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26

CSYMiracle
首页 > 学术期刊 > 国学研究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流浪停吗

已采纳

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下面是我整理分享的论语国学经典论文,欢迎阅读!!!!!

国学经典论文 关键词:国学经典,论语,周易,金刚经,坛经

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国学和文学数学的意思不同,并非 是国家之学或者治国之学。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 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也包括了医学、戏剧、 书画、星相、数术等等。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 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如儒家哲学为主 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国学以《四库全书》 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以国学大师章太炎《国学讲演录》 所分,则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 经典是一个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结晶,所载为至理常道, 透射着人文的光芒,其价值历久而弥新,任何一个文化系统皆有其永 恒不朽的经典作为源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值得我们学 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国的国学经典文化底蕴丰厚,蕴藏 着丰富的为人处事的经验和做人的道理。

诵读经典, 使我们变得聪慧、 礼仪、仁爱、守信、博学......国学经典学习提升国民道德品质,让 我们一生受益无穷。 国学经典包括一.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二.易经、诗经、 老子、庄子。三.唐诗、宋词、元曲、韵文。

四书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弟子规。诵读经典美文吸收、储藏、理解、运用。一位名牌大 学的高才生曾深有感触地讲道:语文学习是任何学习的基础。我之所 以各门功课学的得心应手,是因为大大得益于小时候的国学经典学 习,记忆酝酿,厚积薄发。读经重要,胜于读其他书。孔子的经典语 录集《论语》,因其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 及古人对其推崇备至,不仅影响着今天中国人的思想,更是成为外国 学者甚至政治家研究的经典之作。可见, 《论语》 之影响深远而巨大。

我们今天再来捧读《论语》,其现实意义究竟在哪里?北师大 教授于丹作了最精要的回答:“《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 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论语》就是教 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生活,找到个人坐 标”。因此,《论语》可以作为我们个人尤其是作为教师的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指南。

一、修身养性,德行人生 《论语》中关于修德的言论,最具概括性且易于遵循的有:

“君 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 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益者三友,损者三 友”,“益者三乐,损者三乐”。孔子认为:血气未定的年少之时, 不要沉浸于女色;血气方刚的成年时期,不要与人争斗:而到血气既衰 的老年,不要贪得无厌。一个人遇事不要主观臆测,不要盲目武断, 不要固执己见,不要自以为是。孔子还认为,和正直,诚实守信,博学多才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而和谄媚的人,虚伪阴险的人,花言巧 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同时他还认为,如果以适度的礼乐来节制自 己,以称道别人的好处,以拥有很多贤德的朋友为快乐,对人是有益 的,而以骄奢淫逸,游荡忘返,宴饮荒淫为快乐,对人则是有害的。这些言论, 简洁明了, 教人自我警醒, 让人持守美德或教人弃去偏执。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把这几句话牢记在心,时时警醒自己,应该说在 修身行事方面就不会有大的过错了。

二、勤于好学,终身不懈 孔子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强调学生应该勤于读书求知,探究 学问。在《论语·先进》中记载孔子反对子路使子羔去做费邑之宰, 因为子羔尚未成学,年纪尚轻。孔子认为,研习古代典籍是成就事功 的必备条件, 决不能忽略不顾。否则, 一味埋头蛮干, 难免会有差谬, 也就是说, 学习前代经典有益于涵养学生崇高的道德品质, 孔子指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诗能感发人的意志,陶冶人的情操, 使人向善;礼能规范约束人的行为,使人能够单立于世,而音乐能够 熏染人的心魄,使人德行圆满。总之,孔子认为学文可以涵养完美的 人格,所谓君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 些美好的品质,都应当归功于学文时潜移默化的力量。

三、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论语·述而》中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意思是说努力 学习而不感到满足,教诲别人而不感到厌倦。纵观《论语》全篇,孔 子这里的诲人不仅指教诲他人以知识, 还包括教诲他人为人处事的态度。作为教育先祖的孔子,可谓教书育人的典范,孔子从而立之年开 始教授学生,而且持久不渝,终生以之,他一生“弟子三千,贤人七 十二”,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佳话,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孔子 的教育事业获得了极大的成功,除了他的“诲人不倦”的态度,还有 就是他“因材施教”的方法,在教育方面,孔子最伟大的口号是“有 教无类”,它打破了阶级的差别,年龄、贫富、贵贱等界限,学生中 长幼老少者有之, 富贵贫贱者有之, 但孔子却把他们调教得各有专长, 各有成就,形成了一个和谐的团体,在孔子周游列国的十四年间,师 生间同甘共苦,相濡以沫,没有因为困厄而变心从俗,这是非常难能 可贵的。在《论语·先进》中有一段场景,令人感动,对于我们很受 启发。子路、曾皙、冉有等弟子侍坐在孔子身旁,孔子和他们坦诚自 然交谈,孔子启发他们:“如惑知尔,则何以哉?”弟子们于是很自然地说出真心话来。子路鲁莽率直, 公西华谨慎持重, 曾皙洒脱悠然, 无不显示了个人不同的才性、抱负和愿望,孔子于是据此对他们做恰 切的指导。

