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59

不老的传说kz
首页 > 学术论文 > 修辞学语言研究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谷穗的宝贝

已采纳

语言学被普遍定义为对语言的一种科学化、系统化的理论研究。那语言学的论文题目要怎么选呢?下面我将为你推荐语言学论文选题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到你!

1、论修辞的定义及其发展历程

2、论修辞本质的现代意义

3、论修辞学的性质

4、论现代修辞学的研究对象

5、修辞学的研究任务

6、汉语修辞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范围

7、论汉语修辞的民族特点

8、论修辞学与语言学的关系

9、论修辞学与语法学的关系

10、修辞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11、修辞学与社会学的关系

12、论修辞学与美学的关系

13、论修辞学与哲学的关系

14、论修辞与传播的关系

15、修辞学与传播学的关系

16、修辞学与心理语言学的关系

17、修辞学与广告学的关系

18、论修辞学与社会心理学的关系

19、论修辞学与新闻学的关系

20、修辞学的发展与现代社会科学

21、修辞学研究的多维方法

22、论现代修辞学研究的社会心理学方法

23、论社会心理修辞学的研究方法

24、社会修辞学研究概述

25、论修辞研究的心理学方法

26、结构修辞学及其研究

27、语言修辞学及其研究

28、言语修辞学及其研究

29、现代汉语修辞学的发展

30、现代修辞学的发展趋势

31、当代修辞学的发展方向

32、20世纪中国修辞学概述

33、21世纪中国修辞学发展展望

34、现代修辞学的体系建构

35、中西古典修辞学研究比较

36、中西修辞学研究方法比较

37、论修辞中的辩证法

38、修辞与语境的关系

39、话语建构与语境的关系

40、修辞关涉的社会心理因素及其修辞价值

41、语境与话语理解

42、语境与修辞效果评价

43、语境学研究及其发展

44、语境学与现代传播学

45、语境的构成

46、认知修辞学及其发展

47、比喻的传播价值

48、修辞与真理

49、论修辞交际中的伦理法则

50、修辞研究中的伦理学方法

1、论修辞手段的定义及其构成

2、修辞方法及其构成

3、汉语修辞方法的民族性及其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价值

4、同义修辞手段

5、同义修辞手段研究概述

6、模糊修辞及其研究

7、寻常词语的艺术化

8、论辞格的本质

9、辞格及其定义

10、辞格的分类标准

11、汉语修辞格研究概说

12、汉语修辞格研究的进展

13、新闻标题中的比喻及其功能

14、比喻的结构

15、汉语比喻的民族特点

16、汉语喻体中的民族审美心理

17、花类喻体的文化含义

18、动物喻体的文化含义

19、比喻的民族心理基础

20、比喻与认知模式

21、夸张的民族特点

22、汉语借代的民族特点

23、反复的修辞功能

24、双关的语义结构

25、比拟的修辞功能及其语体分布

26、现代汉语公众称谓的变迁与社会心理

27、道德观念与汉语词语的伦理分化

28、汉语新修辞格探析

29、移就及其语义结构

30、句式的整散调配与话语风格

31、话语句式的长短转换方法

32、句式的雅俗分化及其调配

33、话语句式语气变化的修辞价值

34、话语句式的杂糅及其修辞价值

35、话语建构中的句式调配

36、话语句式调配的原则

37、话语句式调配的方法

38、词语选择的方法

39、词语的附加修辞功能及其类别

40、词语的态度标示功能及其修辞价值

41、词语的语体标示功能

42、词语理性意义的轻重与运用

43、话语组织的原则

44、句际衔接的方法

45、话语句际组合的原则

142 评论

画布大小

正 我国古代对汉语修辞的研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留下了丰富的研究资料.这是我国修辞学史上的一笔十分宝贵的遗产.我们应该对传统的修辞学进行总结和阐述,剔抉梳理,阐幽发微,使我们在研究现代修辞学的时候能够有所借鉴.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就有了一些关于修辞的正确言论.例如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辞达”论就是很有影响的一种见解.孔子说:“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这个说法为修辞提出了一个基本要求,认为语言的运用要足以把思想感情表达出来.这一正确的看法,和对语言的表达功能与社会作用的认识很有关系.孔子认为“言以足志”,“不言谁知其志?”(《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就是说,语言是用来表达思想感

