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34

我豆是我
首页 > 学术期刊 > 论郁达夫笔下零余者形象论文答辩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灵魂尽头z

已采纳

零余者”,又叫“多余的人”或“多余人”,是十九世纪俄国文学塑造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形象。最早的零余者形象是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主人公奥涅金。而零余者这一称谓的流行,主要是在屠格涅夫的《零余者的日记》出版之后。在中国,“零余者”形象的典型是郁达夫小说中塑造的一系列主人公形象。代表人物有《胃病》、《沉沦》、《银灰色的死》中的“W君”、“伊人”、“Y君”等。这些主人公大都是五四时期追求人性解放、追求真挚爱情和忠诚友情,却被社会、家庭、生活排挤的知识青年。这些“零余者”,他们或是先进思想的传承者,或是旧制度的残存人,又或是社会转型时代的局外人,他们都与当时的社会分道扬镳,处在社会潮流的对立面,他们有的拿起武器斗争,有的在旧思想旧观念的扼杀中连脚步也没迈开,也有的以独特的形式反抗,但他们的斗争也罢,反抗也好,由于自身软弱的性格和强大黑暗的社会的联合绞杀,他们的梦想都如昙花一现一般,归于尘埃。一、“零余者”的形象特点(一)“零余者”的软弱性和矛盾性1.性格的软弱性“零余者”们大都出身于没落的资产阶级家庭或是封建旧地主家庭,在异国他乡求学,社会上没有优越的地位,经济上穷困潦倒,精神上没有依靠,有前顿之食而无后顿之餐,生活上没有着落。因此,他们在遇到困境时心里发虚,不能据理力争,不能直起腰杆子为自己拼一下。这是造成他们软弱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他们也没有经历过残酷的现实生活,没有磨砺出坚强的意志和勇敢斗争的气魄,面对被欺压、轻视的局面只有忍气吞声,宁事息人。因此,这些人性格上都存在有无法摆脱的软弱性。《沉沦》中的“他”下课后看见“同学说笑的说笑,聊天的聊天,个个都同春来的燕雀似的,在哪里作乐。”那“他”呢?他也渴望有人交谈,但自己又不敢主动与同学搭讪。接着,“他”在回旅馆的路上迎面碰到三个穿红裙的日本女生,原想与她们说上一句话,但他却没有那个胆量,只能匆匆跑回旅馆里进行自嘲自骂。再比如“他”心里非常喜爱旅馆主人的女儿,但当她来到他面前为他送饭或是铺展被褥时,却没有胆量把心中的浓情蜜意一吐为快。在偷看主人女儿洗澡之后,更是胆战心惊,惶惶不可终日,总是害怕见着旅馆主人及其女儿,最后只能匆匆逃离旅馆,甚至在路上遇到农夫时也还是心有余悸。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主人公性格的软弱,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而这样的懦弱性格,最终将导致他们的人生悲剧。

89 评论

jhaiyun888

郁达夫在作品中提供给我们的零余者形象,与屠格涅夫笔下的俄国零余者相比,更具有现代人的特点。首先他不是贵族,不但没有祖传的家业,而且连安宁的清贫生活也难以维持;再者他的孤独与苦闷不是缺乏生活目的,而是与整个社会的对立,来自于他明确的生活目的不能实现。此外,也更具悲剧色彩,态度偏激,行动狂热,没有俄国零余者的贵族气。如果说,俄国零余者形象是贵族阶级走向没落的产物,那末,郁达夫作品的零余者形象则是平民阶级走向觉醒的结果。

299 评论

今生无悔瓶

零余者:郁达夫小说用抒情的方式塑造出了真实感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这些抒情主人公大都是所谓"零余者",即"五四"时期一部分歧路彷徨的知识青年,他们是遭受社会挤压而无力把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是被压迫被损害的弱者。这些"零余者"同现实社会往往势不两立,宁愿穷困自我,也不愿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他们痛骂世道浇离,或以种种变态行为以示反抗。郁达夫的"零余者"形象,实际上是对自己精神困境的一种自述,并经过拷问自己来探索五四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 零余者,亦称"多余的人"或"多余人",是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中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最早的零余者形象是普希金《叶甫盖尼o奥涅金》中的主人公奥涅金。而零余者这一称谓的流行,主要是在屠格涅夫的《零余者的日记》出版之后。而郁达夫在作品中提供给我们的零余者形象,与屠格涅夫笔下的俄国零余者相比,更具有现代人的特点。首先他不是贵族,不但没有祖传的家业,而且连安宁的清贫生活也难以维持;再者他的孤独与苦闷不是缺乏生活目的,而是与整个社会的对立,来自于他明确的生活目的不能实现。此外,也更具悲剧色彩,态度偏激,行动狂热,没有俄国零余者的贵族气。如果说,俄国零余者形象是贵族阶级走向没落的产物,那末,郁达夫作品的零余者形象则是平民阶级走向觉醒的结果。郁达夫的小说突出表现了“五死”青年对个性解放的追求和被生活挤出轨道的“零余者”的哀怨。《沉沦》和《南迁》中的“他”,《银灰色的死》中"伊人“,心中交织着个人积郁和民族的积郁,更感自身的孤凄悲凉,强烈地追求个性解放,追求异性的爱情,甚至白哦县出某种变态的心理。在茫茫人海中,他们时时为自身的茕茕孓立,几乎被世人遗忘的境遇深感痛苦,他们为自己只是一个生活的“零余者”落泪叹息,但心中始终没有减退追求理想生活的热情,他们纤敏柔弱的气质赋予了形象相当深厚的感伤色彩。

240 评论

森海淼淼

天啦,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要求教?太懒了点吧

291 评论

相关问答

  • 高尔夫零件毕业论文

    文献综述是毕业论文的重要部分,一篇完整的毕业论文必须有一个囊括论文各个关键词的国内外综述性概述。在各大高校均采用中国知网论文检测系统后,文献综述就是很多同学的恶

    足球大大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论文答辩稿人物形象分析

    其实,论文答辩的目的只有一个,检查学生对所写论文题目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下面是我整理的论文答辩陈述稿,欢迎参考!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 我叫xx,我的论文题

    0密星猛龙0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郁达夫春风沉醉的晚上论文文献

    《春风沉醉的晚上》创作于1923年7月。当时,作者受到革命形势的影响,已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因此,他的目光也开始从先前较多地注视知识分子狭小的圈子,转移到更广大的

    天生我翔2011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论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毕业论文

    1.中西两种文化对张爱玲的影响和她作品中的文化背景。 中西两种文化对张爱玲的影响,首先来自她的父母。张爱玲的父亲是一个遗少式的人物,风雅能文,给了她一些古典文学

    虫子不乖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论翠翠的人物形象论文答辩

    电影中的翠翠无疑是一个迷人的形象,她像一股清澈的泉水从深山的溪流中流出,没有受到任何现代文明的污染,始终保持着纯净和透明。翠翠的孝顺也是显而易见的,她对祖父的依

    尼古丁00144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