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86

lulu酱求好运
首页 > 学术期刊 > 鱼腥草的临床应用的毕业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乘风秋夜

已采纳

美味又 养生 的鱼腥草

折耳根就是鱼腥草,因为有一股鱼腥味而得名。

有人对它嗤之以鼻,但西南地区的人却尤其偏爱鱼腥草,当地还流传着一首童谣:

每到初春时节,折耳根就迎着春雨,在田埂上、山坳里、溪沟旁破土而出。人们会趁着好好时节,去郊外采摘新鲜的茎叶和花朵。

对于那里的人来说,折耳根全身都是宝:根茎可以做菜,叶子晒干后可以泡茶。

凉拌是折耳根的经典吃法,此外,折耳根炒腊肉也是一道颇具黔北风味的美味。

折耳根还是临床应用多年的传统中药,最早记载于南北朝时期陶弘景的《名医别录》。

据药典里记载,鱼腥草微寒,归肺经,具有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的功效 ,主要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毒等。[1]

是谁让鱼腥草背上污名?

鱼腥草陷致癌风波,源于2017年上海交大发表的一篇论文,文中提到,马兜铃酸可以导致肝癌发生。

研究人员对全世界1400多个肝癌样本进行分析后发现,携带有马兜铃酸相关的基因突变的肝癌样本占比很高,在中国台湾,这个比例达到了78%。

接着在2019年,上海交大又发表了一篇论文,证实了马兜铃酸与肝癌之间的关系。

论文中的实验发现, 摄入马兜铃酸越多,发生肝癌的风险也越高。

一时之间,马兜铃酸陷入“众矢之的”,连带着含有马兜铃酸的药物也纷纷受到排斥,其中就包含我们熟知的鱼腥草。

不可否认,马兜铃酸确实具备致癌性, 早在2009年,它就被世卫组织列为Ⅰ类致癌物, 一些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也逐渐被世界各国列入黑名单,如广防己、青木香、关木通等。[2]

但鱼腥草真的会导致肝癌吗?

在上述论文里,有强致癌性的是马兜铃酸I,而鱼腥草里含有的是马兜铃内酰胺BII、AII和FII类,跟马兜铃酸Ⅰ不是一种东西。

而且,目前也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鱼腥草中含有的马兜铃内酰胺具有致癌性。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人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网络上鱼龙混杂,我们要学会辨别真假,不要被“伪科学”牵着鼻子走。

鱼腥草能抗癌,靠谱吗?

什么?鱼腥草不但不致癌,还能抗癌?

近期发表于Cancer上的一篇文章显示,鱼腥草提取物有治疗前列腺癌的潜力[3]。

研究人员发现,鱼腥草提取物和乙酸乙酯组分(EA)可以诱导雄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细胞凋亡。

给实验中的大鼠喂食1%鱼腥草提取物-混合饲料,前列腺侧叶腺癌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因此,研究人员认为, 鱼腥草具备抗癌潜力,在未来有更多的治疗可能。

鱼腥草是否抗癌,还有待进一步验证,但可以确定的是,鱼腥草不具备致癌性,大家可以放心食用。

当然,我们都应该懂得过犹不及的道理,再美味的食物,吃太多也会有安全隐患,所以切不可大量食用。

204 评论

麦兜籹籹

医学毕业论文:医学免疫的中医理论

中医药与现代免疫学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但是,目前二者没能很好的结合与应用。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医学毕业论文:医学免疫的中医理论,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摘要: 随着现代医学、免疫学研究的快速发展和中医药研究的不断深人,中医药与机体免疫功能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由于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崇尚回归自然潮流在全球范围的悄然兴起,中医药通过调整机体免疫状态而在防病治病和养生保健中所起的作用倍受人们关注。

关键字: 医学免疫,中医理论,中药方剂,实验技术,中医药研究。

前言: 现代免疫理论在我国早有记载。早在公元342年,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就记载了预防狂犬病的免疫学方法和效果:“疗犬咬人方,乃杀所咬犬,取脑傅之,后不复发。”公元998一1022年宋真宗时代,我国就用接种人痘预防天花,至明朝隆庆年间(1567~1572年)我国对人痘法有了重大改进,同时创造了人体连续传代的方法降低苗种的毒力,此法成为近代免疫学的先导,开了人工免疫方法的先河。我国人痘接种获得成功见于文字记载是公元1007年前后,比英国人琴纳试用牛痘苗预防天花要早700多年。中医学对变态反应的认识也是比较早的,约在公元前3000年的神农氏就曾提出孕妇应忌服鱼、虾、鸡和马肉,认为服用这些东西会引起皮肤溃疡。这对后世认识和预防变态反应有重要意义。中医学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比西方国家早2000多年。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不仅是免疫学的“故乡”,也为世界免疫学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主要从三方面谈起中医药与免疫学的关系与发展,一是中医理论;二中药方剂;三实验技术。

