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15

lovexuzheng8
首页 > 学术期刊 > 互动杂志听觉效果分析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小的I

已采纳

施拉姆八个原则a媒介所刺激的感官;b反馈的机会;c速度的控制;d讯息代码;e增值的力量;f保存信息的力量;j克服弃取的力量;h满足专门需要的力量 最 一 a b c d e f j h 好A好B般C差D 报纸 A B A A A B B C杂志 B C B B A B B A海报 A C C A A C D A广播 B A/B D A D D D C电视 A A/B D A D D A B互联网 A A A B A A A Aa 它们所刺激的感官:报纸、广播、电视等等;面对面可以获得全方位的信息;通过中介只是局部的联系b 反馈的机会: 报纸:写信、短信、打电话,E-Mial等等;c 速度的控制:报纸最弱d 讯息代码: 报纸——文字 图片(标题设置 分栏 底纹 边框等等) 电视——语言 文字 图像(运动 光线 色彩 造型等等) 广播——语言 音乐e 增殖的力量: 对于信息的复制的能力。f 保存信息的力量 保持报纸能力较强g 克服弃取的力量 放下报纸最容易 因特网最难h 满足专门需要的力量 一份报纸很难分成几份针对不同对象的报纸(尽管一份报纸内分成了不同版面),报纸这方面能力较弱通过上表,我们知道媒体在相互竞争中以及新型媒介冲击下,不得不扬长避短,以求进一步生存和发展。对于若干媒介的简单分析1 报纸:a 视觉媒体b 传播手段: 版面要素 略 版面空间 略 报头 报眼 头版 头条 中缝 天地线 字体 字号 专栏 专页 专稿 画刊 标题 资料 广告等等c 时效性差d 保存性较强 累计阅读率:一份报纸被一个人反复阅读的次数多少; 传阅率:一份报纸被多少人阅读的次数的多少;e 选择性强:时间 地点 顺序等等;f 增殖能力较电子媒体弱;2 网络与报纸的博弈 菲利普 - 迈尔《正在消失的报纸:在信息时代拯救记者》,西方发达国家实际情况看与其观点相符,最先是晚报陷入颓势。3 广播(线性媒体,对信息传递呈一条线)a 听觉媒体b 时效性强c 保存性弱,选择性强 无法对信息进行选择,需要等待。理想模式“你点我播”强调的是与听众的“约会”意识。d 影响面广。广播要求听众文化水平较低e 受众易于参与(电话 短信)f 没有受到因特网的冲击,反而借助网络的力量壮大自己。 收听手段多样化:收音机 MP3 MP4 手机等等 社会的流动人口的增加,如农民工、私家车车主等等意味听广播人群增多 广播是一种最不具有侵犯性特点,具有伴听功能,边听广播便做其他事情。4 电视(线性媒体)a 视听合一的媒体b 适合再现形象、现场、过程(新闻的真实性凸现)c 时效性强d 保存性差、选择性差e 不适合表现过于复杂的内容,表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及人的心理活动,不适合做分析,解释和说理以及深度报道。信息的稍纵即逝大大压缩了受众对所接受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的思考空间; 例:《新闻调查》电视试图证明自己有能力作深度报道,但不做主题性报道,只做有完整发展脉络的事件的再现报道。 它们所刺激的感官 我们已经说过,我们每个人都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进行交流的。在面对面交流的情况下,有可能刺激所有的感官并使交流的对方同这种全身心的交流相呼应。只要在交流渠道中插进了中介物,感官的使用就受到了限制。这样,无线电和电话只能通向耳朵,而印刷品只能触及眼睛(虽然我们切不可低估拿起一本印刷精美的书籍给人的触觉上的乐趣)。电视和有声电影可以进入眼睛和耳朵。因此,面对面的交流,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应该能够传达更多也更全面的信息,这一点看来是有道理的。能够同时同尽可能多的方面进行交流着来也是有利的。因此,视听媒介在传达一定题材、一定数量的信息上,要比单纯的听觉或视觉媒介要更为有利一些。 不过,尽管面对面的全身心交流有着明显的优越性,我们还必须考虑到传播媒介在巧妙的制作与编排方面的长处。在看到同时向几种感官传达信息的优越性的时候,也应该看到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到一种感官的长处--例如听电话(特别是在必须十分注意才能听得清楚的情况下)或者是阅读(特别是在文字艰深必须聚精会神的时候)。