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61

美妮宝贝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大学生对手机使用论文参考文献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哦、起床…

已采纳

android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Android是一种基于Linux的自由及开放源代码的操作系统,主要使用于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由Google公司和开放手机联盟领导及开发。以下是关于android论文参考文献,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 李凤银. 电子公文中多人签名的设计与实现[J].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5(06)

[2] 倪红军. 基于Android系统的数据存储访问机制研究[J].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3(06)

[3] 圣伟. 加入Android阵营--记首届亚太地区Android技术大会[J]. 程序员. 2009(06)

[4] 金晨辉,孙莹. AES密码算法S盒的线性冗余研究[J]. 电子学报. 2004(04)

[5] 尹京花,王华军. 基于Android开发的数据存储[J]. 数字通信. 2012(06)

[6] 叶晓静,黄俊伟. 基于Android系统的多媒体播放器解决方案[J]. 现代电子技术. 2011(24)

[7] 秦凯. Android开源社区应用项目开发的效率研究[D]. 华南理工大学 2012

[8] 李钰. 基于Android系统的行人检测设计[D]. 天津大学 2012

[9] 黄鑫. 基于Android的大学生个人课程助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厦门大学 2014

[10] 祝忠方. 基于Android的移动互联终端的设计和实现[D]. 北方工业大学 2014

[11] 房鑫鑫. Android恶意软件实现及检测研究[D]. 南京邮电大学 2013

[12] 张嘉宾. Android应用的安全性研究[D]. 北京邮电大学 2013

[13] 黄莹. 基于Android平台智能手机多方通话软件测试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华中师范大学 2013

[14] 赵朋飞. 智能手机操作系统Google Android分析[J]. 科技视界. 2011(02)

[15] 刘仙艳. 移动终端开放平台-Android[J]. 信息通信技术. 2011(04)

[16] 姚昱旻,刘卫国. Android的架构与应用开发研究[J].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08(11)

[17] 陈昱,江兰帆. 基于Google Android平台的移动开发研究[J]. 福建电脑. 2008(11)

[18] 梁雪梅,盛红岩,周熙. RSA算法体制研究[J]. 计算机安全. 2006(12)

[19] 易红军,佘名高. MD5算法与数字签名[J].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06(05)

[20] 王尚平,王育民,张亚玲. 基于DSA及RSA的证实数字签名方案[J]. 软件学报. 2003(03)

[21] 王雯娟,黄振杰,郝艳华. 一个高效的基于证书数字签名方案[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1(06)

[22] 程桂花,齐学梅,罗永龙. AES算法中的多项式模运算及其性能分析[J].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0(09)

[23] 叶炳发,孟小华. Android图形系统的分析与移植[J]. 电信科学. 2010(02)

[24] 吕兴凤,姜誉. 计算机密码学中的加密技术研究进展[J]. 信息网络安全. 2009(04)

[1] 苏祥. 基于耦合锯齿时空混沌的虚拟光学加密系统[D]. 南京邮电大学 2014

[2] 高继明. 数字图书馆中的.用户管理问题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06

[3] 贾蕤铭. 基于Android系统的动态密钥管理方案的研究及实现[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4] 郑亚红.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密钥管理方案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5] 慕莹莹. 无线传感器网络密钥管理方案[D]. 西北师范大学 2013

[6] 蔡维. 基于RSA的可截取签名方案的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3

[7] 陈志强. 基于质心漂移聚类算法的LBS隐私保护研究[D]. 南京邮电大学 2014

[8] 陈凯. 融入隐私保护的特征选择算法研究[D]. 南京邮电大学 2014

[9] 王筱娟. Ad-hoc网络密钥管理方案的相关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1

[10] 于晓君. 基于MSC Pool的VLR备份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 南京邮电大学 2014

