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07

尹才宝贝
首页 > 学术论文 > 环保产业产业结构研究论文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隐逸的军装梦

已采纳

善待生物 善待地球 "世界上最危险的动物是什么?"这个问题写在德国艾科尔特野生动物园的一座小木屋的墙上。碰到这样的问题,你怎么回答呢?有些朋友很可能想到猛兽,如狮子、老虎等。这个野生动物园在提出问题的同时还告诉参观者,这个问题的答案你打开木屋的门就可以看到。当然这并不妨碍参观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只是这个答案常常是人们所想象不到的。这个"答案之门"一打开,参观者看到的是一面大镜子,参观者的尊容尽在里面。它实际上是在告诉参观者:最危险的动物是人类!我国有些从事环境教育的老师在看了这个小木屋后"震撼人心,令人永生难忘"来形容自己的感受。 世界上最危险的动物是人类!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我们惟一的地球家园已是遍体鳞伤:土地荒漠化不断扩展,污水横流,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大气污染使我们看不到蓝天,呼吸不到新鲜、洁净的空气,地球物种灭绝的规模和速度前所未有。总之,生态环境恶化已是不争的事实。 长期以来,人类以地球的主人、自然的征服者自居,忽视了其他物种和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内在价值。在现代,物种大规模灭绝等生态灾难,主要是由地球上的一个物种---人类的活动造成的。现代人类拥有消灭其他物种的一切手段。但我们必须承认,人类和它们是休戚相关的,它们和人类共同拥有地球家园。人类只有善待生物、善待地球,才能拯救自己。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也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据有关专家估算,我国由于环境污染导致的损失每年达2800亿元,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脆弱的生态系统呼唤公众生态意识的觉醒。目前,包括青少年在内的我国公众的环保意识有喜有忧。喜的是社会公众越来越关心、重视环境问题,环保问题成为城市居民关注的焦点。忧的是公众有关生态环境方面的知识比较缺乏,因而影响了环境意识的总体水平,许多人不知道我国人均耕地、淡水、森林、野生动植物等资源的情况以及相关知识,不知道"世界环境日"、"地球日"、"国土日"、"世界人口日"、"爱鸟周"等环保纪念日期,认为保护环境主要是政府的事,自己没有多少责任。因此,加强环境教育,特别是对青少年的环境教育,普及生态科学知识,是一项迫切的任务。 我很高兴地看到,中国国土经济学研究会环境与发展专业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绿色未来丛书》。我很赞成编写这套丛书的宗旨和目的:"公众缺乏环境意识,这是造成我国当前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的重要原因,也是我国环保工作所面临的一大困难。痛定思痛,这个问题也必须从青少年抓起。在青少年中进行环境教育、普及绿色意识,是拥有绿色未来的关键,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这套丛书通过许多生动、有趣的事例、故事,系统阐述了生态环境各个领域的科学知识,向读者提供了不少新的信息,并从生态伦理的高度阐述了保护环境是人类义不容辞的责任。 环境安全,已成为21世纪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21世纪的主人、今天的青少年关注的主要问题。约束自己,善待生灵,敬重生命,保护自然。地球上不能只剩下人类自己,地球也不只为人类而存在。增强绿色意识,营造绿色未来,不仅是我们每代人的职责,而且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321 评论

