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80

小怡子乖乖
首页 > 学术论文 > 计划与变化议论文素材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兰兰110110

已采纳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又是一年即将过去。感觉中2018仿佛刚刚开始还没有多久,马上就进入年末收尾的阶段了。回想2018年新年伊始,您对于新的一年的很多规划和期待,现在面临收官,完成情况都是如何?应该会有些计划得以实现或基本实现,可是更多的是当时计划看起来很“完美”,但真正执行起来就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到头来发出了 “计划不如变化快 ”的感叹。 不少人可能会觉得既然计划赶不上变化,而且计划浪费时间还过于机械,那我们到底还要不要做计划?这应该是很多朋友都有的共同困惑,我本身也曾深受这个问题困扰。苏格拉底曾说:“不经过检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套用这句话,“ 没有计划的人生也是不值得过的 。”很多人都会觉得何不干脆活得随心随性一点,就让命运来安排这一切就好了。其实,没有什么是比认命更自暴自弃、更可悲的借口。不努力就是不努力,别把什么都怪罪到命运,这个锅,命运不该背。平时做事无计划,急时做事无头绪 。计划这件事,我坚持过,也曾放弃过。坚持的时候还真没有太多的感悟,反而是放弃的那段时间,让我彻底认识到计划的重要性。 计划赶不上变化,不是计划本身的错,更不能说明计划没必要,而是计划进入了误区所致: 1、认为计划不可调整。 认为计划一旦制定就得严格遵循,稍有违背就意味着计划失败。实则不然,计划不是面面俱到,只是给了我们目标和方向,同时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地优化调整。计划要有弹性,计划不是死标准,我们计划完成的衡量标准也不是死的,只要在某个区间范围内就可以。 2、忽视了执行的重要性。 计划的目标是更好的为执行服务,但有很多朋友沉迷于计划的完善,却忘了要有所行动。 3、计划完成率过低还包括制定者的过于乐观。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完成计划所用的时间都会多于计划的时间。如何不高估自己的能力只有从一次次的尝试中摸索才能得出,才能最终形成自己对时间把控的认识。 总之,虽然会有计划赶不上变化,但如果没有计划,你就无法有效地去应对变化。

294 评论

beckywei12266

计划与变化/变化总在计划外 生活中,时刻都充满了意外,弥漫着变化。 ”明天我要去公园“,昨天我在想,可是今天下雨了…… 这也许只是生活中一个小小的,十分不起眼的变化与计划的矛盾关系吧,无奈,不知所措……,然后今天便悄然流逝……生活中,我们时常会有这样的感慨——计划赶不上变化!我们很认真地计划好一件事情,可是在执行过程中,总会收到一些突如其来的事情阻碍和干扰,导致事情不能按照计划实施而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 天天都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总是变化比计划的速度来的超快,计划怎么也赶不上变化,怎么追还是一样!变化总是来的很突然,有的时候甚至是吓人一跳,总是让人捉摸不透。人们谁都不可能想到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事情,是好的,还是坏的。谁都不能确定,还是那句话,因为计划没有变化快。 人生当中会有很多个十安路口,在每一个十字路口上的时候,都会有一个选择,因为你必须去选择才能通到下一站,到达属于自己的那个终点站。在很多时候,应该说是在每一个十字路口上的时候,他的每个选择都是难以选择的,他们都是很关键的。所以就有很多人老是拖拖拉拉,犹豫不定。但是,我们还是要做出一个决择。因为有很多时候,我们是没有太多的时间去考虑的,所以就会有很多人在最后的时刻就随便的做出一个决定,来打发了事。完了还长叹一口气,感觉自己终于又过了一截。是吗?事实难道真的是这样吗? 计划是有条有序制订的,但在实现的过程中我们都不能保证一定能按照计划上的步骤一一前进。也许途中会发生一些计划中没有预计到的地方而导致计划变化。计划步骤只能给我们提供一个抽象而单一的线路目标,但现实是不断的变化难以猜测和纠正。所以事实不会和计划走同一条线路。当然计划是不可缺少的,它的结果是我们明确的目标。在我们身边经常会有突发事件降临到周围的人身上,或者是自己的身上,都会感到吓人一跳!吓归吓,但是,我们要在短暂的惊吓之后,就要马上清醒过来,保持清醒的头脑,去面对,去迎接它!不能头脑发热一下想做什么事就去做什么事,应该考虑好了之后在去做决定,最后在给自己下一个定论。 虽然是计划没有变化快来的现实,但是我们在事前的并不是说不要去计划了,感觉它是个多余的,其实这个一个很危险的想法!所以,我们就要在计划的时候更加的注意了,以备变化。 我们不管是在什么时候,不论是什么地点,做什么事的时候,都要有备而去,切不可打无准备之仗!

