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13

胖蟹爪爪
首页 > 学术论文 > 关于东野圭吾的论文开题报告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喵星队长

已采纳

他后来的作品基本是一种自我重复,一种复制的类型,同时他的作品对于人性的挖掘又没有达到最深层,同时他的文字也没有很强的创造力,如果把阿加莎克里斯蒂,柯南道尔,松本清张看作推理小说的一流作家,只能说东野圭吾已经接近他们。而在文学上,他离像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这样的小说家还有一些距离。这只是目前东野圭吾作品的一个情况,未来也有可能他会写出真正经典化的作品,使得他成为一流小说家。

192 评论

茵茵一夏

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表达了一种理想,那就是慰藉卑微者饱受死亡威胁的心灵。这种理想属于所有对生命困境有真切感受的人类个体。

他笔下的卑微者与现代化的社会形成对立,反抗科技理性及与之相伴的监控制度,这就是张扬差异,甚至可以说肯定了异端的权力。他拒绝将理性捧上智力的神坛,而是揭示了片面张扬工具理性所带来的悲苦,以及生活在这种工具理性主宰之下的当代人刻骨铭心的死亡焦虑。

东野圭吾是一位尝试型作家,出道至今一直不断探索独特的小说风格,在吸收国内优秀作品养分的同时不断开拓创新,形成了“写实本格派”风格。在东野看来,没有什么元素不能被运用到推理小说中,因而他的小说表现出多领域的融合性。

扩展资料:

艺术特色

在艺术手法上,东野认为“小说首先应该是一个好故事,一个让人喜欢听下去的好故事”,如何讲述故事成为东野的新挑战。东野的叙事手法灵活多变,有的采用汤川学特有的“听取案件一一实验一一给出解释一一破案”模式,有的采用多线平行交叉式结构,有的甚至全篇没有一处对话,单以日记和手稿的形式构建小说。

人物形象

东野圭吾作品中,人物的爱恨往往是以一种先验的存在而出现的,即在情感成因的简单交代之后,情节的铺陈上就着重对这种情感在程度上进行一次次的强化与渲染。不再有任何的转变,人物性格的成因可能复杂幽晦,但一旦形成就极其稳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东野圭吾

251 评论

月想月乐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不可否认是伟大的作品,视角广大,思想深邃,不管是人类群体的痛,还是个体人性的恶,这些作品都挖掘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静静的顿河》、《百年孤独》、《老人与海》等作品,恢宏而辽阔,严肃而深刻。然而这不是我的最爱,超越现实,又不天马行空。环环相扣,悬疑紧张刺激。读罢引人深思,无限遐想,不忍掩卷,才是令我食如甘饴的好小说,东野圭吾的一系列作品给了我这样的感受。读完一部,还想再读第二部。每一部都疑窦丛生,又酣畅淋漓,仿佛置身于重重迷宫,每一扇门后都是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新奇,所以,东野圭吾在我的眼中是一流的小说家,没有半点异议。

