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14

默灬小米
首页 > 学术期刊 > 2021光学工程优秀学位论文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伟哥是老顽童

已采纳

长春理工光学工程硕士认可度长春理工光学工程硕士认可度长春理工大学(CCUT)的光学工程硕士课程被广泛认可。根据CCUT官方网站,该课程是由中国教育部认可的,并被认定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是国家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点学科之一。该课程的教师均为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资深科研成果的专家,为本科生提供了全面的学习环境。此外,该课程还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技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多项资助,确保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获得充分的科研支持。

213 评论

Cupnightsky

长春理工大学的光学工程硕士是受到国家认可的,凭借其较高的教学质量,享有中央高校、研究生院主管的认可,是相对颇具权威度的硕士学位。

143 评论

乱世美女

你好,厦门理工学院是二本院校

180 评论

独一木头

南京大学是985大学,它是在江苏省南京市,能考上南大的,我们可以说也是很厉害的学霸了。我以前的学校可以说是县城里相对来说比较好的高中了,那一年高考,考上985的有两位女生,一位上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另外一位就上了南京大学。

177 评论

maodougouzaizi

厦门理⼯学院是⼆本。厦门理⼯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的全⽇制普通本科⾼等学校,福建省重点建设⾼校,硕⼠学位授予单位。

272 评论

海琦maggie

根据全国211大学名单可知:浙江农林大学不是211大学。根据公开信息可知:浙江农林大学在浙江是本科批次招生,所以我们通常认为浙江农林大学是本科大学。

211工程和985工程简介

211工程,即在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985工程,1998年5月4日,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985工程一期建设率先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开始实施。

浙江农林大学简介:

浙江农林大学,简称“浙农林大”,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高校,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为CDIO工程教育联盟、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成员单位。

学校创建于1958年,时称天目林学院,1960年与浙江农学院合并成立浙江农业大学,1966年更名为浙江林学院,1970年7月与浙江农业大学合并,1979年2月恢复独立办学,2010年更名浙江农林大学。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3月,学校现有教职工近2100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共享院士5人、浙江省特级专家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5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3人、科技部创新领军人才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4人、全国林业和草原教学名师3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1个、国家林业和草原科技创新团队3个,省杰出教师1人、省“万人计划”10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省高等学校“钱江学者”特聘教授6人、省高校教学名师3人、省“15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和第一层次18人,省级创新团队15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2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6人。

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3月,学校现有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优势特色学科1个,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3个,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9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与重点培育学科5个。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16个。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林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培育学科:植物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林业经济管理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林学。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林业工程、风景园林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林学、农林经济管理、作物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马克思主义理论、光学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园艺学、兽医学、生物学、生态学、建筑学、城乡规划学、设计学、法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农业、风景园林、法律、林业、中药学、会计、旅游管理、国际商务、电子信息、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兽医、图书情报、艺术。

教学建设

该校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优势专业2个,国家卓越农林教育人才培养项目2项,省级重点专业12个,省级优势专业5个,省级新兴特色专业6个,国家级课程6门,省级精品课程23门。建有浙江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及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近年共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6项。

国家级特色专业:木材科学与工程、园艺、林学、园林。

国家级精品课程:森林经理学、土壤学、动物生物学。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浙江农林大学-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多校联动共享共赢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创新与实践。

省级重点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会计学、广告学、植物保护、木材科学与工程、园艺、林学、园林、环境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农林经济管理、生物技术。

科研平台

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木质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林业感知技术与智能装备实验室。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林业智能装备与物联网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农产品品质改良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木材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生物农药高效制备技术浙江省工程实验室、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与固碳减排重点实验室、竹业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现代森林培育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特色中药资源保护与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等。

省级重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林木种质资源保育与利用公共基础条件平台、浙江省木材加工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浙江省竹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农民发展研究中心。

浙江农林大学环境医院:全国高校首个环境医院——浙江农林大学环境医院于2021年6月5日在浙江农林大学正式成立。

科研成果

截至2022年3月,学校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1项,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4项。

先后与浙江、福建、江西、江苏、安徽、贵州、四川等省的50多个县市区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推广与社会服务,学校连续3次被评为浙江省结对帮扶工作先进单位,获2021年度结对帮扶考评优秀单位,连续14次被评为浙江省科技特派员先进派出单位,2009年被评为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集体,2013年获批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2014年被国务院扶贫办评为“全国社会扶贫先进集体”,干果科技特派员团队被中宣部列为“最美科技人员”。

馆藏资源

浙江农林大学图书馆藏有纸质图书154万余册,电子图书90余万册;中外文纸质期刊近1800多种,读秀学术搜索平台、标准文献电子阅览室、《中国基本古籍库》、EPS全球统计数据/分析平台、CALIS农学中心学位论文库、中国高等教育期刊文献总库、中国资讯行(ChinaInfoBank)、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浙江农林大学图书馆网上报告厅、万方外文文献数据库、万方科技成果库、万方中国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论文全文数据库等中外文数据库30余个。