四、修己治人,仁爱至上 孔子无论谈“修己”还是“治人”,最终归依还是人生道德。

孔子所重视的德行,所包括的范围甚广,而这些都可用“仁爱”来总 括。“仁爱”是孔子所树立的最高的人生道德理想。在《论语》中有 一百多次提到“仁”,虽然具体语境的差异各不相同,但所指都是一 种道德的修养境界,是一切德行的总和,孔子提出“仁爱”,是对人 的情感、情操、修养的重视。“巧言令色,鲜矣仁”!那些胁肩谄笑,趋炎附势, 出于利欲诱惑而屈己的人的行为不是 “仁” 何谓 。“仁” ?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 则得众,信则人仁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孔子认为恭敬就 不会招致欺侮,宽容就能得到多数人的拥护,守信就会得到人们的信 任,机敏就会取得成就,而慈善就容易调遣别人。这就是孔子认为的 “仁”的五者能行天下的理由。当然,孔子关于“仁”的言论还有很 多,但就教师的为人准则,只此几点,我认为就足够矣。可见,孔子 仁德思想的深远影响。

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国学和文学数学的意思不同,并非是国家之学或者治国之学。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如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以国学大师章太炎《国学讲演录》所分,则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

经典是一个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结晶,所载为至理常道,透射着人文的光芒,其价值历久而弥新,任何一个文化系统皆有其永恒不朽的经典作为源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值得我们学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国的国学经典文化底蕴丰厚,蕴藏着丰富的为人处事的经验和做人的道理。诵读经典,使我们变得聪慧、礼仪、仁爱、守信、博学......国学经典学习提升国民道德品质,让我们一生受益无穷。

国学经典包括一.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二.易经、诗经、老子、庄子。三.唐诗、宋词、元曲、韵文。四.三字经、千字文、百

家姓、弟子规。诵读经典美文吸收、储藏、理解、运用。一位名牌大学的高才生曾深有感触地讲道:语文学习是任何学习的基础。我之所以各门功课学的得心应手,是因为大大得益于小时候的国学经典学习,记忆酝酿,厚积薄发。读经重要,胜于读其他书。孔子的经典语录集《论语》,因其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其推崇备至,不仅影响着今天中国人的思想,更是成为外国学者甚至政治家研究的经典之作。可见,《论语》之影响深远而巨大。 我们今天再来捧读《论语》,其现实意义究竟在哪里?北师大教授于丹作了最精要的回答:“《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生活,找到个人坐标”。因此,《论语》可以作为我们个人尤其是作为教师的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指南。

一、修身养性,德行人生

《论语》中关于修德的言论,最具概括性且易于遵循的有:“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益者三乐,损者三乐”。孔子认为:血气未定的年少之时,不要沉浸于女色;血气方刚的成年时期,不要与人争斗:而到血气既衰的老年,不要贪得无厌。一个人遇事不要主观臆测,不要盲目武断,不要固执己见,不要自以为是。孔子还认为,和正直,诚实守信,博学多才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而和谄媚的人,虚伪阴险的人,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同时他还认为,如果以适度的礼乐来节制自己,以称道别人的好处,以拥有很多贤德的朋友为快乐,对人是有益的,而以骄奢淫逸,游荡忘返,宴饮荒淫为快乐,对人则是有害的。这些言论,简洁明了,教人自我警醒,让人持守美德或教人弃去偏执。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把这几句话牢记在心,时时警醒自己,应该说在修身行事方面就不会有大的过错了。

二、勤于好学,终身不懈

孔子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强调学生应该勤于读书求知,探究学问。在《论语〃先进》中记载孔子反对子路使子羔去做费邑之宰,因为子羔尚未成学,年纪尚轻。孔子认为,研习古代典籍是成就事功的必备条件,决不能忽略不顾。否则,一味埋头蛮干,难免会有差谬,也就是说,学习前代经典有益于涵养学生崇高的道德品质,孔子指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诗能感发人的意志,陶冶人的情操,使人向善;礼能规范约束人的行为,使人能够单立于世,而音乐能够熏染人的心魄,使人德行圆满。总之,孔子认为学文可以涵养完美的人格,所谓君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些美好的品质,都应当归功于学文时潜移默化的力量。

