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阿姨
关于网络直播的论文
现在网络直播行业火热,出现了主播平台、网红等新名词。在此,我为大家准备好了关于网络直播的论文,一起来学习吧!
摘要: 网络直播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传播途径,近两年来成为一种大热的现象,笔者以主播和观众两个群体为切入点,分析了网络直播参与者背后的心理动力,发现主播和观众在互动中主要受自我表达欲望的驱使。并在最后讨论了如何引导网络直播健康发展,从而消减其对参与者心理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 网络直播;自我表达;卷入度;孤独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终端的普及,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所谓的网络直播应运而生。通过在现场架设独立的信号采集设备(音频+视频)导入导播端(导播设备或平台),再通过网络上传至服务器,发布至网址供人观看。其又可分为“表演性质的网络直播”和“实录性质的网络直播”,前者常见的就是各类主播通过镜头唱歌、模仿、脱口秀以及动作表演等,而后者则是各类会议、活动或事件的网络直播。网络直播无疑是近期的热点之一。直播平台如雨后春笋纷纷成立,直播内容也已扩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观众们总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在线直播平台数量接近200 家,网络直播平台用户数量已经达到两亿。其中大型直播平台每日高峰时段同时在线人数接近400 万,同步进行直播的房间数量超过3000 个[1]。本文主要探讨“表演性质的网络直播”参与者背后的心理动力。
一、网络主播的心理动力分析
直播网站由用户创建内容(User-Gennerated Content,UGC),成为网络主播的门槛非常之低,只需要简单的摄像头与麦克风,“主播”们即可创建自己的“房间”(类似于聊天室),向观众实时分享自己的生活。
主播们以观众的“礼物”来获取报酬,但经济报酬绝不是主播们进行“表演”的唯一动力。据笔者访谈的一位网络主播表示,“每当系统提示有新观众进入我的房间,就会觉得自己更加受到关注”,这一心理状态很具代表性。网络直播作为一种新的个体自我呈现方式,其用户也大多数以青少年为主,这一群体普遍具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倾向于积极寻求社会认同,引起他人关注[2],网络直播给了他们展示自我的平台。较之文字表达为主的社交渠道――如微博等,直播的方式更加直观,自我展示的方式更为立体多样,因此受到欢迎。
除去以网络直播为生的专职主播,直播平台上还存在着大量的“业余”主播,在现实生活中扮演着普通的社会角色,如学生、白领、工人。但在直播平台上,很多主播在“粉丝”的关注中感到自我价值获得了提升,有被访谈的主播声称,“坐到摄像头前,我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仿佛突然由龙套变成了主角。”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自我实现”视为人的最高需求,而对于一些主播来说,通过网络直播能够或多或少地实现自我。
此外,在现实生活中,自我展示失败可能会造成自尊心下降等不良后果,但在网络直播中,这些失败的压力很大程度上被消解了。已有诸多心理学研究表明:匿名情况下人们的言谈和行为会超越平时的规范[3]。而主播和观众之间的互动沟通大多数情况下是匿名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直播的参与者更加自由开放地讨论某些话题,同时越轨行为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开放性出现,比如某些主播在直播时打色情擦边球,或表演一些猎奇的内容。
二、观众的心理动力分析
首先,网络直播中主播与观众的互动形式提升了观众的心理卷入度。卷入度(involvement)这一概念最先由学者库拉格曼(Herbert,)提出,也翻译为“参与度”,在传播效果的研究中是一个重要的指标[4]。一般认为,观众的卷入度越高,传播效果就越好。在一个典型直播场景中:主播主动热情地向新进入“房间”的观众打招呼,也会点名向赠送“礼物”的粉丝表示感谢,并满足其一些表演要求,如演唱指定的歌曲。在这里观众不再是单纯的旁观者和内容消费者,而是与主播一起构建直播内容。这种“共同决定”的形式能够调动观众的参与热情,提升观众的注意力,最终使观众更深入地卷入到直播中去。
