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20

列那的小屋
首页 > 学术论文 > 永别了武器主题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孫冭冭1229

已采纳

作为1953年普利策文学奖和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厄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 被公认为20世纪美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他的杰出之处在于通过简洁的电报体文风表现深刻的主题,并且创建了独特的海明威风格。笔者将以语言学作为研究手段,通过具体话语剖析《永别了,武器》中蕴涵的欲、战、殇主题。旨在剖析小说各行各业角色的话语,对比源语言在不同语境下的变化来揭示小说的反战主题。 一、通过引用诗歌与《圣经》表达厌战主题 海明威对词语选择的用心考究,从他对小说《永别了,武器》的题目推敲中可见一斑。在放弃了32个拟定的题目之后,海明威从乔治·皮尔的诗歌标题中找到了小说题目——《永别了,武器》。与乔治·皮尔探索爱情的主题不同,海明威的小说标题采用语意双关的修辞手法揭示战场上没有所谓光荣与荣誉,爱情终将消亡的事实。小说题目既可以理解为“永别了,武器”,也可以理解为“永别了,爱情”,小说题目让小说战争与欲望的主题跃然纸上。美国小说家菲茨杰拉尔德曾说:“作家的文风往往表现在他喜欢使用的语法句型和词语的选择上,二者同样重要。遣词是一种更深刻的语言视角,既能深化已有的观点,还能提供新视点。”遣词与造句相辅相成,使文学作品焕发出新的光彩。 海明威在1939年写给俄国文学评论家伊凡·卡什金的信中说:“我们都知道战争很糟糕,然而有时人们必须战斗。但战争是可怕的,任何否认这一点的人都是在撒谎。”在《永别了,武器》小说中,主人公对战争的看法是逐步从一位旁观者转变为逃避者和反对者,这种转变可以从海明威精准的用词、诗歌和《圣经》引用中得以证实。 以小说主人公弗雷德里克·亨利(下文简称亨利)为例,起初他对于一战还心存幻想,认为战争和死亡离他很遥远。亨利在1917年春天对战争的印象是模糊的,更像是个旁观者。海明威在独白中三次使用 “也许” 虚拟语气来描绘亨利对于战争和死亡的不确定。 亨利在前线受伤后,住在米兰的疗养院接受康复治疗,伤愈后不得不返回前线。就在出发前往火车站之前,他对情人凯瑟琳感慨道: 我总能听见从身后传来 时光马车匆匆而至的声音 (《永别了,武器》,第158页) 海明威通过引用诗人安德鲁·马维尔在《致狡猾的情人》中的诗句形象地描绘出亨利对凯瑟琳的依依惜别之情。显而易见,亨利对战争的态度已经从之前的冷漠转变成厌恶。战争不再是一件与他无关的事,而是将他与情人分隔开的残忍折磨。他对于重返部队的勉强暗示了他在爱情与战争之间的两难抉择。 凯瑟琳开亨利玩笑时,也引用了文学作品。她笑话亨利是 “失业的奥赛罗”。(《永别了,武器》,第260页)当亨利看透战争的残酷本质逃离军队时,他发现自己一无所有:军衔、收入都因为远离战争而失去。《奥赛罗》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海明威通过凯瑟琳的台词,类比预示了《永别了,武器》的悲剧结局,谴责战争对人性的摧残。 