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95

szcarol617
首页 > 学术论文 > 隋唐江东士族入仕研究论文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滴水无香2005

已采纳

关陇贵族或称关陇集团是指北魏时期位于陕西关中和甘肃陇山周围的军事门阀势力,其的起源应该追溯到六镇的设立。

北魏时期,于平城附近、今河北和内蒙古地区设立了六个军镇以防御柔然势力,但随着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以及迁都,六镇的军事地位下降,与中央矛盾加剧,最终引发六镇之乱,这次动乱引发了北魏的动荡,但也使得一支由贺拔岳组织的军团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这支军队中的诸多将领如宇文泰、李虎等人形成了关陇集团的支柱力量,西魏建立后,关陇集团的力量继续壮大,加之府兵制的创立,设立的十二大将军、八柱国成为西魏乃至北周、隋代的统治阶层,这些人也成为关陇集团的主要组成部分。

山东士族的历史也要追溯到魏晋时期,西晋末年,天下大乱,少数民族南迁,北地陷入混乱,东晋南迁之后,一些原本北地的士族也跟着南迁,代表有琅琊王氏、兰陵萧氏、陈郡谢氏等,史称“衣冠南渡”;当然,也有一些士族留在北地,如清河崔氏的一部分、范阳卢氏、太原王氏、荥阳郑氏等,因此,狭义上的山东士族指的就是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定族姓之后确定下来的太行山以东的门阀士族,这些士族的子弟多在北朝入仕,为少数民族汉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江南文士这个概念不太清晰,一方面,上文提及的西晋末年南渡的士族从地理范围上看也可算作是江南的文士,另一方面,江南地区原本的世家大族也可算作是江南地区的高门,比如说著名的吴中四姓,即吴郡的顾氏、陆氏、朱氏、张氏,这些南方的士族也在东晋的政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以上,是对这三个概念及各自历史的简要叙述,接下来我们来看下这三股力量在隋唐时期的势力强弱。在隋唐建立之初,承袭南北朝的传统,士族是政治生活一个非常重要的名词,且不说隋唐两朝的君主都出自关陇集团,其他世家大族在社会上也享有很高的地位,当时有五姓七望的说法,这些大族之间互相联姻,影响力极大,乃至唐太宗在修订《氏族志》之时,山东士族仍被列为第一等,甚至排在李唐皇室之前,使得唐太宗十分震怒,下令重修,使得山东士族和江南士族都受到了一定的打击,唯有关陇集团因与皇室有关联而基本保持原样,统治集团的地位获得提高,旧士族被压制。

到了武则天时期,接连废黜乃至诛杀李唐皇室和关陇贵族,选拔门第较低之人任官,并编修《姓氏录》,打击门阀士族,同时科举制的实行也从根本上打击到了旧士族的立身之本,故这一时期这些士族在政治地位上受到了冲击。但是,尽管如此,高门大族在社会、文教、家风、婚姻等方面还拥有着一定的崇高地位,直到唐朝中后期,牛李党争仍然与士族和科举新阶级的矛盾有关,可见士族虽在政治上受到统治者的打压,但在其他方面仍然拥有着超然的特权,这一状况在宋代才得以改变。

300 评论

屈小兔.

易中天先生曾在一个节目中说过,中国古代的统治阶级变迁大致分三个阶段:贵族时代、士族时代和庶族时代,虽说比较笼统,但整体是对的。

可能大家不明白,古代不都是帝王说的算吗?理论上是,但帝王再英明,具体办事的还是下面的人,而这些人很容易形成一个利益集团,我们可以统称为——权贵。不过权贵的身份是随着时代而变化的。

从西周到两汉——贵族阶级的兴衰

我们自动略过夏商,因为这两个国家最多就是个部落联盟,谈不上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国家。中国 历史 上真正意义上的封建国家就是周朝!所谓“封建”就是封邦建国。

西周初年大约分封了130多个国家,这些国君多数都是姬姓。西周也就成了一个标准的贵族统治的国家。大名鼎鼎的周公旦的封地就是孔子的老家——鲁国,商朝贵族封在了宋国,开国重臣姜尚的子孙得到了齐国,等等。

管理国家就需要人,西周主要采取世官制,其实就是世袭。天子世袭,诸侯也世袭,那么卿、士大夫也会世袭。平民百姓想要当官,只能去做这些人的门客,以便获得机会。这个制度到了春秋时期虽然开始有所松动,但依旧占据主流位置。