在看到同时向听觉和视觉器官发出信息的优越性时。也应该考虑到布罗德本特、特拉弗斯等人提出的人的知觉只能通过一个渠道进行的理论。换句话说,感觉器官通向大脑的路径是只有一条车道的公略,不论是听觉的还是视觉的信息都可以通过这条路径,只是不能同时进行。因此,全部信息的某一组成部分必须在短暂的存储系统中等候轮到它的时候,因此一个人决不可能从通向两种感觉器官的传播获得双倍于只通向一种感官传播的信息量。不仅如此,现在已经有材料证明,在听觉与视觉两种通道上传播的信息之间往往发生干扰,因而视听传播渠道非但远不能获得双倍的效果,有时候还可能不如只通向一种感官的传播渠道那样有效。 人们有理由认为各种单感官的传播渠道也是不尽相同的,因为有力的材料证明,眼睛吸收信息比耳朵快,嗅觉有一种突出的本领,能够唤起同气味相联的往事。 反馈的机会 面对面的交谈为迅速交换信息提供了最充分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双向的交流是易于做到的。因此,人们就有连续不断的机会来评判自己发出的符号的效果,加以纠正、解释、补充并回答反对的意见。随着面对面交谈的人数的增加,主持者只能注意其中少数人,而他的谈话时间也就不得不分为若干细小的片断。如果再加上中介物,反馈就减弱了,这样,电话对反馈的速度虽然并无影响,但却限制了它的数量。这是因为。除非你用的是可视电话,否则它无法表达任何有可能通过视觉传送的信息。大众媒介这种中介物则对反馈的速度与数量两者均有所限制,而且大众媒介的距离遥远与缺乏个人色彩也不利于反馈。如果大众传播机构认为反馈十分重要的话——例如在登载广告或者播出诸如《芝麻街》之类的(儿童)电视教育节目的时候——它们就事先把材料测试一下。请观众到录音间去当场观看,并作出安排以便迅速从课堂或市场上获得反应。 速度的控制 在面对面交流的情况下,人们可以提问,引导谈话的进程,并对它的速度加以某种控制。进行朗读的人可以确定它的速度,他可以停下来思索某个问题,也可以在自己认为有必要和有好处的情况下把某一段重读一遍。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这样做,不过他们必须把收到的反馈性暗示作一番分析,求出其平均值,这样才能最有效地满足班上同学的需要。然而,无线电广播的听众和电影电视的观众则没有这种控制权。当然他们可以把收音机,电视机关上。走出电影院,或者让思想开小差,但是他们无法控制信息传来的速度,也无法在他们就其进行思索的时候使它停下来。电视广告之所以比报刊登载的广告更招人讨厌,而且印刷的读物之所以对于个人的研究更有帮助,其原因之一就在于此。 人们一向认为,由发送讯息的人进行控制,在打动人心上更为有效,但是在学习上由接受信息的人进行控制则更为有效。近二十年来研制的新的技术手段则对这两方面均有所助益——例如,人造卫星使得集中控制的信息能够以更为低廉的价格和更高的效率广为传播;与此同时,诸如录音设备和电脑化的教学方法之类的其他手段,由于为使用者提供了诸如控制教学速度之类的因素,也扩大了接受信息的个人的作用。问题在于如何把集中控制与散布信息在节约开支上的效果同个人的控制便于因人制宜的效果结合起来。 讯息代码 在面对面的交流中所能获得的全部信息中,有很大一部分不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对于电视和有声电影来说,这个比例就要稍微小一些,而对于无声电影、无线电,至少对于印刷品来说.比例就更要小一些。因此,文化这种无声的语言,以及手势、强调和身体动作的语言,在某些传送体系中比在另一些传送体系中更易于用代码表示。以印刷形式进行的传播中有很大一部分信息 是以字母为代码的,相形之下,在电视和电影中这个比例就很小,而在绘画、雕塑、音乐或舞蹈中,就几乎一点也没有。由此看来,印刷媒介易于做到抽象化,而视听媒介则易于做到具体化。 增殖的力量 面对面的交流只有经过极大的努力才能成倍地增殖。即使是有十万人参加的集会,就象尼赫鲁有时发表演说的那种集会,实际上也不能把面对面的交流增大无数倍,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信息必然只能朝单方向流动。大众传播媒介则不然,它们有巨大的能力使单方向的传播增大无数倍并且使它在许多地方都能收到。它们能克服距离和时间引起的问题。视听媒介还能超越发展中地区由于文盲而造成的障碍。因此,我们在考虑面对面的交流所具有的反馈效果的优点时,也应该考虑到这种增殖力量的优越性。 为了把这两方面各自的优势发挥出来,近年来对于把两者结合起来给予了很大的注意;例如,农村广播座谈就是为此而采取的一种方式,在这类座谈会上,一小组一小组的人聚会在一起,收听并讨论专门为他们安排的广播节目,又如,把电视教学同课堂上面对面的有关活动结合起来的做法。