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53

安妮果果33
首页 > 学术期刊 > 西方音乐史论文参考文献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无形风9596

已采纳

在写作音乐论文过程中,正确地标注以及合理地引用参考文献不仅关系到音乐论文的质量 ,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学术态度。下文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关于音乐论文的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 付娜. 儿童 二胡启蒙教材的比较研究[D]. 河南大学 2014

[2] 王扬扬. 唐代教坊考述[D]. 河南师范大学 2013

[3] 王珣. 邓州罗卷戏的历史与现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1

[4] 汪怡帆. 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歌曲分析及歌曲钢琴伴奏的特点[D]. 中央音乐学院 2014

[5] 张倩. 两汉魏晋太常音乐机构考辨[D]. 河南师范大学 2011

[6] 杜化丽. 《全唐诗》中琵琶史料的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1

[7] 刘欢. 义务 教育 音乐课程标准实施及教学现状探析[D]. 贵州师范大学 2014

[8] 李建荣. 姜夔自度曲的音乐创作风格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2

[9] 桑玉婷. 少年儿童手风琴启蒙教材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 2014

[10] 王婷. 郑州市小学校外古筝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4

[11] 王越. 论发展我国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个性化音乐修养[D]. 中央音乐学院 2014

[12] 陈兆君. 钢琴即兴演奏在小学音乐课中的运用[D]. 中央音乐学院 2014

[13] 柴森. 新课标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思考与探索[D]. 河北大学 2014

[14] 孙近钧. 新乡市小学生管乐课外实践活动的形式与途径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4

[15] 陈晓静. 谈明清时期以“真”为美的音乐审美观[D]. 河南师范大学 2012

[16] 王哲. 临清时调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1

[17] 徐忠奎. 宋代说唱音乐的商业性特征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1

[18] 栗晓洋. 民间音乐-西平大铜器的调查与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2

[19] 于琼芳. 河南浚县庙会中“踩高跷”的调查与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3

[1]郝红英。九十年代中国 文化 中的怀旧倾向[D].华南师范大学 2002.

[2]郑恺。中国流行音乐民族化研究[D].河南大学。2008

[3]刘可欣。流行音乐研究[D].北京大学。2003

[4]张婧。论大众文化中的怀旧情结[D].山东师范大学。2013

[5]贾永平。审美中的怀旧现象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

[6]王志辉。“中国风”流行音乐的价值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9

[7]郭星星。大陆校园民谣与台湾校园民歌比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

[8]王耀宗。中国当代校园歌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

[9]张秀娟。大众传播语境下流行歌词的古典回归[D]福建师范大学。2012

[10]魏蕾。唐宋诗词在现代流行歌曲中的潜行与显现[D]中南民族大学 2012

[11]丁洁。电影音乐类型探析[D]天津师范大学。2010

[12]王丽娟。大众审美情趣影响下的中国当代流行音乐[D]陕西师范大学,2010

[13]杨秀敏。论当下中国流行音乐新趋势[D]山东师范大学。2009

[14]王黎。流行音乐与文化消费[J].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2

[15]吴磊。关于中国流行音乐与大众传媒的思考[J].苏州大学学报。2004

[16]李广平。现代流行歌曲的歌词创作特征[J].北京:词刊。2004

[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

[2]赵玲玲。《文学与怀旧--论民族记忆的艺术传承》[M]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3]朱光潜。谈美[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

[4][苏]列。谢。维戈茨基着,周新译《。艺术心理学》[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

[5]于润洋。音乐美学史学论稿[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6]杜洪泉。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概论。[M]大众文艺出版社。2005

[7]管建华。中国音乐审美的文化视野[M]中国文联出版社。1995

[8]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9]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10]梁茂春。中国当代音乐[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11]孙蕤。中国流行音乐简史[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

[12]陶辛。流行音乐手册[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13]周志芬,赵一萍。 音乐与戏曲[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8

[14]傅雪漪。戏曲传统声乐艺术[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

[15]陶东风。社会转型期审美文化研究[M].北京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1. 2017年音乐论文文献

