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09

huahuaxiaoer
首页 > 学术论文 > 中国古代官制论文参考文献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呼啦啦呼嘞嘞

已采纳

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韦庆远的《中国官制史》、李孔怀《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严耕望《中国政治制度史纲》、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左言东:《中国政治制度史》;杨鸿年、欧阳鑫:《中国政制史》、韦庆远、柏桦《中国政治制度史》、阎步克《中国古代官阶制度引论》、吕思勉《中国政治史》等。

261 评论

甜甜的daisy

都是一步一步的中央集权,宋朝进一步发展,清朝发展到顶峰.

87 评论

小琳子雄霸天下

说起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许多人可能比较迷糊,虽然经常听到看到,却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其实,它们是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官制,虽然确立于隋朝,但是早在汉朝和三国就出现了,之后在数百年内,三省的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直到隋朝确定三省六部制。那么,这三者中,到底哪个权力最大?

在古代,皇帝是最高的决策者,但是每逢朝堂大事,皇帝不可能一人决定,他会咨询智囊团队,这些能影响皇帝决定的人,便是宰相。从秦朝到清朝,有宰相之权的官职各有不同,有的位居一品,有的甚至低至七品,只要皇帝允许他进入决策圈,他就能呼风唤雨。要比较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哪个权力大,就要看哪个机构出的宰相多。

秦汉初期,影响皇帝决策的官员是丞相,为了节制丞相之权,便有了三公,三公都是宰相,可以和皇帝坐而论道,影响国策。东汉初期,刘秀觉得三公权力不好控制,于是将权力转到皇帝可以控制的尚书省,三公被架空。从此,“录尚书事”成为权臣最牛的一个标准,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和司马懿都担任过此职。

东汉之后,尚书省开始走下坡路,为什么?因为皇帝将更多的人引进了决策圈。表面上是为了集思广益,实际上是进一步分割相权。哪些人能进入决策圈?自然是皇帝身边的人,比如侍中、散骑、中常侍、黄门侍郎等,于是门下省崛起了。门下省的长官侍中原来只是给皇帝拎包拿衣服的下人,甚至还可能端过尿壶,结果一跃成为宰相。

中书省的崛起是从曹魏开始的,曹操、曹丕、曹叡祖孙三代,一步步把中书省推上了巅峰。在曹叡时期,中书省两个长官刘放、孙资权势滔天,比如曹叡临死前安排的五大辅政大权,被他俩折腾成两个,一人是曹爽,一人是司马懿。西晋时期,虽然尚书省依旧在,尚书令的级别也比侍中、中书监高,但是没有什么用,一直被两省欺压。

那么,中书省和门下省哪个权力大?从字面上来说,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审查封驳,但实际上两者并没有那么泾渭分明。比如散骑常侍这个职位,一般都把它归于门下省,但是魏晋时期,它又自成一派,身具中书和门下的职能。再比如初唐时,门下省是第一部门,宰相都去那里开会,唐中宗继位后,裴炎是中书令,宰相们又都到中书省开会。由此可见,门下中书两省实力很难一比高下。

从唐朝开始后,皇权进一步加强,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决策圈进一步扩大,即使不在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只要皇帝看好你,给你通行证,你就一跃成为宰相。比如同中书门下三品、同平章事、参知政事等等,都是通行证的称呼。也正因为如此,中书令和侍中的称号慢慢消失,而尚书省虽然沦落成执行部门,名称反而一直没变,六部尚书更被百姓熟知。

参考文献:《资治通鉴》

316 评论

向土豆要努力

二十四史中基本都有本朝的《职官表》或《职官志》,也有出版的《历代职官表》这样的工具书。

首先可以读阎学通的《中国古代政府导论》,了解制度。这本书是根据秦汉魏晋时期的官阶制度而写的。作者采用“等级划分”和“职务分类”的概念来构建新的分析框架。周朝的新视角,作者的生活,秦汉,如军事20和等级的官魏晋南北朝,真实性,勋伯格,官总数量、文本、唐代的大宗订单进行了详细调查,画的轮廓连接它的进化改变,并提供了一系列独特的性质和意义解释。进而提出了帝国时代官僚等级制度发展的五阶段模式。

