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我个时光机
21世纪,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将不可避免地遭遇到如下的六大基本挑战:(1)人口量三大高峰(即人口总量、劳动就业人口总量、老龄人口总量)相继来临的压力。国家的食物安全问题、解决劳动就业机会问题、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问题、老龄社会的一系列问题等,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2) 能源和自然资源的超常规利用。从现在起到2050年之间,达到资源和能源消耗速率的零增长,即实现土地资源的动态平衡、森林资源的采育平衡、水资源的消耗成为常量、能源的消耗成为常量和矿产资源消耗成为常量。能源结构应逐步将煤炭所占3/4的比重,下降到50%以下。这些都是扭转能源和资源超常规利用的必要措施。(3)加速生态环境“倒U形”曲线的右侧逆转。中国的生态环境质量仍未摆脱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状态。在21世纪中,必须迅速扭转生态环境质量仍然处于“环境库兹涅茨倒U形曲线”的左侧态势,加速通过临界顶点并转向生态环境总体好转的倒U形曲线右侧。(4)实施城市化战略的困扰。现代化的标志之一是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在2050年之前,中国的城市化率应当从现在的36%提高到75%以上。这就意味着只有每年平均增加近1%的城市化率才能达到现代化的要求。按此计算每年将有一千万以上的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这必将对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压力。(5)加速区域间发展的平衡并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国家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实现社会的公平。邓小平同志始终关注共同富裕这个重大的目标。在21世纪如何实现区域之间发展的平衡,并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不容松懈的重大任务。(6)国家信息化进程的急速推进和科技竞争能力的培育。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国家整体的信息化水平是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基本标志之一。目前,中国的信息化水平只是发达国家的5%左右,离现代化的要求尚有遥远的路程,因此,在21世纪中迅速推进国家的信息化程度,努力培育科技竞争能力,是摆在现代化面前的又一严重任务。所有这些挑战,其实质都在催促着“如何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目标”这个总的主体。上述这些成为中国未来发展严重制约的挑战,也只能在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中得到有效克服。
凉风正正
1、缺乏资金、人才、技术:没有资本原始积累,缺乏机械化操作技术,缺乏现代化经营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历史原因.2、传统思想的束缚:重农抑商、重陆轻海、重义轻利等观念,都是发展近代工业的思想障碍.3、三座大山的压迫:即帝国主义阻挠、破坏,封建专制统治的阻碍,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4、决策失误:发达国家的工业化一般从轻工业开始,而后延伸到重工业,同时,农业也相应发展,为工业发展提供基础.而中国是从重工业开始的,农业一直是传统农业,拖了工业化的后退.5、缺乏政治前提:发达国家工业化之前,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为工业化提供了保证.而中国直到新中国成立,无产阶级才掌握政权,开始大规模工业化.这就限制了工业化的规模和速度.6、客观环境的制约:近代史上,战争、革命不断,社会动荡不安,不利于近代化的。简单讲就是,经济上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人们生活自给自足;政治上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文化上受到传统重农抑商等思想的束缚;
农夫三下乡
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城市化问题、人口老龄化等。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资源利用的科技创新和环保能力建设。 2. 制定城市化和区域发展规划,引导人口流动和就业,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3. 采取措施鼓励家庭生育,稳步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具有创新、创造能力的人才,改善人口结构。 4.加强国际合作,争取更多的发展机遇。这些措施将为中国现代化提供新的动力和发展空间,促进中国走向更为繁荣富强的新时代。
双双鱼儿
发展中国家,又称“不发达国家”或“欠发达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独立的新兴民族国家,因其在现代化进程中起步较晚、发展程度较低,大多被称为发展中国家.从总体上看,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具有如下几个问题:第一.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二元性.这是指发展中国家的“过渡性”.经济结构中,一方面传统的农业经济依然存在,另一方面现代的工业经济也已发展起来,随着工业化程度的加深,二元经济结构会发生转变,但由于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艰难,多数国家在相当长时间内,这种二元经济结构仍将持续.经济结构的二元性决定着社会结构的二元性,传统社会因素与现代社会因素的并存和互动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必经阶段.第二,产业结构单一.在很多发展中国家中,少数几种农矿原料类初级产品的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相当大的比重,劳动力也集中在这些产业部门.在非洲,初级产品占到某些国家出口收入和政府收入的80%.这是殖民地经济遗留的后果,摆脱殖民统治后,许多发展中国家为了改变单一产业结构,大力推进经济多样化政策,但由于基础结构的改造相当困难,短期很难奏效.这种单一的产业结构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负面作用是很明显的:一方面,单一的出口商品容易受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导致外汇收入极不稳定;另一方面,这种结构使本国经济不能形成均衡、协调的自主发展态势,导致工业化进程和产业升级受阻.因此,在现代化建设中调整产业结构是发展中国家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第三,市场化程度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尚处于从简单商品经济向社会化商品经济过渡的进程之中,市场发育不全.殖民主义的长期统治造成这些国家经济结构的畸形,现代意义的市场经济难以正常发展.独立后,为了实施赶超战略,有些国家又过度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然而过度的国家干预却限制了市场机制的形成与完善.所以,发展市场经济是发展中国家社会转型过程中普遍面临的又一重大课题.第四,贫困问题严重.据世界银行1992年统计,1990年高收入国家人均GNP在7620美元以上,低收入国家在610美元以下,最穷国人均不到400美元.发展中国家有1/3人口,约10亿人(中国未列入)生活在贫困之中,他们尚未解决温饱问题.按地区分布,贫困人口1/2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1/3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1/10左右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这些地区农村的贫困现象尤为突出.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低于人口增长速度,这就更加剧了贫困人口的增长趋势.第五,各国发展极不平衡.由于各国的基础不同,且实施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造成各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两极分化.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实行了符合本国国情和外部环境的经济发展战略,利用本国的比较优势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从而崛起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有些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超过1万美元;另一部分国家由于政策失误和外部环境不利,导致经济恶化,长期处于低速增长甚至负增长状态,有的还经常出现社会动乱和政局动荡.目前,一些贫困的最不发达国家和地区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综合国力相比,差距还在继续扩大.发展中国家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群体.它们之中既有着许多共同特征,又存在着诸多的差异.
21世纪,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将不可避免地遭遇到如下的六大基本挑战:(1)人口量三大高峰(即人口总量、劳动就业人口总量、老龄人口总量)相继来临的压力。国家的食物安全
研究现状是开题报告的关键部分,对开题报告的层次和水平起决定性作用,也是英语论文“文献综述”的基础。 撰写研究现状之前,需要查阅与论文选题有关的国内外文献,以便了
2015年在教育局和县教研室的指导和关心支持下,经过凉风小学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我校申报的县级三个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了总结经验教训,在反思
(一)选题把握不准选题是确定毕业论文研究的方向,是毕业论文写作的第一步。即使教学学院给提供了一些参考选题,但学生在选题时仍有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追求热点,
3.20 世纪50 年代至70 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 4.中共十一届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