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42

xiaohoulee
首页 > 学术论文 > 研究伦敦奥运会网络新闻报道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沙沙小小囡

已采纳

伦敦奥运会消极比赛事件后,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于近日首次公开表态。他表示,消极比赛并非是自己的战术布置,而且国际羽联的处罚太过草率。并用“金牌是竞技场上的唯一标准”为自己做无罪辩护。众所周知,这些年来波叔的眼里没有旁物只有金牌,不过这次面对媒体面对大众他竟能如此理直气壮,从话语中丝毫看不出任何代表羽毛球队承认错误的迹象……难道包揽所有金牌真的可以掩盖一切违背奥运精神的丑恶现象吗?你认为并未受到处罚的李永波字字有理吗?看了李永波接受央视的访谈内容,说实话我心里感觉真是五味杂陈。其实很多东西波叔未必不知道,很多道理波叔也未必不懂,很多事情波叔更未必不想不做!只不过在当下我们现有的体育体制和环境氛围下,一些改革确实感觉太难太难。拿了冠军挑刺,没拿冠军更挑刺,或许你永远无法感受波叔那个位置的风口浪尖……波叔能一直在这个位置上坐着,对上对下都要负责,不容易啊。羽毛球比赛规则确实有漏洞,波叔所说的话有一定道理,只是这是谁的理,你我他认不认这个理?没有处罚李永波,他就有理了么?处罚了李永波,他就没理了么?凡事咱都得讲理,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在我看来,1、别人偷驴,咱不能跟着拔橛;2、既然说好了要负责任,就不能黑不提白不提;3、向前看没问题,但必须“向前上方看”,否则,争议永远不会消失!其实说到底,波叔之所以如此理直气壮,最重要的原因只有一个——真正养活羽毛球队的,也就是其衣食父母并不是观众,而是国家体育总局。因此以波叔为首的羽毛球队只需要服从总局领导的安排,所做的一切只需要让总局领导满意,球队的生存、发展乃至壮大就没有任何阻碍!然而观众的感受、观众的情绪,根本左右不了球队的命运,甚至可有可无,因此在他们眼里,当然可以将这一切忽略!波叔是体制内的“产物”,自然要始终维护体制的正当性,否则他将不可能继续在这个圈子里生存下去!所有体制内的人都要遵循这个原则,因此类似消极比赛这种无视观众存在的丑恶现象频发,也就不足为奇了。怎么办?我们只能根据原因找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让观众真正成为这项运动发展的衣食父母,才能让每一个上场的运动员都能拿出对得起观众的表现,才能真正从根上杜绝消极比赛。从当下的发展形势出发,这实际就是让我们大力发展职业联赛,发展名副其实的真正意义上的职业联赛。走好这条路,便能顺利杜绝消极比赛等丑恶行径。不过现实是残酷的,要想真的搞好职业联赛需要很多的条件,也有很多的制约因素。以目前我国的职业体育发展现状来看,毫不夸张地说,咱们没有一个真正意义的纯职业联赛,大部分都是伪职业联赛。试想一下,连足篮排这类热门项目的职业联赛都没有搞好,我们又怎能指望羽毛球的职业联赛能一飞冲天呢?事实上我觉得并非所有项目都适合搞成职业联赛的形式,也并非所有项目都只有搞职业联赛才能壮大这一条路,我们更应该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细致分析该项目在中国具不具备办职业联赛的各种条件,分析过后再去定夺,才不会像当下如此盲目!羽毛球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体制内的老一套思想充斥其中,把职业联赛弄成了半吊子,弄成了四不像,弄成了似是而非,如此不按照规律发展,怎可能杜绝消极比赛?我觉得羽毛球要想在中国真正办起有规模的职业联赛,难度极大,因此如果依然抱死这条路不放手,只能说,彻底根治消极比赛,任重而道远啊!从能力上说,李永波自然是无可非议的好教练,但在举国体制的熏陶下,其多年坚持贯彻的唯金牌论思想,确实已经不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了。运动队的发展壮大,也早已过了过度依赖组织、依赖领导的时代,回归市场、尊重普遍价值规律才是正道!实际上,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拿再多的金牌有啥用?老百姓的体质,青少年的体质搞不上去,一切都是白搭。举国体制的实质性改革,请快点到来吧!