到了战国时代,各国图强,变法兴起,贵族们的奶酪开始被觊觎,像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齐国的邹忌改革,韩国的申不害变法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国力,但由于贵族势力的反弹,这些变法都不彻底,甚至失败,你看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中,有三人依然是贵族出身。真正贯彻到底的只有秦国的商鞅变法,这得益于秦孝公以及其之后秦国君主的努力维护。从此,秦国的庶民们都有机会通过军功实现阶级跃升,而秦国的人才政策也招募了大量东方六国不得志的人才,最终实现了一统六和。

秦始皇是看不上这些旧贵族的,而“废分封,行郡县”彻底打破了封建制度,可惜秦朝享国时间太短。西汉初年实行了“分封”和“郡县”并行的方式,结果为后来的“七国之乱”埋下伏笔,后来汉武帝拨乱反正,实行“推恩令”彻底将贵族们打垮。

贵族们不再被需要,那么新的时代必然开始。

从东汉到隋唐——士族阶级的兴衰

国家不需要贵族了,那么怎样选拔人才来管理国家呢?汉朝本能地选择了另一个替代方案,那就是推荐制。包括两种,一种叫征辟,一种叫察举。征辟就是高级官员可以自己招募下属,所谓察举,是指让官员们进行考察后,向朝廷举荐人才。这些人形成了士族阶级的雏形。其实两汉时代的统治阶级算是贵族阶级的一种延伸——外戚。本家人信不过,那就找娘家人呗。一刀斩断两汉的王莽就是外戚出身。

到了东汉,皇帝一个比一个年幼,外戚势力更加强大,为了制衡他们,皇帝只能依靠自己的玩伴——宦官。就在外戚和宦官斗得不可开交之时,士族们已经发展壮大起来。

无论是征辟还是察举的评价体系,都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一些地方上的豪族们依靠家族势力不断向朝廷推举人才,而这些评价官员为了形成自己的势力,也开始向这些豪族倾斜,这些人在东汉中后期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势力,即使是外戚和宦官也要拉拢这些人。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为首的三人却对士族的感情比较复杂。主要原因就是他们都不是士族出身。曹操虽是官宦之家,但被扣上了“阉宦之后”的帽子,刘备是没落皇族,而孙氏集团则是江东寒门,他们一边拉拢士族,一边又提防士族。直到曹丕称帝,“九品中正制”正式出炉,士族们有了合法发展自己势力的优势,中国正式迎来的士族时代。

经历西晋短暂的统一,中华大地造次陷入长时间的割据战争。按理说,这应该是武人的时代。但武人们也需要士族在政治和经济上的支持,即使是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他们也需要北方的士族支持。更别说东晋了,王氏、庾氏、桓氏、谢氏,可谓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南北朝时期,士族集团开始衰落,但依然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南朝齐和南朝梁的国君都出自海陵萧氏。

士族真正的没落其实是从隋唐开始。被称为我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科举,出现了。其实隋朝的杨氏和唐朝的李氏,也都算是世家大族,但他们为了摆脱士族阶级的控制,才推出了科举制。但是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并不完善,对于身份的限制较多,虽然有一些庶族能够有机会进入朝堂,但多数的位置还是被大族们控制着,当时已有考试糊名,但并不普遍,士族们还可以通过笔迹来作弊,所以士族虽然遭到打击,但依然有着强大的力量。

那么士族是怎样退出 历史 舞台的呢?很简单——杀戮。

从唐末的黄巢起义,到五代十国的乱战,彻底将士族击垮。这些割据的武将们多数出身不高,对于这些鱼肉百姓的士族们早就看不惯了。尤其是黄巢,基本每过一地,那就是杀!杀!杀!杀!正如韦庄的诗所云:

“天街踏尽公卿骨,甲第朱门无一半”

同样出身军旅的赵匡胤建国后,为了更好地抑制武将,必然要重用文臣,但他也看不上那些士族(也没剩多少了),于是科举开始改革了。庶族们的时代到来!

从两宋到大明——庶族阶级的兴衰

宋明时期,是庶族们的高光时期。为了让更多人得到科举的受益,宋代将糊名全面推广,并发明了誊录,也就是又专人誊抄士子们的卷子,以达到最大的公平。你看宋明时期的很多名臣,都是出身不高的科举士子。

当然,别以为这些出身不高的人就高风亮节了。在宋代,由于知识传播的成本大幅度下降,读书人的规模日渐扩大。能够入仕者毕竟有限,这些入仕者形成了强大的文官集团,而余者遂成为平民 社会 自我组织的基本核心——士绅。相比于贵族和士族,庶族们实现了对 社会 的全方位的控制。这可能是统治者们没有想到的吧。

两宋时代的文官集团有多么强大,大家是知道的。因为他们有不杀士大夫的传统,所以庶族文官们前仆后继地与皇权抗衡,被贬反而成了荣耀。当然,相对宽容的环境,不仅让其经济腾飞,文化更是灿烂无比,与盛唐交相辉映!

