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小客s
摘要:目的 探讨专人专护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115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专人专护负责护理全程,对其进行伤口护理、心理护理、家庭护理等综合护理。结果 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术侧肢体坏死、自杀倾向、抑郁症等意外发生。结论 综合有效的护理措施能避免心理障碍及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关键词:乳腺癌;手术;护理措施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发病率为23/10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已超过宫颈癌,成为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乳癌大都发生在40~60岁的妇女,其中以更年期和决经前后的妇女尤为多见,病因尚未完全明了,手术切除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在国内的大多数采用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或扩大根治术,单纯乳腺切除术仅做全乳切除,此法简单,但局部复发率高,临床上用此法手术较少,保留乳房手术在我们市级医院由于条件限制暂未开展。针对乳癌术后护理从长期的临床工作中发现诸多因素对术后恢复有很大的影响,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1 临床资料我科2004年5月~2007年12月共收治疗52例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5~67岁,平均岁,住院时间15~20d,其中48例行改良根治术,4例行扩大根治术均未发生并发症,并定期化疗和(或)放疗
小路要减肥
王某,女,32岁,已婚,诊断:“乳腺癌",于1周前行乳 腺癌根治术,手术经过顺利,现手术创面恢复良好, 生命体征 稳定。但病人一直情绪低落,经常独自流泪,觉得生活没有意 义 问题 1.王女士现在有哪些需要?其中优势需要是什么?如何满 足王女士的需要? 2.导致王女士情绪低落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帮助其适应目 前状态?
z小九z5858564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资料统计,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乳腺癌患者一经确诊,只要尚有手术机会,应立即手术治疗。手术本身是否成功对乳腺癌的预后起关键作用,而乳腺癌术后护理科学有规律,则有利于监测术后的病情变化,便于及时处理术后出现的各种问题,而且乳腺癌术后护理有助于患者尽快恢复体力,有效帮助患者提高治疗效果,乳腺癌术后护理还能有效减少发生各种术后并发症的机会。一、患者手术结束乳腺癌术后护理就应开始。患者结束手术,平安离开手术室后,术后护理工作即已开始。术后应密切注意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手术创口的出血及渗血情况,一经发现问题,应及时予以适当的处理。如果术后的最初几天内出现低热、创口疼痛,通常是手术创伤所致,是正常现象,可不予处理,或予对症治疗。若出现高热,且创口疼痛较重,伴有创口局部渗出,则可能为发生了术后感染,应予抗菌素治疗。如果术后一般状况良好,则可以适当活动,有利于创口的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并能尽早恢复正常生活。术后为了防止患侧上肢淋巴水肿,则应及时进行患侧的上肢锻炼,如患侧手臂上举、外展、内外旋及前后左右摆动等。锻炼需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锻炼需量力而行,不可强力为之。锻炼需持之以恒,不可时断时续。二、心理护理在乳腺癌术后护理中站主要地位。在乳腺癌患者术后护理中,还需强调心理护理。术后多数患者失去了一侧乳房,且尚不知术后预后如何,患者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应注意观察其情绪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开导、劝解,鼓励患者勇敢地面对现实。对于比较敏感的患者,则应避免过多地在其面前分析病情,以免其多疑多虑。避免对患者的一切精神刺激,保证其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精神状态,以饱满的斗志去战胜疾病。三、乳腺癌术后护理应合理安排病人的饮食。乳腺癌病人除了在治疗期间服用药物或因病情变化需要注意按医嘱忌食外,一般在饮食上和正常人并无特殊之处。下面这些饮食建议可供病人和家属参考。饮食要配合治疗:乳腺癌病人在手术前后应当努力进餐,补充营养,丰富的营养可促进机体顺利地经历手术关,促进切口愈合,早日恢复健康。在放疗、化疗期间,由于治疗带来的不良影响,病人的味觉和食欲有所下降,可产生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这时,病人应认识到,这只是暂时给自己带来的一定程度的痛苦,而自觉地以乐观主义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去克服这些副作用,坚持适量进食一些易消化、高营养的食物,以保证身体能按时接受和完成各种治疗计划。饮食要有节制,不过量:过度营养以及肥胖对乳腺癌的发生、发展都有不利影响。因此,在乳腺癌病人治疗后的长期生活过程中,应在保证营养需要的前提下,恪守饮食有节制不过量的原则。推荐阅读:北京癫痫病研究所 北京治癫痫病哪家医院好 长春眼科医院哪个好 石家庄肝硬化最好的医院 尖锐湿疣是怎么引起的 北京白癜风十佳 新街口附近的医院 航天桥附近医院 治疗大三阳最好的医院
六月的橙子
你妈妈是属于三阴性的乳腺癌,只是她的病理类型较好,以导管内癌为主,少量浸润,一般预后较好,由于她雌孕激素受体阴性,即EP和PR阴性,属于中低复发风险,所以还是要化疗,一般的蒽环类化疗即可。(国际妇幼保健院何奇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海洋嗨阳