在规模很大的集会上进行面对面的传播以及利用个人间的传播网络的效果也受到了重视。例如,当大量的人群聚集在运动会或政治性群众大会上的时候,集群效应本身就构成传播上有重大意义的因素,又如,在某一信息由人们奔走相告时,个人传播网络往往能起到惊人的效果。“甘地逝世了!”这个消息正是通过口头传遍印度的即是明证。另一方面,由网络传播的信息有可能易于受到歪曲——这是若于关于谣传的研究已经表明了的。 保存信息的力量 面对面的交流转瞬即逝。除非加以录制,电子媒介传播的内容也是如此。因此,除非记忆力强,否则要想重温电影的情节或者把某个电视节目再欣赏一遍是困难的。印刷品则始终在保存事 实、思想和图片方面拥有极大的优越性。 这种优势肯定还会继续存在下去,但是晚近以来在电子储存和检索系统方面的发展正在引起变化。电话公司查号台的话务员要查找电话号码、图书管理员要查找书籍存放地点,店主要盘点库存,如果使用一种小小的荧光屏,就已经比使用号码本、一套卡片、甚或计算机的打印件要简便而且经济得多。中等收人的家庭现在可以买得起能够储存不论何种来源的视听信号并能随时使用的录像机或软盘式录音机,他们也可以购买自己喜欢的消遣品,包括电影和体育比赛的录像带。可以满有理由地预测,各电视网在收看率调查机构进行“普查”期间播放最叫座的影片以增加观众人数的做法已经没有多少日子了;拥有自备录像带的人数正在不断增加。 有些广播界人士认为,这种趋势可以同大大改变了杂志面貌的专业刊物的崛起相比拟,他们还预言,当今的那些规模宏大的电视网,也将象当年的《星期六晚邮报》、《生活》杂志和《展望》杂志那样枯萎凋谢。播放专门节目的有线电视的巨大的潜力也是朝着这一方向的主要力量。 这是令人深感兴趣的预言,但是要剖析人们采取新的生活方式的规律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尽管如此,有一点看来是清楚的,那就是,大众传播的接受者力求掌握个人控制权的趋势将继续增强,而集中的形式将会改变。 克服弃取的力量 要改换一个电视频道很容易,但是要打消面对面的交流而又不显得粗鲁无礼就难了。在上大课的时候打个盹要比在小组讨论会上容易一些。关上收音机也比下决心走出电影院要容易一点。在阅读报纸的时候要跳过一条新闻或广告可能也比在听广播或者看电视的时候想躲开一条新闻或广告更容易些。不过,如果听众能找出自己需要的东西就更容易接受一些。而且我们都知道,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之下,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比通过媒介渠道更易于引起并集中注意力。但是,话说回来,这些条件并不是相等的。如果你的一个朋友把一件老掉牙的故事对你讲了三遍,哪怕是面对面讲的,你的注意力也还是有可能开小差,而当收音机里广播了一项有关暗杀总统的消息时,你的注意力很可能会牢牢地钉住它。 满足专门需要的力量 大众传播媒介在迅速而有效地满足社会的一般需要上具有不可比拟的力量。例如,天气预报、当天主要新闻、星期六橄榄球比赛成绩、关于商品和价格的公告、美国总统的政策演说——都能够通过大众传播的渠道以远较个人口头相传更加有效的方式广为流传。另一方面,广播、电视、电影和报纸在满足不同的人们在不同时间的需要以及在一定的时间仅为少数人感到的需要上则是效率甚低的渠道。列支敦士登的首都在哪里?住在街那头的红头发姑娘叫什么名字?我想把我车上的火花塞换一下该怎么办?要解答这类问题,人们不是向懂行的人请教就是查阅手册之类的参考材料。如果人们在需要了解某种情况的时候竟然从电视上获得了这种情况,那才真是一件奇迹。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提供这类专门情况的最佳来源是懂行的人,可以保存以备不时之需的印刷材料次之,而电子媒介则效果最差。也许有朝一日电视录像带的价格之低、供应之充足会使我们有能力用它来储存信息而不必保存印刷材料,但是这个日子尚未到来。 但是,我们切不可认为个人之间的交流同通过媒介的传播是针锋相对、互相排斥的。事实上,正如我们力图指明的那样,两者之间的区别与界限是远没有那样清楚的。大多数以说服、教育 为目标的运动都力图把大众媒介同个人的渠道结合起来,使其互相加强、互为补充。搞政治运动的人在利用一切媒介的同时还安排挨户登门拜访和群众集会。宣传计划生育、农业和卫生的组织不仅设立基层活动人员而且为他们提供一切能够获得的媒介。现在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一种有关媒介和个人之间交流的辅助职能的概念,有人把它称之为“两级传播”论。