145 评论

QQ荔枝蜜

南京大学既是985工程高校,也是211工程高校,而且还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

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为九校联盟(C9) 、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全球大学高研院联盟、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成员,首批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

春风化雨、桃李芬芳。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中,南京大学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在各个历史阶段培养和造就了众多中华英才,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建功立业、成就卓著。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大学在教育教学改革中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形成了许多重要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在国内外高等教育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当前,南京大学提出了“办中国最好的本科教育”的奋斗目标,坚持“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融通,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融通,拓宽基础与强化实践融通,学会学习与学会做人融通” 的人才培养理念,不断深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积极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未来领军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南京大学的前身即“以科学名世”,格物致知、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传统始终贯穿于南京大学的发展史中,成为南京大学办学最重要的特色。一代又一代的南大人孜孜求索、攀高攻坚、为国争光、为民造福,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科研成果,蜚声国内外学界。今日南京大学以“加强应用、注重基础、发展边缘、促进联合”为方针,以“基础研究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应用研究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致力于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指导思想,调整科研布局、加强科研组织,整体提高原创科研能力与水平,将南京大学建成我国重要的科学研究中心。

学校历史

南京大学以三江师范学堂筹建的1902年作为学校建校时间。南京大学主源为中央大学,次源为1952年主体并入的金陵大学。金陵大学从1888年汇文书院成立,1952年撤销建制主体与南京大学合并。

三江师范学堂

1902年5月,张之洞与其好友、时任两江总督的刘坤一一起向清廷上奏,呈请在两江总督署江宁(即南京)办一所师范学堂,同年开始筹建三江师范学堂。教员一部分聘请中国学者,另一部分则从日本聘来。

两江师范学堂

1905年,三江师范学堂易名两江优级师范学堂。李瑞清出任两江师范学堂监督(校长)。以“嚼得菜根,做得大事”为校训,大力提倡科学、国学和艺术教育,在高校首创艺术系科,为中国培养了第一代近代化的美术师资和艺术人才。辛亥革命前后,政局动荡,学堂曾经一度停办,1914年8月续办。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1914年8月30日,江苏巡按使韩国钧委任江谦校长筹办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苏省原有两江师范学校,前因军兴中辍,大局已定,亟应由省续行开办,以储师资”,两江师范学堂乃得以改设,成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1917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设立商业专修科(1921年迁至上海扩充为国立东南大学、暨南学校合设上海商科大学,1922年改为国立东南大学分设上海商科大学,这是中国第一所商学院)。

1920年,正式招收8名女学生入学,在中国国立高等学府中首开“女禁”,引领男女同校之风。

1920年4月7日,郭秉文在校务会议上首次提议改办国立大学,9月联名致书教育部,“拟就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址及南洋劝业会旧址,建设南京大学,以宏造就”,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一提议并没有获得民国教育部批准。

国立东南大学

1920年12月7日北京政府国务会议全体通过,同意以南高师各专修科为基础筹办大学,定名为国立东南大学。12月16日,国立东南大学筹备处正式成立。

1921年6月6日,东大筹备处在上海召开董事会 ,通过大学组织大纲,编制预算,推荐郭秉文为首任校长。7月教育部核准《东南大学组织大纲》,东大遂于8月招考预科学生。9月,国立东南大学正式开学。

1923年7月,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牌撤去,南高正式并入东大,遂称之为国立东南大学。

1924年8月,因经费紧张,东大停办工科,工科与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合组为河海工科大学。

国立第四中山大学

1927年,国民政府成立,教育行政委员会经过通盘考虑,实行大学区制,国立东南大学、河海工科大学、上海商科大学、江苏法政大学、江苏医科大学以及江苏境内四所公立专门学校的9所公学合并,在首都南京改组易名“国立第四中山大学”,以纪念孙中山先生及北伐军攻克的第四座历史文化名城。

国立中央大学

1928年5月16日,国民政府行政院作出决议,“江苏大学”改称“国立中央大学”,张乃燕仍为校长。8月,国立中央大学进行院系调整,改设文、理、法、教、农、工、商、医等八个学院,成为当时中国院系最全、规模最大的大学。

国立南京大学

1949年5月7日,南京市军管会主任刘伯承、副主任宋任穷派员接管国立中央大学。8月8日,国立中央大学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12日成立国立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梁希为主席。

南京大学

1950年10月10日,接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通知,校名去 “国立”两字而径称“南京大学”。校长周鸿经去职,梁希担任校务委员会主席。

1966年文革爆发,教学工作受到破坏,本科生停止招生6年,研究生停止招生12年;当时南京大学以被称为曾是“国民党反动派的高等学府”、“国民党的文化中心”等理由而受到特别的冲击。