三、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论语〃述而》中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意思是说努力学习而不感到满足,教诲别人而不感到厌倦。纵观《论语》全篇,孔子这里的诲人不仅指教诲他人以知识,还包括教诲他人为人处事的态度。作为教育先祖的孔子,可谓教书育人的典范,孔子从而立之年开始教授学生,而且持久不渝,终生以之,他一生“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佳话,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孔子的教育事业获得了极大的成功,除了他的“诲人不倦”的态度,还有就是他“因材施教”的方法,在教育方面,孔子最伟大的口号是“有教无类”,它打破了阶级的差别,年龄、贫富、贵贱等界限,学生中长幼老少者有之,富贵贫贱者有之,但孔子却把他们调教得各有专长,各有成就,形成了一个和谐的团体,在孔子周游列国的十四年间,师生间同甘共苦,相濡以沫,没有因为困厄而变心从俗,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在《论语〃先进》中有一段场景,令人感动,对于我们很受启发。子路、曾皙、冉有等弟子侍坐在孔子身旁,孔子和他们坦诚自然交谈,孔子启发他们:“如惑知尔,则何以哉?”弟子们于是很自然地说出真心话来。子路鲁莽率直,公西华谨慎持重,曾皙洒脱悠然,无不显示了个人不同的才性、抱负和愿望,孔子于是据此对他们做恰切的指导。

四、修己治人,仁爱至上

孔子无论谈“修己”还是“治人”,最终归依还是人生道德。孔子所重视的德行,所包括的范围甚广,而这些都可用“仁爱”来总括。“仁爱”是孔子所树立的最高的人生道德理想。在《论语》中有一百多次提到“仁”,虽然具体语境的差异各不相同,但所指都是一种道德的修养境界,是一切德行的总和,孔子提出“仁爱”,是对人的情感、情操、修养的重视。“巧言令色,鲜矣仁”!那些胁肩谄笑,

趋炎附势,出于利欲诱惑而屈己的人的行为不是“仁”。何谓“仁”?“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仁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孔子认为恭敬就不会招致欺侮,宽容就能得到多数人的拥护,守信就会得到人们的信任,机敏就会取得成就,而慈善就容易调遣别人。这就是孔子认为的“仁”的五者能行天下的理由。当然,孔子关于“仁”的言论还有很多,但就教师的为人准则,只此几点,我认为就足够矣。可见,孔子仁德思想的深远影。