209 评论

乌龟宝宝28

人们在声乐学习和声乐演唱时,总是容易被自己“美好的声音”所“惑”,而当自己的歌声被录下来以后,又往往会因为“它”不像自己所唱而迷茫不解,尤其是当听到别人的演唱和录音几乎相差无几时,更是对自己的发声技能、歌唱水平产生狐疑,以至于严重影响学习声乐进程和信心。对此,本文通过对主观与客观感受及听觉效果上的差异、歌唱的发声训练从技术、咽鼓管等“内心听觉”、“外部听觉”的阐述,以期对声乐学习者有所帮助。 当人们初次听到自己的讲话及唱歌的录音时,大多数都会情不自禁的产生这样的疑问:我的声音是这样的吗?怎么不像呢?别人的录音和他自己的那么像而自己的录音怎么就不像呢?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想结合自己学习声乐的经历就有关问题来谈一谈。 一、主客观听觉的差异 一般来讲,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即:当歌唱者本人觉得自己音量很大的时候,而在别人听来却觉得声音很小;当本人感到自己声音非常丰满、洪亮时,而别人听起来却感觉“干”而“薄”;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这主要是因为“歌声的主观与客观听觉效果”所至。尤其对初学声乐者来说,主观与客观感受及听觉效果上的差异往往是困扰他们走出声乐“迷宫”的主要障碍之一。探讨“主观”与“客观”两者之间形成差异的外在表现、感受特征及心里依据,可为人们在声乐学习、演唱等实践中提供认识和把握自己发声机能调节的尺度,也有助于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心理上的沟通和默契,以提高学习效率和有助于声乐学习者从听规范的歌声和录音中窥出其中方法上的基础、悟出一些道理。 有些人在请富有经验的声乐教师指导演唱时,往往会感到如果按照老师的方法,自己平时追求的“共鸣”就没有了,如果自己觉得唱得很“很响”时,在老师听来又觉得不对。其实,之所以师、生两者的听觉效果会发生差异,是由于歌者发音器官与听觉器官的生理原因使歌者产生错觉,而声乐教师则相对客观地感受到了歌者的真实声音状态等原因所至,因而,问题往往来自歌者。 歌唱的发声训练,从技术、技巧的角度上看,犹如是在塑造、打磨一件更趋于完美的“乐器”。不过,它和器乐训练也有所不同,即,乐器可以独立于乐器的操纵者,当乐器发音时,操纵者可以“客观”地去鉴别声音,而声乐学习者无法把耳朵从噪音这种“乐器”上分离出去,因而无法站在客观听觉的角度去鉴别自己发出的声音,而且从一定意义上讲,耳朵甚至是发声系统的一部分。当我们听到别人歌唱时,声音的信息完全来自外耳,而感受自己的声音途径却不然。从发声和听觉器官的生理结构和对演唱的观察来看,歌者本人对声音的感受,主要来源于通过由咽鼓管等组成的内听觉、外听觉和振动感,这三个方面是一个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歌唱者本人对发声的感受是通过三种机能作用得到的综合印象的结果。当歌者从客观的角度去评价自己的声音时,和平时的主观听觉印象是不同的。 二、咽鼓管与内听觉、外听觉之间的关系 咽鼓管是从咽部两侧与耳相通的约五公分的线体,发声时声波经过咽鼓管传入内耳,其感受的是发声器官内部的音响。由于咽鼓管的入口处与会咽相近,故对声带基音和口咽腔共鸣的声音十分敏感且感受较多,对头腔和鼻咽腔共鸣的成分感受甚少。作用于内听觉的咽鼓管是易变的,它随着喉室内的气息压力的增加而扩张,当我们捏紧鼻孔时,会因其扩张的作用把过多的气息送入内耳,在气压的作用下感到耳鼓膨胀并出现耳鸣和其他听觉的异常现象,用力吸又会恢复到常态。人在练声时如果用力于喉部,偶尔也会出现耳鸣。一般说来,声音越是闷在喉咙内,咽鼓管扩张越明显,而此时歌唱者本人听到的声音越“响”,于是便因为自身的错觉而误以为“洪亮”、“美好”。对于初学声乐的人来说,由于喉部的动作和力量较大,对咽鼓管的牵制和影响也较多,且因尚未形成正确的声音概念,常常会因此产生“美好”的错觉并因此得到满足。内听觉是发声活动中是被动的受声器官,正确的内听觉感受应是在自然的常态下建立在正确的发声机能活动基础上的;外听觉的感受则是发声者对本人发音的反馈,外听觉一般多受外部客观环境的影响与制约,列如:在空旷的室内演唱会觉得声音很洪亮,而当在坐满观众的大厅内演唱时,自己听到的声音就很小了。虽然内听觉对声音的感受是顺向的(由内到外),外听觉是逆向的,但很难区分哪部分来自前者,哪部分来自后者,如果仔细的琢磨发声的体验,会感到内听觉感受的声音强于外听觉。 振动感则是不依赖听觉亦能觉察到的发声相关的部位产生共振的实在感觉,它包括胸腔、口咽腔、鼻咽腔、头腔等易发生共鸣的部位。