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24

懒羊羊咩哈哈
首页 > 医学论文 > 温病息风止痉法的应用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青岛崂山逗号

已采纳

zhǐ jìng

relieving convulsion [海词词典]

以平息肝风,制止痉挛抽搐为主要作用,常用以治肝风内动证的药物,称息风止痉药。可简称息风药或止痉药。

息风止痉药均具有息风止痉功效,主治肝风内动证。肝风内动证是指由肝阳上亢、高热、痰浊、血虚、阴虚等原因所致,以肢体痉挛、抽搐、颤动等为特点的证候。“诸暴强直,皆属于风”[1]。该证以痉挛、抽搐为特征,但病因不同,伴见症状各异。如肝阳化风所致者,多以眩晕欲仆,头痛而摇,肢体震颤,语言不利,或卒然昏倒,不省人事,舌强不语,偏瘫为主症,兼见手足麻木,步履不正等;温热病,热入营血,或肝热内盛而热极生风者,常以四肢抽搐,两目上视,牙关紧闭为主症,并伴见高热,神昏,躁扰如狂等;阴虚动风,血虚生风者,多以手足蠕动、震颤,关节拘急,肢体麻木为主,常伴见阴血不足之表现。息风止痉药主要适宜于肝阳化风、热极动风的肝风内动证,亦可用于痫证、破伤风、脾虚慢惊风等痉挛抽搐者。大多数息风止痉药常分别兼有平肝潜阳,清热解毒,明目等作用。

常用的止痉药物有葛根、白芍、桂枝、荆芥、天麻、制南星[2]、全蝎、蜈蚣等。

外感风寒湿邪、壅阻经络所致的痉证,临床表现为头痛、项背强硬、恶寒发热、肢体酸重、苔白腻、脉浮紧等。治宜散寒除湿、祛风止痉,常用羌活胜湿汤治疗。若寒邪较甚,证见头痛、项背强硬、无汗、苔薄白、脉浮紧,宜解肌发汗,常用葛根汤治疗;若风邪偏胜,证见项背强硬、发热不恶寒、头痛汗出、苔薄白、脉沉细,宜散风和营养津,常用栝楼桂枝汤治疗。风毒之邪侵入破伤之处,证见牙关紧急、口摄唇紧、身体强直、角弓反张、脉弦紧等症,称破伤风;妇女产后风,也属破伤风。治宜祛风化痰、定抽止痉,常用玉真散治疗。

组成:蜈蚣、全竭

止痉散功效与作用

祛风止痉。

主治

风中经络之痉厥。症见手足抽搐,角弓反张。

用法

上为细末,每服~3克,开水送服。

方解

止痉散仅用全竭、蜈蚣两药,蜈蚣辛温有毒,性善走窜,截风定搐,为祛风止痉之要药,与全竭配伍则止痉之效更显。

本方与牵正散均可祛风止痉,但本方止痉定搐之功强,故长于治痉厥,牵正散化痰之力著,故长于治风痰阻络之口眼歪斜。

按语

本方以头痛、关节痛、四肢抽搐为辨证要点。现代常用于治疗癫痫、破伤风、三叉神经痛、以及乙脑、流脑导致的抽搐等。如热极动风,加生石膏、钩藤、知母、地龙;破伤风,合用玉真散;神志昏迷,加广郁金、石菖蒲;小儿脾虚慢惊,合用附子理中汤。

现代药理分析证明,该方上具有弛缓神经挛急和镇静神经的作用。

附方

106 评论

瑶瑶瑶姚

中医本来很优秀,后人理解错了。息风就是中药发展过程中一个错误的名词。肝阳上亢,因肝阳无处可去,只能上聚巅顶,因巅顶永远是通的,不通就没命了。肝阳上亢是因为全身其他经脉堵塞压迫所致,用辛散之药可以打通关节,使阳气可去,从而解除上扰清阳的局面。你去搞场五运动试试,全身有脉俱通,肝阳就不走头了,倒头就能睡着。肝应酸,酸能收,收就是聚集,聚集然而能够涌泄,泄就成了风。肝阳上亢可以用酸收法,可缓解一时,但必然后会来一波更大的,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所以高热的病人,因为全身经脉毛孔关闭,就惊风了,等上头脑的通道都关闭了,就休克了。痉病,是气血不通所致,息风如何能止痉?矛盾,因此,蜈蚣、防风都是辛温走散的药,根本就不是息风,而是助风,助风越过关节,关节一通,阳气就松解了。关节风湿,湿气阻塞关节,风能助火,火就是阳气,风大则痛而欲通,风小则不能宜不欲通,那么是助风而是息风?息风就要用酸收的药物,如五味子,茱萸肉等,那是不行的。

166 评论

秋风扫落叶

平肝息风是中医术语,就是平肝潜阳,息风止痉的意思。主要治疗: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等病症。也就是说是治疗高血压,眩晕,痉挛,抽搐,口眼歪斜等病症。具体药物比如有:石决明,珍珠母,牡蛎,代赭石等等平肝熄风药:主要用于入肝经平息内风的一类药物。分别具有清肝、潜阳。止痉等作用。适用: 高热引起神志不清、惊厥抽搐、角弓反张。 肝风内动致,头目眩晕,头痛、颜面色红、猝然昏倒、口眼歪斜半身不遂。 虫类药:还可用于顽固性的风湿关节痛、肌肉麻木等症。

234 评论

相关问答

  • 温病学的临床应用论文

    中医学作为一门具有东方古老传统 思维方式 的应用科学有其内在的本质规律可循。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关于中医临床的论文的 范文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糖果屋de芒果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温病风温有关的论文

    对风温的病因、病机和证治作了系统论述的温病学专著是() A.《温疫论》B.《温热论》C.《温病条辨》D.《外感温病篇》正确答案:《外感温病篇》

    假如天天做梦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温病的应用论文

    中医学专业毕业论文 中医学不是自然科学的分支,它一直与中国古代哲学交融在一起,中医学有着自己对生命本体的认识,有着自己特定的思维方式与思维过程。下文是中医学专业

    金牌大素包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温病疏卫解表法的应用论文

    天下文章一大抄。爱思医学信息公司,已经引入不端文献检索系统。如发现有抄袭论文,马上辞退写手。

    miracle11sno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温病清气泄热法的应用论文

    气分证候,或因卫分证候由表入里,或伏邪自气分内发而产生,它是温热邪气在里,导致脏腑功能失常的病变。因邪气所犯脏腑不同,或在肺,或在胃,或在肠,或在胆……故气分证

    美林小姐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