除了引用诗歌与文学作品,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中还大量引用《圣经》典故来反思战争对人类灵魂的摧残。意大利军医雷纳迪,亨利的室友,通过酗酒和寻欢作乐来宣泄做太多手术的压力。以下是雷纳迪与牧师之间的争执: “你为什么吃肉?难道不知道今天周五应该斋戒?”雷纳迪对牧师说。 “今天是周四。”牧师回答道。 “你撒谎,今天星期五。你在吃耶稣的尸体,上帝的肉。我知道,这是奥地利士兵的肉,你吃的就是这个。” (《永别了,武器》,第176页) 众所周知,意大利是信奉罗马天主教的国家,罗马天主教徒周五应该吃斋。尽管牧师辩解“今天星期四”,可是雷纳迪依然寻衅滋事。由此可见,战争让乐观幽默的医生堕落成攻击弱势同胞取乐的纸老虎。 《圣经》新约第26章记录了门徒彼得在花园里试图把耶稣从罗马人手中救出却被耶稣拒绝的故事。亨利的无神论与牧师的罗马天主教宿命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牧师把希望寄托在上帝身上,希望上帝保佑意大利获胜。亨利则认为不应该消极接受命运的安排,而要为了更好的生活奋起反抗。海明威热爱阅读《圣经》,在写作中经常引用《圣经》典故。董衡巽认为,“海明威借鉴了《圣经》的写作特点:表述直截了当、朴实无华;少用形容词、副词修饰;句子结构简单;用具体生动的词,不用抽象的词。” 总之,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中引用诗歌、文学作品与《圣经》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增加小说文采,而是通过词语甄选加强对战争摧残人性的谴责。 二、通过专业术语揭示战争的残酷本质 作为一部优秀的战争题材小说,《永别了,武器》包含许多与武器、军衔、急救、医疗有关的专业术语。小说中出现的军事术语有助于读者真切感受到硝烟弥漫的战场,更好地审视战争的血腥本质。 在亨利受伤之前,他在战壕里与四位机械师讨论炮弹的规格: “420直径迫击炮。”贾伍兹说道。 “山区没有420直径迫击炮。”我说。 “敌军有大型斯柯达机枪,我见过弹孔。” “305直径。” (《永别了,武器》,第58-59页) 如果不查专业字典,恐怕很少有人知道“迫击炮”是德语单词拼写。“斯柯达”是一战期间捷克一家兵工厂的名字,战后改造成汽车制造厂。“420” 和“305”描述的是炮弹直径。海明威使用精确客观的军事术语旨在为读者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气氛,与主人公一起体验紧张的战争环境,产生共鸣。这种写作手法也被运用在描写卡普热图大撤退的章节中。由于战败撤退的描写太过逼真压抑,二战时期意大利法西斯政府甚至禁止《永别了,武器》小说发行,这也是海明威对战争场面刻画的精准拿捏取得完美效果的又一例证。 作为战争的产物,受伤、手术与死亡在所难免,战争的残酷通过主人公在战地医院接受手术时医生说的医疗术语表现得淋漓尽致。 “左大腿、右大腿、左膝、右膝、右脚多处表皮擦伤。右膝和右脚受重伤。头皮撕裂……头骨可能骨折。请注射破伤风疫苗,在双腿做十字标记。谢谢。我先清理伤口表面,然后冲洗,接着包扎伤口。你伤口的痂结得不错。最好别喝太多白兰地。如果骨折,没人希望伤口发炎。

