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81

我是睡觉大王
首页 > 医学论文 > 硕士论文内科计量资料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来一块钱包子

已采纳

医学论文中常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合理选择目前,不少医学论文中的统计分析存在较多的问题。有报道,经两位专家审稿认为可以发表的稿件中,其统计学误用率为90%-95%。为帮助广大医务工作者提高统计分析水平,本文将介绍医学论文中常用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原则及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检验t检验是英国统计学家 1908年根据t分布原理建立起来的一种假设检验方法,常用于计量资料中两个小样本均数的比较。理论上,t检验的应用条件是要求样本来自正态分布的总体,两样本均数比较时,还要求两总体方差相等。但在实际工作中,与上述条件略有偏离,只要其分布为单峰且近似正态分布,也可应用[2]。常用的t检验有如下三类:①单个样本t检验:用于推断样本均数代表的总体均数和已知总体均数有无显著性差别。当样本例数较少(n<60)且总体标准差未知时,选用t检验;反之当样本例数较多或样本例数较少、总体标准差已知时,则可选用u检验 [3]。②配对样本t检验:适用于配对设计的两样本均数的比较,在选用时应注意两样本是否为配对设计资料。常用的配对设计资料主要有如下三种情况:两种同质受试对象分别接受两种不同的处理;同一受试对象或同一样本的两个部分,分别接受不同的处理;同一受试对象处理前后的结果比较。③两独立样本t检验:又称成组t检验,适用于完全随机设计的两样本均数的比较。与配对t检验不同的是,在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之前,还必须对两组资料进行方差齐性检验。若为小样本且方差齐,则选用t检验;反之若方差不齐,则选用校正t检验(t’检验),或采用数据变换的方法(如取对数、开方、倒数等)使两组资料具有方差齐性后再进行t检验,或采用非参数检验[4]。此外,当两组样本例数较多(n1、n2均>50)时,这时应用t检验的计算比较繁琐,可选用u检验[5]。 2.方差分析方差分析适用于两组以上计量资料均数的比较,其应用条件是各组资料取自正态分布的总体且各组资料具有方差齐性。因此,在应用方差分析之前,同样和成组t检验一样需要对各组资料进行正态性检验、方差齐性检验。常用的方差分析有如下几类:①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主要用于推断完全随机设计的多个样本均数所代表的总体均数之间有无显著性差别。完全随机设计是将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或多组,每组接受一种处理,形成两个或多个样本。②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随机区组设计首先是将全部受试对象按某种或某些特性分为若干区组,然后区组内的每个研究对象接受不同的处理,通过这种设计,既可以推断处理因素又可以推断区组因素是否对试验效应产生作用。此外,由于这种设计还使每个区组内研究对象的水平尽可能地相近,减少了个体间差异对研究结果的影响,比成组设计更容易检验出处理因素间的差别。③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处理因素的各种浓度水平进行排列组合、交叉分组的试验设计。它不仅可以检验每个因素各水平之间是否有差异,还可以检验各因素之间是否有交互作用,同时还可以找到处理因素的各种浓度水平之间的最佳组合。此外,还有正交设计、拉丁方设计等多种方差分析法,实验者在应用时可以参考相关的统计学著作。目前,某些医学论文中有这样的情况,就是用t 检验代替方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这是不可取的。t 检验只适用于推断两个小样本均数之间有无显著性差别,而采用t 检验对多组均数进行两两比较,会增加犯I 型错误的概率,即可能把本来无差别的两个总体均数判为有差别,使结论的可信度降低[6]。对多个样本均数进行比较时,正确的方法是先进行方差分析,若检验统计量有显著性意义时,再进行多个样本均数的两两(多重)比较。3.卡方检验(χ2检验)χ2检验是一种用途比较广泛的假设检验方法,但是在医学论文中常用于分类计数资料的假设检验,即用于两个样本率、多个样本率、样本内部构成情况的比较,样本率与总体率的比较,某现象的实际分布与其理论分布的比较。但是当样本满足正态近似条件时,如样本例数n与样本率p满足条件np与n(1— p)均大于5,则可以计算假设检验统计量u值来进行判断。常用的χ2检验分为如下几类:①2×2表χ2检验:适用于两个样本率或构成比的比较,在应用时,当整个试验的样本例数n≥40且某个理论频数1≤T<5时,需对χ2值进行连续性校正。因为T值太小,会导致χ2值增大,易出现假阳性结论。此外,若样本例数n<40,或有某个T值<1,此时即使采用校正公式计算的χ2值也有偏差,需要用2×2表χ2检验的确切概率检验法(Fisher确切检验法)。