选题参考:1.临床护士如何避免护患纠纷 2.产妇的心理状态与护理 3.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 4.护理质量与护士长职责 5.浅谈晚期癌症病人的临终关怀护理体会 6.如何增强护士法律与服务意识避免护理纠纷 7.临床心理护理与护士心理品质浅析 8.浅谈门诊健康教育的对策、形式 9.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10.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外科护理 11.早产儿窒息复苏后的观察与护理 12.浅谈护士长综合素质的影响力 13.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护理 14.护理文书书写中潜在的医疗纠纷 15.学龄前患儿的心理护理 16.高血压病人健康教育难点分析及对策 17.自杀精神病人的心理性特征及护理对策 18.精神疾病的康复教育及护理指导 19.对神经内科住院病人常见的问题实施循证护理的实践 20.护患沟通技巧及对病人康复的重要性 21.继续护理教育的实践与体会 22.护理记录书写探讨 23.急诊科护生实习方法的探讨 24.加强急诊护理工作防范护患纠纷 25.住院病人休克因素分析及护理策略 26.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护理 27.陪护人员对肿瘤患者的影响 28.老年冠心病的健康教育 29.以整体护理观为指导开展护理查房 30.护患纠纷分析及防范 31.护患沟通的技巧及对病人康复的重要性 32.乳腺癌病人的手术护理 33.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自我防护及自我保健 34.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体会 35.心理行为疾病的心理护理 36.开展健康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7.化疗药物的防护 38.临床护士心理品质浅析 39.在手术室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的体会 40.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护理体会 41.烧伤患者的休克期临床护理 42.麻醉后留置导尿的临床观察 43、护患纠纷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44、循证护理在孕产妇心理护理中的应用 45、临产妇的心理状态剖析及护理 46 、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47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护理 48 、骨伤科病人功能锻炼的护理与指导 49 、儿科护士如何避免护患纠纷 50 、浅谈健康教育中的沟通技巧 51、机械通气病人的气管插管护理 52、成人留置胃管测量方法的探讨 53、化疗药物渗漏性损伤治疗新方法的临床应用及相关机理 54 、有关早产儿护理与治疗中的某些问题探讨 55 、肠造口康复期病人的心理护理 56 、预防老年糖尿病足的社区健康教育 57 、学龄前住院患儿行为特征原因分析及心理护理对策 58 、浅谈基础护理在控制院内感染中的作用 59 、多发性创伤的急救护理 60 、哮喘持续状态的观察护理 61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肺癌的配合及护理 62 、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穿孔的原因分析和护理体会 63、健康教育中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64、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应用问题分析与对策 65 、临床护士如何避免护患纠纷 66 、谈创伤急救术中护理道德 67 、甘露醇在妇科手术前清洁肠道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68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69 、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70、II 型糖尿病病人出院指导的方法和体会 71 、如何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72 、加强护患沟通做好围手术期心理护理 73 、内科住院病人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护理 74、如何在整体护理中进行病人教育 75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76、重症颅脑损伤及开颅术后的监护管理 77 .食管癌围术期的护理 78 、高龄大肠癌围手术期护理 79 、对早产儿家属实施系统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80 、护理人员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81.昏迷患者的护理 82 、实习护生的教育管理经验体会 83 、临产妇的心理状态与护理 84 、护患沟通技巧 85、 654-2 针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86 、浅谈护士的心理素质 87 、老年患者腹部手术近期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88 、护理书写缺陷分析和防范对策 89、浅谈护理纠纷的起因及对策 90 、急诊血液灌流抢救小儿中毒的护理 91、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的护理体会 92 、胃大部切除术后护理体会
护理的话一般来说就是护理一些。特殊的疾病呀,或者是护理老人。或者是护理宝宝,可能论文题目会比较好,写一点吧。
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共五则) - 写写帮文库2019年5月14日背景、经济条件等不同,对患者的心理活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医护人员要善于具体分
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的免疫功能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下降,这是大多数肿瘤包括乳腺癌易发生于中老年的原因之一。长期坚持服用稀牌破壁灵芝孢子粉胶囊提高人体免疫机能,双向
摘 要: 乳腺癌的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居首位,而且显著改变了女性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患者及其家属对自我调理、疾病观察、健康保健等方面的知识得到了认知,早发现、早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道德、价值、法律观念的增强,现代社会要求一名合格医生应该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医生应该本着严于律己的精神不断学习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