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51

cindy5056315
首页 > 医学论文 > 英国医学杂志辣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轻舞迷影

已采纳

酸、甜、苦、辣,你最喜欢哪种味道?哪种味道最健康?我今天给大家讲的一个研究成果可以回答这个问题。由世界上最好的三所大学牛津大学、哈佛大学和中国医学科学院于《英国医学杂志》发布:由三所高校对近50万30-79岁的中国人进行的为期8年的联合研究表明,每天吃辛辣食物的人过早死亡的风险较低,经常吃辛辣食物尤其可以降低死于癌症、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哦,我的上帝。你不是说要忌口吗?为什么重口的麻辣味可以帮助长寿?怎么吃辣才能避免便秘腹痛等负面效果,收藏正面效果?看完这篇文章,你就有答案了。50万人的研究结果:两天一次。死亡率降低14%,降低癌症和心脏病风险。在这项由世界三所大学联合进行的研究中,数据的总体趋势是:与不经常吃辣的人相比,一两天内吃辣的人死亡的可能性要低14%。经常吃辛辣食物尤其可以降低死于癌症、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这篇文章里说的辣味和辣椒不一样。我们吃辣的历史悠久:据记载,辣椒是古印度人重要的补充食物。公元前2000年左右,因为喜欢辣椒,秘鲁当地的印第安人开始种植辣椒,辣椒很快风靡全球。现在中国人虽然嗜辣,但是辣椒在中国的历史不到400年。我们对辣的好处了解不多,今天就来说说。辣味的好处:十大好处在这项研究中,虽然没有直接知道辛辣食物中的哪种香料能带来如此惊人的健康益处,但根据以往的研究,辛辣食物(辣椒、生姜、大蒜)中含有一种类似辣椒素的化学物质,具有抗肥胖、抗氧化、抗炎和抗癌的特性。刺激食欲辣椒中含有辣椒素,能有效提高食欲,清除消化道积聚的气体,治疗口臭。促进血液循环很多人不知道辛辣食物也有很好的药用价值。中医认为,适量的辛辣食物可以帮助人体有“祛风、发汗、化痰、除湿”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还认为,食用辣椒等辛辣食物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从而改善怕冷、冻伤、血管性头痛等不适症状。减少心脏病和中风辛辣的东西也有助于减少动脉粥样硬化,促进纤维蛋白溶解活性,防止导致血栓形成的某些因素,所有这些都有助于减少心脏病或中风的机会。战胜感冒辛辣食物中辣椒的活性物质辣椒素具有稀释鼻涕的作用,从而帮助打通感冒引起的鼻塞,使呼吸更加顺畅,有利于感冒的恢复。保护心脏心脏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吃一些辣椒、葱、姜、蒜等辛辣食物。能有效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保护心脏,使心脏更年轻。保护皮肤辣椒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能促进体内维生素A的形成,保护皮肤,保护体内黏膜的完整性。另有研究表明,辣椒中抗氧化成分的含量是苹果的42倍,橙子的12倍。良好的抗氧化性能使皮肤更有弹性。胆结石的预防经常吃青椒可以预防胆结石。青椒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可以将体内多余的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从而预防胆结石。有胆结石的人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青椒,对缓解病情有一定作用。