[11] 周静岚. 云存储数据隐私保护机制的研究[D]. 南京邮电大学 2014

[12] 秦树东. 音频数字水印算法的研究[D]. 南京邮电大学 2014

[13] 孙佳男. 即开型电子彩票发行方案的相关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1

[14] 孙龙. 可否认加密与可否认协议[D]. 西北师范大学 2011

[15] 樊睿. 门限代理签名方案的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08

[16] 易玮. 可搜索加密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09

[17] 俞惠芳. 基于自认证的签密体制的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09

[18] 王会歌. 基于无证书公钥密码体制的若干签名方案的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09

[19] 贾续涵. PKI中证书撤销机制和具有前向安全性的数字签名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07

[20] 宋福英. 电子政务系统若干安全问题的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07

[21] 庞雅丽. 基于统计的中文新闻网页分类技术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07

[22] 刘军龙. 可截取签名体制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07

[23] 于成尊. 代理签名与多银行电子现金系统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07

[24] 蓝才会. 具有特殊性质的签密相关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08

[25] 左为平. 指定验证人代理签名体制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08

208 评论

ilikedianping225

大学生智能手机使用的调查与思考分析

智能手机里的学习软件多大学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下文是对大学生智能手机使用的调查与思考论文。

摘要: 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既给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带来积极作用,也产生了消极影响。应用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大学生群体使用智能手机现象,移动运营商、学校等方面应予以正面引导,大学生也应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辨别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智能手机;积极因素;消极影响;引导策略;使用现状

智能手机这一事物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认识并使用,但是我们对于使用智能手机给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学习风气、思想道德、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产生的影响以及对传统的教育模式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却并不是太了解,而这是我们在网络环境下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也是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重要话题。

一、大学生智能手机的使用现状

智能手机作为一种移动设备,在大学生群体中日益受欢迎,大部分大学生手机不在身上带着浑身感觉不自在,甚至会焦虑或者脾气暴躁。由此可见,智能手机与大学生密不可分了。随着智能手机、ipad、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普及,大学生的学习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以前的老师讲课学生听课发展为使用手机和电脑的自主性学习,现在又发展为使用智能手机终端移动设备移动学习的方向发展。“由于智能机的便携性以至于使知识的习得和日常生活情境活动融为一体,使移动学习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方式,大学生能够随心所欲的学习并沉醉于网络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所交织的情境中,怡然自得。”[1]

二、智能手机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1、扩大交往空间

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说,媒介是人的延伸。手机的通话、短信、微信等功能是人的嘴巴和耳朵的延伸。通过手机尤其是智能机可以了解更多信息,也可以增进与亲人、老师及朋友的感情。学校对学生正常管理工作也越来越依赖于手机,每个辅导员所带学生数少则一百多则数百,给学生通知事情往往要借助手机同班长联系,然后再由班长通过飞信的形式发送到每个同学手机里。智能机这项功能给高校学生管理及班级管理工作带来极大便利。

2、上网功能满足信息需求

手机体积小携带方便,有较强的可操控性而且手机上网与电脑上网相比有着移动性的优势。智能机能够及时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而且智能机有很多其他软件功能,如小说阅读、分享博客、论坛等,都让我们更加了解世界。

3、智能手机学习软件开启了移动学习模式

智能手机里的学习软件多大学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学习软件注重学习内容的挑战和学习者的技能之间的平衡,从简单有趣的内容开始吸引大学生,然后根据他们的技能动态调整并且逐步增加学习内容的挑战性,还会及时反馈学习效果,使学习者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和激情,沉浸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模式中。提高了大学生学习的兴趣。

4、集娱乐、人际交往等于一身的新兴媒介

大学生可以通过智能机看电影,听歌,玩游戏等,是一个信息量大、携带方便的娱乐平台;QQ、微信、微博等使大学生之间沟通无界限,而且便宜、范围广,大大拓展了大学生的生活空间,满足了人际交往的需要;大学生还可以用智能手机浏览新闻、网页、缴费等,是必不可少的助手。