其次,网络直播中传递的信息容易吸收,减轻了人们的认知资源负担。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获得知识变得极其简单,只需要耗费极少的认知资源,人们就能即刻获得想要的信息,因此大多数网民面对网络传播的信息常常缺乏深刻的理解和记忆。网络直播的形式恰好满足了这一需要:主播形象立体生动,大多用口语传递内容。对于观众来说,欣赏和参与网络直播消耗的精力非常之少,又有足够的娱乐性来排解无聊感。
再次,观众能够察觉到其他人的存在,这有效地排解了孤独感。网络直播的“房间”大多会标示观众人数;在主播表演时,观众之间也能进行一些交流,这些设置都能够让观众产生一种群体归属感。对共同主播内容的兴趣,也能使爱好相似的观众聚集到一起,以产生更多的话题。因此虽然有些直播非常无趣,有时却能聚集起大批的观众对其进行评论。这种集体评论(网络称之为“吐槽”)模式既满足了观众的表达欲望,这些评论反之成为了直播内容的一部分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最后,网络主播对自身生活的袒露,满足了观众的窥探欲望。精神分析学家卡伦霍妮曾指出,人一生下来就处于一个看不见、充满敌意的'世界里,有着不安全的恐惧,这种不安全感又导致了焦虑。所以,“窥探欲”属于某种自我保护的需要,也可以说是人类的本能。在网络直播出现之前,窥探别人的生活有悖于社会道德伦理,因此处于被压抑的状态。但网络直播将窥探上升为光明正大的行为,主播们直播自己吃饭,逛街,甚至睡觉,这些原本属于个人私密的内容对观众来说有着强烈的吸引力。
三、结语
虽然主播与观众参与网络直播的动力并不相同,然而双方的互动却构成了网络直播的核心,观众对主播表演的内容做出积极或消极的回应,而主播会更加频繁地表演观众喜闻乐见的“情节”。根据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及时的反馈对强化行为至关重要,而直播平台能够保证观众和主播之间的反馈是即时有效的,双方的互动也促进了直播行为的持续。
网络直播的出现,满足了参与者的心理需求,但其野蛮生长很容易出现乱象,截止目前,已有多起关于网络直播的负面新闻出现[5]。直播本是为追求个性化的声音而出现,但当观众开始盲目追捧主播,主播开始盲目讨好观众,就会陷入到所谓的“群体迷思”中去。
因此,在需要外部监管的同时,主播与观众也应维持良性的互动;主播以自己的才艺去吸引观众,而非哗众取宠,观众对不健康的直播内容应及时举报,而非拍手叫好,双方共同构建出健康的直播环境,才能促使网络直播这一新兴事物持续发展。(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苏红宇.网络直播:烧钱背后危机四伏.经济[J].2016(16):50-53
[2]赵亮.青少年学生的网络心理表现及其疏导.教学与管理[J].2012(36):61-62
[3]王礼申.去个体化效应――群体偏差行为的心理学解释.科协论坛[J].2009(6):72
[4]胡晓云,徐芳.关于卷入度(involvement)问题研究的追踪溯源.广告研究[J].2006(1):22-26
[5]张F.热闹的“网红”:网络直播平台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中国记者[J].2016(5):64-65
josephine383
近两年,“网络直播”作为一种潮流与应用越来越火,“网络主播走红”成为互联网特色文化。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亿,占网民总体的;在各类网络直播使用率中,“真人聊天秀直播”和“游戏直播”分别占到了和。[1]“网络直播”特别是“真人聊天秀直播”和“游戏直播”为何会有如此大的用户市场?“网络主播”为何能快速走红?分析“网络直播”对青年学生的综合影响、梳理“网络直播”带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机遇与挑战,是当前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必然要求。网络直播与网络主播”走红对青年学生的影响分析与思考一、“网络直播与网络主播”走红的背景与原因分析1.网络直播与网络主播的界定(1)网络直播的概念“网络直播”目前大概有两种界定。一是指在网上提供电视信号的观看,或称“网络电视”,它是“将电视(模拟)信号通过采集,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入电脑,实时上传网站供人观看”,如足球赛、篮球赛等体育赛事直播,及大型晚会、重要会议直播等。二是指“在现场架设独立的信号采集设备(音频+视频)导入导播端(导播设备或平台),再通过网络上传至服务器,发布至网址供人观看”。这种直播形式最近几年才逐渐兴起,更接近于真正意义上的“网络直播”。本文研究的“网络直播”是指后一种的“网络直播”,以电商直播、网红秀场、游戏直播等为代表。