到了严苛的明代呢?朱元璋可是看不惯这些文官的,为了实现专制甚至废黜了丞相制度,将各种大权揽入怀中。可惜老朱的后代们没有他那种精力,于是内阁应运而生,也成了天下文官的核心。但庶族们的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拉帮结拜十分严重,宋明时代的党争可谓是非常惨烈。因为贵族再怎么斗,也都是一家人,士族通过彼此通婚结成联盟避免内斗,但庶族不一样啊,通过科举上位的人太多了,而位置是有限的,不斗争是不行的!“明亡于党争”可不仅仅是 历史 的感叹啊!

我为什么不提清朝?在我看来,它是个异类。

清朝以少数民族入关统治中国,与元朝的短命相比,持续了近300年。清朝的统治者肯定不需要所谓士族,他们先是用贵族们以武力统一中国,然后提拔低级旗人或者汉人庶族来制衡彼此,最终实现绝对君主专制,在我看来,清朝其实是一个“半奴隶制”的王朝。它在多数时间内避免了贵族、外戚、宦官、藩镇等 历史 上王朝更替的主因,无论是满族官员还是汉族官员,都是皇帝的办事员,其实这也算是一种倒退。

其实古代统治阶级身份的变化,其背后主因都是皇权的再一次集中。汉武帝用“推恩令”,魏文帝用“九品中正制”就是为了打破贵族政治,科举的出现彻底终结了士族政治,而庶族们最终都成了皇权专制的垫脚石。

