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41

沧桑小脸
首页 > 学术期刊 > 细胞生物学杂志sci论文撤稿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冰心草堂123

已采纳

sci投稿之后,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撤稿,并不是作者想要撤稿,就允许单方面撤回若是见刊后再撤稿,难度就会大大增加,不仅撤稿要得到sci期刊的同意,还会在下一期刊登撤稿声明。一般声明的内容会给作者过目,而发表撤稿声明后的文章,通常仍然保留在网上,但会连接到撤稿声明另外,撤稿肯定是有理由的,而理由是否合理,对作者带来的影响是有差异的。比如sci投稿后迟迟没有得到回复,作者不要上来就撤稿,而且耐心询问原因。因为sci论文发表时间相对比较长,而且越到的情况越复杂,要等待的时间就会越长。建议作者提前了解发一篇sci要多久,理智撤稿。

244 评论

淡咖啡生活

据报道,在“107篇中国论文被撤稿”事件发生后,近日施普林格出版社旗下期刊《细胞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Cell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再次发布撤稿说明,撤销3篇出自中国作者的论文。其中一篇涉及重复发表,两篇涉及未经授权使用相关资料的情况。

报道称此次撤稿事件中的作者以及所在单位,其中陕西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科研科的工作人员回复称,“已经知道了撤稿这个事情,正在跟学校调查,但结果还没有出来”,其他问题则不方便透露。

据悉施普林期刊在“作者指示”中明确提出,提醒作者注意“在出版的作品中,嵌入的插图、任何可想象的类型的数据、引文等等一些内容,都需要版权所有者的书面许可,才能在手稿中使用和确认。”而本次被撤稿的3篇论文,出版方认为作者涉嫌使用了未经授权和许可的资料以及其他团队的手稿。

施普林格总部对外发言人回复称:“此次撤稿为普通撤稿,与此前发生的Tumor Biology撤稿没有关联。相关情况,请参考撤稿声明。”

222 评论

莫奈小兔

已经发表的论文被撤稿,这是一件非常尴尬的事情。撤稿非常明确的表明了文章内容的是不可信的。在论文被撤后,任何试图使用或者引用文章里面的数据都应该非常谨慎。表面上看,撤稿的决定都是由期刊的主编或者编辑下的,他们是促成这个事情的主要成员。但实际上,撤稿的原因往往是非常复杂的。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最好还是不要撤稿。如果你有什么疑问还可以询问网站上的编辑老师,他们有丰富的经验,会指导你解决这件事。

230 评论

wumeiyan01

录用的话影响还挺大的,未录用造成的影响会小一些除非是结果不能复现,或者存在学术道德问题,不然不能随便撤稿,那是有法律效力的具体影响要还是要看撤稿原因,比如说因作假导致的就后果很严重,但也有属于诚实的错误导致的撤稿就没有大碍。

313 评论

婕哥大王

当地时间4月20日,施普林格出版集团旗下期刊《肿瘤生物学》宣布一次性撤回107篇来自中国的医学论文,发表时间为2012年至2016年。撤稿原因是论文作者通过“第三方”中介投稿,伪造虚假同行评审。换而言之,论文作者“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因虚假同行评议而大规模撤稿,暴露的是从作者投稿动机、第三方作弊机构、期刊审稿机制整个论文发表链条的问题。

第三方中介机构的存在,同行评议机制的漏洞

“在中国,有一定证据表明,提供所谓语言编辑服务的第三方机构(注:一些提供论文代投服务的机构)在操纵评审流程上发挥了作用。”施普林格细胞生物学及生物化学编辑总监彼得·巴特勒(Peter Butler)参加了此次的调查,他对澎湃新闻()表示,同行评审及投稿过程中的造假问题是全球性的,并非任何国家所特有。

除了第三方中介,期刊是不是应该承担部分失职责任也成为热议。

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官方网站透露,在4月18日,中国科协就撤稿事件会见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春法说:“作者和‘第三方’中介确实存在不可推卸的责任,但2015年撤稿事件发生后,出版集团没有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发生,出版集团和期刊编辑存在内控机制不完善、审核把关不严格等问题,理应对此承担责任。”(注:在2015年、2016年,《肿瘤生物学》因虚假同行评议,进行过两次批量撤稿。)