(2)网络主播的定义与传统主播不同,“网络主播”是指“在互联网节目或活动中,负责参与一系列策划、编辑、录制、制作、观众互动等工作,并由本人担当主持工作的人或职业。”一方面,它没有严格的选拔程序与入职的“高门槛”特性,没有特别专业的技能认可,宽进宽出。另一方面,它不是一个人自言自语或一个人与几个人之间的现场对话,而是要常常面对同时在线的数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乃至几百万的网络用户,进行实时交流互动。从直播内容来看,它有很多类型,但主要的还是秀场主播和游戏主播。从2016年4月18日起,国家规定网络主播必须实名认证,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网络直播和网络主播的持续升温。网络直播与网络主播”走红对青年学生的影响分析与思考2.网络直播与网络主播走红的原因分析国内网络直播较早是以9158视频社区为代表,通过超清晰视频聊天和文化娱乐等形式抢占市场,引得一批视频网站纷纷跟进。随后,游戏直播开始兴起,以YY、斗鱼社区为代表;接着,秀场直播日益火爆,以六间房等为代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催生了当前网络直播与网络主播走红的热潮,主要有:第一,在于其具有典型的互联网属性。据腾讯研究院发布的视频直播报告显示,“YY、9158等公司直播互动模式的兴起,标志着互联网直播正式进入直播时代。随着技术的逐渐发展进步,过去的十年间互联网直播经历了三次迭代,并即将迈入VR直播的时代,每个时代都有其代表的互联网直播应用。”[2]网络直播形式丰富、主题多样,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要而随时切换、随时调整,增加了平台黏度。网络直播能实时互动,可以同时观看、同时参与,用户的代入感强,更符合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特点,也更能体现用户至上的原则。第二,在于其参与的“零起点”、“零成本”特征。虽然不同的主播有不同的人气,各有“看家本领”,直播内容也有差异,但总体上进入“网络主播”行业和职业的门槛较低,且对每个人的机会相对平等。只要你有足够的时间、舍得在网络上投入、愿意把自己展示给陌生的网友,经过一段的培训就可以顺利上岗;再经过实践的“打磨”“锻炼”,就有可能被网友认可和肯定,成为“人见人爱”“万众期待”的“人气主播”。但这种低门槛的进入成本,保证了原有主播流失后能得到及时补充,也保证了网络主播身份和人员的“新鲜度”。第三,在于其既切中了每个人心中的“明星梦”,又填补了当前不少人精神生活相对空虚的空白。一方面,网络主播人气高涨,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粉丝同时在线,“在万人群中被肯定”,一呼百应;网络主播平均月薪过万,与平台商按比例分成,属于“白富美”。网络主播做得好,还能建成自己的品牌,既能为知名品牌代言,也可以为自己代言。2017年初,Papi酱广告费拍卖出了2200万的高价,更是唤醒了无数人心中的“明星梦”“一夜暴富梦”。另一方面,网络通过虚拟生活的设计,借助真实的聊天背景,让用户公开“窥探”网络主播的隐私,使得疲惫了一天的受众在虚拟空间中得到适当的放松,调整线下生活、丰富精神生活,消磨空闲时光,做好“网络陪伴”。第四,在于市场资本的推动。虽然网络主播的进入门槛相对较低,但网络直播平台的系统建设和宣传推广需要大量的资金。此外,在直播内容同质化现象异常突出的情况下,要想在抢占市场份额、巩固市场地位,更需要大投入。如果没有足够的资本来支撑和运作,网络直播平台的存在周期将会大大缩短。作为互联网应用的一种典型代表,网络直播有着较大的市场需求,能快速聚拢人气,形成超大的网络流量,吸引了市场资本的高度关注。虽然当下就能兑现盈利的网络直播平台还很少。
wangqinglin0
通过网络直播大学生不仅可以实时了解他们感兴趣的一些信息、增长相关理论知识,而且可以培养锻炼他们与别人沟通的技巧,甚至有些大学生可以通过做直播增加收入来源,拓展自己的就业面。
我去年写的就是关于招聘的二级论文,HI我吧
项羽论 一、司马迁笔下的项羽 我们无法忘记项羽这个人物,我们无法绕开司马迁和他的呕心之作《史记》而去谈项羽。在《史记·项羽本纪》中,项羽由一个下相的“不学”小儿
撰写文献综述步骤: 1、搜索相关文献 2、评价来源 3、识别主题、辩论和差距 4、概述结构 5、写文献综述
播音主持专业论文提纲 导语:播音与主持艺术在我国是一个新兴专业,电视台播音主持艺术魅力与播音主持人的自身素质密不可分。在当今激烈的现代大传播、全媒体竞争中,电视
1、网红直播兼具线下零售和内容电商的优势任何销售行为都分为传递信息、唤起心理(感性欲望)、打破防御(理性认知)、维护承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层层递进。从传统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