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笋丝爱吃榴莲
有啊!《家庭医生》就是这样的一本杂志,书中有大量的医学常识。《家庭医生》不仅是一本大众科普杂志,更是一本“功能性”杂志。这本杂志不但满足了读者对阅读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它讲解的医学知识,满足了读者对于健康的需求。正是由于这种功能性,使之对读者的生活、工作、娱乐等社会行为均有着重要的影响。此外,这本杂志的读者不仅包括普通的老百姓,很多专业人员如医生也从这本杂志中获得其非相关专科的最新进展和知识,这一人群占其读者总数的比例高达20%。如果你对此书感兴趣,可以直接上杂志铺网站订购。这样既方便又省钱。请楼主参考!!!
Candice18611
1、《生活之道》2、《伟大的医生》3、《治学与从业》4、《医道》5、《阿图医生》6、《相约星期二》7、《死亡如此多情》8、《中国式医患关系》9、《向世界最好的医院学管理》10、《医事:关于医的隐情与智慧》
janniferLEE
想提高自己就绕不开读书这个途径,同样身为医学生,今天就给大家推荐几本医学有关的课外书⼀、《⽣活之道》作者:(英)威廉·奥斯勒著,邓伯宸译推荐理由:该书是现代临床医学之⽗威廉·奥斯勒(1849-1919)的⼆⼗篇演讲集,被视为20世纪作重要的思想⽂献之⼀。奥斯勒历任美国麦吉尔⼤学、宾⼣法尼亚⼤学及约翰·霍普⾦斯⼤学等医学教授。书中作者将其深厚的古典⼈⽂涵养带⼊医学领域,触⾓遍及医疗伦理、医疗与⼈道关怀以及医病关系,字⾥⾏间洋溢着他睿智的⽣活与⾏医哲学。⼆、《最年轻的科学》作者:(美) 刘易斯·托马斯著推荐理由:刘易斯·托马斯(1993-1993)毕业于哈佛医学院,曾任纽约⼤学医学院院长和耶鲁⼤学医学院院长。该书是他的第三本书,记述了上世纪早期⾄70年代作者亲历的美国医疗职业的变化、科学研究活动和医学的进步,对西⽅现代医学的发展史有最切近、最全⾯的观察。此外,托马斯的前两部著作《细胞⽣命的礼赞》、《⽔母与蜗⽜》也⾮常值得⼀读。三、《⿏疫》作者:(法) 加缪著刘⽅译推荐理由:阿尔贝·加缪是法国声名卓著的⼩说家、散⽂家和剧作家,“存在主义”⽂学的⼤师,《⿏疫》是加缪最重要的代表作之⼀,通过描写北⾮⼀个叫奥兰的城市在突发⿏疫后,以主⼈公⾥厄医⽣为代表的⼀⼤批⼈⾯对瘟疫奋⼒抗争的故事。该书作者荣获诺贝尔⽂学奖,除此之外其他三本荣获诺贝尔⽂学也值得收藏,分别是:1958年,鲍利斯·列奥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医⽣》;1970年,索尔仁尼琴,《癌病楼》;1982年,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三本书也是荣获诺奖的。四、《阿图医⽣》作者:阿图·葛⽂德推荐理由:阿图·葛⽂德,⽩宫最年轻的健康政策顾问,哈佛医学院临床外科副教授,影响奥巴马医改政策的关键⼈物,《阿图医⽣》⼀共有两本,是他作为医者的⼈⽂思考。前段时间,阿图的《所有医⽣都会犯可怕的错》在⽹上流传甚⼴,就是节选⾃该书。2012年7⽉他的另外⼀本新书《清单⾰命》值得⼀读。五、《向世界最好的医院学管理》作者:贝瑞推荐理由:梅奥诊所⼤家并不陌⽣,它是世界最⼤的私⼈医疗机构,也是全世界的医学圣地。它⼏乎不投放任何⼴告,全世界医疗界乃⾄管理界却对它⽿熟能详,它以其卓越的管理理念和实践堪称管理界的活化⽯。该书向⼤众介绍了该诊所的经营之道,不仅是好的医学书籍,也是很好的管理类⽂献。六、《医学的⼈⽂呼唤》作者:王⼀⽅,赵明杰编推荐理由:王⼀⽅是北京⼤学医学⼈⽂研究院教授,国内知名医学⼈⽂学者。该书是他近30年的编辑⽣涯中的经典医学作品的合集。此外,他还出版过《敬畏⽣命--医学⼈⽂对话录》(江苏⼈民出版社1999)、《医学⼈⽂⼗五讲》(北京⼤学出版社2007)、《⼈的医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医学是科学吗》(⼴西师范⼤学出版社2009)、《医学是什么》(北京⼤学出版社2010)。