②配对资料χ2检验:适用于配对设计的两个样本率或构成比的比较,即通过单一样本的数据推断两种处理结果有无显著性差别。在应用时,如果甲处理结果为阳性而乙处理结果为阴性的样本例数n1与甲处理结果为阴性而乙处理结果为阳性的样本例数n2之和<40,需要对计算的χ2值进行校正。③R×C表χ2检验:适用于多个样本率或构成比的比较。在R×C表χ2检验中,若检验统计量有显著性意义时,还需要对多个样本率或构成比进行两两比较,即分割R×C表,使之成为非独立的四格表,并对每两个率之间有无显著性差别作出结论。 2×2表资料在应用时可分为如下几种类型:横断面研究设计的2×2表资料、队列研究设计的2×2表资料、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的2×2表资料、配对研究设计的2×2表资料。研究者应注意不同类型的2×2表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略有差别,比如在分析队列研究设计的2×2表资料时,如果用χ2公式计算得到P<,研究者则应再计算相对危险度(RR)并检验总体RR与1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在进行R×C表χ2检验时,还有如下两个主要的注意事项:首先,T值最好不要<5,若有1/5的T值<5,χ2检验结论是不可靠的,解决的办法有三种:增大样本量;删去T值太小的行和列;将T值太小的行或列与性质相近的邻行或邻列的实际频数合并。其次,不同类型的R×C表资料选择的统计分析方法是不一样。①双向无序的R×C表资料:可以选用一般的χ2公式计算。②单向有序的R×C表资料:如果是原因变量为有序变量的单向有序R×C表资料,可以将其视为双向无序的R×C表资料而选用一般的χ2检验公式计算,但如果是结果变量为有序变量的单向有序R×C表资料,选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有秩和检验、Radit分析和有序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等。③双向有序且属性不同的R×C表资料:对于这类资料采用的统计分析方法不能一概而论,应根据研究者的分析目而合理选择。如果研究者只关心原因变量与结果变量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时,此时,原因变量的有序性就显得无关紧要了,可将其视为结果变量为有序变量的单向有序R×C表资料进行分析。如果研究者希望考察原因变量与结果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线性相关关系,此时需要选用处理定性资料的相关分析方法如Spearman秩相关分析方法等。如果两个有序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者希望进一步了解这两个有序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此时宜选用线性趋势检验。如果研究者希望考察列联表中各行上的频数分布是否相同,此时宜选用一般的χ因此,对于适用参数检验的资料,最好还是用参数检验。秩和检验是最常用的非参数检验,它包括如下几类:①配对资料的符号秩和检验(Wilcoxon配对法):是配对设计的非参数检验。当n≤25时,可通过秩和检验对实验资料进行分析;当n>25时,样本例数超出T界值表的范围,可按近似正态分布用u检验对实验资料进行分析。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Wilcoxon Mann-Whitney检验):适用于比较两样本分别代表的总体分布位置有无差异。如果样本甲的例数为n1,样本乙的例数为n2,且n1<n2;当n1≤10、n2—n1≤10时,可通过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对实验资料进行分析;当n1、n2超出T界值表的范围时,同样可按近似正态分布用u检验对实验资料进行分析。③多个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Wilcoxon Kruskal-Wallis检验):适用于比较各样本分别代表的总体的位置有无差别,它相当于单因素方差分析的非参数检验,计算方法主要有直接法和频数表法等。此外,在进行上述3类秩和检验(前两类秩和检验实际上已经被u检验替代)时,如果相同秩次较多,则需要对计算的检验统计量进行校正。公式计算。④双向有序且属性相同的R×C表资料:这类资料实际上就是配对设计2×2表资料的延伸,在分析这类资料时,实验者的目的主要是研究两种处理方法检测结果之间是否具有一致性,因此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为一致性检验或Kappa检验。4. 非参数检验非参数检验可不考虑总体的参数、分布而对总体的分布或分布位置进行检验。它通常适用于下述资料[2]:①总体分布为偏态或分布形式未知的计量资料(尤其样本例数n<30时);②等级资料;③个别数据偏大或数据的某一端无确定的数值;④各组离散程度相差悬殊,即各总体方差不齐。该方法具有适应性强等优点,但同时也损失了部分信息,使得检验效率降低。即当资料服从正态分布时,选用非参数检验法代替参数检验法会增大犯Ⅱ类错误的概率。

