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磨牙
为了更好地考察亲密关系,我们要先界定一下它的主要内容。什么是亲密关系?为什么亲密关系这么重要?然后思考亲密关系的基本构成要素:我们传承的文化、遭遇的经历、拥有的人格、共同的遗传以及人际交往。要正确理解人际关系,我们必须首先了解我们是谁,置身何处,又是如何变化发展的。a).亲密关系的性质 那么亲密关系究竟是什么?一般认为亲密关系和泛泛之交至少在六个方面存在差异:了解程度(knowledge)、关心程度(care)、相互依赖性(interdependence)、相互一致性(mutuality)、信任度(trust)及忠诚度(commitment)。 往往并不存在单一的亲密关系模式,人际关系最简单、最基本的特点是:种类多样,规格不齐。这种多样性使人际关系非常复杂,也使人际关系魅力无穷。 b).亲密关系重要性——归属的需要 要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强烈而普遍的内驱力,或许是人类的一种本性。研究发现,如果我们要正常的生活和保持身心健康,就要在长久、关爱的亲密关系中经常与伴侣愉快的交往。在亲密关系中包含有人的归属需要。 如果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事实上,亲密关系的丧失会损害人的身体健康。研究发现,那些朋友和爱人都很少的人,必有充满关爱的亲密伴侣的人死亡率更高,缺乏亲密关系的人比正常人死亡的概率高出2-3倍。亲密关系质量还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那些能与关心自己的人愉快相处的人与缺乏这种社会联系的人相比,对生活更为满意。为什么我们这样强烈地需要亲密关系?为什么我们是如此社会化的动物?可能的解释是:归属需要是人类长期演化的产物,逐渐成为所有人共同的自然倾向(Baumeister & Leary,1995)。这种观点的逻辑在于,由于早期人类生活在很小的部落群族里,生存环境恶劣,到处是长着獠牙利齿的猛兽。所以,孤僻的人比合群的人在繁衍子女和养育后代的成功率上更低。这种环境下,能够与他人形成稳定持续、充满关爱的人际关系的个性倾向,就具有演化学上的适应意义,有这些个性倾向的早期人类,其子女更可能生存、繁衍下来。结果人类的特质也缓慢地演化为:十分在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并极力寻求他人的认同和亲密接触。虽然这种观点启发了我们对人类自身的现代行为进行反思,但必须承认这只是一种猜测。无论这种演化论的假设是否完全正确,在21世纪的今天,几乎所有人都十分关注自己与他人依恋关系的质量。如果我们的生命缺乏亲密感情,我们就很容易迷失人生方向,患上疾病和心理障碍。众所周知,衣食住行乃生活必需,但归属需要却表明亲密感情也是美好生活所必需的(Brewer,2004)。
海棠花花
如果你现在正处于一段亲密关系中,你会不会思考过这样的问题。你为什么依赖对方?是什么原因让你不离开你的伴侣呢?还是你在等待另一个更好的伴侣呢?当然我希望你拥有足够的奖赏价值需不需要考虑这些问题。但接下来的文章就是重点讲述这些问题,我们暂时不讨论爱情,那是另一章的主题。这章我们用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待人际关系的交往过程。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已经知道,亲密关系的发展是双方都得到了一定的奖赏价值,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满意的奖赏价值。两个人必须都满足自己的利益,这样亲密关系才能持续下去,反之,则不然。根据这种观点,与他人交换理想的奖赏是社会生活所必需的,这一过程就是社会交换。