七、《相约星期⼆》作者:[美] 阿尔博姆著吴洪译推荐理由:是我个⼈⾮常喜欢的⼀本书。这是⼀个真实的故事:年逾七旬的社会⼼理学教授莫⾥在⼀九九四年罹患肌萎性侧索硬化,⼀年以后与世长辞。作为莫⾥早年的得意门⽣,⽶奇在⽼教授缠绵病榻的⼗四周⾥,每周⼆都上门与他相伴,聆听他最后的教诲,并在他死后将⽼师的醒世箴⾔缀珠成链,冠名《相约星期⼆》。这⾥⾯有很多关于⽣死、⼈⽣的思考。作者⽶奇·阿尔博姆是美国的著名专栏、作家,他“死亡三部曲”的其他两本《你在天堂⾥遇见的五个⼈》、《⼀⽇重⽣》也值得推荐。⼋、《医事:关于医的隐情和智慧》作者:讴歌著推荐理由:本书让医⽣和病⼈两⼈⾓⾊重新审视各⾃的位置和需求。这本由局内⼈写的书能让读者了解医界现状和运⾏规则,了解医学的局限、医⽣的尴尬和体系的困窘。常青作为⼀名有医学背景的作家,该书的视⾓更加的全⾯和宏伟。出版《协和医事》以及⼩说《九⽉⾥的三⼗年》。九、《⽩袍-⼀位哈佛医学⽣的历练》作者:艾伦·罗斯曼著浦溶译推荐理由:作者艾伦·罗思曼是哈佛医学院1993级的学⽣,她⽤⾃⼰的清晰、细腻的⽂笔写下了⾃⼰在哈佛医学院4年的成长经历。全书分三⼤章,分别是《哈佛第⼀年》、《哈佛第⼆年》以及《两年临床实习》。通过书本,我们不仅能够真实地感悟⼀位年轻学⼦是如何成长为⼀名⽩袍加⾝的医者,并且能够跟随作者进⾏不断的医学⼈⽂的思考:怎样处理医患关系、如何克服学习以及实习中的种种困难、怎样⾯对⽣死的考验。⼗、《疾痛的故事:苦难、治愈与⼈的境况》作者:(美)克莱曼著,⽅筱丽译推荐理由:本书是美国哈佛⼤学⼈类学系主任、医学⼈类学家阿瑟·克勒曼撰写的⼀部有关⼈类学、医学⽅⾯的专著。作品对西⽅医学院和医院中普遍施⾏的纯医疗技术⼿段、忽视病⼈主体的教条疗法提出质疑,并通过对医学职业和现代诊疗体制下医患关系、⽭盾和问题的分析、批评,强调⽂化在诊疗过程中的重要作⽤,并指出唯有改进陈旧的观念,才能真正做到去除患者的疾痛。上面这些书都是我看过或者了解过的,对于同学们认识医生这个职业确实有很大的帮助,希望同学们能够一直保持对医学的热爱以及对生命的敬畏和责任,希望同学们的大学生活多姿多彩。加油吧,医学生!
幸福航海家
适合医学生读的书有《上帝的跳蚤》、《生命八卦》等。《上帝的跳蚤》全书分为四章,分别围绕鼠疫杆菌、天花病毒、流感病毒和艾滋病毒这四种烈性微生物对历史产生的巨大影响,从几个不同的侧面阐述微生物这个肉眼看不见的翻云覆雨手是如何改变、推动过去、今天和未来的人类历史的。本书作者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和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毕业后从事艾滋病基础和流行病学研究,后赴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继续从事艾滋病研究。从美国归来的袁越接受过系统的生命科学训练,他的经典口头禅:有什么科学根据?《生命八卦》的科学根据来自哪里呢?自然是世界权威科学杂志发布的信息,以及主流综合性媒体的科学板块。袁越从中寻找与生命科学有关的最新报道,一旦发现感兴趣的话题,便动用一切可靠的搜索引擎,寻找一切有价值的素材,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把科学新知通过一个有趣易懂的故事告诉读者。
随便它吧~我不需要~
当然是核心期刊啊,不过没那么高要求的话省级的就可以
推荐《人体使用手册》。看完了,收获真的很大,对人类的身体有了重新的认识,对从前健康观念几乎产生了颠覆性的重新认识!原来我们的身体比我们以为的要智慧得多!面对疾病
加拿大心理学家对200名男性进行了为期5年的观察,发现和其他人相比,那些目光每天能"遭遇"漂亮女性的男子,血压相对较低,脉搏跳动较慢,心脏疾病也少。负责此项研究
在这个问题上各国人民由于生活水平的高低不同,以及化学污染问题轻重不一,所以不同国家不同城市的人寿命都不一样,以我国来说人口寿命最长的在我国广西巴马百岁以上老年人