这涉及到此次撤稿的共同原因是论文伪造同行评议。

同行评议是决定一篇投稿论文能不能在期刊发表的重要机制。一般而言,论文作者向期刊投稿后,期刊编辑会邀请具有专业知识、和作者没有利益相关的学者,评议论文的价值和质量。期刊主编在同行评议的基础上决定是不是接收论文。

同时,和很多期刊的做法一样,《肿瘤生物学》此前规定,论文作者可以向期刊推荐评审这篇论文的合适专家。此举本是为了让细分领域的研究能有对口的专家进行评审,但这本基于科研诚信的制度同时意味着有空可钻。

造假者或是提供伪专家名单,或是提供真专家的假邮箱。如果期刊选择他们作为审稿人,会得到一份第三方中介机构发来的热情洋溢的正面评议回执,从而“助推”论文发表。

在和中国科协的会谈中,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安诺杰表示:“在撤稿事件中,出版集团确实存在期刊编辑对评审专家信息、评审专家评审意见审核不严格等问题,正在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完善内控机制,出版集团已经解除与涉事期刊的合作。”

为何医生群体成为这批撤稿论文的主体

据澎湃新闻()统计,被撤稿的107篇论文作者来自125家中国研究机构、4个国外研究机构。其中,相比高校研究人员,此次被撤稿的论文作者大部分来自国内各大医院。山东大学附属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大学附属医院成重灾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等三甲医院在列。

值得一提的是,统计来自各大医院的第一作者所属科室时,泌尿外科和普外科的比重最多,分别占比13%、12%,其次是神经外科,占比7%。

统计来自各大医院的第一作者所属科室时,泌尿外科和普外科的比重最多。来源:微信公众号“知识分子”

医生群体的身影出现在此次撤稿事件中,和目前国内的医生评价体系有所关联。医生晋升、评职称需要论文,有的医院还会对论文发表在哪一类期刊有硬性要求,比如需要是被SCI(科学引文索引,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之一)收录的文章。

比如,据《知识分子》披露,在国内某三甲医院的“卫生技术医师系列评聘标准”文件中,要满足“正高标准”的第一条要求便是: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本专业研究性论著,SCI单篇影响因子大于等于5.0,或影响因子大于等于3.0的2篇以上,或影响因子大于等于1.0的4篇以上。

这意味着医生若想晋升,在问诊之余还需撰写医学论文,根据医院评价体系来选择合适的期刊投稿。此次宣布撤稿的《肿瘤生物学》期刊是国际肿瘤及生物标记物学会(ISOBM)的官方期刊,2015年的影响因子为2.926。它虽然是肿瘤学领域偏低级别的期刊,但仍属于被SCI收录的一类。

294 评论

CuteGourmet

sci投稿之后再撤稿是有影响的,作者在撤稿前,一定要考虑当下情况是否有必要撤稿。若不得不撤稿,比如文章中涉及一些纠纷、发现数据错误等,就与sci期刊编辑沟通撤稿相关事宜,如实告知撤稿原因。若没有必要撤稿,建议作者不要撤稿。即撤稿是sci投稿之后不得已的选择。

217 评论

相关问答

  • 细胞生物学论文10篇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系统及其在细胞生物学中的应用》 摘要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是近十年发展起来的医学图象分析仪器,现已广泛应用于荧光定量测量、共焦图象分析、三维图

    银眼的狮子王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细胞生物学论文3000

    给点对文特尔的评价

    鼎御装饰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细胞生物学杂志平均影响因子

    Cell Research(ISSN:1001-0602)Nature Springer 集团与国内杂志社合作出版的SCI期刊,也是Nature旗下的热门国产S

    健健康康。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分子细胞生物学杂志

    许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分子和细胞神经生物学,特别是在研究老年痴呆症发病机理方面,涉及到遗传学,神经生物学,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等多个专业领域;主要研究方向是阐明βAP

    如颖随心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细胞生物学英语论文

    Cell (biology)The cell is the basic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unit of all known

    双鱼0303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