总体来说,想打破权贵的统治,必然要使用非常手段,萝卜和大棒缺一不可。

136 评论

恰恰小资

是的,关陇贵族由贺拔岳组织的军团,这支军队中的诸多将领如宇文泰、李虎等人。

208 评论

理想气体911

中国东汉后期至南朝末年在社会上有特殊地位的官僚士大夫结成的政治集团。东汉时期,士人主要通过察举、征辟出仕。被举、被辟的人成为举主、府主的门生、故吏。门生、故吏为了利禄 ,甚至不惜谄附、贿赂以求固结。大官僚与自己的门生、故吏结成集团 ,以增加自己的政治力量 。东汉 后期 的士大夫中,形成了一些累世公卿的家族。这些人都是最大的地主,而且世居高位 ,门生 、故吏遍于天下 ,因 而又是士大夫的领袖。所谓门阀大族,就是在经济、政治、意识形态上具有这些特征的家族。东汉时期选士首先看族姓阀阅,所以门阀大族的子弟在察举、征辟中照例得到优先。门阀大族是大地主中长期发展起来的一个具有特殊地位的阶层。当政的外戚、宦官都要同他们联结、周旋。门阀大族在本州、本郡的势力更具有垄断性,实际上统治了这些州郡。汉末 社会 中的世家大族 ,魏晋时称为士族 ,影响很大,名士多出于这个阶层,或者在政治上与这个阶层结合在一起。曹操由于其宦官家族的身世,一般说来不为名士所尊重,故而一再发布“唯才是举”令,选用那些不齿于名教但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但曹操不但没有笼统地否定世家大族素所强调的德行标准,而且很重视对名士的争取。曹操死后,曹丕 在尚未代汉称帝之前,采纳了陈群建议的九品官人之法,即九品中正制。实行之初,士人品定之权掌握在政府的中正手里,中正采择舆论,按人才优劣评定品第高低,多少改变了东汉末年名士品评人伦、操纵选举的局面。西晋时虽仍袭用九品中正制,但中正一般只注意被评定者家世的封爵与官位,很少注意真正才能,不能起选择人才的作用,以致于上品无寒族,下品无士族,九品中正制反而成为巩固士族力量的工具。西晋规定高官显爵者各按官品高下占有田地,并在全国范围内以法令形式承认私家依附农民。虽然法令规定免除国家租税、徭役的户数,但在占有大量田地情况下,高官显爵者必然拥有更多超过法令规定的从事劳动的依附人口。在占有大量土地和依附人口的基础上,后汉、曹魏以后世代高官而且世袭封爵的家族,在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拥有特殊优越地位,形成门阀士族。西晋亡后 ,在门阀士族的拥戴下 ,东晋王朝得以建立,但统治阶级内部,存在着北人士族与南人士族、北人士族中的上层与下层、皇室司马氏与侨姓大族、各大族之间、中央与地方(扬州与荆州)等错综复杂的矛盾。终东晋一朝,门阀士族在政治上居主导地位。桓玄曾一度推翻司马氏统治,自立为帝,后失败被杀。南朝宋武帝刘裕从东晋门阀专政、王权弱小、方镇割据的积弊中汲取教训,努力加强皇权,因而南朝世家大族虽然在社会上经济上的优越地位未变,不仅拥有大量田地,而且封山占水,实行庄园经济,占有广大田庄山泽和附属于土地上的大量依附人口,但实际军政实权大为削弱,政治权力主要已不在他们手中。南朝士庶之别非常严格,士族通过仕宦途径和婚姻关系来维护门阀制度,形成封闭性集团。士族所居官都是被认为“清显”的职位,一般不理政事。士族中又有高低阶层之分,两者之间一般也不通婚,低级士族担任的某些官职,高级士族不屑担任。侯景之乱使世家大族 遭受 沉重打击 。 承圣三年 (554),西魏军攻占江陵,俘衣冠士族数万口,驱入长安为奴婢。这是对南方门阀士族的一次沉重打击。在陈朝,无论侨姓士族或江南士族,不仅政治上早已无所作为,社会声望和经济地位也都一落千丈,门阀制度已经没落到徒具躯壳了。魏晋南北朝由于长期分裂,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导致中国北部地区的汉人向边远地区流徙,在困苦生活中的人们为求生存依照同宗血缘关系结集起来。在此背景下,社会宗族组织开始兴盛起来。留居北方的汉人为应付异族压迫,只好团结族群力量以求自保,这种因素助长了宗族势力的发展。当时的宗族结构分为皇室宗族、士族宗族、寒门庶民宗族三种类型。皇室宗族的政治与经济权势相比了说比士族宗族优越,但兴盛期比较短暂;而士族宗族则遍布全国各重要州郡,所以对整体社会的影响力比较大。寒门宗族由于无政治特权,内部组织又较为松散,故难以与前两者分庭抗礼。曹魏时期,实行的屯田制度,对於当时农业生产的恢复曾经起著积极的作用,但到了曹魏后期,由於统治者的贪得无厌和日益腐化,屯田兵和屯田客所受的剥削大大加重,屯田区的土地和劳动人手逐渐被世家大族所瓜分,屯田制已无法再维持下去。到晋武帝时,于公元266年,重令罢农官为郡县,(晋书,武帝纪) 完全剥削屯田制度,原来各级农官都变成了郡县守令,屯民都成了郡县所属的编户,也有不少成了世家大族的依附农民。而富豪之家可以依仗特权不用田租,户调。“九品相通”规定:贵族,官僚其官品地一至第九,各以贵贱占田,品第一者,占田五十倾,以下依次递减五倾至第九品,仍是一般农民占田限额的十倍。政府规定的这套办法,不但保证了贵族,官僚和世家大族得以合法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力,同时由于被荫庇的佃户和衣食客可以免除政府的徭役负担。自动投身于贵族,官僚和世家大族门下,成为他们的依附农民,於是世家大族的势力更加漫无限制地发展起来。南北朝时期的世家大族除了凭借政治势力致显外,亦凭其家学业传世,以维持其社会地位不坠。九品中正制的推行,使世家大族得以登仕进取之余,又可凭其官职豁免税役。故君统变易仍无碍其政治的优越特权。士族门阀势力的发展使政府更加腐朽黑暗,晋武帝时还可公开卖官, 买职者奔走权门,使士族门阀势力更加扩张。西晋末,“五胡十六国” 时期,许多汉族贵族官僚地主纷纷建立坞堡,虽然这种坞堡对于保持当时社会生产的继续进行起了一定作用,但是被组织在 堡里的农民所受的压迫却非常残酷,由于这些坞堡有著雄厚的政治和军事实力,所以不管哪一个割据政权当权,都要倚靠坞堡供应粮草,征收赋税和扩充分兵。北魏统治者不但倚靠坞堡建立基层统治,还吸收大批汉族士族门阀代表中央和各级政府机构做官,这样,原有的世族豪门在比魏统治者的支持下,大肆侵吞农民土地,势力进一步扩大。魏晋世家大族除坐享其政治权力外,其社会地位也格外尊崇。高门大族,无不慎婚,门户对素,方结姻亲。因为只有严选匹配,方使其宗族恒居富贵之门。由于这些门阀士族独享的优越特权,使其在社会上占有了特殊的地位。北魏末年军阀混战,以致“恒代而北,尽为丘墟 , 潼以西,烟火断绝,齐方全赵,死于乱麻。“土地大量荒芜,经过随炀帝的暴政摧残,以及随末战乱动影响,黄河以比,则千里无烟;江淮之间,则鞠为茂草”(随书。杨玄感传) “自伊洛之东,暨乎诲岱,灌莽巨泽,苍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旧唐书。魏征传) 全国一片荒凉景象。隋朝在统一全国后,先后实行均田制,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改以科举考试选拔用人。但隋唐时期的士族仍凭其强调礼法门风的特征在科举考试中突围而出,故唐代门阀士族在政治上仍占有一定的优势。到了中晚唐时期,由于政局混乱,先有黄巢之乱,继有五代之分争,社会战乱灾荒甚剧。在这局势下,最受摧残者为衣馆旧族,使历数百载不衰的门阀士族终趋消融。门阀士族的灭亡除社会战乱因素外,尚有贡举观念与官员入仕条件的转变、私门教育之衰落与社会教育兴起诸等原因有关。