摘要钱穆的“中国政治得失”和“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事实。

阅读吴宗国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研究和王雁南对中国官僚政治的研究。

中国政治体制的历史第一卷已经足够了。

参考文献,有陈茂明的《中国职业史》和《中国古典文学史》。

如果你真的想要掌握历史,你就必须阅读一般的考试。

凡是由钱穆的推荐(甚至推荐易中天),是无关紧要的!主要问题是官方和官方信息,而不是历史政治研究!官方历史的标题,会议的历史,十有什么,如果不是专业的研究者,也不需要看。宋代只有一种或两种补充:宋代阴补制度的研究,宋朝的训诫制度的研究,官场的选举和宋代的管理制度。

255 评论

橘子的新生命

作品有很多,就看你喜欢哪一类了。

集中收录了北大最优秀的的制度史专家,比如阎步克、刘后滨、邓小南等,以朝代为专题,各成一篇。

讲官职和官阶的,这本应该是比较系统和严谨的。上阎老师课的时候对他做的PPT印象深刻。泛泛讲官僚政治的书很多,专讲官阶的很少。

这本书是根据秦汉魏晋时期的官阶制度而写的。作者采用“等级划分”和“职务分类”的概念来构建新的分析框架。周朝的新视角,作者的生活,秦汉,如军事20和等级的官魏晋南北朝,真实性,勋伯格,官总数量、文本、唐代的大宗订单进行了详细调查,画的轮廓连接它的进化改变,并提供了一系列独特的性质和意义解释。进而提出了帝国时代官僚等级制度发展的五阶段模式。

这是一个连贯的风格,生动,有趣和有洞察力的工作。问题是为什么帝国体系会灭亡?帝国真的一无是处吗?如果它真的没用,为什么它会被创造出来,并且会被我们的人民所认可这么久?我们不仅反映了秦朝或清朝,也反映了整个帝国体系。

参考还有陈茂同《中国历代职官沿革史》和邝士元《中国经世史》。

真要掌握还是要读史料,选读马端临《通考》,粗用即可。

278 评论

janelin1002

中华民族是历史意识发达的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史学的传承和记载。这突出表现在中国古代君主对历史记载的看重与控制,由此而形成了一套几乎完全区别于西方的中国古代史学记载方式,即通过国家建立了类似于行政官制的史官制度,从而使得史官在中国古代具有了两重身份:历史记载者和行政官员。通过对前代和当朝历史的记载和评点,史官在中国古代政治发展中扮演着极其独特的角色。中国古代史官制度有其鲜明的特点:史官机构从一开始的零星散乱到后来的完善严谨;其职能从最初的繁杂众多到最后的专事历史记载;国家监修、专修历史逐渐取代了私人修史,等等。史官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的演变及其基本特征的形成过程,体现了专制政治对史学的控制和影响,史权与君权的紧张关系也决定了中国古代史官的特殊性格:“秉笔直书”者令人敬佩,而“曲笔阿时”者亦大有人在。本文第一部分简单明了地梳理了中国古代史官制度的历史沿革脉络,论述了史官制度产生、发展、完善的过程。第二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着重论述了中国古代史官制度的特点。

180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国古代神话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神话的特点是: 一、生存博大: 1、响彻着劳动创造的回音,它是劳动创造的生动记录,更是劳动业绩和首创精神的赞美。 2、充满了厚生爱民意识:女娲补天,羿射九日

    伊泽瑞言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中国古代战略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嫡长子继承制度的发展和演变 摘要:嫡长子继承制度是我国古代皇位继承的重要方法是我国两千多年封建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古代政治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

    好猫宝宝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中国古代官制论文参考文献

    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韦庆远的《中国官制史》、李孔怀《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严耕望《中国政治制度史纲》、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huahuaxiaoer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中国古代外交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古代的对外政策自汉朝至明朝,我国一直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到了明末清初我国统治阶级才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先是从周围的邻国开始,如朝鲜、日本、东南亚,以后逐渐

    黑糖朱古力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中国古代论文参考文献

    1、史料引用的规范问题前已述及,重视史料的引用是历史论文撰写的重要特点,也是衡量一篇历史学术论文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同时,史料的引用还存在一个规范问题。这种规范

    清影5127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