三、智能手机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1、冲击传统的教学模式

我们对附近的几所高校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约60% 的学生在课堂上时不时地偷偷看手机或者干脆摆在桌子上面不停地玩智能手机,绝大多数大学生离不开手机,好像产生了依赖症。他们通过手机获取各方面信息,与外界取得联系沟通,有的在课堂上当相机使用拍课件。一部分人甚至认为传统的课堂可有可无。大学生群体在手机上耗费了大量的时光,对老师讲的课毫不在乎,置之不理,在课下跟老师几乎没有交流沟通。他们认为通过智能手机自主学习效率高得多,这在一定意义上严重冲击了传统的教育模式。

2、对大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学习方式造成影响

中国今天的文化被称为“快餐文化”。智能手机的使用时大学生的阅读、学习等浮于表面,不能够深入理解文字,可以说是“速食阅读”。智能手机使学习变成了一种碎片式学习,因为它的移动性,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这样使学习变得浮躁。通过调查得知,很多大学生习惯了这种移动式学习,很少有时间沉下心去阅读长篇小说或者经典名著。这对于构建大学生的知识体系显然是不利的,甚至会使大学生懒于思考,不利于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智能机移动式学习模式正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

3、不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智能手机可谓包罗万象,功能十分齐全,基本上能满足大学生的各种需求。这就致使很多大学生沉溺其中,不能自拔。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很多大学生在智能手机上打游戏、看电视剧、电影、聊天等等,他们基本上都沉浸在虚拟世界,不愿意跟别人交流,,一定意义上影响了人际关系,导致人格不健全。[2]长时间沉溺于智能手机,还会影响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不利于综合能力的提升。

四、正确使用智能手机的方法与策略

1、移动运营商方面

作为手机运营商,更有责任和义务提高技术,消除不良信息。还应当通过技术开发科学软件,使大学生可以正确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娱乐时间。另外,运营商可以多开发一些好的学习软件,使大学生能够学到更多实用的东西,同时保持他们对学习的兴趣,鼓励大学生多多思考。可以通过手机让大学生做到劳逸结合,不至于沉溺于游戏不能自拔。这样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2、学校方面

学校方面有关人员应当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智能机,对大学生开展素质教育,丰富大学生的校园生活,转移其注意力。可以通过知识宣传教育,以讲座的形式等进行教育。还可以让学生自己组织相关活动,这样可以使大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如何正确合理的使用智能手机,提高他们的自控力和辨别力,回归原始的传统教学模式。加强与老师和同学的沟通交流,培养健全人格。

3、大学生个人

就个人而言,应当提高自身自制力和辨别能力,分析利弊,转移自己的注意力,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提高自身素养和综合能力。

五、结语

智能手机移动学习模式,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它拓宽了大学生的视野,打破了时空界限,但是它也有很多弊端,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以,我们应当擦亮眼睛,扬长避短,真正从中获益。

参考文献:

[1] 汪孔梅,王枚.手机上网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及高校之应对[J].学园(教育科研),2012.6.49-50.

[2] 德斯蒙德 基更.移动学习:下一代的学习[J].开放教育研究.2004.6.

289 评论

相关问答

  • 论文的参考文献怎么写使用手册

    在正文书写完毕后,空两行(宋体小四号),再书写“参考文献”四个字(居中),“参考文献”使用宋体四号加粗,前后两个字之间不空格。“参考文献”书写完毕后空一行(宋体

    蛋蛋妹妹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小学生使用手机研究论文文献

    随着时代的发展,手机方便,快捷的通信工具,走进了千家万户,在街上可以看到人手一机的情景。当然,这其中也不乏一些初中生,高中生。随着手机的日益普及,手机也进入了与

    小小亦儿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大学生对手机使用论文参考文献

    android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Android是一种基于Linux的自由及开放源代码的操作系统,主要使用于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由Google公司

    美妮宝贝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有关使用手机的论文的参考文献

    现如今智能手机统治着通讯领域,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关于手机科技论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关于手机科技论文篇一 智能手机时代老年人

    欧罗百利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参考文献期刊

    智能手机在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将基于智能手机平台的MATLAB应用,引入心理统计的教学课堂内,不仅能通过加深加工层次的方式使得学生更了解所学知识(各种统计定

    小豌豆尔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