297 评论

小可爱mmd22

隋唐时期在教育制度上创新有以下几点:

一是从思想上:从汉代开如“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随朝时,制定了以儒为主,以佛道为两翼的文教政策,这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是在入仕的制度上,开创了科举取士,打破门阀士族的垄断,使寒门学子走上为官之路,具体如下:

①隋文帝在中央设臵了国子学内设祭酒一人,总管教育事业。国子寺及国子祭酒的设臵,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设立专门管理教育的机构和官员,标志着我国封建教育已经发展到了成为独立部门的时代。

②书学和算学的创建也标志着我国封建专科学校的多样化。

③隋朝在地方上设臵了州县学。

④隋炀帝始建进士科,广泛搜罗人才。

⑤把学、律学和算学划归到各个专职行政机构,实行对口管理。

⑥在地方上设臵医学校,是唐朝教育的重要特点。

⑦教育、研究和行政机构三者合为一体。

⑧根据社会发展创设的专科性学校。

⑨根据州县面积大小和人口多少,规定了各个州县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人数。

232 评论

qingqing829

答:①隋文帝在中央设臵了国子学内设祭酒一人,总管教育事业。国子寺及国子祭酒的设臵,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设立专门管理教育的机构和官员,标志着我国封建教育已经发展到了成为独立部门的时代。②书学和算学的创建也标志着我国封建专科学校的多样化。③隋朝在地方上设臵了州县学。④隋炀帝始建进士科,广泛搜罗人才。⑤把学、律学和算学划归到各个专职行政机构,实行对口管理。⑥在地方上设臵医学校,是唐朝教育的重要特点。⑦教育、研究和行政机构三者合为一体。⑧根据社会发展创设的专科性学校。⑨根据州县面积大小和人口多少,规定了各个州县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人数。

147 评论

相关问答

  • 隋唐五代文学论文研究

    你这个问题太宽泛了, 古代文学分为先秦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宋元明清文学,不知你要写哪个阶段的,哪儿内容的?你得具体的啊

    Nuannuan暖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隋唐大运河研究论文

    隋朝大运河是利在千秋,弊在当代当时候隋炀帝雄心勃勃,想要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壮举,打通大运河,但是国力不允许引起了民变。

    我是阿晨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隋唐日常服饰研究论文

    自己不研究就想交功课?想跟社会上那些拿着文聘找不到工作的人一样后果吗?现在的企业招工说是要什么什么专科生,实际上是不看文聘的,而是找个专业人士问你一些比较有深度

    好吃鬼玲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关于隋唐史研究的论文题目

    唐文化对朝鲜的影响 新罗人广泛研究中国的政治、历史、哲学和天文、历法、医学等。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对新罗的影响很大。8世纪中期,新罗仿效唐朝的政治制度改建自己的

    koko乔纳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隋唐江东士族入仕研究论文

    关陇贵族或称关陇集团是指北魏时期位于陕西关中和甘肃陇山周围的军事门阀势力,其的起源应该追溯到六镇的设立。 北魏时期,于平城附近、今河北和内蒙古地区设立了六个军镇

    szcarol617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