1.现代免疫与中医传统理论

中医理论的邪正学说、阴阳学说、脏象学说及养生理论都已证明和现代免疫学关系十分密切。

1.1中医学把人体的机能活动及抵御和清除各种有害物质的作用叫“正气”,免疫能力与正气的含义基本上是吻合的,而把破坏人体内部及人体与外界环境相对平衡状态的有害物质叫“邪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而这正是机体的免疫功能。现代免疫学提出的机体免疫系统三大功能(防御功能、自稳功能、监视功能)正是中医邪正学说的`具体化。防御功能是指机体抵御病原生物等“外邪”的功能,自稳功能和监视功能指机体清除“内邪”(如:损伤、衰老、死亡、突变细胞等自身抗原)的功能。

1.2免疫系统不断维持自身平衡的过程也正等同于中医的正邪对抗和阴阳平衡,以此达到自身的稳定。中医药防病治病,归根到底,主要还是通过调整机体免疫等功能,从而达到机体的自身稳定。人体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免疫系统仅是人体内复杂系统中的一个,中医药引起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不仅作用于免疫系统,也可能是通过其它系统(如:神经内分泌系统)来影响机体免疫功能的。

1.3经络实质也是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的循行通路,参与免疫调节网络的构成,针灸的有效作用与免疫调节同样密不可分

2.免疫学与中药,复方的相互关系

近些年来,研究和开发免疫调节药物成为医药界的热门话题,临床使用的很多中药及方剂经实验研究被证明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加之中药资源丰富,所以从中药中寻找新的免疫调节剂具有针对性强、成本低、见效快的特点。

2.1免疫促进药:主要是益气、养血、温阳、益阳的药物及少数解毒和活血的药。 1.促进细胞免疫药物:如增加T细胞比值的药:党参,黄精,白术,香菇,鸡血藤,淫羊藿等。促进淋巴细胞转化的药物:人参,桑寄生,白术,五味草,旱莲草,白芍,川芎,丹参,黄芪等。增强细胞吞噬功能的药:山药,黄连,穿心莲,白花蛇,舌草等金乡县人民医院中医科张西峰。 2.促进体液免疫的药物:如抑制补体含量减少的药:枳壳,陈皮,麻黄,丹皮等。促进抗体生成增加的药:菟丝子,黄芪,紫河车,云芝等。

2.2免疫抑制药:主要是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药。 1.清除抗原药:鱼腥草,蒲公英,银花,黄连,黄芩,黄柏,当归,红花,大蒜,郁金等 2.抑制抗体生成:当归,川芎,赤芍,生地,大枣,补骨脂,雷公藤,昆明山海棠,茵陈,秦艽,桂枝,泽泻,苍术等

2.3.双向调节药:可使过低的既能状态提高,亢进的机体状态降低,使机体内环境稳定。常用药:人参,刺五加,黄芪,防风,甘草,当归,麦冬,五味子,肉桂,熟地,赤芍,丹参,降香等

2.4免疫调节药:作用于机体的调节系统,有利于体内健康方向发挥作用,而达到新的动态平衡。 1.作用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兴奋该轴的药物:人参,党参,白术,五味子,紫河车,灵芝等抑制该轴的药:黄精,地黄,甘草等2.作用与环核苷酸的调节药:环核苷酸被认为是阴阳平衡的枢纽,正常细胞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乌苷(cGMP)保持着一定的比值,补阳药可能升高此比值,滋阳药可能协调该比值,从而是免疫平衡得到调节,属于一种快速调节方式。常用药物:党参,猪芩,人参,甘草,茶碱,麻黄碱,土茯苓,龙葵,灯心草等。

