进士程天锡略考》2008年3月20日《陇南日报》。29、论文《陇南北部方言称谓词考释举隅 》载《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1期。30、论文《西汉水流域方言古词例考》载《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4期。31、论文《西汉水流域语言“活化石”抽样例释》载《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8期。32、论文《论杜甫<同谷七歌>有我之境的生成》载《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1期。33、论文《陇南“白马人”研究亟待解决的认识问题》载《青海师专学报》2009年3期。34、论文《杜甫<同谷七歌>有我之境新探》载《宜宾学院学报》2009年4期。35、论文《“白马人”概念商兑与探讨》载《甘肃高师学报》2009年4期。36、《近30年来白马人研究状况述论》载《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CSSCI扩展版)2009年5期。37、论文《新时期以来“白马人”研究在重大问题上的突破》载《大连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38、论文《王仁裕笔记小说集<王氏见闻录>诸问题探讨》载《甘肃高师学报》2010年第3期。39、论文《史传杂史和笔记小说的共生互动——以王仁裕<王氏见闻录>为中心》载《社科纵横》2010年第7期。 40、论文《论陇南白马藏族傩舞戏的文化层累现象》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核心期刊、CSSCI)2011年第2期。41、论文《杜甫“同谷诗”与同谷唐宋评杜诗碑——杜甫同谷诗研究系列之一》载《许昌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42、论文《陇南白马藏族傩舞戏源流及其层累现象》载《文化艺术研究》2011年第2期。43、论文《陇南白马人民间文学源流简论》载《甘肃高师学报》2011年第4期。44、《同谷明清评杜诗碑及其诗学意义——杜甫同谷诗研究系列之二》载《河西学院学报》2011年3期。45、论文《陇南白马藏族傩舞戏表演艺术论》载《四川戏剧》(核心期刊)2011年第5期。46、论文《陇南白马藏族傩舞戏服饰艺术研究——白马藏族文学整理与研究之三》载《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47、论文《陇南白马人傩舞戏面具特色论》载《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48、论文《陇南白马藏族傩舞戏表演内容论——白马藏族文学整理与研究之四》载《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 49、论文《“秦文学”研究现状及概念界定》载2013年第5期《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版)期刊。50、论文《论秦早期文学》载2013年第5期《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51、论文《论秦中晚期文学》载2013年第3期《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2、论文《从睡简<日书·马禖篇>看非子始封秦亭》载2013年第6期《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来源期刊。53、论文《非子息马始秦主因的文献与文学考察——以睡简<日书·马禖篇>为中心》载2013年第6期《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4、论文《唐五代“诗窖”王仁裕诗集及诗作考评》载2013年第3期《甘肃高师学报》。55、论文《母题类型视野下的白马藏族民间难题故事——以陇南白马藏族故事为例》载2013年第2期《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二作者),CSSCI来源期刊。56、论文《白马藏族“酒曲体”歌诗对人生境界的审美表达》载2013年第3期《民族艺术研究》(第二作者),CSSCI扩展版期刊。57、论文《白马藏族及其传统文化刍论——以陇南白马藏族为中心》2013年1期《四川民族学院学报》。58、论文《论白马藏族族源记忆与传说——以陇南为例》载2013年第4期《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9、论文《论白马藏族神话的主要类型和述说特征——以陇南为中心》2013年第3期《贵州文史丛刊》。60、论文《白马藏族傩舞戏表演内容比较研究——白马藏族文学整理与研究之五》载2013年第1期《天水师范学院学报》。61、论文《从唐宋七夕诗文看乞巧在陇南的流传》载《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62、论文《关于两当起义遗址的调查与研究》载《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63、论文《两当兵变旧址张家大院牌匾文化探讨》(第二作者)载《黑龙江史志》2014年第5期64、论文《他者、国家与自我:族群共同体建构的语境化表述——历史与现今陇南、川西北的(白马)藏族》(第二作者)载《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65、论文《流传凝炼特征:白马藏族故事从史到事的表述》载《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66、论文《阴平古道和河南道及其陇地一段的文献文学考察》载《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67、论文《“故道”陇南段的文献和文学考察并“木皮道”的有无》载《甘肃高师学报》2014年第1期。68、论文《教育现象学方法对常规形式逻辑演绎判断的超越》(第二作者)载《甘肃高师学报》2014年第4期。