315 评论

Nicole20041414

天…不知道你看了比赛没有,我觉得可以把握住比赛的黑幕来写,也可以写中国队员努力拼搏,勇争冠军,随败犹荣来写。

108 评论

娜是阵疯

希腊人于公元前776年规定每4年在奥林匹亚举办一次运动会。 运动会举行期间,全希腊选手及附近黎民百姓相聚于奥林匹亚这个希腊南部的风景秀丽的小镇。 公元前776年在这里举行第一届奥运会时,多利亚人克洛斯在 米短跑比赛中取得冠军。他成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荣获第一个项目的第一个桂冠的人。后来,古希腊运动会的规模逐渐扩大,并成为显示民族精神的盛会。比赛的优胜者获得月桂、野橄榄和棕榈编织的花环等。从公元前776年开始,到公元394年止,历经1170年,共举行了293届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公元394年被罗马皇帝禁止。 1875~1881年,德国库蒂乌斯人在奥林匹克遗址发掘了出土文物, 引起了全世界的兴趣。为此,法国教育家皮埃尔·德·顾拜旦认为,恢复古希腊奥运会的传统,对促进国际体育运动的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在他的倡导与积极奔走下,1894年6月,在巴黎举行了首次国际体育大会。国际体育大会决定把世界性的综合体育运动会叫做奥林匹克运动会,1896年4月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以4年一次,轮流在各会员国举行。到1992年,已经举行了25届奥运会。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基本上是每四年举行一次,这一周期被称为“奥林匹亚德”。按此周期算,则从公元前776年到公元394年间共应举办293届;但实际上召开的次数要少得多。不过,古代奥运会有规定,一个奥林匹亚德为一届,不管举行与否次数照算。 古奥运会初期,竞赛项目不多,所以前22届时间仅一天。后来随着比赛项目的增加,又延长为两天。从第37届增加少年比赛项目后,时间又延长到5天。其中第一天是开幕式,举行献祭和宣誓仪式,第二、三四天是比赛的具体内容,第五天是闭幕式,进行发奖和敬神活动。 目前奥运会的比赛项目有(未含冬奥会项目):田径、游泳(含跳水、水球、花样游泳)、射击、举重、自行车、射箭、篮球、排球、足球、手球、曲棍球、体操(含艺术体操)、击剑、国际式摔跤(自由式和古典式)、拳击、柔道、赛艇、皮艇和划艇、帆船(含帆板)、马术、现代五项、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棒球等。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不论从发展规模,还是从发展水平上来看,都已为举世所瞩目。奥林匹克精神得到了广泛传播。人们看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奥林匹克主义以竞技的形式,将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人类的社会活动,对人类的文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一种体育现象,奥运会是人类探索体能极限的最引人入胜的赛场,奥运会纪录、奖牌成为运动员追求的崇高目标,奥林匹克运动已成为参与国家和地区众多、具有巨大吸引力、穿透力和凝聚力的一项全球性活动。 古代奥运会的由来 在半岛上的阿尔菲斯河之滨,克罗菲斯山麓,属于伊林斯地区的奥林匹亚村,被认为是诸神聚居之所。因此在这里建筑厂宙斯神庙,其附近被称为阿尔齐斯神域。当时每年七、八月间,各城邦都要来此祭祀宙斯。除献纳祭品、举行仪式外,竞技运动也被列为—种祭神活动。4年一次的闰年扩大祭祀,后来形成制度,这就是奥运会4年举行一次的由来。4年一次的古代奥运会周期,被称作“奥林匹亚德”。 关于古代奥运会的最早的诞生,有不少的神话传说,其中.最为哙炙人口的神话传说是:海神之子伯罗普斯为娶公主希波达米亚,在赛马车中战胜了国王俄诺马依斯,因而得到了公主和王位。