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你会
虹影,早已名闻海内外华文读者圈的英籍华人女作家,其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广受争议的作品一样长期受到读者关注。通过写作,她不断出走与回归,并借此寻找自己。近日,虹影的新作《53种离别》在中国大陆出版。2013年9月21日,华人女作家虹影一袭白衣,牵着丈夫和女儿,面带微笑出现在北京的读者面前。这一天是她的51岁生日,她来参加出版社为其准备的生日会。然而早在1997年,她在自传体小说《饥饿的女儿》开篇即写到:“我从不主动与人提起生日,甚至对亲人,甚至对最好的朋友。先是有意忘记,后来就真的忘记了。18岁之前,是没人记起我的生日,18岁之后,是我不愿与人提起。”18岁时,虹影知道了自己是私生女。这个身份困扰着她,也成为她创作的源泉。通过写作她不断出走与回归,并借此寻找自己。1962年9月21日虹影出生在重庆市,她的家在长江南岸。虹影在家中排行老六,因为私生子的缘故受了不少白眼。其称,“我六岁时,黄皮寡脸,头发稀得打不起一个辫子。头脑迟钝得连过路收破烂的老头都惊奇。最后,母亲也失望了。左看右看都嫌我多余,决定将我送到四川忠县舅舅家。”在其绝望之时,母亲接她回重庆市上学。高考落榜后之后,她被一所轻工业中专学校录取。专业是会计助理,学校在嘉陵江北边的一个乡镇上。两年后虹影毕业,找了一个工作。她尽量争取外出,出差,请事假,后来干脆请了病假,说回家休养,实际上是只身逛荡在这个广袤无边的土地上。她开始写诗,开始四处游走。北方,走得最远的是沈阳和丹东,靠近朝鲜,南面是海南岛、广西,濒临越南,东边是长江下游一带,一个个城市,无目的地乱走,有目的地漫游。大部分时间她埋头读书,什么书都读。也一个劲写诗写小说,赚稿费维持生活。离家多年,1989年年初虹影回了一次家,听到了生父三年前去世的消息。1989年2月,虹影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后来到上海复旦大学作家班读书。曾有一段时间,虹影对诗歌十分狂热痴迷,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作。那时,她偶尔读到了一首诗,让她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该诗作者是赵毅衡。1990年底,北京的一个作家介绍虹影认识了从英国回来的赵毅衡。赵1943年出生于广西桂林。早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英文系,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莎学专家卞之琳先生,是卞之琳的第一个莎士比亚研究生,获文学理论硕士学位(1981)。上世纪80年代中期,获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博士学位,1988年开始任职于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的终身聘资深讲席。在北京相识后,赵毅衡开始追求虹影。1991年,虹影办理了去英国的留学签证。并在当年5月与赵毅衡在英国南温布顿教堂举行了婚礼结婚。2000年9月21日,独自回到北京的虹影在京顺路边的望京小区购买了一套两室两厅两卫的房子,开始定居北京。2003年虹影与赵毅衡离婚。其间有多少原因不足为外人道也。在虹影的小说《好儿女花》中爆出其和“小姐姐“共侍一夫的情史。这或许是引发离婚的一个重要原因。2004 年深秋,在一个住在北京的英国记者朋友的生日聚会上,虹影认识了英国作家亚当威廉姆斯。2006年,虹影的母亲因病去世后,她感到自己终于长大。她在梦中对母亲说,“这一次,我只想找个爱人,而不是一个父亲”。
熊猫家的小姐