135 评论

小七-279928530

东野圭吾(ひがしの けいご,Higashino Keigo),日本推理小说作家。1958年2月4日出生于日本大阪。毕业于大阪府立大学电气工学专业,之后在汽车零件供应商日本电装担任生产技术工程师,并进行推理小说的创作。1985年,凭借《放学后》获得第31回江户川乱步奖,从此成为职业作家,开始专职写作。早期作品多为精巧细致的本格推理,后期笔锋愈发老辣,文字鲜加雕琢,叙述简练凶狠,情节跌宕诡异,故事架构几至匪夷所思的地步,擅长从极不合理处写出极合理的故事,作风逐渐超越传统推理小说的框架。1999年《秘密》获第52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2006年《嫌疑人X的献身》获134届直木奖,东野圭吾从而达成了日本推理小说史上罕见的“三冠王”。代表作有《放学后》《秘密》《白夜行》《以眨眼干杯》《神探伽利略》《嫌疑人X的献身》《预知梦》《湖畔》等。2011年11月21日,2011第六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子榜单“外国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东野圭吾以480万元的年度版税收入,荣登外国作家富豪榜第5位,引发广泛关注。2、创作历程东野圭吾是一位尝试型作家,出道至今一直不断探索独特的小说风格,在吸收国内优秀作品养分的同时不断开拓创新,形成了“写实本格派”风格。在东野看来,没有什么元素不能被运用到推理小说中,因而他的小说表现出多领域的融合性,他解释道:“因为每一种领域都有长处,我想攫取这些不同的优点。”融合是循序渐进而非一蹦而就,从他每一部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其风格一点一滴的变化,按照小说主题和艺术手法的不同,东野圭吾的小说创作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分别以1990年创作的《宿命》和1997年创作的《名侦探的守则》和《名侦探的诅咒》为界。前期1985年至1990年,东野圭吾以校园本格推理为主,偏重设迷解谜和逻辑推理。这一时期的作品内容以描写犯罪手法为主,涉及传统本格小说中的密室、童谣、密码等元素,在小说艺术手法上有较多模仿的痕迹,主要以弗里曼经典模式“提出问题一一展示数据一一了解真相一一验证结局”的单线结构为主。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放学后》、《毕业前杀人游戏》、《以眨眼干杯》、《十一字杀人游戏》等。《放学后》和《毕业前杀人游戏》将背景放置在校园中,刻画师生和同窗之间复杂的人际关系;《以眨眼干杯》运用传统推理小说中的经典元素密室,并以拜金虚荣的陪酒女小田香子作为女主人公。《十一字杀人游戏》中共有十一人相继死去,他们的头颅均被重器所伤,且死前都会收到写着“来自无人岛的满满杀意”的纸条……这些情节常被用于传统推理小说中。同江户川乱步一样,东野这一时期的作品将“犯罪动机”归结为个人原因,或为了纸醉金迷的物质生活,或掩饰不为人知的过去。这一时期的作品偏重逻辑推理,内容单薄,将“意外性”固定在“凶手是谁”上,例如《放学后》全篇以师生矛盾为主,结局却以妻子为凶手,这样的布局给人刻意、突兀之感。作者在1986年出版的《白马山庄杀人事件》中说道:“我非常喜欢的设定就是密室和密码,这些所谓古典式的小道具让我着迷,纵使我会被一般读者认作落伍者,我将继续沉溺其中。”从重视本格元素到偏重逻辑推理再到个人宣言,东野圭吾的前期创作无疑是以本格推理为主。中期1990年东野圭吾创作了《宿命》,这篇小说被推理界认为是东野创作风格的分水岭。在《宿命》中作者讲到:“犯人制造了怎样华丽精彩的诡计,这样的谜团设定固然不错,但我更希望创作出其他类型的意外性。”东野不再拘泥于凶手和手法,所谓“其他类型的意外性”是指为什么,即“犯罪动机”,作者“寓谜团于社会现实”。这一时期作者开始涉及社会问题,例如滥用权力和科学、虐童等。故事通常以凶杀案为起点意外牵引出另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代表作有《宿命》、《回廊亭杀人事件》、《过去我死去的家》、《平行世界的爱情故事》等。在叙述模式上,作者一改前期简单的经典模式,尝试运用较为复杂的结构方式,例如《宿命》拥有两条主线,一条是和仓勇作的成长之路,一条是须贝正清的谋杀案。通过谋杀案件引出战后日本政府为培育间谍在人脑中安置金属以进行脑科学研究的故事,这项研究的被害者日野早苗是勇作和晃彦的亲生母亲,须贝正清正是想重新开启这项研究而遭到谋杀,这样的情节安排着实给人意外感。政府高层为一己之私轻视生命,给三代人带了了无法平复的悲惨记忆。小说将悲剧根源归结为滥用权力的日本政府,起到了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目的。