为了庆祝胜利和感谢神灵佑护,在奥林匹亚举行了竞技盛会。 当然神话井非历史。事实上,古代奥运会所以在古希腊出现,是由地理环境,经济生活方式、文化习俗、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审美观点等多种历史文化因素铸造成的一个客观历史现象。—般历史学家都认为,从公元前776年始,竞技表演以比赛形式出现,因而人们通常把这作为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始年代。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兴起于欧洲资本主义工业时代,但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古奥运会每四年一届,从公元前776年有文字纪录的第一届奥运会到公元393年,共举办了293届,历时1169年,经过了产生,发展和衰弱几个阶级。 第一, 古希腊自然环境与竟技运动习俗的形成。 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古希腊成为多种文化的交汇之处,并因此加快了社会发展的进程,在科学,文化,艺术和体育等领域里为人类做出了多方面的卓越贡献,成为西方文明的发祥地。竟技运动是希腊人生活的重要内容。 第二, 奥运会初期的比赛项目也反应了战争与古奥运的发展关系。从公元776年开始长达500年期间,奥运会项目逐步扩大,从单一的赛跑发展为有摔跤,混斗,拳击,四马战车,马车赛,角力,赛马,五项运动项目等的综合运动会,这些比赛项目,多与军事技能有关,反应了战争对奥运会比赛项目发展的驱动作用。虽然古奥运会的比赛项目有明显的军事烙印,但是奥运会本身却是整个希腊民族欢聚一堂的盛会。虽然各城邦间的冲突经常发生,但是它们之间联系也是十分密切的,特别自公元前8世纪开始,随着古希腊殖民运动的兴起,在地中海区域形成了一个希腊文明圈。 第三, 古希腊的宗教习俗与奥运会模式的形成。 古奥运会是一种泛希腊的宗教庆典,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对奥林匹斯山诸神的膜拜;二是有一独特的祭祀制度;三是有丰富的宗教神话传说。 第四,古奥运会的盛衰。 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发展为各希腊城邦参加的盛会,第二阶段(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4世纪)为古希腊城邦奴隶制的全盛期,古奥运会达到鼎盛。第三阶段(公元前4世纪-----公元4世纪)古希腊先后被马其顿和罗马帝国征服,古奥运会进入衰落期。 二:奥林匹克运动的动因: 体育国际化发展的需要,19世纪下半叶,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现代体育的发展出现了两个明显的倾向。一是竟技运动的迅速发展,二是体育的国际化趋势,1881年第一个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国际体操联合会成立。随着国际体育交往的扩大,建立一个综合的国际体育交流的大舞台,建立一个协调各单项组织活动的国际体育组织以发挥管理作用,已成为时代的迫切需要。 终于在1893年根据顾拜旦的建议,法国田径协会联合会举行了一次国际性体育会议。讨论复兴奥运会的问题。 1894年国际体育运动代表大会在巴黎索邦神学院隆重开幕。并通过了一个重要文件----(复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决议。由于首届奥运会将于1896年在古奥运会的发源地希腊雅典举行,因此希腊人维凯拉斯任第一任主席,顾拜旦为秘书长。大会规定每隔四年在哪个国家的大城市举行奥运会。 三:现代奥运会与古代奥运会主要特点的比较 1. 沿用了“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名称。 2. 继承了“奥林匹亚”每四年一个周期的传统 3. 借用和发展了古代奥运会的某些仪式。 4. 吸收和发展了古代奥运会的传统思想。