2次虹影是享誉世界文坛的著名作家、诗人。中国新女性文学的代表之一。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上海魔术师》、《上海王》、《上海之死》、《K》等等。其长篇自传体小说《饥饿的女儿》曾获中国台湾1997年《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被中国权威媒体评为2000年十大人气作家之一;2005年,虹影获欧洲的奥斯卡之称的“罗马文学奖”。 虹影1991年与英国著名学者、教授赵毅衡结为夫妻后移居伦敦。此间,国内多种媒体报道说她在英国的爱情多么甜蜜、浪漫,虹影一直三缄其口。2007年,45岁的虹影生下一个女儿,媒体更是报道说此女就是她与赵毅衡所生。其实,虹影与赵毅衡早已分手,媒体关于她感情生活的报道多是以讹传讹。 最近,虹影的新书《好儿女花》即将出版,2009年9月9日下午,虹影来到北京凤凰传媒集团会客室,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她说:“《好儿女花》是我作为女儿献给我母亲的一部书,也是作为一个母亲写给女儿的书,同时也是对我感情与婚姻的一个回视。接受知音记者采访,是我近十年来首次独家披露我的感情生活……”见面就求婚,匆匆的爱情埋下伤痛 虹影是一个私生女。她的养父姓陈,生父姓李,她说:“我既不随生父姓,也不随养父姓,跟我自己姓。虹姓在百家姓里面是找不到的,只属于我自己。” 虹影1962年出生于重庆南岸的一个贫民窟里,她是家中老六,唤作六六。在饥荒年代,虹影的父亲驾船在外边,很久没有下落,六个孩子处于饥饿之中,有一个年青人来帮助全家度过困难,母亲与他相爱,她和他生下虹影,母亲也因此落下“坏女人”的名声,少女时期的虹影就生活在这样的阴影里。 读初中的时候,虹影就以作文好而出名,高中毕业后,她考上了一所中专学校学财会。从那时开始,虹影就写诗、写小说。 中专毕业后,虹影只身离开重庆,1989年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后来到上海复旦大学作家班。流浪路上,她结交了大量的作家、诗人、画家。因为没有经济来源,她不得不拼命写作以获取稿费。
陳詞濫雕
在文坛中,我们不难发现,曾有许许多多的名家描写过苦难的岁月,他们或许表达了人民的不屈不挠,或许表达了时过境迁的感慨,或许像余华的《活着》通过时代背景烘托主人公坎坷的人生经历,或像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中描写“玉器梁”一家在不同历史时期间的悲剧,或像马格丽特·杜拉斯《情人》笔下主人公苦难的童年和母亲悲惨的命运。题材大同小异,而故事却各有各的不幸。 正如本书《饥饿的女儿》中所描写的六十年代里一个家庭一个女孩在顺应历史过程发展中的种种不幸,本书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在阅读完这本书后,会发现这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成长,更是一个民族人民的呐喊,在阅读的过程中见证了一个女孩由少女成长成女人的过程,正如荣格所说:没有一种成长是不伴随痛苦的。故事描写的是主人公,一个出生在饥荒年代,生活在贫困潦倒的长江南岸嘉陵江畔的,在家中排行老六唤作六妹的女孩一步一步的成长历程,因为是私生女从小忍受母亲地恶骂与冷淡,养父心照不宣地叹息,以及兄弟姐妹的排挤与不屑,书中曾大段描写过主人公在那个时期的心理活动,可以说童年的主人公是在一个没有物质保障,不受重视且没有爱和被爱的环境下长大,促使主人公在之后的人生里对于亲情格外淡薄,书中写到:“我从不主动与人提起生日,甚至对亲人,甚至对最好的朋友。先是有意忘记,后来就真的忘记了。十八岁之前,是没人记起我的生日。”在十八岁后通过大姐之口隐约得知自己身世的不寻常,而在对母亲的追问下真相从此揭开原来生父一直藏在自己的身后,每月十八块钱的供养,原来自己却真是多余的人,在外表包装的坚硬的壳里却同样装着一颗柔软饥饿急需被爱的心,全书发表以后最为让人争议的便是六妹将自己的身心交付给自己暗恋长自己二十岁的历史老师那段,然而虹影却在书中这样描写到:“当时我不过是一个性冲动中的少女,我只知心里爱他,却不知怎样用语言向他表示。我想以后我也许会爱,但那是“以后”。对他的爱必然会专断一生,不会有第二次。”不幸的的文革期间历史老师在巨大的压力下选择了自杀,六妹注定是要孤独的,期间怀孕堕胎到最后的离开了家庭,开始了自己的流浪生活,九年后,成熟的六妹于一九八九年回到家乡,一系列的变故充斥着小心的江畔,生父已经去世,刻薄冷漠的母亲也在老后变得格外软弱温情结尾处写到:“我站立床前,把衣服穿在身上,一颗颗布纽扣扣好,母亲呆呆地看着我。如果她这时,对我说一句,‘六六你留下,多住几天,’我会改变主意的。她没提出,我就坚持原来的打算,一早就走”。