悠闲小猫

有 自己去搜

86 评论

美食VS钞票

环境保护全靠你我他,环境论文不能你我他。

208 评论

龙龙1004

发展低碳经济 促产业结构调整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业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中国能否在未来几十年里走到世界发展的前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应对低碳经济发展调整的能力,中国必须尽快采取行动积极应对这种严峻的挑战。他建议应尽快发展低碳经济,并着手开展技术攻关和试点研究。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起草低碳经济发展指导意见,财政部制定的低碳经济相关政策也已进入实际操作层面。青岛市应把握这一契机,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积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当前,青岛在发展低碳经济所面临诸多问题:一是能源结构不合理。青岛市的能源结构现状令人担忧,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产生较高的排放强度,对环境造成污染,制约了低碳经济的发展;二是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目前第二产业仍是青岛市的经济主体,工业生产技术的高碳消费特征无疑加重了青岛经济的高碳倾向。近几年来青岛第三产业比重总体增长缓慢,服务业比重较低,与国内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三是科技水平有待提高。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低碳技术的开发与储备不足;四是城市高碳经济生活方式有待转变。青岛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同时带来了高碳经济生活方式,等等。 一、健全政策保障机制,明确低碳经济发展理念。青岛要进一步明确低碳经济发展思路,着力推进以能源节约、新型能源推广应用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为主要标志的低碳发展模式。将发展低碳经济的理念融入到发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注重海洋经济发展的统筹布局、科学开发和科技创新,积极推进海洋高端低碳产业发展。同时,应加强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保障,完善管理体制和机制,让企业认识到低碳经济的实际经济利益,认识到低碳经济的广阔前景,通过强化生态建设,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今天,低碳经济不仅意味着制造业要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而且要充分发掘服务业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因而,发展服务业对青岛这样资源相对缺乏、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城市有重大现实意义。青岛市要明确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目标任务,打造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完善保障机制,构筑服务业发展新格局,着力增强服务业发展活力。 三、加强低碳技术储备,拉动新的经济增长点。低碳技术的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是否能顺利实现低碳经济发展。青岛市应重视低碳技术的研发工作,着眼于中长期战略技术的储备,加快对燃煤高效发电技术、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高性能电力存储等技术研发,形成技术储备。通过有产业带动意义的低碳新兴技术的研究开发,促进具有低碳经济特征的新兴产业群的发展,鼓励企业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整合市场现有的低碳技术,逐步建立低碳技术体系,拉动青岛经济新的增长点。 四、培养城市低碳生活方式。青岛作为一个经济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的城市,应该从各方面提倡低碳生活方式。引导公众对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进行反思,倡导建设生态景观,限建高耗电能的人工瀑布、喷泉,多营造有利于户外健身、增氧、减少热岛效应的树林绿荫地,重视城市屋顶绿化,保留河湖水景在城区中的位置等。同时促进建筑业与太阳能产业的融合,设计和建造富有景观美的太阳能屋顶和光能利用建筑,推广住宅小区太阳能路灯和景观照明。

265 评论

洛林小叮当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有效利用能源、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安全生产事故频次,防止突发环境事件,确保生命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制定并执行环保政策和措施,致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已经成为我国民生工程的关注点。中国化工业价值链的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显赫的地位,但是,环境污染问题,在化工领域尤其是中小化工企业存在的问题,是不可懈怠和轻视的;改善化工安全生产和化学品安全管理体系,增强企业安全防患意识,提升环保部门的环境管理水平,从而更好地采取治理和应对突发环境事故,是当前急不可待的任务。我们能够借鉴国际最佳实践和企业成功经验,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环保意识和能力,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地区区域性经济发展中,已经注意到了本位主义和牺牲环境为代价所带来的最终恶果,国家环保总局(现环保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开展的清洁生产运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示范项目,以促进中小型企业的认知和意识,足有收效。安全地生产、清洁地生产,企业的获益包括:提高安全生产、环保能力,降低事故、员工受伤和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以及改善与加强当地社区、工业、价值链、买方市场的综合效益,相关经验将作为成功案例,为中国企业的环保工作,提供宝贵经验。国际劳工组织估计,亿人在受到包括环境问题在内的各种影响,每年约有230万男子和妇女与工作有关,包括近36万死亡事故,估计有195万宗与工作有关的疾病的疾病死亡。对于生病的工人的保护,疾病和损伤引起的就业 -不仅是劳工权利,而且是一项基本人权。对于中国,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而不危及后代人的利益,政府,地方政府和业界应制定和实施更加严厉的安全生产、清洁生产、高效利用自然资源等法规和政策,以减少对中国本土、人类环境的污染。国家对环境保护问题,包括环境污染的防治与控制、自然生态保护、核安全监管、环境安全保护等,政策应当先行。对于以省级主要领导执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也应当充分利用经济杠杆策略,过去比较注重经济份额的考量,以“政绩”应迅速转为对国家法规和政策执行力的考量,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过程。