170 评论

好想你chen

仅供参考 希望对你有帮助《永别了,武器》是一部自传色彩很浓的长篇小说,初稿写于1922 年,手稿在巴黎不幸被小偷扒走,只好重新创作,于1929 年出版。自1922 年到1929 年间,他除发表了小说《太阳照常升起》外,结了两次婚,他父亲患高血压和糖尿病,医治无效,饮弹自尽。这些遭遇变化,更使他感觉人生变幻无常,好像随时随地都潜伏着毁灭的危机。他战时受伤,曾从身上取出几百片榴弹炮弹片,长期失眠,黑夜上床必须点着灯,入睡后被恶梦折磨,旧病发作起来,理性失去控制,无法制止忧虑和恐惧。由于他反复思考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历,对于一般事物的认识也比较敏锐透彻,所以常常把自己的感情和经历倾注于艺术创作中。例如 在《永别了,武器》第二部分中,他把在瑞士的乡居生活写得犹如处身世外桃源,就是结他第一次结婚后的生活体会。再如女主角凯瑟琳的难产,也是他第二个妻子难产的切身经历,她结果剖腹生下第二个儿子。海明威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这些人悲观、怀疑、绝望。他们志愿参军,在战争过程中,他们的身体和心灵大多遭受到无可挽回的创伤。他们怀疑一切、厌恶一切,鄙视高谈阔论,厌恶理智,几乎否定一切传统价值认为人生一片黑暗,到处充满不义和暴力,总之,万念俱灰,一切都是虚空。 《永别了,武器》这部小说富有强烈的反战情绪。小说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告别战争;第二部分是告别爱情。首先,小说批判了帝国主义宣传的虚伪性,正如当代美国作家索尔·贝娄于1976 年在诺贝尔文学奖金授奖仪式上所说的:“海明威可以说是那些在伍德罗·威尔逊和其他大言不惭的政治家鼓舞下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士兵的代言人。这些政治家的豪言壮语究竟起了什么作用,这应当用满铺在战壕里的僵硬的年轻人的尸体来衡量。”①海明威指出战争摧毁了人的幸福。即使是已告别了硝烟弥漫的战场,在黑暗中奋身跃进一条大河,受了死亡的浸礼而重生,逃亡到瑞士,享受世外桃源一般的幸福生活,但最后爱人还是难免一死,因为作者认为“世界杀害最善良的人,最温和的人,最勇敢的人”②。这种人生如梦的悲观绝望,从根本上否定了资产阶级社会的文明。其实《永别了,武器》从第一章起就开始描写两个对立的世界,一方面是辛苦地风尘跋涉的士兵,另一方面是安坐在小轿车里的矮小国王,接着又报道部队里传染瘟疫,还挖苦地加了一句话说:“结果部队里只死了七千人。” 按照海明威专家卡洛斯·贝克的分析,《永别了,武器》一书的象征效果乃是靠着一种细致而重复的暗示过程所造成的。海明威的象征手法有三个方面:天、地、人。“天”指天气变化,例如雨,暗示灾难不幸,在小说里重复出现,在读者心中缓慢地建立起雨和灾祸的心理联想。具体的象征这样细致重复,累积起来,具有排山倒海的巨大力量。“地”是指地点,把平原、低地与战事、死亡、悲哀等联系在一起。高原、高山,不管是神父的故乡或 是瑞士高山,总是与美好的幸福生活连结在一起的。作者寓情于景,使人物感情变化更具有实在的感染力。最后谈“人”,小说中有一小伙人,具有特殊的道德品性,遵守某种不言而喻的行为准则。例如军医雷那蒂,一心一意抢救病人伤员,反而为环境和疾病所污染。又如军队里的神父,纯朴友善,受尽军官们的挖苦讥笑,但他坚持宣扬基督的爱,始终不离岗位。再如凯瑟琳,这个海明威作品中最温柔、最善良、最浪漫而最勇敢的女性。她怀了孕, 还敢于冒着大风雨,连夜奔往瑞士;在难产的手术台上,还与死神搏斗了好多个小时,就是在极端疲倦和痛苦中,还能坚持安慰她的爱人亨利说:“好的,我会夜夜来陪你的。”凯瑟琳是海明威笔下最使人难忘的形象,象征着爱可能超越死亡。 海明威本人对他自己的艺术风格也有一定的看法。他于1961 年在家饮弹自尽前不久,曾应加利福尼亚州的智慧基金协会写下一些他本人对人生、艺术、爱情、死亡等等的体会。这些体会刊载于美国《花花公子》杂志的1963年1 月号上。现将有关风格的部分译出如下: “我的大部分工作就是在我头脑里进行的。我开始创作前,一定要先把我的意念、思想理顺。