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随着时间的流逝所有的恨也好,痛也好最终都化为一声叹息,与眉宇间的无奈。 与同样描写女孩成长小说简井康隆的《爱的左边》不同,虹影在整部作品中都运用了极为冷淡的笔触,没有娓娓道来的温情,而叫人读的心惊胆战,字里行间都似乎展现着六十年代长江南岸贫民区的恶臭与污垢,环境的描写,人物的对白都展现了在那个特殊时期里整个社会的缩影绝望冷漠,暗无天日,而在这样一种社会生长起来的作者却从未在书中描写过一声抱怨,而是用平和的心态写出真实的境遇。毫无隐瞒,真诚坦率地描写了“家丑”,和切身的经历,正如虹影在接受沈星采访中所说:“如果没有那样的一个经历我也就不是我了,正是这样的经历成就了这样的一个我”。全书看不到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那种主人公令人抓狂的灵魂拷问,那种煎熬与纠结,而是看似云淡风轻却句句深入人心,没有锋利的笔触却字字流淌着静水深流的力量。 时代造就了优秀的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都打下了时代的烙印,和《鸿》的作者张戎同一时期的虹影已经大大超出了那个时代的女作家,他们在经历过这样苦难的岁月后,沉淀下的是无比平静的内心,坦诚率真,不卑不亢,不外溢的写作风格突出了那个年代,以及生活在那个年代人民的特征。书中的导语写到:“你的身世,你千万不要透露给任何人。不然你以后一生会吃大苦,会受到许多委屈“。看似叮嘱的一句话后埋藏了多少不公平的待遇与委屈,没有说出的都是泪水在心里流淌,说出来的看似不动声色却处处埋藏痛苦的回忆。《饥饿的女儿》将读者带回到了那个时期感同身受三年饥荒为了生存的种种不得以,十年文革中的明哲保身。读者跟着作者的脚步经历了一段人生,并且坚强勇敢得成长。 本书传达出了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用人到中年的成熟与爱书写了时代的变迁,不得不提的是续集《好儿女花》更是深入追溯了作者的生世,看到了期间亲人间情感的碰撞,看到了最中主人公放下了屈辱与恨与母亲和好如初。使人感慨万分。 古语: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总之不管在任何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一个年代都少不了痛苦的磨练,而在痛苦中我们感悟真实,抒写自己的人生。然会坚强勇敢得大步向前,如书中所说“记下这一切,让人们看着蓝天下的生活快乐而坚强。”
历任丽水地区实验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综合大组组长;永康市蓓蕾学校团总支书记;现任大司巷小学少先队辅导员,音乐教研组长,中国声乐学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委
如果你前期准备充分的话,其实答辩过程中一般都没什么大问题,放平心态,灵活应对是最好的方法。 1.背景和穿衣 首先是外貌问题。要注意保持自己身后的背景是比较干净简
才能来自勤奋,成就来自于勤奋,美好明天来自于勤奋,只有勤奋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爱迪生说;“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再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意思是说即时是天才
陈述是论文答辩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时间在3——5分钟左右。为了避免忘词以及更清晰地展现论文内容,答辩者一般都需要写提前写好答辩陈述词,那么论文答辩陈述稿怎么写呢?
论文答辩发言稿篇一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我是20XX学前的xx,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浅谈幼儿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我的指导老师是曾老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