298 评论

小玩子2603

一、人民日报伦敦奥运报道概况2012年伦敦奥运会落幕,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本届奥运会上取得38金、27银、23铜的境外参赛最好成绩。中国体育代表团在伦敦奥运会上取得如此成绩,举国关注,举世瞩目。 中国体育代表团征战此次奥运会,人民日报非常重视,每天拿出4块版、总计76块版的奥运特刊的规模予以充分报道。对于奥运会开闭幕消息、开幕式评论员文章、闭幕式社论、个别针对热门话题的重要评论、针对奥运会上争金夺银摘铜的大部分优秀运动员设立“奥运之星”的栏目以图文并茂形式在人民日报一版予以显著报道。 能不能将奥运报道做出内容,做出影响,首先要解决报道规模的问题。可以想象,如果人民日报此次伦敦奥运报道每天只是一个版或两个版的报道规模,其影响就要大打折扣。 此次报道伦敦奥运会,人民日报奥运特刊4个版进行了如下大致分工和定位:特刊一版主要是起到封面作用,固定栏目有统领版面的图片栏目“今日定格”,这个栏目是我们报道历届奥运会的一个突破。突破的最直接体现就是图片幅面大,基本上每张图片都在6栏以上,一些图片还做了通8栏处理。19期奥运特刊我们用了19张(组)“今日定格”图片,这些图片都是我们结合当日赛点遴选的,其中仅有极个别的是人民日报摄影记者拍摄的图片,我们选择这些图片的原则很简单,不看人,不论中外,以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为第一选择。除图片栏目之外,特刊一版还常设了反映场内外热点的“五环五星”栏目、体现言论优势的“奥运观察”栏目、体现时效的“微现场”栏目、体现服务性的“奖牌榜”和“奥运看点”栏目。特刊二版实际上起到和特刊一版互为依托的作用,报道定位同样是“以我为主”,常设栏目有“热点直击”“微论坛”等栏目。特刊三版,主要兼顾赛场深度和赛外热点报道,这些内容主要依靠“伦敦夜话”栏目来体现。此外,这个版还设立了“闲看奥运”言论栏目,主要由一些后方年轻记者执笔,与特刊一版前方记者执笔的“奥运观察”言论栏目形成差异化视角评点奥运。这个版还设立了较为轻松的“伦敦札记”和深入浅出地介绍奥运知识的栏目。特刊四版的报道主要由人民日报国际部完成,主要报道内容集中在外国运动队和运动员相关赛事等方面,常设栏目有“风云赛场”“人在奥运”“‘尔’听八方”“伦敦日记”等栏目,既报道人和事,也对奥运各参赛国涉奥反馈信息进行报道。 二、准确拿捏热点报道尺度,有力引导舆论 中国体育健儿在伦敦奥运会上共夺得了88枚奖牌。对于这些金牌银牌铜牌,仍是人们热议的焦点,当然也是做好奥运报道的鲜活素材。但如果大家转换一下角色,尝试以普通读者的角度看奥运,可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看争金夺银或平淡或惊险的历程,人们心潮澎湃;而伴随着争金夺银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争议事件,不但会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而且往往以街谈巷议、自媒体传播的方式积极参与其中。面对众声喧哗,主流媒体发挥舆论稳压器的作用自然责无旁贷。 7月29日,伦敦奥运会女子53公斤级举重赛场,代表中国队出战的17岁湖南小将周俊在抓举比赛中连续三次输给95公斤重的杠铃,交出了中国女子举重队奥运参赛史上的首张“白卷”。比赛比砸了,小将周俊手足无措、神情恍惚,一时间国内外舆论哗然。女子53公斤级举重虽非中国女子举重的优势项目,但也并非无人可派。为什么会出现实力并不突出、经验十分欠缺的周俊被派上场参赛的咄咄怪事?就此,人民日报7月30日在奥运特刊二版的“热点直击”栏目及时刊发述评《女举首张“白卷”痛从何来》,对中国举重在选拔机制、省市平衡、补偿照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挖掘,既回答了人们的疑问,同时也巧妙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而文章对所暴露问题深度和广度的开掘并未仅限于此。文章最后一段话:“这次失利,让中国举重队和某个省丢掉了一枚“计划内”的奥运奖牌,而周俊的未来才让人更加担心。丢掉的奖牌还可以重新夺回,但一名年轻选手崩塌的信心,岂是轻易就能重新建立的?”文章就此收笔,显得别有深意。既显示了对无辜小将的人性关怀,也不乏对举重界一些乱象的批评力度。以这样的报道关注女举“白卷”现象,应该说是站得住脚的,当然也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和历史的推敲。 7月30日凌晨,同样是举重赛场,中国选手吴景彪在男子56公斤级决赛中不敌在B组参赛的严润哲获得银牌之后重复最多的一个动作就是鞠躬,并一次次道歉,感觉自己“有愧于祖国、有愧于中国举重队”。吴景彪该不该道歉?道歉背后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心酸?众说纷纭之时,人民日报7月31日奥运特刊一版刊发了观点鲜明的文章《既已尽力 何言有愧》。文章对比赛过程和吴景彪的实力进行了如实描述和准确分析,最后得出“输给这样强劲的对手,不能算是意外”的结论。这种还原事实真相的报道,也许不如抨击谩骂过瘾,但起到的舆论引导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北京时间8月7日,中国选手刘翔出战伦敦奥运会110米栏预赛。刘翔在出发后摔倒,无缘半决赛,在跳着完成全程后,他俯下身,亲吻了最后一个栏架。