健胃助消化。适量食用辛辣食物,可刺激口腔和胃肠道,增强胃肠蠕动,促进消化液分泌,提高食欲。我国一些医学和营养专家对湖南、四川等省进行了调查,发现这些省份的胃溃疡发病率远低于其他省份。这是因为辣椒能刺激人体内“前列腺素E2”的释放,有利于促进胃钻膜的再生,维持胃肠细胞的功能。御用杀手辣椒中含有辣椒素、大蒜中的大蒜素、洋葱中的挥发油,可以刺激部分神经细胞,阻断传递疼痛信号的神经递质,从而达到止痛、缓解疼痛的作用~一种止痛消毒的外敷药根据中医的记载,辣椒是一种蒙药。其性辛热,有散寒止痛之功效。它可外用在治疗蛇咬伤、风湿、褥疮、创伤和腰痛的药方中。(编者注:辣椒粉不能直接涂~)辣味不等于辣椒。4辣招,吃辣不怕副作用~当然,我们说的“吃辣”并不仅仅指辣椒,而是包括辣椒、姜、葱、蒜等在内的食物。中医称之为“辣食”。这里有一些对你健康有益的“辣招”。日常可以多吃,延年益寿,远离疾病~大蒜:每天2~3瓣,广谱杀菌远离癌症。俗话说“大蒜包治百病。”大蒜是公认的健康食品。很多家庭会拍几瓣大蒜,放在菜里调味杀菌。医学上对大蒜的研究比较透彻,认为每天2~3瓣为宜。大蒜含有大蒜素等成分,具有强大而广泛的杀菌、抗癌、降血压、降胆固醇等功能。是大众公认的麻辣健康食品。大蒜含有丰富的硫化物和维生素E,因此对预防感冒也有一定的作用。大蒜的吃法有很多种:黑蒜、糖醋蒜、生蒜生蒜效果不错,但能接受的人不多。所以用大蒜作为佐料佐餐比较合适。习惯用大蒜炒菜的朋友,注意油温不要太高,捣碎放锅里就行了,减少对杀菌成分的破坏~姜:将幼姜煸炒,老姜煲汤。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无需医生处方”。集生姜保健品、祛寒产品、调味品的功能于一体,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生姜有很多种,常见的有姜和姜:生姜适合烹饪。姜等于嫩姜,是姜的婴儿期。六月和七月是生姜上市的季节。生姜食物纤维少,皮薄肉嫩,口感酥脆。还能驱寒、暖胃、助消化。吃姜的朋友经常用来做咸菜或者炒菜。姜是用来烧水吃的。之后的成熟姜和幼姜都是老姜,皮厚肉实,辣味更重。生姜易保存,有效成分更丰富、更稳定,保健功能更强。生姜通常用于烹饪红糖姜水。女性经期喝红糖暖宫活血,补气血,促进血液循环。洋葱:用作食材,每天都可以吃。很多人不吃洋葱,感觉不好吃。其实洋葱真的是个好东西。当食材食用,可以调理预防疾病于无形。民间食疗材料温润可口,能润肺助消化。洋葱的挥发油可以杀菌,健脾胃。大葱有很多刺鼻的味道,不仅仅是我们东北人喜欢的那种,还有葱、小葱之类的东西,都属于刺鼻的味道,每天都应该进入我们的餐桌。洋葱虽然是舶来品,但却是集营养、保健、医疗于一体的“菜中皇后”。作为配菜,南方人一般都是煮熟了吃,北方生吃的人更多。其中的前列腺素A有助于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是高血压、高血糖人群的理想蔬菜。辣椒:也有维生素。辣椒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维生素C在蔬菜中居首位,红辣椒的营养成分高于青椒。适当吃辣。太辣的食物使人的口腔、眼睛、咽鼓管、肠胃燃烧。喝水也很难灭火,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吃辣的注意事项根据自己的体质和季节吃辣。容易手脚冰凉和贫血的人可以适当多吃辣椒,而那些患有辛辣食物可以搭配酸甜食物,甜可以掩盖辣味,酸可以中和辣椒素;比如用滋阴、降燥、泻热的食物来搭配,如鸭肉、虾、鲫鱼、苦瓜、丝瓜、黄瓜等。或者煮一些凉性的绿豆粥、荷叶粥来惯火;饭后多吃含鞣酸、纤维素等物质的酸味水果,可刺激消化液分泌,加速胃肠蠕动,滋阴润燥。一边喂一边吃,有的人就是吃不到好吃的。比如有的朋友一起享受麻辣火锅,有的人与之无关,有的人肚子疼得厉害,要控制自己。