276 评论

a宝贝洁洁

肿瘤内科的护理是保证工作的安全性,让肿瘤患者得到更加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肿瘤内科护理研究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肿瘤内科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及临床分析。 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2月到2013年1月肿瘤内科 7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肿瘤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一系列护理,包括心理干预、社会支持干预、建立出院回访制度。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前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各项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实施护理干预6个月后,两组各项目均有上升,观察组各项目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P<)。结论 护理干预能提高肿瘤内科患者手术后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 肿瘤内科;护理;临床观察;生存质量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肿瘤化学治疗在姑息性治疗肿瘤中起步,经过多年不断的努力,已成为可以治愈肿瘤的根治性治疗手段。通过化学治疗使肿瘤细胞完全消失,达到治愈,是肿瘤内科治疗的最终目的[1]。选取我院2011年12月到2013年1月肿瘤内科7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疗效明显,现 报告 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2月到2013年1月肿瘤内科7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男性42例,女性30例。年龄35-75岁,平均(±)岁。经临床、影像学、病理检验确诊,包括肺癌、结肠癌、乳腺癌、胃癌、肝癌、鼻咽癌、淋巴瘤等。两组在年龄、性别和病情上没有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方法 对照组实施肿瘤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一系列护理,包括心理干预、社会支持干预、建立出院回访制度。

2 护理 措施

心理护理 护士针对患者的恐惧心理,要做好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化疗,讲解一些疗效好的病例,告诉患者化疗不良反应是暂时的、可预防的,而机体收益是长远的,稳定的情绪可增加机体对化疗的耐受性,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可产生较好的治疗效果[2]。

饮食护理 治疗期间指导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注意调整食物的色、香、昧,避免进食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有些患者害怕呕吐而禁食,护士要告诉患者空腹呕吐会伤胃,指导患者少量多餐,进食细嚼慢咽,必要时餐前30min给予胃复安肌肉注射。对呕吐严重,不能经口进食者,可酌情给予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治疗,严格记录出入水量,评估脱水情况,必要时检查血电解质,及时补液。

保持病房整洁安静,为患者营造舒适、轻松的环境,对 爱好 音乐的患者播放自己喜欢的音乐,分散注意力,减轻化疗中的恶心呕吐,当患者出现呕吐时,给予安慰,协助患者坐起,呕吐后帮助患者漱口,及时清理呕吐物,必要时更换床单位。

遵医嘱及时准确给予止吐药物应用,必要时给予镇静药物辅助治疗[3]。

某些口服化疗药物尽可能睡前服用。

告诉患者晚上保证充足的睡眠,必要时给予小剂量镇静剂可减轻消化道

反应。

3 结 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前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各项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实施护理干预6个月后,两组各项目均有上升,观察组各项目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P<)。

4 讨 论

肿瘤内科治疗的迅速发展,拓宽了肿瘤内科护理的领域和内容,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及时更新知识、改变观念,积极参与和配合新技术、新疗法的临床应用,熟悉其基本原理,毒副作用的观察及处理,操作过程等,从而制定出全面的护理计划,为患者提供周到安全的护理[4]。