313 评论

贝贝塔11

《陈寅恪“种族与文化”观辨微》,《历史研究》(北京),2000年第1期。《陈寅恪的文化史观》,《史学理论研究》(北京),1999年第4期。《〈华佗传〉、〈曹冲传〉疏证——关于陈寅恪运用比较方法的一项检讨》,《史学月刊》(开封),2006年第6期。《陈寅恪与佛教研究》,《宗教学研究》(成都),2006年第4期。《“同情的理解”略说——以陈寅恪、贺麟为考察中心》,《“中国传统学术的近代转型”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上海,2009年10月。《王国维之生平、学行与文化精神》,《儒藏论坛》第四辑,成都:巴蜀书社,2009年。《王国维与巴蜀学人》,《“王国维与中国现代学术”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上海,2010年5月。《“无为”思想发凡——以先秦汉初的儒家和道家为考察中心》,《孔孟学报》(台北),第八十期,2002年。《孔子的人格魅力——以〈论语〉为考察中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成都),2005年第11期。《孔子名字新解》,《思想家》第一辑,成都:巴蜀书社,2005年。《论境界与情感——中国儒学的一个向度》,《情与理:蒙培元先生七十寿辰学术研讨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2月。《“古八德”概论》,收入《“古八德”研究与故事新解》,杨春炳主编,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12月。《试论佛教伦理与道教伦理的“儒学化”》,《西华大学学报》(成都),2010年第2期。《殷商名号考》,《殷都学刊》(安阳),1999年第3期。《先秦“三胡”综考》,《贵州文史丛刊》(贵阳),2000年第2期。《墨学的流衍及影响——以墨家和道家的关系为考察中心》,《蒙文通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文集》,北京:线装书局,2005年。《先秦农家与阴阳五行》,《西华大学学报》(成都),2010年第5期。《“支那”考综述》,《中国历史地理论丛》(西安),1994年第4期。《啸之新考》,《文献》(北京),1998年第1期。《贺麟年谱新编》,《淮阴师范学院学报》(淮阴),2006年第1期。该文后收入《现当代学人年谱与著述编年》,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贺麟的文化史观》,《湖南科技学院学报》(永州),2006年第3期。《贺麟与唐君毅——人生经历、社会交往与学术思想》,《宜宾学院学报》,2006年第8期。《唐君毅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关于方法论的讨论与比较》,《宜宾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马寅初年谱简编》,《淮阴师范学院学报》(淮阴),2005年第1期。该文后收入《现当代学人年谱与著述编年》,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初任北大校长时的马寅初》,《书摘》(北京),2005年第12期。《〈后汉书〉勘误一则》,《古籍整理研究学刊》(长春),1991年第3期。《苏东坡的养生之道》,《华夏文化》(西安),1996年第4期。《苏东坡与禅师》,《禅》(石家庄),1998年第1期。《苏轼与禅师的交往及其影响——兼论苏氏蜀学与三教会通》,《宋代文化研究》第十八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博求“三通”:苏氏蜀学的形神与风骨》,《“苏轼创新理念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中国.眉山,2010年8月。《黄庭坚与佛教》,《华夏文化》(西安),1999年第1期。《宋育仁与近代蜀学》,《蜀学》第五辑,成都:巴蜀书社,2010年12月。《谢无量年谱(附:论著提要)》,《儒藏论坛》第三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乐舞之原》,《寻根》(郑州),2003年第3期。《古“筑”探源——中国古代乐器探索之一》,《宜宾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竹林名士与音乐的关系》,《历史教学问题》(上海),1997年第1期。《嵇康的音乐成就》,《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西安),2001年第11期。《嵇康与〈广陵散〉》,《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西安),1997年第4期。《百越文身习俗新探》,《四川师院学报》(南充),1998年第1期。《百仞高崖之上的千古奇观——中国悬棺葬管窥》,《贵州文史丛刊》(贵阳),1999年第2期。《重视学术规范 发挥史学功能》,《淮阴师范学院学报》(淮阴),2002年第4期。《直面“全球化”的中国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思考》,《恒道》第二辑(长春),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

272 评论

相关问答

  • 宜宾学院学报是科技源期刊吗

    都不好《宜春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江西教育厅主管、宜春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

    芊芊寻2013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宜宾学院学报是核心吗

    如果是博士,一般一周左右就会收到录用通知,不过都是普刊,但是不收版面费。这些期刊不收版面费,它们是:《宜宾学院学报》《黄河科技大学学报》《许昌学院学报》《辽宁教

    静静地过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宜宾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按照自己内容的研究方向和进度写,具体如下: 20xx-3-01~20xx-3-19:确定论文方向,写出开题报告。 20xx-3-22~20xx-3-26:实习准

    知足知不足m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宜宾学院论文查重

    首先你这个问题的命题不明确,是和中国移动等运营商合作的毕业项目或者是你的毕业设计需要电话调研,电话调研的通话费是多少?如果是和运营商合作的参赛型的毕业设计,那么

    迪夫米米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宜宾学院学报期刊点评万维

    宜宾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是宜宾学院学报。 《宜宾学院学报》创刊于1979年,是由四川省教育厅主管、宜宾学院主办的学术期刊。《宜宾学院学报》主要设有政治哲学、

    醇香麦芽糖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