156 评论

rachelkong

有一位爸爸是这样教孩子有条理地做事的:这位爸爸是一位收藏爱好者,他发现自己的女儿做事非常没有条理,常常是乱放东西,用的时候又拼命地找。为了使女儿养成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这位爸爸就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有一天,爸爸对女儿说:“一个人如果爱好收藏,他就会感到很快乐。”女儿有些怀疑地看着爸爸,说:“是吗?那应该收藏一些什么呢?”爸爸说:“什么都可以,比如你喜欢画画,那就可以收藏各种美术作品。”女儿说:“那很容易,我会收集好多好多画片的。”谁知,爸爸却说:“‘收’容易,‘藏’就不容易了。”女儿有些纳闷了:“怎么不容易?”爸爸说:“‘藏’就是会分门别类,就是要学会条理化。”然后,爸爸就给女儿介绍了国际上流行的一种藏书条理化的“资料十进分类法”。这个分类法就是把所有的资料由粗到细分成类、纲、项、目四个层次,每一层次以0到9为记号分成10等份。于是,全部资料便可分为10类、100纲、1000项、10000目。爸爸告诉女儿,“类”代表知识体系,“纲”代表专门知识,“项”代表专业,“目”代表形式。如,知识可分成10类:A.哲学;B.历史;C.社会科学;D.自然科学;E.工程、技术;F.产业;G.艺术;H.语言学;I.文学;J.总类(即不包含在以上九类之内者)……在爸爸的指导下,女儿把自己的图书分门别类地整理了一下,而且把经常要使用的书放在比较醒目的地方,把暂时不看的书放在其他地方。这样,她就做到心中有数,在寻找图书的时候非常方便。更重要的是,女儿在爸爸的指导下学会了做事有条理,她开始注重自己安排事情,比如,书包整理得非常有条理,语文课本、数学课本都是按顺序摆放的,只要把手伸进书包摸到第几本书就知道是什么,再也不用拼命翻书包了。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做事一定要有条理、有计划。比如,家里要整理得井井有条,东西不要乱放,看完的书要放回原处,衣柜里的衣服要分类摆放等,这些细小的行为都可以影响孩子养成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当然,让孩子养成做事有条理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家长的耐心和恒心,还要善于抓住教育的契机进行适时引导。建议二:引导孩子向做事有条理的人学习。许多孩子做事没有条理,当父母跟他强调需要有条理地做事时,他往往无法接受父母的意见。事实上,孩子需要身边的榜样来引导。有一位妈妈正为女儿做事没条理而烦恼。她的女儿英英已经上小学二年级了,却是经常东西乱放,自己的房间一团糟。有一次,这位妈妈跟同事说起了这件事情。同事对这位妈妈说:“我女儿婉儿以前也是这样,有一次,我家里来了个小客人,她做事非常有条理,每次都帮助我女儿整理东西,教她怎么整理自己的房间和东西,结果,我女儿现在做事很有条理。要不,你带你女儿到我家住两天,让我女儿教教你女儿好了。”于是,这位妈妈就把英英带到了同事家。两个女孩玩得很高兴,一起玩拼图、玩棋类游戏等。两人玩得差不多了,婉儿便很自觉地收拾东西,并放回了原来的地方。英英看着婉儿收拾,也帮忙收拾了。第二天,英英学会了主动去收拾东西。英英从婉儿家回来后,就把自己的房间整理得干干净净,再也不会乱放东西了。建议三:教孩子做计划。要让孩子做事有计划,父母可以向孩子示范自己的计划。即把自己的计划告诉孩子,并且征求孩子的意见,让孩子帮着计划。比如,在周末的清晨,可以这样对孩子说:“今天我想好好安排我们的生活,吃完早饭后,我们到公园去看花展,然后回来吃午饭,午饭后你小睡一会,一点钟我们去少年宫学画画,三点我带你去海洋馆,回来后,你要写一篇一天的见闻,你觉得这样安排好不好?”这种示范不仅可以帮助孩子理解计划的重要性,而且,他能够学着去安排自己的事情。如果孩子对父母的计划提出了疑问或者孩子有了计划的意识后,那么,父母就可以让孩子来安排、计划一下了。比如,一家人有老有小,在周末的时候去公园游玩,孩子往往会喜欢玩一些新奇刺激的活动,像碰碰车什么的。于是,可以让孩子将一些活动,如划船、拍照、玩碰碰车、钓鱼,按一次的次序和时间来安排,既要照顾大家,也要考虑个人的喜好。如果孩子安排得合理,就按照孩子的安排去做。如果安排得不合理,就要跟孩子讲清为什么。这种实践性的锻炼最能培养孩子做事有计划的习惯。对于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更应该让孩子自己来安排和计划,这样孩子能够更好地遵守自己的计划。有一位聪明的妈妈,发现孩子在学习弹琴的时候总是没有计划,刚想弹琴,不一会又去看动画片了。