在歌唱中,振动感虽不能与听觉器官截然分开,但却可以有别于听觉而独立存在。振动感在歌唱发声中具有重要意义,因其属于发音体本身,因而人可以依据感官上振动的体验调整发声器官的机能活动,声乐训练的可塑性也正基于此。共振与共鸣是两种不同的概念,物理意义上的共振是指一个具备共振条件的物体与声源体的振动发生的迫振,如钢琴及其它弦乐器通过码子与音板相抵引起单板的共振,它扩大了琴弦的振幅,起到了扩大声源的作用,客观上讲弦和音板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发声体。共鸣则是间接的依据共振作用在特定的空间产生的回响,共振以物体的动态体现,共鸣则是以音响的形式体现。所谓“鸣”是指声音而言,可见共振与共鸣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然而又相互依存于因果关系中。歌唱发声的共振与共鸣虽然没有人对此做出明显的界定,但两者的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强调咽壁的积极作用时,就是使其形成应有的张力,以及与声带形成谐振关系起到共振的作用,如果将其称作“咽壁的共鸣”显然是荒诞的。咽壁与声带的共振是通过会咽软骨的衔接实现的,咽壁的张力与声带振动频率的谐振关系越好,共振的效果就越好。在生理限度内延伸的越长,共振的位置越高,延伸的越低,声区越趋于统一。可见咽部共振作用在发声活动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果运用得法,咽部的活动就会与声带合二为一,从而,就连歌唱者本人也分辩不出究竟是咽壁倚在声带上还是声带倚在咽壁上,到底是前者主动还是后者主动。而且由于咽壁的振动易明显觉察到,还会感到咽壁的主导能动作用,想必很多较成熟的声乐演唱者对此有较深刻的体会,这种感觉便是共振的效应。 一些声乐教师常用“嗅”的动作和打喷嚏的感觉来启发学生,目的就是使平时处于懈软状态的嗅觉通(即上鼻道的外壁)形成一定的张力,实际上是咽壁“共振板”的延伸。人不能也不可能把嗓音通过这样一个通道送到哪一个共鸣腔体内产生共鸣。忽略了共振的中间环节,没有“共振板”的衔接,就等于把共鸣腔和嗓音分割开,就好比在大提琴旁边放置一十分完美的共鸣箱却几乎无助于共鸣一样。人体共鸣腔是软组织,在这种条件下如果说这些腔体有什么作用的话,那便是吸收和耗尽声音。由此可见,由共振效应产生的振动感在发声训练中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歌唱发声技能的核心是通过发声相关器官本身寻求和体验共振的感受,即常说的“感觉”。 三、主观听觉与客观听觉的协调 歌唱发声难以超越的是受平时听觉习惯的影响和束缚,在发声过程中,主观听觉与客观听觉上的感受并不成正比。歌剧演员面对庞大的乐队几乎听不到自己演唱的声音,他的声音之所以能“穿过”乐队,将美妙的歌声传达给观众,这完全是靠平时训练所建立的感觉;而当他试图听自己的声音并与乐队竞争音量时,可能就会发出类似喊叫而失去共鸣声音,这样一来,其演唱不仅不美,也不可能“穿过”乐队声音传给听众。帕瓦罗蒂有过这样的描述:当演出结束时,如果感到面部肌肉的疲劳,我肯定唱得非常好。这说明有经验的歌唱家注重生理机能活动,而不信赖主观听觉印象,主观听觉的感觉特征应建立在正确发声机能活动的基础上。即,建立歌唱的主观感觉,而不是建立在主观听觉习惯上的歌唱。如“松”与“通”是对声音效果而言,声乐学习者将其理解为发声器官机能的活动时,就撑大喉咙并在潜意识中使声带松懈下来,以至于使声带失去张力和弹性,由于声带变异性差,不能随振动频率的提高而变薄,在唱高音时必然迫使喉部肌肉参与,并用过量的气息冲击声门,久而久之,会导致声带肥厚、声带小结等生理病变。歌唱发声机能活动的“松”与“紧”是高度有序的心理和生理活动,从生理机理分析,一是不随意肌靠情感的意向性支配;二是靠随意肌的活动间接的支配不随意肌,一般是通过两者共同调解实现的。 从事音乐艺术的鉴赏力要比自身的表现力高得多,基于歌声的主观与客观听觉效果差异。因而,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即使请一与自己声乐水平相当的人来旁听、指导也会大有裨益。即,用客观听觉来鉴别和指导是学习声乐所特有的方式,也是通过客观评价不断了解、调整自己的过程,如果教师的意见和自己的感受发生分歧时,一定要正视他人的意见而勇于抛弃己见,声乐技巧的进步是主观感受与客观效果不断统一的过程。 文/宋文华 来自:黄河之声杂志(绵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332 评论