对于这样一个激起巨大舆论旋涡的突发事件,我们依然把相关稿件和言论放到特刊一版处理,但并未处理成上半部分的版面头条区域,这本身就是一种态度。前方现场特写来稿语带感情,我们在处理稿件时没有破坏文章的写法,只是删掉了有关方面的部分表态。对这一事件的报道尺度把握,我们主要通过两个标题来体现:现场特写肩题“三次来到奥运赛场 两次没能完成比赛”主题“刘翔的伤 我们的痛”,言论标题“伤情难为英雄汉”。除这两篇报道外,网友、微博热议,我们一条都未选取。此后有关刘翔伤情的报道,我们也再未选取。当然随后的8月9日我们还是刊发了消息“刘延东亲切致电慰问鼓励”和言论“拼搏展示着中国价值追求”。其实,对热点新闻、争议事件的报道,要做到不失语、不乱语、敢说话、会说话,不在于咄咄逼人、喋喋不休,报道尺度拿捏得当,分清场合点到为止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三、舆论战中主动发声,切实提高国际传播力 本次伦敦奥运会报道区别于以往历届奥运会报道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两个战役同时展开:一是奥运报道新闻大战,一是针对西方舆论刁难和攻击的舆论战。应该讲,中国媒体在这两场战役中均表现优异。尤其令人欣慰的是,在奥运新闻战和舆论战中,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得到很大提升。 针对西方媒体无端质疑和刁难叶诗文在女子200米混合泳和女子400米混合泳中的优异表现,人民日报在社领导的具体指导下于8月2日在奥运特刊一版推出言论“无端贬损凸显偏见与无知”,并配发前方记者发回的现场特写“叶诗文坦然面对‘质疑’”,由此掀开应对舆论战的序幕。这组稿件国内外反响极为强烈,保护自己的运动员、在舆论战中敢于亮剑,此后逐渐在中国媒体奥运报道中形成声势。8月6日,针对西方媒体评判羽毛球选手退赛事件、评判游泳选手赛场表现和一些项目裁判在判罚尺度把握上的双重标准,人民日报奥运特刊一版推出言论“双重标准有损公平正义”,并转载了解放日报稿件“伦敦赛场,不缺双重标准”、文汇报稿件“因为无知 所以偏见”,再度形成报道强势,国内外舆论反响强烈。此后,人民日报还先后发表了“为何‘选择性失明’”、“奥运会锤炼中国的自信”、“缺少包容难以领悟奥运之美”等言论,在这场背景复杂的舆论战中发挥了人民日报评论的优势,很好地引导了舆论。8月7日,人民日报奥运特刊三版刊发述评“叶诗文 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通道”和深度报道“花季少女 卓然绽放”,这两篇文章令花季少女叶诗文的清新形象跃然纸上,同时也以扎实的采访和令人信服的论据解析了叶诗文的成功之道。特刊四版同日刊发了伦敦分社记者采写的“英国‘自然’杂志向叶诗文和读者道歉”的图文报道和后方编辑编译的“科学论证应以事实为基础”的读者反驳“自然”杂志文章。此组报道与叶诗文报道前后呼应,等于为此次舆论战的阶段性成果做了一次小结。这两个版的报道,引发国内外强烈反响,同样起到了很好的舆论引导作用。 通过这次伦敦奥运报道实践,我们有如下认识:打赢奥运新闻大战,要抢热点、抓深度、做好服务、巧妙引领;打赢舆论战,则要把握话语权、抢占制高点、精心谋划、以理服人。而不论是新闻战还是舆论战,所有新闻作品只有经受住时间和历史的检验,才能最终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为人民日报体育新闻部主任)

177 评论

相关问答

  • 新闻伦理道德伦理论文题目

    新闻学的毕业论文提纲 一段充实而忙碌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大家都知道毕业生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

    婕哥大王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研究论文新闻报道的区别

    新闻里的人和话不可以用到论文里。论文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lùnwén,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

    Herculeses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伦敦大学研究生论文

    轻重有别 点数低代表抄袭情况比较轻微,惩罚也比较轻,包括口头警告,论文重写等。 但随着抄袭情况越严重,点数也越高,惩罚也相应提高,包括论文成绩零分,不准重写,严

    熊猫虾仁@三侠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新闻报道页面设计研究论文

    网络新闻编辑研究中文提要5-7英文提要7-9从网络新闻到网络新闻编辑9-16一、新闻与互联网9-11二、网络新闻的定义与网络新闻传播特点11-13(一)网络新闻

    蝉翼之円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新闻伦理论文开题报告

    理论意义是指对于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和研究的意义,这主要要联系个人专业背景来谈。 现实意义是指运用方面的意义,比如说可以供心理辅导、学校心理健康课参考,引起全社会

    风铃结香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