临床肿瘤护理学正是顺应了肿瘤学科发展的需要。本章将介绍:化学治疗患者的护理,要求能够熟练掌握化疗药物给药方法,识别化疗药物副作用,了解其作用机理,掌握化疗及其护理要点,做好化疗患者的心理护理等;学习腔内治疗患者的护理;了解免疫治疗的原理,掌握免疫制剂的保存、使用方法以及免疫治疗患者的护理;掌握化疗防护知识。化疗过程中,应注意保护血管,防止静脉炎和药物外渗引起组织损伤[5]。①使用外周静脉输液时,尽量选择前臂静脉,避开关节、肌腱、韧带,避免使用钢针。患者有上肢静脉压迫时,应采用下肢静脉输液。还应避免在24小时内被穿刺过的静脉点下方重新穿刺。②静脉冲人化疗药时,应边抽吸回血边注药,注药完毕后继续输入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液,确保不发生外漏。③对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应选用中心静脉如PICC、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④若发生药物外渗,应按化疗药物外渗处理原则及时给处理。在化疗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随时注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等变化。有否感染性疾病所致全身毒性反应,如畏寒、发热、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衰竭等;以及本系统疾病的局部表现如咳嗽、咳痰、咯血、哮喘、胸痛等。有无药物毒性反应发生,如出血、呕吐、皮疹、便秘、腹泻、便血等病情变化,若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对症处理。防止胃肠道反应:用药前给镇静止吐剂,以减轻反应。本组资料显示,通过对36例肿瘤内科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干预前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各项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实施护理干预6个月后,两组各项目均有上升,观察组各项目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P<)。护理干预能提高肿瘤内科患者手术后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舒洋.当前护理工作压力与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08):98-99.

[2] 王永红,金钰梅.护理服务价格的现状分析及建议[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7(08):143-145.

[3] 谢新永.老年肿瘤患者临终关怀护理的探讨[J].实用医技杂志,2008(04):42-43.

[4] 王生华.浅淡护理纠纷的成因与对策[J].中国医疗前沿,2009(21):78-79.

[5] 乔莉生.妇产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及对策[J].吉林医学,2011(07):102-103.

【摘要】 目的:在肿瘤内科住院部,研究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运用效果。方法:在进入我院治疗的肿瘤病人中随机选取16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运用肿瘤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而观察组运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进行护理,主要内容有:心理干预制度、社会干预制度、术后回访制度。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将上面两组的失误率、并发症发生率、与病人家属纠纷情况、病人是否满意等各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因为运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所以治疗失误情况几乎没有、病人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也很少、没有出现与病人家属的纠纷情况,有一定的统计学差异(P<0t05),病人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结论:实行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可以有效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防止护理工作中出现失误,使病人达到最高满意状态。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肿瘤内科

【中图分类号】R473. 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 编号】1005-0019(2013)12-0231-01

现阶段,各种疾病的治疗技术不断得到发展与提高,很多病人的保健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具有高水平的护理工作[l]。传统护理办法只注意针对治病人员的护理,人们显然已经不满足于这样的护理方式,为了满足人们的护理要求,依据优质护理模式,我院进行了多种多样的护理培训,依据传统护理办法,不断进行研究与开发。优质护理模式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提高护理质量,受到了病人的普遍欢迎。本文主要利用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办法,研究了优质扩理服务在肿瘤内科的运用情况, 总结 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在2009年至2012年三年间,对于入住我院的160个肿瘤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基本情况如下:在对照组中,有62人是男性,18人是女性,病人年龄在19岁-71岁之间,年龄平均42岁,住院时间为7-90天,平均住院时间30天;在观察组中,有65人是男性,15人是女性,年龄在19岁-69岁之间,年龄平均39岁,这一组的住院时间在7天-97天之间,平均时间为35天。这两个小组的各项基本条件没有明显的差异,可以进行对比实验。

方法

对照组的护理方式不改变,依然运用传统护理方法进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运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开展护理工作。依据国家卫生部颁发的文件精神和活动方案,以及护理工作通知,医院首先对参与观察组护理工作的人员进行了上岗培训。并以此为基础,对参加护理工作的人员进行了重新分组,调整了原来的人员分组情况,运用分层级护理办法。保证在每一个护理小组中,都有高级、中级和初级护理人员,使护理小组的人员分配更加合理。再有,要求病人和医生共同对护士的工作提出意见,加强考核工作,使护理工作不断提高质量。在平时护理中,还要落实查房制度,可以及时发觉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帮助护理人员及时改正。

统计学方法

在进行此次研究中,运用 Excel 及SPSS软件进行计算工作,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一般采用平均数和标准差来表示,计量资料利用T检验,在P<时说明这个实验具有实际意义。

在实际工作中,认真研究两个小组的工作失误率、病人的治疗情况、病人家属的反应情况、病人的态度等。

2 结果

在运用两种护理办法进行护理过程中,各种护理指标如表1。依据表1可以看出,观察组的治疗失误率减少、病人的治疗情况获得好转、没有出现纠纷情况,病人非常满意护理工作,说明这一实验比较成功。

