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05

尼古丁00144
首页 > 学术论文 > 关于汉调二簧的唱段毕业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zeeleemoon

已采纳

说起吊脚楼,就会想起凤凰古城;说起二人转,就会想起东北;说起信天游,就会想起黄土高坡。这就是文化的魅力,独具特色,凝神聚气,久而久之,成了一个区域极具辨识度的符号。         文化的魅力,而今的人们不是没有意识到。这从各地哄抢诸葛亮故乡、鬼谷子故里的行为中可见一斑。一座城市,无论经济多么繁华,高楼多么林立,如果没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终究都是浮华。因为,在历史的长河中,王谢富庶都是转瞬即逝。唯有文化,保存了生命的鲜活和魂魄。唯有富于文化的富庶,才是圆满。         我们生长的这座城市——安康,拥有这世界上最吉祥的名字。我们的历史和文化在哪里?我们最具辨识度的文化符号是什么?很多人会赧颜羞愧。其实,我们不必如此。祖先馈赠给我们丰厚的礼物,只是我们一直没有眼力罢了。       这就是汉调二黄,京剧之先声。       有人说,戏曲是农耕文化的产物。在漫长的时日中,没有电视、网络和漫画,书籍是少数人才能读懂的奢侈品。戏曲是元明清时期人们的主要娱乐方式。听戏,消遣了时日,读懂了历史,习得了做人的方式方法。         在这庞大的听戏人群中,安康的先民是其中的一分子。参观散布于月河川道的百年戏楼,你似乎可以看见挤挤挨挨的人群,孩子仰起的脸,似乎可以听见披红挂绿的花旦咿咿呀呀的吟唱。         在戏曲的历史坐标中打量,汉调二黄是清代初叶开始,在陕南和关中地区形成并繁荣的一个剧种。       这是一个以声腔命名的剧种,西皮腔高亢、激越、奔放,二黄腔低柔婉转、娓娓动听。与昆腔、高腔、梆子腔并称为中国戏曲“四大声腔”。                             国粹京剧之先声         在中国的戏曲史上,清代的“花雅之争”无疑是一个转折点。         这是一场以雅自居的昆曲和以俗指称的地方戏曲的较量。经过康熙、乾隆两朝的拉锯战,备受朝廷推崇的的昆曲终因御用腔调浓郁败北。乾隆末年,花部的佼佼者四大徽班在高郎亭的带领下进京,形成了后来绵延绝响的京剧。         在这个历史事件中,二黄调扮演了被四大徽班带入北京的角色。         学术研究证明,戏曲史上存在两个秦腔,前秦腔和后秦腔。二黄调,是前秦腔的俗名;后秦腔,即是今天的秦腔。乾隆时期,伶人魏长生自秦地带前秦腔入宫,名动京师,御用昆曲独霸剧坛的地位摇摇欲坠。朝廷震怒,对前秦腔采取残酷的剿杀。魏长生被迫南下安庆、扬州。在南方期间,后来安庆花部艺人郝天秀、高郎亭、苏州伶人杨八官随魏长生学习传唱前秦腔。高郎亭,后来组成三庆班,和京、秦两腔,产生出京剧。         这不是无据可查的。据《扬州画舫录》记载乾隆55年事:迨长生还四川,高郎亭入京,以安庆花部合京、秦两腔,名其班曰三庆。         此书同时记载安庆花部艺人郝天秀、苏州伶人杨八官曰:采长生之秦腔,并京腔之尤者,于是春台班合京、秦两腔矣。         毋庸置疑,前秦腔,即陕西的二黄是京剧真正的母体。         其实,早在建国初期,京剧四大名角之一的程砚秋对此就有研究。程砚秋两次到西安考察戏曲,以京剧与陕西二黄作了对比,证实二者一脉相承。他在《从地方戏看京剧——给田汉同志的信》中说:“去年来西北,听说皮黄戏曾有几个支派,流传在关中、商洛、汉中各地,当时虽竭力访求,终未得见。今年再来,适逢关中及商洛两派的演员联合组织了一个剧团在出演,我们看了几次,发现这种戏剧,却有很大的研究价值。第一,它和京剧是同源一流的,京剧里许多已经失掉的东西,尚可在这里面找到一部分。第二,人多谓京剧已相当都市化,但从这一项在民间的一支的形态比较来看,现在的京剧并没有离开民间时代多远。第三,由他们的乐调,看出来秦腔的来源。”       在《西北戏曲访问小记》中写道,在陕西“还有一种汉二黄,但和湖北汉调颇不相同;和京剧反极相似。”         