1976年,南大在校师生率先发起旨在反对和结束文化大革命的南京三·二九事件”,为四五运动的先声,南京反文革势力运动,影响全国。

1996年,南京大学被确定为国家“211工程”重点支持的大学。

1999年,南京大学进入国家“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行列。

2017年9月,南京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12月,南京大学艺术学院成立。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11月,南京大学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在国际或他国当选院士13人次(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4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人,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人,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1人,欧洲文理科学院院士1人,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2人,国际量子分子科学院院士1人,俄罗斯艺术科学院荣誉院士1人,法兰西艺术院通讯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133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91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98人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2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2人、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6人、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2人、教学名师4人、青年拔尖人才2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1人,教育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4人。

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3月,学校有四个校区,33个院系,本科专业89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3个,“双一流”建设学科16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三期项目立项学科1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0个、国家级精品课程55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6门。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哲学、理论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大气科学、地质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史、政治经济学、企业管理、英语语言文学、社会学、情报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环境科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气象学、自然地理学、外科学(普外)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经济法学、中国近代史、世界经济、环境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

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文学、新闻传播学、海洋科学、生态学、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建筑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软件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公共管理、戏剧与影视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新闻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行政管理、数学与应用数学、天文学、英国语言文学、法语、地质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软件工程、物理学、大气科学、化学、生物科学、环境科学、临床医学

学术科研

南京大学拥有丰富的教学和科研设施、设备,例如,南京大学植物标本室、国家遗传工程小鼠资源库、南京大学天文台、南京大学太阳塔、南京大学气象台等。

南京大学建立了中国最早的现代科学研究实验室。截至2010年5月,南京大学共取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2项。

截至2013年7月,南京大学有37位博士的学位论文入选“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4位博士的学位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南京大学有25部教材由教育部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推荐为“全国研究生教学用书”。

2010-2014年,南京大学文科教师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60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3项,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276项,其中,2013年度42项课题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面上项目。2014年度第一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获5项重大项目立项资助。

2014年9月9日,南京大学获第七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5项。其中,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陈骏等完成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三三制”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施》获第七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这是自1994年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制度改革后、20年来江苏高校首次摘得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2020年3月,江苏省政府发布《关于2019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授予南京大学祝世宁院士省基础研究重大贡献奖。

学术资源

南京大学有鼓楼、仙林两座图书馆大楼以及各院系专业图书室和各种电子数码信息资源。其中,南京大学仙林校区杜厦图书馆藏书500万册。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古籍线装书30多万册,其中列入全国善本书目的有500多种,1万余册;地方志共藏4000余种,约4万册;收藏了许多珍贵的古代目录学文献以及丛书。

合作交流

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迄今已举办二十多年。

南京大学与世界很多学校合作办学,截至2012年8月,南京大学的合作交流学校涵盖了美洲(美国46、加拿大17、智利1、阿根廷1、墨西哥3)、欧洲(英国18、法国22、德国13、荷兰3、西班牙6、俄罗斯3、波兰1、意大利5、瑞士4、瑞典5、挪威、比利时2、芬兰1、丹麦1、冰岛1、保加利亚1、葡萄牙1、智利1)、亚洲(韩国30、日本29、新加坡2、以色列3、泰国2、马来西亚1、印尼2、沙特1、土耳其1、叙利亚1)、大洋洲(澳大利亚12、新西兰2)、非洲(摩洛哥1、埃及3、苏丹1)等五个大洲。

211工程是指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于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启动。 “211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中华民族面对世纪之交的中国国内外形势而作出的发展高等教育的重大决策。

985工程是指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在世纪之交为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而做出的重大决策。

1998年5月4日,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向全社会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双一流的全称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有利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132 评论

相关问答

  • 有关优秀学位论文2021年

    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批准,现将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暨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申报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项目宗旨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和优秀博

    youjinjuan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第四届陈光中优秀学位论文

    非常肯定的告诉你:可以报考跨专业的同学目前根据教育部的规定是法律硕士、法学硕士都能考的,以前的要求是法学本科的学生不允许报考法律硕士,但是之后又增加了法律硕士(

    米诺很努力 8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2021湖南省优秀学位论文公示

    这个根据学校的不同,规定也不同。 例如河北工业大学优秀博士、硕士论文的奖励为: 1、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者奖励现金40万元,奖励导师及指导小组现金40万

    明.设计 1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淮海工学院优秀学位论文

    淮海工学院教务处首页入口: 淮海工学院一般指江苏海洋大学江苏海洋大学是一所多科性应用研究型大学。学校创建于1985年,原名淮海工学院,1998-2002年

    LIZHIPINGZHAOBOWEI 1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2021山东省优秀学位论文学士

    关于2022年山东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山东省研究生优秀成果奖、山东省青年导师访学研修项目推荐结果的公示经个人申请、学院推荐、学校组织专家评审,我校2022年

    RedWeiPrincess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