203 评论

gengxiewei

国外期刊:31、先秦时期的汉语修辞学思想:理论与实践,(汉语和韩国语版),Susahak(《修辞学》,韩国), . 2005, 、Besonderheiten und Tendenzen der Verwendung nichtstandardisierter Schriftzeichen in der ?ffentlichkeit(社会用字中的不规范现象及其特点和趋势),CHUN(《春》)(德国)1998年·14。国内期刊:[传播学]:29、受众伦理规范研究:历史、现状与趋势,《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年3期。28、论传播受众伦理,《北大新闻与传播评论(第二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27、论未成年人成长中的媒体道德建设,《媒体与未成年人发展论文集》,媒体与未成年人发展论坛组委会,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8月,16页-22页。26、新闻中谐音现象的传播价值,《新闻与写作》2004年第5期。25、论传播伦理学的理论建设,《伦理学研究》2004年第3期。24、也谈新闻标题中的复用方法,《新闻与写作》2002第4期。[语言伦理学]:23、话语理解中的道德准则,《道德与文明》,2000年第4期。22、语言伦理学----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道德与文明》2000年第2期;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新兴学科》2000年第4期。21、论言语道德,《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伦理学》1998年第3期。20、论言语行为的道德准则,《语文建设》1998年第5期。19、言语行为的社会道德评价,《语文建设》1997年第2期;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7年第6期。18、论语言文明,《语文建设》1996年第11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7年第2期。[修辞学]:17、东西方古典修辞学思想比较——从孔子到亚里士多德,《江汉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转摘于《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7第2期。16、论以修辞学为中心的学科体系建设,《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修辞学论文集》第十集,中国修辞学会编、王德春、李月松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11月。15、论以修辞学为中心的学科体系建设,中国修辞学会2005年学术研讨会大会学术报告,2005年6月16日.厦门.集美大学。14、论修辞的视觉效果,《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修辞学论文集》(第八集),陈汝东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3、论视觉修辞研究,《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12、论修辞研究的传播学视角,《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11、简论以修辞为纲的对外汉语教学理念,《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2期。10、话语角色冲突的类型、原因及其消除,《汉语学习》2003年第3期。9、应用语言学及其学科建设论略,《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8、认知修辞学的性质、理论来源及现实基础,《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转摘于《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2第2期。7、民族心理视角下的语言及其运用,《华文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2期。6、论修辞的四个微观原则,《术语与标准化》,2000年第4期。5、当前城市社会用字中的不规范现象及其成因和对策,《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4、语境认知的修辞价值,《语言文字应用》1998年第3期。3、瑞查兹及其修辞研究(上、下),《修辞学习》1998年第1期、第2期;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8年第7期。2、论修辞的社会心理原则,《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7年第5期;转摘于《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1997年第3期。1、言语行为理论的修辞学价值取向,《修辞学习》1996年第4期。

300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修辞研究的论文

    正 我国古代对汉语修辞的研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留下了丰富的研究资料.这是我国修辞学史上的一笔十分宝贵的遗产.我们应该对传统的修辞学进行总结和阐述,剔抉梳理,

    嘟嘟198887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修辞学研究论文

    浅论英语修辞格的运用及翻译 摘要 使用修辞格是为了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鲜明突出,加强语言表现力和感染力.本文从正确运用英语修辞格及对比分析英汉语言在修辞格式上

    追梦小顽童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英语修辞学论文参考文献

    语言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语言学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有哪些呢?语言是我国非常重要的文学,也是人与人交流的重要桥梁。下面是我分享的.语言学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欢迎阅读

    尚居装饰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语言文字修辞应用杂志

    《中国语言学报》《当代语言学》《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蹦蹦跳跳321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汉语修辞研究论文1000字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竞争的加剧宣告“酒好不怕巷子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五光十色、千姿百态的广告令人目不暇接,广告在

    侯总大大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