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04

凯利的心窝
首页 > 学术期刊 > 关于女孩主播论文范文资料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勇往直前邓好

已采纳

游戏、直播平台如何监管,孩子怎么教育,留下诸多思考父母没日没夜地在牛仔裤生产的流水线上工作,十年存下16万元。妈妈想着余额宝比较方便利息比银行高,就把钱统统存在了这里。没想到,从暑假8月份开始到9月,14岁的熊孩子把这笔钱分100多次充值成游戏币,统统打赏给了游戏直播平台的女主播。(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曾作连续报道)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事情终于解决了。触手TV在核实了确实是未成年人打赏之后,和孩子父母协商了一个金额。日前,彭家父母已经拿到了这笔钱。他们说,没有全退,我们理解,孩子没管牢我们也有错,至于具体金额就不想公开了。很多家长都觉得“我们家孩子只是调皮好动,干不出这种事”“我们家孩子可听话了,不可能犯这么大的错误”,其实,这都是教育中长存的误区。孩子在低龄阶段,心智还不成熟,很多行为都出于一时的好奇心,没有考虑后果,如果家长不对孩子的行为习惯有及时正确的引导,那么迟早会犯下错误。我们经常说熊孩子又做了什么坏事。其实孩子们从小就像一张白纸,是家庭教育以及周围环境在对其不断的在塑造。他们大多处于无民事行为能力的阶段,无法有效甄别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问题的根本在于家庭教育和监管的缺位。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家长,应该管好自己的手机,经常查看银行卡的余额,和消费短信提醒,这不仅是为了家庭的财产安全,更是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其次,在无现金支付日益发达的今天,网上购物和网上娱乐已经成为了年轻人的主流行为,管好个人手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安全保管个人的支付账号,并有效“防范”家中小孩却是很多父母都会忽略的问题。许多孩子在非常小的时候就接触了数码产品,虽然年龄很小,但他们对于手机支付的熟练程度甚至超过了父母。本次事件中的熊孩子“盗刷”了母亲的支付宝,就是因为家长将自己的支付账号密码给无意泄露了。对此,也不少网友和专家留言呼吁支付类app因加入更多的风控管理,能否通过实名验证或人脸识别来严格甄别是否未成年人支付。据悉,像支付宝等一些支付类app已开通了指纹识别和人脸识别等安全校验方式。为了避免密码外泄给孩子,家长们可以考虑再给支付环节“加一把锁”。也有人提出可借鉴参考国外手机支付监管手段,针对未成年人设置由家长控制的联机模式,或根据用户资料对孩子设置付费金额上限、消费密码锁等限制,以防出现天价打赏账单事件。

253 评论

KP-bangbangbang

关于网络直播的论文

现在网络直播行业火热,出现了主播平台、网红等新名词。在此,我为大家准备好了关于网络直播的论文,一起来学习吧!

摘要: 网络直播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传播途径,近两年来成为一种大热的现象,笔者以主播和观众两个群体为切入点,分析了网络直播参与者背后的心理动力,发现主播和观众在互动中主要受自我表达欲望的驱使。并在最后讨论了如何引导网络直播健康发展,从而消减其对参与者心理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 网络直播;自我表达;卷入度;孤独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终端的普及,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所谓的网络直播应运而生。通过在现场架设独立的信号采集设备(音频+视频)导入导播端(导播设备或平台),再通过网络上传至服务器,发布至网址供人观看。其又可分为“表演性质的网络直播”和“实录性质的网络直播”,前者常见的就是各类主播通过镜头唱歌、模仿、脱口秀以及动作表演等,而后者则是各类会议、活动或事件的网络直播。网络直播无疑是近期的热点之一。直播平台如雨后春笋纷纷成立,直播内容也已扩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观众们总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在线直播平台数量接近200 家,网络直播平台用户数量已经达到两亿。其中大型直播平台每日高峰时段同时在线人数接近400 万,同步进行直播的房间数量超过3000 个[1]。本文主要探讨“表演性质的网络直播”参与者背后的心理动力。

一、网络主播的心理动力分析

直播网站由用户创建内容(User-Gennerated Content,UGC),成为网络主播的门槛非常之低,只需要简单的摄像头与麦克风,“主播”们即可创建自己的“房间”(类似于聊天室),向观众实时分享自己的生活。

主播们以观众的“礼物”来获取报酬,但经济报酬绝不是主播们进行“表演”的唯一动力。据笔者访谈的一位网络主播表示,“每当系统提示有新观众进入我的房间,就会觉得自己更加受到关注”,这一心理状态很具代表性。网络直播作为一种新的个体自我呈现方式,其用户也大多数以青少年为主,这一群体普遍具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倾向于积极寻求社会认同,引起他人关注[2],网络直播给了他们展示自我的平台。较之文字表达为主的社交渠道――如微博等,直播的方式更加直观,自我展示的方式更为立体多样,因此受到欢迎。

除去以网络直播为生的专职主播,直播平台上还存在着大量的“业余”主播,在现实生活中扮演着普通的社会角色,如学生、白领、工人。但在直播平台上,很多主播在“粉丝”的关注中感到自我价值获得了提升,有被访谈的主播声称,“坐到摄像头前,我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仿佛突然由龙套变成了主角。”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自我实现”视为人的最高需求,而对于一些主播来说,通过网络直播能够或多或少地实现自我。