191 评论

明明来干啥

随着《世界末日》、《2012》等影片的上映,环保话题已经是越来越深入人心了。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对于一个人类来说,环保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为什么要环保?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当然是理所当然的要好好保护她。近些年,大家都在谈环保,那天的活动上说,环保是为了“万物和谐,用行动创造”;从哲学或社会学角度来讲,环保就是人们为违背自然规律所附出的部分代价,但这种代价是积极的、主动的;从道德观来说,如果等到自然来向人类索取,后果将是不堪设想;课本里面说,环保的意义在于崇尚自然,遵循自然规律,人的法则与自然法则冲突时,人的法则适应自然法则。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必须尊重自然内在价值遵循自然规律,超越人自身局限的需要。环保的意义其实只有简单两个字:生存。 但是,相对于个人来说,这个方面还是稍显大了点。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提倡要爱护环境从身边做起的倡议。其实若是说保护环境的理念是从地球说起,人们会觉得很宏观,从某个方面来说,是要比从身边做起要简单点。为什么会是这样?因为若是从大方面来说,这是一个很伟大的工程,而这个工程却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在一个工程中,不仅需要工人也需要监工者,恰恰好人最喜欢的就是做监工者,所以喊口号是比实际操作要容易得多的。从身边做起呢,则是将每个人都放置在工人的角度上,若是无法配合得好,那么整个工程就会延缓完成。而当将人放在一个他必须要有所作为的职位上的时候,这个人创造出很大的贡献。所以,环保是需要每一个人都参与进去,那么从身边做起恰巧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如何从身边做起,其实我们可以从很小的事情就可以体现的出来。我们去商店或农贸市场购物,几乎每样物品都会随赠一个塑料袋, 回到家后,这些塑料袋往往立即被扔进垃圾箱。作为垃圾,塑料袋离开了我们的家,但是它们并没有在这个世界上消失。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是随处可见塑料袋,遇到刮风的天气,它们就会在空中飞舞,降落在树枝上、河流中,影响卫生和市容。塑料袋增加了垃圾的数量,占用耕地,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更为严重的是塑料在自然界中上百年不能降解,若进 行焚烧,又会产生有毒气体。仅图一时方便,却把垃圾遗弃给子孙后代。这样做合适吗?以北京为例,若人均每天消费一个塑料袋(约克重),每天就要扔掉4吨塑料袋,仅原料就价值4万元。小小塑料袋的害处真 多。德国年轻人正以挎布袋购物为荣,让我们也来追随这种 “绿色时尚”吧。 我们从前也是用可以重复使用的菜篮子和布袋子购物买菜的,普遍使用塑料袋只是近几年的事。我们应该恢复以前的习惯。 所以,爱护环境,不仅是世界的事情,也是人类自身的事情