曾为梅兰芳创作过许多剧本的著名剧作、剧评家齐如山,对时称“平剧”的京剧颇有研究。他在《平剧之来源及改造》中记述:“经二十余年来的调查研究,二黄实在产自山西一带。现在流行全省。”“他所以名曰汉者,仍汉南汉中之汉,非汉口之汉。”“自平津而黄班社到西安演唱后,大众便管平津去的称为二黄。遂管本地者改呼为本地二黄或土二黄。至今汉中府以东几县之内,所有村庄山野老农夫、妇人孺子,一张嘴所唱都是皮黄。”此说不仅道出二黄与京剧声腔的渊源关系,也进一步证明二黄为陕西土生土长之腔。         对此,安康本土的戏曲研究者束文寿在《论京剧声腔源于陕西》一文中系统进行了论证,论文获得全国戏曲学术最高奖项——第二届王国维戏曲论文一等奖。       抹开历史的层层迷雾,我们最终发现了先人留给我们的珍宝。2006年,汉调二黄入选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给过去一个未来         当花部戏在南国兴起之时,紫阳县蒿坪河杨金年的二黄班社已成名班大社,出任河,进四川巡回演出。嘉庆道光年间,杨家戏班落户汉中西乡,开办起汉二黄科班。那时候,数以百计的专业戏班常年巡回四季庙会,走乡串镇,奔走于汉水之畔。一场戏开台,十里八乡的人赶来观看。这是二黄戏深入人心并大量向外流播的高峰期。         据李敬慈《略谈函调二黄戏》(1952年10月《艺术生活》)记载:我曾经在安康、镇安、商州等处,发现当地农民牧童和妇孺,都会唱这戏,如同北京人爱唱京戏是一样,他们和她们的生活习惯也常拿戏中的词句和人物,作为批判实力的依据。民国时期,二黄日趋没落。       新中国成立后,传统戏曲迎来了繁荣发展的高峰时期。我市现存的两名国家级汉调二黄传承人,王发芸和龚尚武就是在这个时候加入安康汉剧团的。在中国从一个农业国迈入现代国家的进程中,在电视、电影、网络等更便捷的娱乐方式普及的过程中,节奏缓慢的戏曲慢慢淡出人们的生活。         不论我们是否愿意承认,当昆曲、京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戏曲最辉煌的时代已经过去。         汉剧是一本书,她书写和记录着安康的昨天和前天,绝不能让她在我们这一代手上消逝,否则将是时代的悲哀和我们的失职。一个没有自己文化的民族终将被淘汰,一个没有自己文化的区域终将被同化。         很庆幸,市上领导班子很早就认识到,传承和发展汉调二黄的终极目标,就是让安康子民世世代代传唱她,在传唱中,让子子孙孙刻骨铭心地认知自我,提升自我的认同感。         振兴汉剧专家指导委员会成立了,命名了一批市级汉剧传承人。紫阳、白河、岚皋等县先后进行资源普查,对部分传统经典剧目进行了搜集整理。市文广局编辑出版了《汉调二黄唱段选编》,使口口传唱的古老艺术开始向记谱传唱转变。多个部门通过多种途径,为汉剧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提供了相应的人力资源。汉滨区汉剧研究院不断挖掘历史经典剧目,大胆启用新人,排练《大破天门阵》、《杨门女将》,一批精品剧目就这样打造出来了。江北的汉调二黄广场如期建成,成为安康城市的独特风景。         这绝不是一场没有回音的政府行为。汉调二黄源于群众,只有在群众中,她才是活的。如今,安康城区常年活动着汉调二黄群艺剧社、汉调二黄隆兴剧社、汉调之光二黄会、安康汉调二黄团、汉江晚霞艺术团等7个汉调二黄业余班社,共 200余团员,他们大都是40至60岁之间的退休人员。         一个午后,安康汉调二黄团的团员们正在市群艺馆排练。团长许世莲介绍,这个班社正式成立于2004年,班社成员共23个, 80%都是安康汉剧团退休演员。这个版社饱含着对过往岁月的怀念。班社成员曾红说:“自己打小就喜欢,只是退休前一直上班,没时间来学习,一退休她就加入了这个班社。汉调二黄很有文化底蕴,剧目丰富多彩,唱腔非常优美。”10年里 ,他们演出了无数剧目,包括传统剧《大登殿》《打金枝》,现代戏《的哥的悲喜》《戏迷招亲》,花鼓戏《吴三宝游春》等,去年一年就有演出55场,其中纯公益性的11场,收入不够班社活动开销的时候,成员们就自掏腰包,每人贡献出一些,保证演出的圆满完成。