此外,在现实生活中,自我展示失败可能会造成自尊心下降等不良后果,但在网络直播中,这些失败的压力很大程度上被消解了。已有诸多心理学研究表明:匿名情况下人们的言谈和行为会超越平时的规范[3]。而主播和观众之间的互动沟通大多数情况下是匿名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直播的参与者更加自由开放地讨论某些话题,同时越轨行为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开放性出现,比如某些主播在直播时打色情擦边球,或表演一些猎奇的内容。

二、观众的心理动力分析

首先,网络直播中主播与观众的互动形式提升了观众的心理卷入度。卷入度(involvement)这一概念最先由学者库拉格曼(Herbert,E.Krugman)提出,也翻译为“参与度”,在传播效果的研究中是一个重要的指标[4]。一般认为,观众的卷入度越高,传播效果就越好。在一个典型直播场景中:主播主动热情地向新进入“房间”的观众打招呼,也会点名向赠送“礼物”的粉丝表示感谢,并满足其一些表演要求,如演唱指定的歌曲。在这里观众不再是单纯的旁观者和内容消费者,而是与主播一起构建直播内容。这种“共同决定”的形式能够调动观众的参与热情,提升观众的注意力,最终使观众更深入地卷入到直播中去。

其次,网络直播中传递的信息容易吸收,减轻了人们的认知资源负担。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获得知识变得极其简单,只需要耗费极少的认知资源,人们就能即刻获得想要的信息,因此大多数网民面对网络传播的信息常常缺乏深刻的理解和记忆。网络直播的形式恰好满足了这一需要:主播形象立体生动,大多用口语传递内容。对于观众来说,欣赏和参与网络直播消耗的精力非常之少,又有足够的娱乐性来排解无聊感。

再次,观众能够察觉到其他人的存在,这有效地排解了孤独感。网络直播的“房间”大多会标示观众人数;在主播表演时,观众之间也能进行一些交流,这些设置都能够让观众产生一种群体归属感。对共同主播内容的兴趣,也能使爱好相似的观众聚集到一起,以产生更多的话题。因此虽然有些直播非常无趣,有时却能聚集起大批的观众对其进行评论。这种集体评论(网络称之为“吐槽”)模式既满足了观众的表达欲望,这些评论反之成为了直播内容的一部分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最后,网络主播对自身生活的袒露,满足了观众的窥探欲望。精神分析学家卡伦霍妮曾指出,人一生下来就处于一个看不见、充满敌意的'世界里,有着不安全的恐惧,这种不安全感又导致了焦虑。所以,“窥探欲”属于某种自我保护的需要,也可以说是人类的本能。在网络直播出现之前,窥探别人的生活有悖于社会道德伦理,因此处于被压抑的状态。但网络直播将窥探上升为光明正大的行为,主播们直播自己吃饭,逛街,甚至睡觉,这些原本属于个人私密的内容对观众来说有着强烈的吸引力。

三、结语

虽然主播与观众参与网络直播的动力并不相同,然而双方的互动却构成了网络直播的核心,观众对主播表演的内容做出积极或消极的回应,而主播会更加频繁地表演观众喜闻乐见的“情节”。根据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及时的反馈对强化行为至关重要,而直播平台能够保证观众和主播之间的反馈是即时有效的,双方的互动也促进了直播行为的持续。

网络直播的出现,满足了参与者的心理需求,但其野蛮生长很容易出现乱象,截止目前,已有多起关于网络直播的负面新闻出现[5]。直播本是为追求个性化的声音而出现,但当观众开始盲目追捧主播,主播开始盲目讨好观众,就会陷入到所谓的“群体迷思”中去。

因此,在需要外部监管的同时,主播与观众也应维持良性的互动;主播以自己的才艺去吸引观众,而非哗众取宠,观众对不健康的直播内容应及时举报,而非拍手叫好,双方共同构建出健康的直播环境,才能促使网络直播这一新兴事物持续发展。(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苏红宇.网络直播:烧钱背后危机四伏.经济[J].2016(16):50-53

[2]赵亮.青少年学生的网络心理表现及其疏导.教学与管理[J].2012(36):61-62

[3]王礼申.去个体化效应――群体偏差行为的心理学解释.科协论坛[J].2009(6):72

[4]胡晓云,徐芳.关于卷入度(involvement)问题研究的追踪溯源.广告研究[J].2006(1):22-26

[5]张F.热闹的“网红”:网络直播平台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中国记者[J].2016(5):64-65

268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传播学论文范文资料

    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传播学论文参考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木木停留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关于营销传播论文范文资料

    餐饮行业市场营销论文范文 摘要: 整合营销战略对于企业来说尤其重要,现在整合营销战略在我国的应用主要局限于大企业,且主要应用于企业形象塑造、品牌传播、市场营销要

    柠柠2015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关于科幻超女论文范文资料

    亲!很高兴能为你解答!一下是一些关于习惯 议论文的素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再别康桥》:现实与天堂的距离,理想与黑暗的反差,曾经的回忆是最美丽的温暖,于是

    水蓝冰蓝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关于拐卖妇女论文范文资料

    应该加大犯罪分子的处罚年限,更多的设置一些举报的机制,这样的话会让一些人得到警示,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sophiabian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关于傻女人论文范文资料

    没主见,生活又太随便。

    米诺很努力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