作者没有将重点放在案件上,而是深入剖析导致案件发生的原因,有时甚至不涉及凶杀,例如《平行世界的爱情故事》。它通过独特的叙事视角营造悬念,采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交替叙事,以“记忆”模糊或丧失为基点,将重点放置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上,以“关系”体现“人性”。这一时期东野的小说具有“新社会派”的特点,一方面他关注社会和人性,另一方面在叙事技巧上不断创新,运用了独具风格的双线平行交叉式的结构方式,为“写实本格派”风格的产生进行了成功的尝试性创作。后期1996年东野圭吾创作了《名侦探守则》和《名侦探的诅咒》。前一部用讽刺的手法颠覆“本格派”经典元素,用全新的视角设释了密室、密码、童谣、不在场证明、肢解等。在艺术手法上,小说营造出舞台剧的感觉,天下一大五郎和大河原警部两位主角在扮演侦探和警察角色的同时,他们会偶尔跳离故事情节发展,面对着读者展开像“相声般”的对话,这些对话不仅涉及故事的情节发展,而且常常借题发挥,评论当代推理作家和推理作品,有时甚至对它们进行一番讥讽。后一部以小说的形式阐释了自己的创作理论。天下一五大郎费劲心思追查的“密室谋杀”其实是门门被碰触后自己落下,凶手的足迹被连夜的大雪掩盖造成的,作品将许多偶然发生的事件与侦探“缜密”的逻辑放在一起,使推理显得荒诞可笑,东野用这种方式表达出对自己之前言论的质疑态度。在《名侦探的诅咒》中,作者对“本格派”的挪榆更加直白。小说背景被放置在未来世界的小镇上,“本格派”己经销声匿迹,主人公天下一五大郎批评本格派小说:“这种无聊、幼稚、非现实、不自然的东西”让他意识到真实性、现代性、社会性是小说的三大支柱,若非如此,将难以在今后的推理小说界生存。”东野圭吾借天下一五大郎之口表达了他对推理小说的新看法,他决定放弃“本格派”创作道路。天下一五大郎对“社会派”也有颇多异议,他认为松本清张的作品不再适合读者的口味是因为“表现方法的问题,即使使用同样地材料,烹饪方法不同,味道也各不相同。”在作者看来,“本格派”作品因为脱离现实会被时代淘汰,“社会派”表现手法落后,不再适应读者需要,真正优秀且适应时代需求的作品是既重写实又重手法的,于是他开创了“写实本格派”。在自己的理论指导下,东野的推理小说在日本引起巨大反响,这一时期创作的作品几乎本本畅销,代表作有《恶意》、《秘密》、《神探伽利略》、《白夜行》、《预知梦》、《信》、《幻夜》、《圣女的救济》《湖畔》等。[6] 小说以九十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的东京、大阪两座现代化大都市为背景,将社会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案件经过艺术处理后融入小说内容,例如《白夜行》中的游戏卡带盗卖案,信用卡伪造案,信息犯罪案,《幻夜》中的珠宝抢劫案和《神探伽利略》中的科学犯罪案等,做到了“真实性”和“现代性”。其中《神探伽利略》是典型的理工科推理,全书共五个小故事,每个故事的开头,都是一副犯罪现场的画面。[6] 接下来,就轮到警察和侦探出场解密。 这本书的重点不在于动机,而是犯案手法,要么是高科技犯罪,要么就是一些不可思议的物理现象的变形体。[6] 识破犯案手法,罪犯也就浮出水面。 不过与美国刑侦剧那样完全使用高科技来追捕凶手不同的是,东野是运用逻辑推理及对人性的解剖来推导得出结论。在这期间,东野故事的中心渐渐转移。 与之前的推理小说不同,作者淡化谜团,淡化凶手的身份,把重点放在“犯罪动机”上,《恶意》在不到三分之一的地方,凶手就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但对犯罪动机含糊闪烁。在之后三分之二的篇幅里,“犯罪动机”成为唯一的悬念,将“人性”中深沉的恨意展露在读者面前,让人不寒而栗。2002年出版的《湖畔》也是如此,揭露凶杀案背后隐藏的动机以及批判日本社会家庭及教育方面存在的扭曲现象是东野的主要目的。 表面平静的四个小家庭,因为孩子都要考私立初中而集合在一起补习,在表面上的和乐底下却暗潮汹涌。 而为了孩子,父母也一再牺牲自己,甚至逾越道德的底线。另外,这部作品还有一个独特之处就是任何出场人物的心理活动都没有描写。 包括中心人物俊介在内,作者客观公平地对所有的人物的言行进行了描写。 所以日本知名推理小说评论家千街晶之评价其“是作为一部舞台剧作品创作的”。东野在这一时期大量涉及社会和人性问题,从泡沫经济到阪神大地震,从家庭结构变化到女性地位提升,从青年道德滑坡到社会信任危机,九十年代日本社会发生的重大事件和思潮变革几乎都能在他的小说中找到。“这些是人类永远需要关注的命题,永远不会过气”,将人的悲剧根源归结为社会和时代痼疾,东野的小说做到了“社会性”,俨然成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日本社会的全景图。