对于汉剧在安康的发展,团长许世莲说,她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它的魅力。                           戏,要优雅吟唱         在汉江之畔的一个素雅的小屋里,汉调二黄研究者束文寿给笔者演唱了原汁原味的汉调二黄。他13岁从艺,如今已经是年近古稀的老人。对于传承,他更多的是学者的理性反思,他说,宣传普及的社会氛围尚未形成,群众关注度不高。戏剧创作薄弱。在全国叫得响的人才缺乏。安康城区几个汉剧自乐班社,大多为原汉剧文艺工作者退休后三五成群结合而成,非专业人员很少、50岁以下的人员更少。群众参与度不高,尤其是中青年群体中,鲜有观看汉剧、喜爱汉剧、研究汉剧的人员。       他说,汉调二黄的保护和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汉调二黄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保护的目是传承,传承的有效载体不仅仅只是专业团体。安康市汉剧团团长袁朝玲在不同的场合表达过这个观点,“我们已经连续几年举办汉调二黄演唱赛,通过这些比赛不仅扩大了汉调二黄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将会培养一批票友和观众,这对于汉调二黄大发展才是最为重要。”安康汉剧团是当前全省汉调二黄剧种唯一的专业团体,多年来,一直尽最大的努力保留、发展汉调二黄。         汉调二黄的资深演员罗玉梅一直致力于这一剧种的传承,不但身体力行地演唱,还写了很多理论深厚的文章。她算了一笔账,安康剧场演出费用一次3000到5000元,广场搭台演出一次1万。演出门槛高,一般人承担不起,而且剧场观众也很有限。如果在汉江公园选择人气较旺地带修建1到2个小戏楼,不但解决了班社的演出场地问题,也将成为安康的一道城市风景。室外戏楼是室内剧场无法替代的,她可以与观众零距离接触,对广泛传播安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起到很大作用。         戏曲理论家刘厚生主张,戏曲保护要分层次。一些音乐唱腔、表演程式、曲牌曲谱价值不大的剧种,可以优胜劣汰,顺其自然,但必须收集整理资料、实物,留下声像资料;一些有着丰厚文化和悠久历史,却又与现实和市场相脱节的剧种,可以将其博物馆化。政府要用特殊政策给其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支持,使其能够延续“香火”;还有一些剧种要唤起人们重新认识,促进它们焕发艺术青春;一些比较活跃戏曲理论家刘厚生主张,戏曲保护要分层次。一些音乐唱腔、表演程式、曲牌曲谱价值不大的剧种,可以优胜劣汰,顺其自然,但必须收集整理资料、实物,留下声像资料;一些有着丰厚文化和悠久历史,却又与现实和市场相脱节的剧种,可以将其博物馆化。政府要用特殊政策给其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支持,使其能够延续“香火”;还有一些剧种要唤起人们重新认识,促进它们焕发艺术青春;一些比较活跃的剧种,要引导他们在市场中不断获得新生。         汉调二黄既属于“有着丰厚文化和悠久历史,却又与现实市场相脱节”,又属于“要唤起人们重新认识,促进它们焕发艺术青春”的剧种。因此,我们制定汉调二黄的保护政策和保护措施,更应该讲科学,更应该谨慎从事。 对此,朿文寿说,当前迫切需加强演出,培育观众。利用广播电视和网络媒体,加大宣传力度。让汉调二黄走进校园走进课堂,有选择地在一些学校,把汉调二黄优秀剧目、优秀唱段教授给孩子们。有了新一代的爱好者,汉调二黄就能够传承下去。此外,把各县业余演唱机构和演唱活动尽快组织起来,有了众多票友群众参与,汉调二黄的传承,就有了相当的群众基础。同时,要认真宣传保护汉调二黄的重要意义,让人民群众进一步了解、认识,进而得到广泛的支持与拥护。