我作品中的对话,在创作过程中,我经常亲自朗读几段;耳朵是良好的检查员。每一句句子又务必表达得一清二楚,人人明白,才能写于纸上。 “然而,我有时觉得我的风格,与其说是直接的,倒不如说是暗示的。读者往往得开动想象力,才能抓住我思想的最微妙的部分。 “我工作非常艰苦,再三重写正,不厌其烦。我非常关心我作品的效果。我着手开采时非常小心,精心琢磨,一直到磨成宝石。有许多作家满足于留下粗糙的大块文章,我则精雕细琢,磨成一颗小小的宝石。 “一个作家的风格应该是直接的、个人的;他作品中的形象是丰富多彩的,有人情味的;他的文字简洁有力。最伟大的作家生来具有卓越的简洁,他们是苦干者,辛勤的学者,又是胜任的风格家。” 作者用白描的手法,用短小精练的语句,仅仅是几个景物的描写,如“隔着河流和平原的高山依稀可见”、“河床里有鹅卵石和大圆石头,在阳光下又圆又白”、“河水清澈,河流湍急”,就像一幅画面展现在读者眼前。而作品也就是在开头就定下了基调,如“树干也挤满了灰尘”、“那年树叶早落”、“路上只有落叶,空空荡荡的”,暗示了这个故事的悲剧性结局。故事前半部分有着大量的关于战争的描写,作者通过一个军官的眼睛和嘴讲述了战争的形势、战况,描写了饭堂里军官及教士对战争的态度和看法……从这些描写,我们了解了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和部分人物的生存状态。海明威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纯粹用动作和形象表现情绪,电文式的对话,简短而真切的内心独白,可以看出日常用语经过了千锤百炼。我想任何故事都故事都少不了爱情,没有爱情的作品不能称之为一部完整的作品。在《永别了,武器》中,我清晰地看到了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的爱情的一步步变化和发展,最终难如人愿。应该说这场爱情是被战争所摧残。故事开始,对于这场战争,书中主人公亨利对战争尽职尽责。对患肠疝的士兵拔刀相助、第一次进攻时奋不顾身为司机带回吃的、受伤后谦让有英雄气概的等,无不表现这一点。显示了一个军人的勇敢和应有的善良。而且此时,他也开始了与巴克莱小姐的交往,尽管已开始时怀着不纯洁的目的。战争的时间越来越长。在饭堂里,各种人在讨论着战争。那个让亨利关注的教士让亨利明白了很多,与此同时,不禁让亨利对战争产生了怀疑。在他的疗养期间,他顺利地发展了自己的爱情,也治好了自己的伤。然而现实不能总如人愿,他还要回到战争。亲身经历了战争的种种,尤其是亲眼见到了意大利军不堪入目、溃不成军的撤退场面,看到战友死在自己的眼前,以及宪兵武断地处决与不下失散的军官……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一系列痛苦,让亨利决心离开战争,远离战争,脱下军装,毅然去寻找自己的爱人……从这一段时间所发生的故事来看,亨利对战争的态度已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他变得不再相信战争,不再愿意参与到战争当中去。他到了米兰后,不看报纸,不关心战况,此时的亨利已经完全的要将自己置身于战争之外。只想和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冒着生命危险离开了米兰,到了瑞士,可以说这是新生活的开端。亨利和爱人卡萨玲过着简单快乐的乡村生活。此时的它们虽然离开了战乱,但是总给人一种活得不真实的感觉,总害怕这会是一场梦,生活还是让人担忧,总怕梦醒,总怕幸福不再有……结局还是令人叹息,卡萨玲最终离开亨利而去,这乱世里的爱情之花还是枯萎凋谢了,令人叹惋……从整个故事来看,海明威是写出了人们对于这场摧残爱情、摧残人性的的战争从投入到怀疑到厌恶继而到冷漠麻木的过程,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玩世不恭、信仰危机的“迷茫一代”的精神面貌。书中主人公亨利从尽义务到对战争的指责调侃,到处了意大利社会各阶层对战争的态度,而海明威就是要让人们“从这本书中了解人类在战争中的思想感情”。现在读来,这篇小说还是有着吸引人之处和可学习借鉴之处。海明威的语言确实有其可取之处,值得我们品味……

