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Journey
尿常规检查能发现的疾病:
1、酸碱度(pH)4.6~8.0(平均值6.0)
增高常见于频繁呕吐、呼吸性碱中毒、肾小管酸中毒等;降低常见于酸中毒、糖尿病等。
2、尿比重(SG)1.015~1.025
增高多见于饮水少、高热、糖尿病等;降低多见于饮水多、慢性肾盂肾炎等。
3、尿胆原(URO)<16
超过此数值,说明有黄疸。
4、隐血(BLO)阴性(-)
阳性时需同时看是否合并尿RBC增多。
5、白细胞(WBC)阴性(-)
超过5个/高倍视野,提示可能尿路感染.
6、尿蛋白(PRO)阴性或仅有微量
阳性提示可能有肾小球疾病、糖尿病肾病等。
7、尿糖(GLU)阴性(-)
阳性提示可能有糖尿病、甲亢、肢端肥大症等。
8、胆红素(BIL)阴性(-)
阳性提示可能肝细胞性或阻塞性黄疸。
9、酮体(KET)阴性(-)
阳性提示可能饥饿、呕吐、腹泻、糖尿病酮症。
10、尿红细胞(RBC)阴性(-)
超过3个/高倍视野,提示可能泌尿道肿瘤、肾炎、尿路感染等。
11、尿液颜色(COL)浅黄色至深黄色
黄绿色、尿浑浊、血红色等就说明有问题。
扩展资料:
尿液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1、清晨第一次尿,新鲜尿(不超过30分钟)。
2、中段尿,可避免分泌物对尿液的干扰。
3、女性避开月经期,防止经血混入尿液。
4、尿量要够,10ml。
5、24小时尿要注意放到阴凉处。
6、切记:一次异常后最好重复检测。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尿常规的化验单意义主要有哪些?
人民网-一张表教你看懂尿常规化验单
陈宏立夏
尿酮体定性实验,常与糖尿病、妊娠、营养不良、慢性疾病有关。一般用“加号”多少表示,但仪器测定的结果常用半定量的方式表达,见表6“加号”与半定量表达结果的关系。 表6 加号与酮体含量的关系 加号方式 mg/dL(毫克/分升) mmol/L(毫摩尔/升) 微量 5 0.5 + 15 1.5 + + 40 3.9 + + + 80 7.8 + + + + 160 15.6 酮体阳性可能有以下情况: 1.糖尿病病人、糖尿病酸中毒时会出现强阳性(+++以上),此时应引起注意,易发生中毒性昏迷,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2.严重呕吐、腹泻、长期营养不良、饥饿、剧烈运动后。 3.妊娠妇女因妊娠反应而剧烈呕吐、子痫、消化吸收障碍等。 当你的身体不能利用葡萄糖作为能量来源时,就会动用脂肪分解产生能量,而此时就会出现一种叫做酮体的酸性物质,如果酮体在体内积聚太多将会造成严重后果,甚至昏迷。因此,糖尿病人尤其是1型糖尿病人应能够自我监测尿酮体,以便及时发现体内过度的酮体积聚。 下述情况下应测定尿酮体: *当出现下述情况时,请自测尿酮体: 血糖超过240mg/dl 因各种原因停止治疗时 伤风感冒或身体不适 患感染性疾病 手术前后 呕吐或胃部不适 妊娠 极度紧张 *测定方法-自测尿酮体可用试纸法: 将试纸插入尿样品中。 按说明书要求等数秒钟。 将试纸与包装上的标准板比较。 记录测试结果。 注意:如果尿酮体在"++"或40mg/dl以上,应迅速到医院就诊 尿酮体检查:检测尿酮体的膜块中主要含有亚硝基铁氰化钠,或与尿液中的乙酰乙酸、丙酮主生紫色反应。其对乙酰乙酸的敏感性为50-100mg/L对丙酮则为400-700mg/L,不与β-羟丁酸起反应。 在使用中就注意:①由于尿酮体中的丙酮和乙酰乙酸都具有挥发性,酰乙酸更易受热妥解成丙酮;尿液被细菌污染后,酮体消失,因此尿液必须新鲜,及时送检,以免因酮体的挥发或分解出现假阴性结果或结果偏低;②干学法与酮体粉法灵敏度存在差异:酮体粉法对乙酰乙酸与丙酮的敏感性分别为80mg/L和100mg/L。不如试带法敏感,故同一病理标本两面种方法可能出现结果的差异,分析结果时应特别注意;③不同病因引起的酮症,酮体的成分不同,即使一病人不同病程也可有差异,例如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早期病命名中,主要酮体成分β羟丁酸,很少或缺乏乙酰乙酸,此时测得结果可导致对总酮体量估计不足。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症状缓解之后,β-羟丁酸转变为乙酰乙酸,反而使乙酰乙酸含量比初始急性期增高,易对病情估计过重。因此检验人员必须注意病程发展,与临床医生共同分析实验结果 引自百度知道
尿常规检查能发现的疾病: 1、酸碱度(pH)4.6~8.0(平均值6.0) 增高常见于频繁呕吐、呼吸性碱中毒、肾小管酸中毒等;降低常见于酸中毒、糖尿病等。 2、
中小企业一般是指规模较小或处于创业阶段和成长阶段的企业,它是企业规模形态的概念,是相对规模较大的企业而言的。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小企业的论文的 范文 ,欢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劳动强度的减低,人群平均寿命延长,以及糖尿病检测手段的改进,与世界各国一样,糖尿病患
网页链接
房地产营销策划是房地产开发商为了取得理想的销售推广效果,在进行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其可动用的各种外部及内部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制定计划并统筹执行的过程。 下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