有一天,妈妈对孩子说:“你每天得弹半小时的钢琴,刚回家的时候弹也行,吃完晚饭弹也行,但是,弹的时候你不能半途而废,一定要弹足半小时。”孩子考虑了一下,因为晚饭前有一个他喜欢看的动画片要播放,于是他选择了吃完晚饭再弹。结果,他确定自己的计划后,居然一直执行得非常好。建议四:让孩子按计划办事。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向孩子强调计划的重要性,并给孩子的各项行为制定一些计划。当然,这些计划的制定应该让孩子参与进来,与父母一起来制定计划。当计划制定了以后,孩子必须按计划办事,不能半途而废。对幼儿园的孩子来讲,父母应该要求他们在玩的时候自己把玩具拿出来,玩完以后自己收好;对小学生来说,就要要求他们看书做作业的时候要认真,写完以后才能去玩;对于中学生来说,应该要求做事有责任心,自己把握做事的进度。一位小学生做事非常磨蹭,本来没有多少作业,却非要拖到很晚,熬得妈妈又气又急。有一次,妈妈想了一个办法。她跟儿子约定,做作业的时间只有半小时。然后,妈妈把闹钟上好,同时,儿子开始做作业。半小时一到,闹钟就响起来,儿子还差两道题目没做完。儿子向妈妈投来求助的眼神,但是,妈妈毫不犹豫地说:“时间到了,你不要做了,睡觉吧。”第二天,妈妈把儿子没做完作业的原因告诉了老师,老师也支持妈妈的方法。这天晚上,妈妈又上好了闹钟,儿子一开始做作业就很抓紧时间,效率明显提高,居然顺利地在半小时内做完了作业。从这以后,儿子做作业的速度和质量都提高了。而且,做其他事情的时候,他都会有意识地给自己设定一个时限,有计划地去做了。建议五:教孩子按规律做事。引导孩子计划周密,学会有条理、有理智地生活,都离不开科学的态度。也就是说,要遵循客观规律,而不能冲动蛮干乱计划。威尔逊和同学要到山里去参加为期两天的野营活动。学校向他们介绍了营地的一些情况,并为他们的准备工作提出了建议,让孩子们自己回家去准备营地生活用品。妈妈问威尔逊是否需要帮忙,威尔逊说自己能够照顾自己。在他出发前,妈妈检查了他的行李,发现他没有带足够的衣服,因为山里要比平原冷得多,显然威尔逊忽视了这一点。妈妈还发现他没有带手电筒,这是野营时经常需要带的东西,但是妈妈并没有给他更多的提示。威尔逊高兴地走了。过了两天。等他回来时,妈妈问:“怎么样,这次玩得开心吗?”威尔逊说:“我的衣服带得太少了,而且由于我没有带手电筒,每天晚上都要向别人借,这两件事搞得我好狼狈。”妈妈说:“为什么衣服带少了呢?”“我认为那里的天气会和这里一样,所以只带了平常穿的衣服,没有想到山里会那么冷!下次再去,我就知道该如何去做了。”“下次如果你去佛罗里达,也带同样的衣服吗?”“不会的,因为佛罗里达很热。”“是的,你应该先了解一下当地的天气情况,再作决定。那手电筒是怎么一回事呢?”“我想到要带手电筒,可我忙来忙去,最后把手电筒给忘了。我想,下次野营时我应该先列一个单子,就像爸爸出差时列的单子一样,这样就不会忘记东西了。”在妈妈和威尔逊的一问一答中,妈妈帮助威尔逊总结了计划不周的教训。其实,这位妈妈完全可以在事先提醒孩子,但她认为,经验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很重要的,因此,她没有提醒孩子,而是让孩子在体验中尝到自然惩罚的后果,从而逐步学会有条理地安排一切事情。另一位爸爸也用相似的方法使儿子改掉了做事丢三落四的坏习惯。这位爸爸是这样说的:“一次,我发现儿子又忘戴红领巾了,为了让孩子尝尝丢三落四的后果,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次,我没有给他送红领巾。儿子放学回来沮丧地说,因为他没戴红领巾,他们班被扣了1分,同学们都责怪他。于是,我趁热打铁说:‘以后你一定要把该带的东西整理好!’儿子若有所悟地点点头。从这以后,儿子做完作业总是认真地收拾书包,嘴里还念念有词:‘钢笔、尺子、语文书、默写本、文具盒、红领巾……’做事有条理多了。”建议六:教孩子做事之前定计划。德国人非常注意做事的计划性,在子女教育问题上,他们也是十分注重引导孩子做事讲究计划。如果一个孩子对爸爸说:“爸爸,我周末想去郊游。”他的爸爸不会直接说“好”或者“不好”。他会问孩子:“你的计划呢?你想跟谁一起去?到什么地方去?怎么去?要带什么东西去?”如果孩子说:“我还没想好。”爸爸就会对他说:“没想好的事情就不要说。如果你要去,就要先做计划。”这样,德国孩子做事一般都比较严谨,做事之前往往会有周密的计划。当孩子提出某项请求时,父母可以问孩子:“你的计划呢?”当你的孩子逐步习惯了在行动之前做计划后,他就会养成先计划后办事的好习惯。作为父母,你可以耐心地与孩子讨论他的计划,并使计划趋于可行,那么,孩子也就悄悄地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平陆336