2.5中国古代传统经方与免疫关系紧密,二妙方具有增强细胞免疫的功能,四妙方又表现出免疫的双向调节作用。等等。

2.6许多中药、方剂和针灸等可以通过调整机体免疫状态治疗世界疑难疾病,例如癌症,艾滋,等传染病。绝大多数中药和方剂无毒副作用(或毒副作用很小),还可克服西药(主要是免疫抑制剂)的毒副作用。中医药治疗肿瘤,不但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改善症状、缓解病情,还可拮抗放疗、化疗对机体的损伤。现代医学在治疗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的疾病中,常给机体输人细胞因子,这些外源性的免疫反应物质往往有一定的副作用,不仅价格昂贵,且长期应用会降低机体的敏感性。而不少中药、方剂及针灸等可诱使机体细胞产生和分泌细胞因子。而以上机理的阐明都来自于现代医学和免疫学的研究。中医在处方时,很注意各味中药君臣佐使的协同作用。但对中药的有效成分不清楚。而中医药免疫学则可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同时,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也依赖现代科学技术,如:由甘草等提取物制成的抗AIDS药物“克艾可”已用于临床。

3.免疫学实验技术与中医药研究

3.1目前中医药研究中常用到的免疫技术有许多,现试举比较常见的实验的应用。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应用此试验在中医药研究中可以定量的测定某蛋白质在某组织中的含量,了解中医药对体液免疫的影响。2免疫印迹法,中医药在自身免疫的诊疗中发挥重要作用。3免疫组化技术,通过表面标志物的标记,对组织细胞表面的抗原蛋白做定性,定量,定位的检测。4放射免疫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主要做微量物质的研究测定,等等。

3.2加强中医药专业免疫学等实验能力的培养,掌握必要的免疫学实验技术,有利于培养既精通中医药,又熟悉常用的现代医学实验技术的高素质创新型中医药人才,有利于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在国际中药市场上,我国的贸易额不占优势,其原因之一就是传统的中药剂型不太容易被某些国家所接受。掌握必要的实验技术,促进中医药现代化,以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世界人民的健康服务。

3.3中医药免疫学把现代科学技术用于中医药免疫等作用的研究,既重视中医学宏观整体的哲理思想和动态辨证关系,又强调现代医学的局部定位性和实证分析研究,既继承和发展了中医学整体观的合理性和优势,又弥补了中医学整体观的缺陷和不足,它是中医学宏观整体的哲理思想与现代科学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是中医药学与现代医学等科学技术的巧妙结合点,是独具我国特色的极有发展前景的新兴学科。它是在中西文化交流和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中形成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4.结论

中医药与现代免疫学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但是,目前二者没能很好的结合与应用。中医药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和所有学科一样,中医药的发展也必须依靠现代科学技术,依靠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的人才。中医学有其合理性和优势,也存在缺陷和不足,缺乏实证分析研究,对机体微观局部的结构和功能缺乏深刻了解,是一种哲学观念。这种理论的滞后性和认识方法的欠缺,加之现代科学技术的贫乏是制约中医药发展的根本原因。要想充分发挥免疫学理论在中医药研究中的特有作用,促进中医学新的振兴和发展,最重要的是要提倡中医专家和免疫学工作者的密切合作。只有中医专家和免疫工作者在科研工作中密切合作,各自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才有可能取得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1.贺新怀 席孝贤 孙理军 中医学整体观与中医药免疫学 (712083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胡研萍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免疫学研究。

3.关洪全,韩晓伟,雷萍,侯殿东试 加强中医药专业硕士生免疫学实验能力培养的意义与措施中 医 药 导 报

4.郭 峰 浅谈开展中医药现代系统免疫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5.陆平成 免疫学在中医药科研中的应用和展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326 评论

相关问答

  • 甘草的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论文

    甘草虽然是一种中药材,但是对于人们来说,并不会觉得陌生。那么甘草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呢?甘草的药用价值有哪些呢?甘草的食用方法以及食用禁忌又是什么呢?下面是我为大

    猫19820728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临床用药的毕业论文

    大专药学毕业论文 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以下是我收集的大专药学毕业论文,欢迎查看! 1简要论述药学监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

    小米一箩筐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鱼腥草的现代药理研究论文

    鱼腥草有什么药用价值?

    温江成都银行 7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鱼腥草的临床应用的毕业论文

    美味又 养生 的鱼腥草 折耳根就是鱼腥草,因为有一股鱼腥味而得名。 有人对它嗤之以鼻,但西南地区的人却尤其偏爱鱼腥草,当地还流传着一首童谣: 每到初春时节,折耳

    lulu酱求好运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赤芍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研究论文

    瘀,止痛,凉血,消肿。 治瘀滞经闭,疝瘕积聚,腹痛,胁痛,衄血,血痢,肠风下血,目赤,痈肿。

    蝶澈0825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