这样讲起来好像有点太功利,但我们现在是以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待亲密关系。我们确实会发现,对方如果提供了你所需要的体贴、关心、经济保障,你也给予了对方支持、理解和尊重。这就是一种社会交换。 我们因为一个人的支持而对她心生好感,我们因为她的帮忙而喜欢对方,这些泛指在人际关系中的奖赏。能给人带来愉悦和成就感。那么必然的,因为这些我们也会付出一些代价。需要陪伴对方而失去自己的时间,相处之间的开销,因为担心关系的不确定而感到的担忧。这些都是在亲密关系中的后果都是代价。 人际关系带来的奖赏和代价之和就是结果,即交往中的一方综合得到的净收益或净损失。把所有的我奖赏和所有的代价相减就得到: 显然,如果你和伴侣之间的快乐大于烦恼,那么关系就是正数的,但人际关系的相处,大家都是追求最好的结果,而结果的正负并不能决定是否要留在伴侣身边。这里有两个重要的评价标准:第一个就是我们的期望;第二个就是假如没有现在的伴侣,我们会认为自己过得怎样?在两人的相处中,如果你们的争吵次数已经大于在一起的快乐时光,我们会怎么做呢?我们是不是很少去观察在一段感情中,自己付出的与得到的是不是失去平衡了? 相互依赖理论假定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比较水平(简写为CL),即我们自己认为在与他人交往中应该得到的结果值。CL是根据过去的经验为基础的。如果你曾经有过一个很好的亲密关系的伴侣,那么你的结果值就会高,你还会期望遇到更高的满意关系。相反,如果你曾经有一段低CL的结果值,你对新的亲密关系的期望会低一些。 如果你现在的亲密关系高于你的结果值,你会感到非常满意。相反,如果低于你的期望,虽然在其他人看来已经是很好的伴侣,但你仍然会不满意。关系中的满意度并不仅仅取决于交往结果绝对意义上的好坏;相反,满意度来自交往结果和比较水平之差: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期待,每个人对自己的亲密关系都会有一个期待,或许因为以往的想象会有不切实际的期待,也或许因为与前男友的相处,都是决定你期望值的高低。期望过高会失望,期望过低反而会满意。现任男友比前任男友带给自己的感觉更好会很满意这段关系,相反则不满意。现在想来,那句“降低你的期望值”、“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是很适合运用到亲密关系中。自己也会因为期望过高而不满意一段感情,在下一段感情中或许又会以上一段感情为标准来感受自己的满意度。 满意度并不是唯一的,甚至也不是决定亲密关系是否继续的主要原因。还有第二种标准,即替代的比较水平(CLalt),来确定我们在其他的亲密关系中是否会更好。CLalt指如果我们抛弃目前的亲密关系,而选择更好的伴侣或情境,所得到的交往结果。CLalt就是我们可以容忍目前伴侣的最差结果。我们可能会因为遇到比现在更好的伴侣而离开现在也满意的伴侣。因为人总是追求可能的最好结果。如果我们对这段感情不满意,但在没有出现更好的伴侣之前,我们也是不会离开现阶段的关系的。这就是很多家庭的夫妻,虽然他们的关系已经破裂,但他们不会选择离婚。 CLalt决定了我们对亲密关系的依赖度。不管你满意与否,如果你认为现有的关系是你最满意的结果,你不会去关注其他的伴侣。如果你不满意现有的关系,哪怕遇到了好一点点的伴侣,你也可能会选择离开。 但是Clalt的高度真的会让我们选择离开吗?如果要计算的话,还有一些因素会影响你是否要离开现有的亲密关系:对伴侣的投入和离开时所要付出的代价,以及自己的自尊,都说生活久了,彼此间的感情就像融为一体,如果要分开,就像否定了从前的自己。这些都是会考虑的因素。所以CLalt是一个复杂的评判过程,包括离开的代价—如投入的损失—和他人产生的诱惑,这样就得到: 总而言之,社会交换的三个重要因素是人们关系的结果,比较水平(CL)和替代的比较水平(CLalt)。一段感情,会因为你的期望值而变化,因为在你心里的满意程度而变化,也会因为你要离开的代价而变化。