232 评论

自飘自落

汉调二黄是中国陕西省的四大戏曲之一,汉调二黄流行的戏曲类型以柔和为主,以武打戏为辅。汉调二黄以三种形式流传分别是:木偶戏、皮影戏和人饰演的大戏。对于陕西的汉调二黄你了解多少呢?本期陕西文化带你领略更多的陕西汉调二黄的更多内容,一起了看看吧。 汉调二黄,是陕南地区仅次于南路秦腔(即汉调桄桄)的大型剧种。音乐唱腔,与皮黄系统各剧种基本相同,以“西皮”和“二黄”两种声腔为主干,帮与京剧接近。其二黄由来,在陕西省有各种说法,皆与湖北“黄岗”说、江西“宜黄”说、安徽“石牌”说不合,而与陕西直接关系。据安康汉调艺人世代流传,都说二黄是在本地土调“黄腔”基础上受南北曲与兄弟剧种的影响发展演变而成。而所谓“黄腔”,在陕南三共本属“出格”、“变调”之意。如此,则“二黄”也许是西秦腔在陕需的“变调”之意。在汉水流域,旧有“一清二黄三月(两湖写作“越”)调,梆子跟上胡吵闹“之说。 二黄名称或与此相应。至于有人写“黄”为“簧”,是否因原来曾用笛和唢呐伴奏,尚待查考决定。清代威阳刘古愚、蒲城张东白、民国时富平王绍猷、乾县范紫东等前代学考,相继考察,同谓二黄乃“秦声吹腔古调新声”。这种说法是有它的道理的。它与“西皮调”东传的时间,虽然有先有后,但其渊源则同属早期“陇东调”、“西秦腔”在江汉流域的分支,与现称的梆子秦腔同源异流,以致在清朝中叶秦腔艺人、汉调艺人与微调艺人先后同台,才成为可能,也因此进一步丰富发展了这一剧种。 随着商业贸易的兴衰变化,二黄戏也因之呈现出荣枯更替的状况。汉调二黄在陕西的班社遗迹,因明、清两代战争破坏,已难查寻。据说安康县东神河沟王爷庙碑有明正德(武宗朱厚照,1506-1521年)或明永乐(成祖朱棣,1404-1424年)皇帝于此看过二黄戏的记载,只因庙毁碑失,亦难证实。惟知紫阳蒿坪乐楼曾有清乾隆二黄班社的题名墨迹。嘉庆道光时班社有汉中的汉荣班、西多仁丰班、城固宜太班。 咸丰初年更有杨金年、范仁保等名艺人分别在西乡、安康二地设科授徒,先后培养出“洪、来、”、“永、清”、“吉、寿”、“天、久”等辈艺人。随着这批艺人到处呈献技艺,二黄班社遍布川、陕两地。其中知名者如咸丰年的裕太、鼎太,同治年的仁太、瑞仁等班。这些班社散布各地,因地方主意与师承关系的不同,又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流派。安康派擅于文戏,通用“紫阳幽雅绵软,吐字吟泳多带川味;商洛派擅于功别样腾跃,以武戏见长;关中派注重唱、做、表演细腻,唱腔豪放。虽然特色各异,而其基本风格仍然相同。各代班(社)中,先后培养出了不少颇有成就的艺人。如道光年间查来松以生、末擅长,在川北曾获“戏状元”之称。 屈来寿擅于净角,多演神戏,曾有“活灵官”之称。刘久强以生、未见长,在川、滇等地也颇有声誉。清末的姚彩盛、赵清平、董兴平,民国中期的邢大伦、杨大钧,民国后期的山鸣岐、刘鸣祥等也驰名遐迩。这些班社和名艺人,对汉调二黄的发展和延续起过重要的作用。 在抗战前后,汉调二黄一度衰落。建国初期,党和政府组织失散艺人,分别在安康、商洛、汉中、西安、成阳等地设立一批专业剧团,在随团培养青年艺徒的同时,又在省戏校设立了汉剧班,所有这些团体,在“文化革命”中几乎损失殆尽。唯一存在的安康汉剧团,也摇摇欲坠。打倒“四人帮”后,才又在安康、汉中、商洛三地陆续恢复了一批专业剧团,使汉调二黄重现复兴景象。

242 评论

老鼠笨笨

这是我上传的材料,应该会对你有帮助:)还有不明白的就再联系~

293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汉服的毕业论文

    服饰是社会综合信息的载体,中国近现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深深影响着中山装的变迁。辛亥革命不但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也终结了服饰上的等级制度,为

    白色七巧板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关于合唱的毕业论文题目

    如何发给你?

    哎唯巴蒂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关于弹簧特性研究的论文

    膜片弹簧的弹性特性: 1、膜片弹簧具有较理想的非线性弹性特性,弹簧压力在摩擦片的允许磨损范围内基本保持不变,因而离合器工作中能保持传递的转矩大致不变,相对圆

    chuchu白白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关于合唱指挥的论文题目

    提供一些声乐方面的论文题目,供参考。1.陕北民歌艺术研究2.陕北民歌的艺术特色3.陕南民歌的艺术特色4.青海花儿之我见5.秦声初探6.秦腔音乐特色7.老腔艺术初

    343004227qq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关于唱民谣的人论文范文

    600字都写不了了,1000……

    xiaotian0001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