336 评论

英式风情茶

一转眼这学期就要过去了,我的国学选修课也到了最后阶段。作为一名理工类专业的学生,选修课给我提供了更多接触文学和一些文科生的机会。在这学期的国学课中,陆老师分块给我们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诗歌、陶瓷、建筑等。今天我就谈谈我最喜欢的诗词,豪放类的诗词。从小学到现在,我一直都喜欢那些朗朗上口,豪放的诗和词。因为这样的诗歌读起来总让人心境大开,充满斗志。首先看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上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首词是苏轼豪放词的杰出代表,它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游览赤壁矶所作。词的开篇即景抒情,越古今,跨千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面对奔流不息的长江,作者联想到无数英雄豪杰都已远去。他们的功绩也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被人们淡忘,变成历史的痕迹,正如“浪淘尽”所指。“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将我们的视野拉到了一个具体的地方——周郎赤壁。这里曾上演了一场充满智慧的战争,也出现了一批英雄豪杰。苏轼这样写为下文缅怀周瑜作了伏笔。“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此句集中描写了赤壁雄奇壮阔的景色。陡峭的山崖上石头重叠到云霄,巨大的海浪拍打着江岸,声势浩大,卷起千万堆的雪浪。历史已经走远,而赤壁的风景依然如此壮阔。作者用几句话,顿时把我们带到了赤壁现场。“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总结上文,又领起下文。上文作者已经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精彩的画卷,尽显赤壁之雄奇,长江之奔流不息,地杰人灵。三国的时候,各路英豪并出,风起云涌。“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两句集中写赤壁之战的代表人物周瑜。以美人称英雄,突显了周瑜的才华横溢。同时又以周瑜战前指挥的从容姿态,优雅风度,表现了周瑜具有极高的军事才能。这两句将周瑜的人物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作者心中的英雄人物被完美的表现出来。“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从这里作者开始了对自我的感慨。作者把自己在赤壁前的所见所想,当作是自己回到三国游历了一番。再联想到自己到现在还没有建立功业,就已经有了白发,不禁失意自嘲。光阴一去不复返,自己已经走到了人生暮年,仕途的坎坷,壮志未酬更是让作者感到遗憾。“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经过一番内心的思考,作者顿生感悟。既然人生如梦,何不放开胸怀面对,一醉方休。苏轼全词大起大落,先写英雄人物,再写自己的悲凉人生。英雄人物的人生充满传奇色彩,自己的人生也充满了艰难坎坷,两种人生都是如梦如幻。全词读起来也朗朗上口,词中充满了对人生的无限思考,富有哲理,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给人以教育,百读不厌。如果说古代的诗歌离我们很远,已经成为历史了,那么毛泽东的诗可以算是离我们很近了。毛泽东的诗也是豪放中的经典,有时代背景,读起来豪气逼人,也是我非常喜欢的诗。一首代表作,《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首词是毛泽东于1936年2月在陕北初见大雪所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三句总写北国雪景,一望无际的雪将读者带入一个广阔的银色世界。冰封,雪飘,动静结合;千里,万里,意境广阔。“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这里有登高远望之意,而且有很大的想像成分。诗人一人面对如此壮阔的景象,内心充满豪迈之情。诗人看到了长城,看到了黄河,看到了伟大祖国的山川。“顿失滔滔”也展现了那里天气的寒冷,万物都是银装素裹,一片沉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动态描写,山、原在穿上神圣的银衣之后,似乎变的生气勃勃,活波奔放。诗人的情感也因此活跃起来,看着山、原在自己眼中起伏,似乎要与天公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作者根据所看到的雪景,想象雪后晴天的景象。一定是红日相照,白雪泛红,景色十分美丽。“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两句是对上文写景的总结同时又为下文的议论过渡。正因为祖国的山河如此美好,才有那么多古今英雄豪杰为争着统一它而奋斗。“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这几句开始细写历代英雄人物,如同展开了一幅历史画卷。一个“惜”字,定下了对历史人物评论的基调,饱含惋惜之情。诗人也非常注重评价的公正性,用的是“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在对成吉思汗的评价中,还使用了欲抑先扬,指出了成吉思汗只恃武功不懂文治。这几句同时也有暗指诗人自己将会与他们不同。“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是全词的最后一句,点出了主题。诗人将封建社会的历史一笔带过,转向自己所处的当今时代。新的时代,会有新的风流人物出现。新的风流人物也一定会不负历史使命,超越前人,创造更大的业绩。充分展现了诗人的自信和伟大抱负。毛泽东的这首词气势磅礴,胸怀豪迈,被南社盟主柳亚子盛赞为千古绝唱。喜欢豪放诗词,它以豪放的风格、磅礴的气势、深远的意境吸引着读者。每一首都表达了特定的情感,流露了自己的志向,展现了恢宏的气势,每一首都是经典。国学集中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文明,而诗歌又是国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从小便开始接触诗歌,是诗歌使我们走上了学习国学之路。在古今的诗歌当中,豪放的诗歌最能影响人的行为。人在行动时,起作用的,只有三样东西。一是直觉,二是习惯,三是情感和情绪。豪放的诗歌会在无形当中对我们产生影响,使我们以一种更积极的态度看待人生。现在,在人们普遍忽视国学的情况下,国学教育已经变的非常重要了。学习国学的意义只有一个,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应该越来越重视对国学的学习,从豪放的诗歌开始。

150 评论

相关问答

  • 外国文学研究期刊

    不是,普通期刊而已《外国文学动态研究》(双月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和译林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学术期刊,是我国较早介绍外国文学创作、出

    bismarck66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中国化学研究论文

    浅论企业供应链成本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 我国供应链成本管理主要存在供应链成本控制观念薄弱、供应链节点企业尚未形成协同合作的一体化机制、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缺

    素雪清芳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国学研究题目论文

    引导语:“国学文化”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民族传统文化,以下是我整理的国学智慧经典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对人生智慧的关注和

    四肥居阿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找国外研究中国哲学的论文

    中西方哲学的异同点分析论文 摘要: 一般认为,西方哲学的主要特征是逻辑的、分析的,而中国哲学的主要特征是体验的、综合的。传统的中西方哲学比较研究也是基于这个认识

    全全英英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国外汉学研究类论文

    史华兹一生的学术成就可以三本著作为代表,这三本书分别代表他治学的三个阶段:中国革命研究(共产主义运动史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中国先秦思想史研究。三本书分别

    我心起飞扬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