表1 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模式下护理状况比较(n(%))

3 讨论

在医院的日常护理工作中,传统护理模式逐步得到淘汰,而优质护理模式得到人们的认可,并逐步得到推广,现阶段,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要求护理工作必须注重以人为本,不应只关注病人的生理指标,在做好疾病护理工作的同时,还需了解病人的其他需要,如心理护理和情绪护理,尤其是肿瘤病人,好多此类型病人悲观失望,认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将不久于人世,所以在治疗过程中不愿配合医生的治疗,因此在护理工作中要做好病人的心理疏导工作,使病人正确看待死亡。告知病人,只要积极配合医生的工作,治疗方法正确,病人是可以继续生存下去的。同时要求病人家属也要积极配合护理工作,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鼓起病人生活的风帆,使病人的情绪保持平稳,有利于医生开展治疗。

通过护理人员对病人的心理工作,使病人的情绪得到了稳定,从而大量降低了各种并发症的出现,使病人治疗时间大量缩短,所以护理人员的工作非常重要,应该不再运用传统护理办法,应该积极与病人建立沟通和交流关系,利用各种形式的交谈,使病人信任护理人员,相信通过医生的治疗,自己的病情一定能够得到好转,使病人的心理更加稳定,使病人对护理人员的工作非常满意。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要求医院必须具有高水平的护理工作,这和护理人员本身的素质密切相关,所以要求护理人员必须经常参加业务学习,提高自己的护理能力,主动接近病人,了解病人的需要,掌握病人的基本情况,为病人做好服务工作。本文的研究也可以证明通过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可以有效减少病人并发症的出现,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总之,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可以大幅提高护理质量,转变护理认识,使病人得到高度满意,因此,这种服务模式应在医院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周敏,任正华.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进展与建议[J].护理管理杂志.2011(03)

[2]刘庆素,于蕾,周风伟,王建华,陈艳芝,安秀艳.住院病人与护理人员对优质护理的认知调查[J].护理研究.2007(25)

[3]赵桂英,李艳.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提高输液室护理质量[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06)

[4]蔡宏澜.浅谈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效果[J].青海医药杂志.2011(03)

257 评论

贝贝克2011

不一定。计量资料如果符合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如果不符合正态分布,则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描述。学位论文是作者为获得某种学位而撰写的研究报告或科学论文。一般分为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三个级别。其中尤以博士论文质量最高,是具有一定独创性的科学研究著作,是收集和利用的重点。

134 评论

香城宝地邑人

可以找专业的医学论文辅导机构啊。或者楼主就去“死缠”你的老师或者有经验的作者、医生吧。其实,我个人认为楼上这位朋友的回答挺好的。

99 评论

不想吃成胖嘟嘟

1、计量资料是指用某种测量工具或仪器,使用定量的方法测定某项指标所得到的资料,是医学论文中最常使用的资料类型 2、计量资料,又称数值变量,指用定量的方法测定某观察对象的某项特征,并以数值表示大小,所得资料,称为计量资料 3、计量资料:测量每个研究单位(studyunit)某项观察指标数据的大小,所获得的资料称为计量资料

281 评论

相关问答

  • 消化内科硕士论文

    【摘要】目的:研究讨论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院内感染的状况,分析患者的感染因素和感染特点,并提出一些控制的 措施 和 方法 ;方法:对2008年12月至20

    小M回归中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中医内科硕士论文

    中医内科方面的

    pan369247787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肾内科硕士论文

    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有效可行方法,动静脉内 瘘 是进行血液透析的必要条件。有效的动静脉内 瘘 不仅能延长尿毒症患者的生存期,而且还能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在

    小花lily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硕士论文内科计量资料

    医学论文中常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合理选择目前,不少医学论文中的统计分析存在较多的问题。有报道,经两位专家审稿认为可以发表的稿件中,其统计学误用率为90%-95%。为

    我是睡觉大王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消化内科论文参考资料

    【摘要】目的:研究讨论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院内感染的状况,分析患者的感染因素和感染特点,并提出一些控制的 措施 和 方法 ;方法:对2008年12月至20

    egyptshizhe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