138 评论

annielove123

对于很多无辣不欢的人来说,辣椒简直就是 美食 的灵魂。 火锅、麻辣小龙虾、剁椒鱼头、虎皮青椒、辣条……,这些热辣的食物让多少食客欲罢不能。 而在学术界,关于辣椒和 健康 的联系,一直都存在很大的争论。 起初说吃辣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死亡风险。 但如今,似乎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让热爱辛辣食物的人可以理直气壮地说:爱吃辣,更长寿,我们是为了生命而吃辣。《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之前发布了一则研究:与不吃辣的人相比,常吃辣的人全因死亡风险低23%!这则研究是来自同样热爱吃辣的国度——意大利,在其传统的地中海饮食中,辣椒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IRCCS Neuromed研究所流行病和预防学的研究团队,与意大利国家卫生研究所肿瘤学和分子医学系、伊苏布利亚大学和地中海心脏研究中心等机构合作,对22,811名意大利人进行了平均长达8年的随访,并将他们的饮食习惯与 健康 状况进行了分析。他们发现:吃辣椒次数为每周四次或以上的人群,心脏病发作的风险降低了40%,而脑血管导致死亡的风险也降低了一半以上。综合来说,每周吃辣>4次的人群全因死亡风险降低23%,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34%。其中,心梗等缺血性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差别最明显,分别大幅降低44%和61%。尤其在没有高血压的人群中,辣椒与总死亡风险降低的关联性最明显。该研究的通讯作者,IRCCS Neuromed研究所的Marialaura Bonaccio博士还补充指出,“研究中一个有趣的事实是,这种效应与人们日常遵循的饮食类型无关。也就是说,无论你吃得 健康 与否,辣椒都显示出了保护作用。” 也就是说:日常食用辣椒对于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的作用是独立的,与心血管疾病的其他危险因素和膳食模式依从性无关。此外,该研究并未发现食用辣椒的频率和死亡率降低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可能有的人会质疑说,这是针对意大利人的研究,中国人的体质会有区别。其实,早在2015年,《英国医学杂志》(BMJ)也曾发表了一篇研究报道,来自中国北京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追踪分析了近50万名中国人在2004年到2013年间的饮食和 健康 数据。他们发现:与每周食用辛辣食品不足一次的人群相比,如果每周吃上一到两次,死亡风险就会降低10%;如果每周有3到7天食用辛辣食品,死亡风险则会低14%;但大量增加辛辣食品的摄入量则不会带来明显的效果;对于某些特定的疾病,比如癌症、缺血性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食用辣椒也会降低死亡风险,且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鲜辣椒的保护作用更显著。 同时,他们还指出:如果吃辣的同时还饮酒,则降低死亡风险的效果就不明显了。 也就是说,吃辣可以,酒就免了…… 此外,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教授丁荣晶也表示:早在2010年,我国第三军医大学研究发现,辣椒中的辣椒素能使血管出现明显的舒张,并实现降压效果。心脑血管疾病,目前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的“第一大死因”。 但需要强调的是,虽然有证据表明,吃辣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但不过盲目追求辛辣,吃辣要适度。尤其是不习惯吃辣的人,更要循序渐进,避免进食过辣的食物,使得刺激性太强,反而导致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带来危险。 此外,患有消化道疾病、感染性疾病、肾病等疾病的人群也要谨慎食用。 最后:适度吃辣可以,但重油、重盐的烹调方式仍需避免。

145 评论

Tequila1114

你喜欢吃辣吗?

如果爱吃就继续往下看吧!

因为研究发现吃辣可以 养生 啦!

(不爱吃辣的同学没必要强行逼迫自己吃辣,毕竟这篇只是科学研究中宏观的数据说明!)