218 评论

雅轩0310

诸葛亮借东风

236 评论

天天天晴9080

有一年,一群意气风发的天之骄子从哈佛大学毕业了,他们即将开始穿越各自的玉米地。他们的智力、学历、环境条件都相差无几。在临出校门时,哈佛对他们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结果是这样的: 27%的人,没有目标; 60%的人,目标模糊; 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 3%的人,有清晰而比较长远的目标。 以后的25年,他们穿越玉米地。 25年后,哈佛再次对这些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是这样的: 3%的人,25年间他们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实现,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 60%的人,他们安稳的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成绩,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 剩下的27%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的很不如意,并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这个“不肯给他们机会”的世界。

343 评论

相关问答

  • 改变缺点的议论文素材

    有些人心怀远大理想,努力奋斗,最终得到丰厚的回报。 有些人同样心怀远大抱负,却空想不做,最终一事无成。 在英国最古老的建筑物旁,有一块墓碑,碑文写道:“当我年轻

    Wenlll1020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初心不变议论文素材

    1.禅学,佛学中的“初心”——崇高的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是一种自我牺牲、普度众生的奉献精神。 2.白居易:所以表不忘初心,而必果本愿也。——不忘记最初的

    b玻璃心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学会变通议论文素材

    希望楼主采纳~~~这些对楼主有用没有!!唐代的李白,年轻时一心想出仕,但是他在宫廷之中偏偏得罪官僚,弄得仕途极不得志。于是他跃出官场,流连忘返于名川丽山。细想想

    妞我等你长大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计划与变化的议论文素材

    是的计划,只是你对未来的一段时间内的一些想做的事情的一个超前的规划而已,如果可能你会按照这个计划来做事情,如果不允许有了新的变化,那么就要对已经做出的计划做出变

    啾啾大神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改变议论文素材

    只有改变了自己,才能改变世界

    凉风正正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