按经济来说,亲密关系中,能把人依赖在一起的是各种的利益关系。在亲密关系中,女生的期望过高,所以对这段感情不满意,但是她又遇不到比这段关系更好的伴侣,她还是会选择在一起。即使遇到了,也会评估自己离开的代价是大于那些诱惑还是小于那些诱惑。记得有次奇葩说的辩题是:“如果结婚后,你遇到了真爱怎么办?”我想这个问题,真的不止你是否对这段真爱的情感有多深,而是取决于上诉三个因素互相评价的结果。 这里将人际关系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AA1:当前结果>CLalt>CL 这段关系幸福而稳定 A2:当前结果>CL>CLalt 这段关系幸福而稳定 B:CL>当前结果>CLalt 这段关系不幸福但稳定C:CLalt>当前结果>CL 这段关系幸福但不稳定DD1:CLalt>CL>当前结果 这段关系不幸福也不稳定 D2:CL>CLalt>当前结果 这段关系不幸福也不稳定 如果CL和CLalt都好于或者差于个体的当前结果,这两者孰高孰低都没关系,重要的是CL与CLalt与当前关系结果的相对位置。现在明白了,有时你选择了一份职业,虽然工资低,离家远,对自己的成长也没有帮助。但你还是不会选择辞职。因为你找不到更好的选择了。这就是现实困境。就像恋爱也是如此,有时候你不得不选择一个你都不是很满意的恋人,因为你遇不到一个更好的伴侣。虽然这让人很难接受,不过这却是事实。 如果你拥有完美的亲密关系,你的另一半忠诚、细心、聪明、富有、上进,你的每一天都很满意幸福。可如果有一天你的另一半因为其他事而耽误了对你的照顾呢,你会感觉怎么样?人的期望值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你享受到的满意程度越高,你的期望值就会越高,那么你当前的结果就会越来越低。CL是会随着你过去的经验而波动起伏的。 文化的变化也会增加我们的CLalt,随着经济的发展,女性地位的提升,一些女性会更愿意离开不稳定的关系。她们有更对的选择来决定是否要离开那段不稳定的感情。人总是无法满足的,你得到了好的,你会想要更好的。CL升高,就像恋爱初期,每个人都在全情投入,但过了蜜月期,你就会觉得对方不如之前那么好了。CLalt的升高,就像一些想要离婚的女性,也许她们因为害怕离开这段关系会找不到工作,失去的代价是无法承担的,但因为社会与文化的发展,另女性有了更多的工作机会也给了离异女性更多的自由。她们就会愿意离开那段不稳定的关系。 相互依赖理论把浪漫的亲密关系功利化了,好像其它的因素都不重要。当然一段感情不可能只是这两种因素的,一段感情能否成功,也取决于你适应外部不可控压力的能力。但从另一方面来讲,把奖赏与代价按照商业模式的计算,确实对亲密关系的发展有重大意义。那些相濡以沫的伴侣比那些彼此提供奖赏少的伴侣更可能长厢厮守。 一段亲密关系中当然避免不了争吵和恼怒。在恋爱期间,大家不愉快的心情可能会少一些。但在一段长期的亲密关系或者结婚后,你总会发现自己生气的次数在升高。因为彼此的熟悉了解,你们会对伴侣的要求更加严厉,也许同样的事件,在陌生人面前你可能会表现的彬彬有礼,在 伴侣面前就会表现地令人讨厌。 亲密和依赖似乎是纵容了伴侣间的无礼行为,而不是体贴周到的表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伴侣间的相互伤害会给婚姻带来危害,离婚的时候,大家细数都是都是在婚姻中的不满。即使那只是几件小事,但也会印象深刻而掩盖好的事件。“坏的力量比好的更有力量。”比如我们会更在意失去的而不是得到的。比如今天伴侣分别夸奖你一次和批评你一次,你觉得你会更容易感受到哪个情绪多一点呢,一般来说都是批评。 实际上,要保持满意的亲密关系,我们或许需要保持至少5:1的奖赏-代价比率。这是根据一位科学家的研究数据表明。如果想要一段满意单位亲密关系,需要更多的奖赏而不是减少代价。如果你做了一件事惹对方不高兴,你可能就要做五件开心的事,对方才能原谅你之前令他不开心的事。