一项针对口味喜好的调查显示,在各种口味中,喜欢“辣”的人数最多,占调查问卷的。而的人三餐中至少一餐加辣,23%的人两天内必须吃次辣食,的人则每周至少吃一次辣味食物。

以前曾有人分析,吃辣是因为贫穷,要用辣味掩盖食材的不新鲜,或者说吃不起肉菜,只能靠辣椒的味道佐餐下饭。但现如今,辣椒已成为各大菜式必不可少的调味料,这与年轻人嗜好刺激口感相关,也与辣椒带来的适度刺激可以帮助人们适当释放压力有关。

相较于年轻人来说,老年人的口味通常比较清淡,大多远离辛辣刺激。但美国的最新研究结果却可能会改变他们的喜好。

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最近的《英国医学杂志》( 《Scientific Sessions》 )上,题为“P1036 - Impact of Chilli-pepper Intake on All-cause and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内容是, 经常食用辣椒的人,得心血管疾病或癌症的风险会大大降低,常吃辣椒的人整体死亡率也较清淡口味的人群降低了25% 。

这并非科学界首次公布“吃辣对身体有利”的结论。

2019年,意大利科研团队就曾发布名为Moli-sani项目的研究结果,在2005~2010年对近万余名意大利成年人进行跟踪随访后发现,与从不吃或很少吃辣椒的人相比,每周吃4次以上辣椒的人全因死亡率 【注】 和心血管死亡风险分别降低了23%和34%。

【注】全因死亡率:一定时期内各种原因导致的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

我国所发布的“吃辣追踪调查”(50万有效调查问卷)也显示: 与每周吃辣少于1次的人相比,每周吃辣能达到6~7次的人,其死亡风险降低14%,如果吃辣的同时不饮酒则获益更大 。

为了具体分析辣椒对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影响,研究人员还从五个主要的全球 健康 数据库(Ovid,Cochrane,Medline,Embase和Scopus)中筛选了4729项数据研究,分析了参与者的 健康 状况及辣椒的摄入量数据。

根据美国、意大利、中国和伊朗共计570762人的 健康 和饮食记录分析发现,与很少或从未食用过辣椒的人相比,食用辣椒的人:

辣椒之所以能登上“ 养生 ”宝座,主要因为它们含有一种特殊成分——辣椒素。

研究发现,辣椒素功能多多,比如——

什么?吃辣不是刺激肠胃吗?这怎么还保护上了?

没错,辣椒素可以减少胃黏膜分泌胃酸,同时刺激胃黏膜分泌保护胃表面的黏液,还能通过促进胃底血液流动,来预防或缓解胃溃疡。

但需要强调的是,这些结论都是调查研究得出的科学“相关性”答案,而并非绝对的因果关系,所以即便吃辣,也要切记“适量”为准。

毕竟对于 健康 来说,合理的饮食结构非常重要,辣作为调味剂,只是其中一个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原本喜欢吃辣的人,就放心愉快地继续吃。而原本口味清淡的人,也没必要为了“可能存在的好处”而刻意改变口味。

毕竟,吃本身应该是一个愉悦满足的过程,吃得开心才最重要。

289 评论

相关问答

  • 英国医学杂志杂志

    柳叶刀-《The Lancet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美国医学协会杂志-《JAMA 》 英国医学杂志-《BMJ 》

    虎潜山林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英国医学杂志》

    兵器名。刀身细长,状似柳叶

    zeeleemoon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英国国际医学杂志

    兵器名。刀身细长,状似柳叶

    lucherking18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英国医学杂志英文

    戊戌数据包含了美国上市药品数据库,欧盟上市药品库,美国橙皮书数据库,ClinicalTrials数据库,欧盟HMA上市药品库,日本橙皮书数据库,日本上市药品库等

    人参娃娃小辫子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英国医学杂志英语

    《柳叶刀》是世界著名的医学期刊,出版于英国。它的出版公司是里德爱思唯尔集团,总部位于英国和荷兰。

    catmouse1972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