118 评论

一天五吨饭

本格推理,也有社会派,他不局限于某个死板的领域。他的风格以诡计、诡谲的犯罪手法见长层层解谜,拨云见日。他擅长于犯罪和破案同时展开的手法嫌疑人x 恶意 白夜行,,,都是他代表作成功是因为日本的推理文学基础本身就比较高,资料比中国丰富的多,再加上他的天赋、执著,勤奋和热爱,自然成就了他的梦想。不过最后我仅发表一点个人意见,就是我还是偏喜欢欧美推理,感觉剧情比较有血有肉。日本推理技巧虽然很深,然而很多作品,似乎以推理而推理产生的,而欧美大多作品是以推理为故事需要产生的,就这么一点感觉上的区别。不过我认为,不管是欧美,还是日本,读起来都蛮费劲的。不是读不懂,而是读不快。不像大陆的小说,读起来行云流水,一天两三本。这一点,我觉得应该是翻译的问题。我认为很可能一个人学习外语时间长了,就会对母语的思维模式造成一定影响。比如无意识的倒桩,宾语前置等等等等。

175 评论

甜蜜到腻

东野圭吾,日本著名的推理小说作家。曾一口气读过他三本畅销小说《白夜行》《解忧杂货店》《嫌疑人X的献身》,被他塑造的故事氛围、人物情感深深吸引。他的小说叙事手法灵活多变,叙述视角不断变换,故事情节直击人心,让人着迷不已。

东野圭吾毕业于大阪府立大学工学系电气工程专业,大学毕业后加入日本电装公司工作。

作为一个电气专业的技术工程师,他是如何走上职业小说家之路的呢?

进入日本电装公司不久,东野在工作上常犯各种小错误,在专业上也没有一点建树。虽然在研究部门,却没有任何技术上突破。他在自己专业上找不到乐趣和成就感,所以开始考虑转行。

1981年的一天,东野在逛书店时,无意中翻起乱步奖获奖作品《原子炉杀人事件》,看到书后的乱步奖评选及投稿事项。他早就知道乱步奖,但完全不知道如何参赛。如今知道了投稿方式,他便下决心一试身手。

东野认为, 写小说不花钱,而且可以边工作边创作。 如果能得奖的话,也许可以赚到大笔稿费。如果成为小说家,就可以回大阪,说不定还能买得起房子。总之,这么做有百利而无一害, 没理由不当小说家。

之后东野以江户川乱步奖为目标,每天利用下班空闲的时间写小说。

1983年,东野以《人偶们的家》应征第29届乱步奖,进入第二轮预选。

1984年,东野以《魔球》应征第30届乱步奖,入围决选。

1985年,他凭借校园青春推理小说《放学后》摘得第31届江户川乱步奖而正式出道。获奖后第二年,东野毅然辞职,奔赴东京,正式开始他的职业作家道路。

东野早期的创作之路并不算顺畅。他创作的《放学后》虽摘得江户川乱步大奖,但销量并不可观。在之后十年的时间,东野创作的小说销量都相当冷清。

可以说,这时期的他,处于写作的摸索阶段。创作的作品,要么读者不买账,要么被评论家指指点点,并没有太多人注意。

但是,自从东野辞去了在大阪的稳定工作来到了东京以后,他已没有退路,不管遭遇什么样的挫折,都只能选择前进。 在这个时期,只要有机会写,东野几乎什么都写。 曾有记者采访关于这时期写作的心境,他这么回答说:

东野尝试了许多新的切入点,使出浑身解数试着吸引读者与文坛的注意。

可幸的是,东野并没有沿着这个路子走太久,他的转型让他获得了巨大成功。他不断反思自己的作品,从初期以诡计为中心的作品,渐渐发展出许多具有独创,甚至是实验的方向,他最终得出的结论是:

我们仔细去阅读东野圭吾的畅销之作,就会发现,几乎都是围绕人心和社会结构之谜去展开的。许多作品以他自己熟悉的理工题材,在分解组合后以最简明的方式呈现在读者眼前。

东野立足于这种推理,进而衍生至科技与人主题上的写作倾向,让他在后来的作品,如《嫌疑犯X的献身》,收得各种奖项,正式名列“家喻户晓的畅销作家”之列,终于让这位二十年来的作家生涯开花结果,创造了日本推理文坛近年来难得一见的奇迹。

245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野生菌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

    1、开题报告的大致内容有:课题名称、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起止年限、报名提纲。 2、报名提纲包括: 1)课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和有关文献资料; 2)研

    德高防水专卖店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东野圭吾论文研究意义

    东野圭吾的书非常好读,读起来就放不下,没有一般悬疑小说家那么烦人的线索和伏笔,但是在最后总能把故事推到高潮,除了结尾最大的惊喜或者是惊吓,别的线索感觉布得很明朗

    鲁鲁鲁德林 7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关于电的论文开题报告

    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希

    piaopiao1234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优秀毕业论文东野圭吾

    毕业论文?首先你要想好你要表达什么中心思想,或者说你想要反映什么问题。光是分析《白夜行》这部小说,我觉得是不够的。首先,你没有达到一定高度,看问题不够深度。其次

    腊八醋w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关于东野圭吾的论文开题报告

    他后来的作品基本是一种自我重复,一种复制的类型,同时他的作品对于人性的挖掘又没有达到最深层,同时他的文字也没有很强的创造力,如果把阿加莎克里斯蒂,柯南道尔,松本

    胖蟹爪爪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