有句话说得很对,满意的夫妻关系的发展中,“做爱的次数要大于吵架的次数”,而不幸的婚姻都不是这样做的。 那为什么这么浅显易懂的道理大家却不知道呢?其中一种可能就是两人对奖赏和理解的含义有分歧,最简单的一句话就是“你给我的不是我想要的”,或者对方方在做一些深情的举动时,疏远型和恐惧型的丈夫和妻子根本就感受不到对方的深情。他们或许在相互依赖中会感到不舒服,原因之一是他们没有意识到亲密感是令人愉悦的。 我们在亲密关系中会表现出两种动机:一种是接近:我们想要获得正面的结果,期待渴望的结果。另一种是回避:我们会试图避免负面的关系结果。 虽然两种动机的存在,但并不代表它们是正反的两面,而是各自独立的在起作用。 一段亲密关系中,愉悦和痛苦是并存的。接近动机的人会关注伴侣之间所采取的亲密的举动,为自己做的一些满意的事,比如为了让对方高兴,陪她看一场自己不喜欢的事。他会更愿意去做。而回避动机的人可能会关注对方与自己的一些冲突,试着去避免,也感受不到更多的亲密。有时接近虽然甜蜜但也会不稳定,有时回避是安稳但不幸福。只有两种共同起作用,才能收获一段满意的亲密关系。 人类动机的自我延伸模型的核心思想,该理论认为,能扩展我们的兴趣、技能和经验的伴侣关系就能吸引我们。 一段长久的亲密关系中,我们会讨厌一成不变的生活。大家都变得越来越熟悉,没有一丝的新奇感。只有两个人都保持成长的状态,一起去尝试更多的提高亲密关系的发展,一段感情才不会沦为平庸和单调。记得很早之前,在电视上看到一位结婚10年婚姻很幸福的男性,问他保持婚姻幸福的秘诀是什么,他的回答是:“婚姻没有什么秘诀,我们每个人都会变,去年的你和今年的你是不一样的,我们永远能发现对方身上不一样的地方。这样我们就不会厌倦和讨厌对方。”现在想来,他们是共同成长的,就是一本书,它不断地吸引着你去发现对方身上的优点,也不断地促使着你去尝试更多的方法来提升自己的魅力。 在恋爱期间,我们都会遇到这样的情景:刚开始两人很甜蜜,恨不能无时无刻地粘在一起。但到了中期阶段,大家都会遇到一个平静期,大家变得不像起初那么甜蜜了,感觉关系没有一点儿进展。这会让人担忧,但不应该感到奇怪。 根据关系紊乱模型,随着新伴侣开始习惯于他们日益增加的相互依赖,我们应该预期到会有一个混乱和调整的时期。 因为随着亲密关系的深入,他们打破了自己生活的常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可能周末一方想要留在家里,另一方却想出去和朋友一起。这样会打破彼此的计划与安排。这种时候,如果是中等亲密关系,伴侣会慢慢学着调整和适应彼此的新角色,可能会出现一个调整和重新评价的动荡期。两人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都在摩擦碰撞,怎样找到新的相处模式,都是混乱无章的,两个人都需要付出努力来改变自己去找到舒适的模式相处。如果随着亲密关系进一步的增加,则随着疑虑减少、朋友调整和伴侣间新的相处模式,关系就会安定下来。两个人都得到了对方的认可,满意度会重新开始但却缓慢地增长。 通过研究观察那些夫妻的亲密关系,在结婚前两年之后,过渡期会上升到一个高峰期,每对夫妻都会感觉到满意度下降,有些夫妻下降的更快。这方面男性和女性是一样的,但结果更糟糕的事,在过渡期的这段时间,满意度也下降了。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现象呢?这里有几个原因:首先,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怎样才能显得彬彬有礼,体贴入微,如果我们愿意我们就能做到,但这需要花心思。一旦求爱成功或关系稳定,人们或许就不愿去努力一直保持风度翩翩。 其次,相互依赖会放大摩擦和冲突。因为对伴侣的依赖,我们彼此带给彼此的独特与宝贵的奖赏,这样也就表明,他们带来的挫折感也更加伤害彼此,即使是无心的。就像比如是工作上的压力,如果是其他人,那么对你的影响就不会那么大。 第三,亲密意味着伴侣了解你的秘密、缺点和劣势。如果发生冲突,这些都是伤害对方的武器。