Joey玖玖

报纸优点是灵活、及时,对当地市场的覆盖率高,易被接受信任。缺点传递率低、保存性差、传真度差。电视优点是诉诸人的听觉和视觉,富有感染力,能引起高度注意。而缺点成本高、信息转瞬即逝,选择性较差。

348 评论

相关问答

  • 视听杂志社

    新闻媒体从业者在评职称时也要发表论文,但是他们对期刊并不了解。其实新闻传播类的刊物有很多本,也涉及到了省级,国家级,核心级刊物,为了便于大家发表论文,杂志投稿网

    奕彩彩绘 8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杂志风格装修效果图

    1.现代简约风格性价比高虽然很多人都在说"简约不等于简单","好的简约装修也不省钱",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简约设计的确可以降低装修成本.决定装修成本的主要因素有两个

    月影星云 8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课堂互动效果研究论文

    初中物理互动式课堂教学思考论文 【摘要】 课堂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主要方式,因而,如何在较为有限的课堂上让初中生获取到更多的物理知识与能力便成为物理教学工作者亟

    吃客声声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互动杂志听觉效果分析

    施拉姆八个原则a媒介所刺激的感官;b反馈的机会;c速度的控制;d讯息代码;e增值的力量;f保存信息的力量;j克服弃取的力量;h满足专门需要的力量

    lovexuzheng8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视听杂志

    如果是随身听,那么CD过时了,还是买MP3。如果放在家里欣赏音乐,那么1000元以下没有真正效果好的

    卷毛先生老杨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