350 评论

兔兔兔酱丶

这个是我读的第一本英语小说---永别了武器,读永别了武器有感400字。我也不太明白这个书名的意思,完全是一种好奇吸引我去阅读的,本来打算用英语来写这个读后感,但是怕一些感想与想法自己用英语表达不了,算了还是用中文来写吧。年前看了不少中国古典小说,以及古龙的武侠小说。不过说实在的,看了古龙的武侠小说之后,对于里面不少矛盾的地方并不认同,我一直认为如果我是那个幕后黑手,我为什么要手下留情,矛盾太多了,所以就没继续看了。说远了,还是回到正题吧。永别了武器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作品,这个作家我听说过,知道他得过诺贝尔文学奖,还有不少有名的作品,如老人与海等等。但是我没有看过他的任何作品,自己也没有刻意去寻找,为了更多的了解外面的世界,所以有必要看看英语写的小说了。不过完全的原版是看不懂的,至少目前是这样的。但是这个世界上还有不少好同志会把原著改写,让更多的人能够理解阅读。我看的这个英语小说就是一个改写本吧,里面没有多少我不认得的英文字。大约只要认得3000英文字就可以很好的阅读这个小说了,所以我自认为自己英语的单词量应该大于这个数字吧,所以就拿这个小说来读了,不过里面还有很多固定用法,以及一些表达我是不明白的,不过不影响自己的理解,也就没什么大的'影响了。 前段时间陆陆续续的看完,因为是一个短篇小说,也就100来页,很短,比我看的中国古典大部头要瘦身的多了。这个小说是描写了一个美国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加入意大利军队做了红十字救护队的汽车驾驶员,但是在救人的过程中爱上了一位来自苏格兰的女护士,但是随着战争的持续,民众不断的反战,士兵和警察到处抓这些意大利战争官员,要反战,而男主人公作为一个救护队的小队长,自然要受到通缉,没办法只好带着他的女朋友逃到瑞士,在那里他们一起度过了一段快乐的生活,读后感《读永别了武器有感400字》。随着女主人公的怀孕,难产导致大小不留而故事就如此结束了。主要内容就大致如此吧,如果要知道的更加详细可以自己去看或者去贴吧看看也可以了。本书我认为有两条线吧,一条是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一条是全世界人民的反战。而这两条线互相交织互相缠绕在一起了。通过男主人公的视野可知意大利人民反对战争,大家都不想打仗了。而男主人公又是在战争过程中爱上了女护士,如果没有战争也就没有他们的爱情故事了。因为这些都是作者本人的亲身经历写成的,所以没有什么地方显得生硬,宛如作者在讲述一件往事,娓娓道来。 断断续续最终看完了第一本纯英文小说,自己感觉还是不错的,以往自己总认为自己看不明白,看不明白。当我看的过程中,我发现不少英语的表达法我是知道的,一些不知道的的,我能略过德尔就略过,还有不少单词,我认识但是书上还是给了注释。总之,这本书的内容大致是明白了,就不用再看中文版本了,慢慢的如果有时间就多多看看世界各地的各种小说了。

359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军事武器论文题目

    本来想帮你回答,结果看分太少了,2000字不少哦

    quanyanhei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武器论文范文

    未来战争是以信息和知识为主要作战资源的信息化战争,针对信息化战争的特点、结合高新技术在精确制导武器上的应用,分析了精确制导武器在未来战争中的发展方向。精确制导武

    一森有你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百年奋进永葆初心主题论文

    百年再出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让我们紧跟党的步伐,奋进新征程!关于奋进新征程的征文怎么写?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奋进新征程征文1000字(精选6篇)”,

    盛笑笑shamir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关于永别了武器论文文献综述

    海明威与他的“冰山原则” 2002年05月24日10:21:47 网易报道 Kelseytu 盛行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迷惘的一代”文学流派公认的代表作家就是被

    青木震雷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轻武器杂志app

    苹果好玩手游:《王者荣耀》、《绝地求生刺激战场》、《阿瑞斯病毒》、《侠客行》、《炉石传说》、《我叫MT3》、《倩女幽魂》,比较推荐的有:《王者荣耀》、《绝地求生

    如果蛋蛋愿意 10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