但是即使这些是无心的,可还是比其他人更能伤我们的心,伤害你最深的那个人或许往往就是那个你最在意的人。 第四,每个人都知道结婚后还是会存在很多矛盾的,但婚后还会有意料不到的麻烦。第一个意外就是,我们自以为知道的事情真相。在前面章节里提到的“致命吸引力”就是一个例子,在婚前可能你被他的一切所吸引,婚后才发现,他就是一个渣男,在很多方面都不负责任,在孩子教育方面也有严重缺失。另一个意外就是孩子,你会发现那些你根本不知道的讨厌的事。为人父母是一个考验夫妻伴侣亲密关系的挑战。孩子还没有出生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做父母很有趣,自己的孩子很可爱,两人会因为有了孩子而更亲密。但现实却不是的,养育孩子是无休止的工作,夫妻一起快乐相处的时间也减少了,冲突也越来越多。这是亲密关系的满意度也会急剧下降,女性尤为明显。所以,如果结婚之前没有预料到这些,那么肯定会大吃一惊的。 虽然婚姻关系与我们想象中的亲密无间、快乐无忧的生活相去甚远,这之间的落差会觉得自己被上当了,有时可能不这样认为。但婚姻生活是需要我们用心经营的,仍需努力奋斗和无私奉献。如果一味地对婚姻生活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那么最后一定会失望。 所以,由于缺少努力;相互依赖的放大镜作用;对敏感信息通达的的武器;不受欢迎的意外;不现实的期望,人们不能维持亲密关系开始时那样的关系,在结婚头几年都会满意度下降。这些都是亲密关系的正常发展阶段,不要以为你就不会遇到。有时对要遇到的亲密关系的矛盾和现实,有个清晰的认识和了解,能更好地应对和避免减少这些将要发生的事情。 这一观点也提醒我们在亲密关系中,要付出加倍的努力和珍惜自己的伴侣,给对方更多的奖赏和责任心。婚姻是需要经营的,在一段长时间的亲密关系中,我们要接受这些变化,没有人能永远一直保持激情。在磨合期,需要两个人的共同努力。 相互依赖理论好像听起来在亲密关系中,我们只享受自己能从中得到什么,虽然听着好像不那么好,但却很实用。其实在很多其它方面,我们也同样希望伴侣能够兴旺发达。在亲密关系中,我们想要留住对方,如果双方的依赖程度是一样的,那么你们的关系是有利的。如果你珍视这一段感情,你就要提供更高的价值使对方留下来继续保持这段感情。即使作出一些努力和牺牲,最后还是有利于自己的。即使人性本贪,但在亲密关系中,为了得到更多的奖赏,人们还是会有温情和体贴周到。交换的亲密关系:得到的利益要及时偿还。 交换关系的彼此都不喜欢彼此欠债,共同做出的努力要彼此贡献,认为只有自己在所得是才会关注他人的我需求,拒绝别人也不会感到愧疚。这种关系一般存在于陌生人和熟人之间。 共有的亲密关系:对彼此需要的相互应答。 共有关系的人不会计算为对方付出的代价,他们更关注伴侣的幸福。即使得不到回报,需要一些牺牲,他们也会关注伴侣的需求,让伴侣感到幸福。结果是收获更高质量的亲密关系。人们喜欢这种共有的婚姻关系,有价值的恋爱关系通常是共有关系,这种关系和适用于友谊。在共有的亲密关系中,大家也是期待对方的奖赏,但方式不一样,他付出的是期待更长久的回报,而不是及时回报。本质上和交换关系是一样的,但做法不同,收获也会不同。所以相互依赖理论揭开了一个道理:如果想要别人对你好,你必须先要对别人好。越来越明白,在一段感情中,不要去计较自己为对方付出了多少,对方回报了多少,这样就变成了双方都是用共有关系的方式交往。真的对一个人好,就要不怕付出,只有你真的付出了,让对方感到幸福,反而能收获更多的幸福。 一段满意的亲密关系中,双方彼此的公平理论是成比例的,也就是说,你的贡献和与她的贡献是相似的。 并不是说要相等的奖赏,而是如果他们的贡献不同,就很难达到公平。根据公平理论,只有在伴侣贡献较多,亲密关系才是公平的。如果一方过度获益,或者收益不足,都会造成关系的不满意。过度收益方的伴侣会觉得自己受之有愧,收益不足方也会觉得自己付出太多一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 虽然有影响,但如果一段关系顺利,双方不会去在意这些,往往是一段关系不满意的时候,大家会在那里计较了。