2. 音乐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3. 音乐教育学论文参考文献

4. 音乐方面论文综述范文

5. 艺术类论文参考文献

177 评论

送哦夏季

浅谈音乐材料的非对应性特征 3、音乐材料的暗示性 除了模仿性和象征性以外,音乐中的声音还具有暗示性的功能,暗示和模仿,象征不同,模仿是指照着某种现成的样子或现象学着做,它直接指明了要模仿的对象;象征即指用一种现象去表现另一种和它在形式上完全不同的现象;它间接地给人指定了想象的方向;暗示则在任何情况下都部会指明,它需要接受者自己去领会。对于非自然性和非语义性的音乐的声音来说,暗示具有特殊的意义。[9] 音乐声音的暗示性主要是寓意性的,它往往从对现实对象的概括中而来的,它与寓意性模仿不同,并不是从模仿对象的声音对象出发,而是通过声音造成的特殊气氛去暗示某些事物和现象。比如,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在《第六交响乐》的引子中,用大管沉闷的音色,微弱的力度,迟缓的节奏和盘旋在不稳定音上的旋律进行所造成的惨淡气氛,暗示了乐曲悲剧性的内容。 音乐的暗示性,往往与象征性和模仿性联系在一起。作曲家在音乐作品中运用模仿的手段,其意图往往部在与表现这些声音对象的本身,而是为了通过对这些声音现象的模仿去暗示周围的环境。作曲家常常通过对鸟叫的模仿暗示美丽或幽静的自然环境。比如;贝多芬在《第六交响乐》第二乐章中,用不同的木管乐器对各类鸟叫的模仿,其中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暗示一幅鸟语花香的春天画面。 4、音乐材料的表情性及其主导作用 在音乐声音的表现因素中,占主导作用的应该是表情性,无论是模仿,象征还是暗示它们都渗透着表情的因素。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在交响诗《我的祖国》第二乐章的引子中,运用了同主音大小调用木管乐器走出微微起伏的旋律,以此象征潺潺溪水由小到大的流动。同时,这种象征性的手段又是建立在感觉的基础上的,它不但体现出一种象征性的状态,而且也体现出人们感觉到这种状态后产生的内心体验。所以,音乐的声音总是以表情作为主要的表现内容。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人们往往把音乐称作表情艺术。 音乐的声音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声音,它是一种非自然性,非语义性和非对应性的声音,它建立在创造的基础上,而这种创造性的因素又蕴涵在模仿、象征、暗示和表情等表现手段之中。 参考文献: [1]李岚清.《李岚清音乐笔谈》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2]黄本国.《音乐的理论基本教程》.2002-01-01. [3]纳德·杰·格劳特著.《西方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4]拉尔德·亚伯拉罕著,顾 犇 译,钱仁康、杨燕迪校订.《简明牛津音乐史》.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5]罗·亨利·朗著,张洪岛、杨燕迪等译.《西方文明中的音乐》.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 [6]沈旋 陶辛等编.《西方音乐史简编》.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7]蔡源莉 吴文科.《中国曲艺史》.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8]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民族音乐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 1964. ;

197 评论

相关问答

  • 音乐欣赏论文西方古典音乐

    《大地之歌》,取自马勒同名交响乐

    Candy00321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西方音乐史论文写作模板

    鉴赏《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是拉赫玛尼诺夫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假如拉赫玛尼诺夫所有的音乐都被世界遗忘了,最后剩下的也会是《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小骨头骨头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西方音乐史论文1500

    青岛农业大学的孩子吧

    呼啦啦达人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西方音乐史毕业论文选题

    西方音乐史在我的记忆当中就是以一些歌剧高雅艺术为主。

    土偶寄宿制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西方音乐史论文参考文献大全

    音乐学参考文献 引用参考文献论证自己的观点或者理念是十分必要的,关于音乐参考文献有哪些? [1] 廖叔同着.西方音乐一千年[M]. 三联书店, 2004 [2]

    哈哈2974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