152 评论

阿蒙宝贝

工业污染防治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中国政府把工业污染防治作为环 境保护工作的重点,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工业污染防治取得了较大进展。——实现工业污染防治的战略转变。70年代,中国的工业污 染防治主要集中在点源治理上。进入80年代,中国通过调整不合理的工业布局、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结合技术改造,强化环境 管理等政策和措施,对工业污染进行综合防治。到90年代,中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转变传统的发展战略,推行清洁生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工业污染防治的指导思想上确立“三个转 变”,即:在污染防治基本战略上,从侧重污染的末端治理逐步转变为工业生产全过程控制;在污染物排放控制上,由重浓度控 制转变为浓度与总量控制相结合;在污染治理方式上,由重分散的点源治理转变为集中控制与分散治理相结合。——工业污染防治的政策法规体系初步形成。为有效地防治 工业污染,中国政府制定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三大环境保护 政策,以及资源综合利用政策、结合技术改造防治工业污染政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政策、环保技术政策、环保产业政策等。在 颁布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中,也对工业污染防治作出了明确规定。各级地方政府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了地方性的工业污染 防治政策。——企业环境监督管理得到加强。中国政府通过推行环境影 响评价和“三同时”(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的设施与生产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制度,对控制新污染源起 到了显著作用。全国县以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率和“三同时”执行率分别达到%和%。到1995年底,全国开展排污申报登 记的城市有480个,企业万家;发放排污许可证的城市有240 个,企业万家,发证万份。1979年以来,全国共征收排污 费247亿元。——工业污染防治措施逐步完善。一是通过调整产业结构、 产品结构和结合技术改造,推行清洁生产,完成了一大批污染治理项目。化工、冶金、轻工、机械、电力、建材等行业积极推行清洁 生产,加速技术改造,强制淘汰了一大批污染重、能耗物耗高的设备和产品,使工业生产连年增长,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效 益逐年提高。吉林化学工业公司是一个老企业,多年来,他们依靠科技进步,对资源浪费严重、排污量大的生产装置进行技术改 造,从根本上解决了多种化学品的污染。二是结合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区域改建,关闭、搬迁、治理了一批污染严重的企业,使 部分地区的污染趋势得到缓解。北京市关闭了污染严重的首钢特钢南厂,消除了市区一大污染源。上海市加强苏州河、黄浦江上 游和重点城区的污染防治,使部分城区的污染得到了治理。三是加大了污染限期治理的力度。从1978年起,国家下达的两批367 项限期治理项目及地方政府安排的22万项限期治理项目已经基本完成。四是污染防治向区域和流域综合整治发展。从80年代后期 起,中国政府分别对本溪市、包头市大气污染,白洋淀、淮河流域水污染等区域和流域进行综合整治。1995年中国政府颁布了《淮河流 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正在按计划积极推进。五是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提高废气、废水、废渣“三废”处理能力和综合利用率。“八五”期间(1991—1995年),中国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由1990年的吨标准煤下降到1995年的吨标准煤,累计节约和少用亿吨标准煤,年节能率为 。1995年,全国县以上工 业企业废水处理率%,燃料燃烧废气消烟除尘率%,生产工艺废气净化处理率68. 9%,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三废”综合利用产 值190亿元。太原钢铁公司退休工人李双良,从1983年起带领20多名老工人用了10年时间将一座巨大的渣山削为平地,解决了太原钢铁公司长期以来危害一方的重污染源,使废钢渣得到了综合利用,仅回收废钢铁就达90万吨,创造价值亿元。中国是一个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全国烟尘排放量的70%、 二氧化硫排放量的90%都来自于燃煤,使得工业和人口集中的城市产生了比较严重的大气污染,有些地区和城市还产生了酸雨并呈发展 趋势。中国政府已经采取发展洁净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和征收二氧化硫排污费等政策措施来控制酸雨。中国酸雨问题专家经过 多年的研究证明,中国内地排放形成酸雨的污染物主要在境内输送,酸雨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及四川盆地。中国同其他的发展中国家一样,无论是现在还是到本世纪末, 人均能源消费水平和二氧化碳排放量都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根据《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国没有限制二氧化碳排放的具体义务,但本 着对保护全球气候负责的态度,采取了节约能源与发展能源工业并重的方针,努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积极调整能源结构,大力 发展水电,适当发展核电,加强地热、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等新能源的研究与开发,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翻了两番,污染物排放的 增长速度明显低于经济增长速度,部分地区和城市的一些环境质量指标基本保持稳定,有的还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但是,中 国工业化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现代化管理水平不高,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比较落后,因 此,防治工业污染仍是中国环境保护的一项艰巨任务。中国政府历来把城市作为环 境保护工作的一个重点。10多年来,中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19 80年全国城镇人口为19140万人,1995年达到35171万人;1980年 全国设市城市223个,1995年增至640个;城市化水平由1980年的 %提高到1995年的%。同其他国家一样,中国在城市 化进程中也产生了环境污染问题,对此,中国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控制,努力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编制城市总体规划,调整城市功能布局。到1995年底, 中国640个设市城市都编制了城市总体规划,31559个建制镇也编制了总体规划。依据《城市规划法》,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 把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等环境保护内容纳入城市总体规划。许多城市根据总体规划的要求,在老区改 造和新区开发中,按照城市功能分区,调整工业布局,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力度,改变工厂和居民混杂状况,从生产和生活两个方 面控制城市环境污染,建成一大批布局合理、社会服务功能齐全的住宅小区。中国确定了52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公布了99座国 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予以重点保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污染防治能力。目前,全国城 市居民用气普及率%,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20%,城市垃圾粪便无害化率%,城市建成区 的绿化覆盖率%。在1994年,北京市投资亿元用于城 市基础设施建设,其中50多亿元用于环境治理设施建设,先后建成了日处理50万吨的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大型的大屯垃圾转运站 和阿苏卫垃圾卫生填埋场,使北京市的环境面貌从总体上有了较大改观。——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从1989年 起,中国政府在全国推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国家和省级政府分别对37个重点城市和330多个城市进行定量考核。 这项制度的实施,加强了各级领导对城市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并把定量考核纳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初步形成了市长统一领导、 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全国各城市加大环境整治投资,加快建设速 度,取得了明显效果。到1995年,全国建成烟尘控制区11333平方公里,环境噪声达标区1800平方公里,增加公共绿地亿平方米。杭州市中东河、成都市府南河、天津市海河、上海市苏州河、南京市秦淮河、南通市濠 河等一大批城市河道经过大规模的整体改造,使城市水环境状况有所改善。

327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国环保产业杂志

    第一条为了做好会员会籍管理工作,根据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章程第四章第十五条规定,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会会员包括:单位会员和个人会员(一)单位会员——经民政部门

    微微姐22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河南环保产业发展趋势研究论文

    建立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制约因素与建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在人和自然资源以及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

    如此娇弱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能源产业结构变动研究论文

    我国新能源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自1973年发生的石油危机以来,西方国家为减少对世界不稳定地区石油供应的过分依赖和出于环境保护的要求,都把提高能源系统的效率、节约能

    芊芊寻2013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产业结构毕业论文格式

    好的亲,我给你发一份现成的要我帮你你吗,,,可以

    清影5127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产业结构研究的论文

    【摘要】 本文在对物流产业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通过整理、分解和综合河南省2007年投入产出表,建立了针对物流产业的投入产出表,并据此进一步对河南省物流产业的最初投

    依我以希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