如果收益不足,你可以改变自己的贡献值或者恢复实际的公平。如果这样失败,就调整自己的认知,使自己相信现在的关系是平等的,如果这样也失败,只能放弃关系去别处寻找婚恋情。你是收益不足方,你当然可以去改变,那如果是过度收益方,你会改变吗?根据调查研究表明,过度收益会造成某些不适,虽然很满意但关系不一定就好。另外一些数据却不符合公平理论,因为没有人不喜欢得到过度收益。或许是之前收益不足,现在过度收益。这方面不太有确定的数据比较。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在关系满意的时候,大家不会在意公平理论,而不满意的时候会在意公平理论。在很多人的认知里,一个人要是爱一个人就要付出自己的全部,很多女生会享受男生对自己的关爱,反之,男生也如此。如果他们喜欢这样的关系就不会说谁爱谁多一点了。其实说到底,还是要相互付出,不能差距太大。这样才能拥有一段满意的亲密关系。 因为亲密关系的相处会孕育出忠诚,想要持续亲密关系的意图。忠诚的伴侣会相互分享、支持、诚实、信任对方,这些都是与正面品质相联系的。他们会计划未来的生活,但也有一种忠诚是和负面品质相关的,痛苦的伴侣也会忠诚对方,并不是不想摆脱原状,而是他们觉得就改那样做。 我们会因为什么而忠诚一段感情呢?这里研究者们制定了一个表格。 满意水平、替代伴侣的质量和投入数量三个方面来决定忠诚程度而使人愿意留在一段亲密关系中。 忠诚还不止一个单一的概念,也有三个类型。第一个是个人忠诚,即人们受到伴侣的吸引,亲密关系令人满意,而希望关系继续时表现时的忠诚。第二种强迫忠诚,即离开关系的代价过高,人们觉得不得不继续现有关系时表现出的忠诚。第三种**道德忠诚,即来自伴侣或亲密关系的道德责任感。他们认为为了责任和道德,是不允许自己违背誓言的。 在一段忠诚的亲密关系中,个人忠诚是最强烈的。但另外两种也会受影响。有些夫妻虽然不再相爱,但因为责任还是不会离开这段关系。在亲密关系中,忠诚的人会为了长久的幸福更愿意付出努力。忠诚的人会促进顺应性行为,他们会克制自己不以愤怒来应对对方的愤怒,他能容忍伴侣的迫害性行为,不是软弱而是自我约束,避免更多的争吵。忠诚的人还会表现出更多的牺牲愿意,为了关系的融洽,做出适当的妥协,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也会克制自己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忠诚的人还会认识到优越感,他觉得自己的亲密关系比其他都要好,自己在亲密关系中享受更多的奖赏。 在相互依赖的关系中,我们相互这样做,会促进关系的愉悦。虽然我们内心根本上是贪婪的,但对待好友和爱人常常是无私的、体贴的河关爱的。也许以经济学的理论来分析一段亲密关系会让人觉得太理性。但这些研究确实对我们的亲密关系是很有帮助的。我们细细去观察生活中的亲密关系,善于发现这些,我想我们可以明白在一段感情中自己是怎样的和应该怎样做。
为了更好地考察亲密关系,我们要先界定一下它的主要内容。什么是亲密关系?为什么亲密关系这么重要?然后思考亲密关系的基本构成要素:我们传承的文化、遭遇的经历、拥有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际间的交往也日趋复杂多变。“官兵情,战友爱,胜似亲兄弟”,这首唱遍红门内外的官兵友爱之歌,不仅道出了广大官兵的心声,也是部队官兵团
父母与孩子间的亲子关系是否良好,亲子沟通技巧发挥了关键作用。良好的亲子沟通能让家庭气氛更和谐,教养子女也变得更轻松。然而,还是有很多父母大叹和孩子难以沟通,或是
社会工作介入儿童虐待问题伦理困境 在中国的社会文化情境中,孩子和父母是怎么理解虐待儿童问题的?父母打孩子是不是儿童虐待?他们怎么解释暴力发生的原因以及对亲子关系
具体点,太笼统了,不知道怎么回答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